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治立武则天为后第一次失败 李治后面是怎么成功的

李治立武则天为后第一次失败 李治后面是怎么成功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465 更新时间:2024/1/1 2:32:20

还不知道:李治立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高宗李治想亲政,李勣顾左右言他,李治强硬而不顾反对地立皇后。

一、李治的仁孝,让李世民很不放心

公元643年4月,李世民废了大儿子李承乾的太子位,当着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绩、褚遂良四人的面,立九儿子李治为太子。

李治和李承乾都是长孙皇后所生,也都是长孙无忌的外甥。

7个月后的11月,按照惯例,要选一些良家女子给太子。对皇家子弟来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太子李治居然不愿意,这让李世民有了想法。

因为封建帝王时代,多生儿子,生好儿子是皇帝的一项重要责任,为了保证这项重要责任,就必须要给太子或者皇帝多配良家女子。

而能接受女子的多少也标志着这个太子或者皇帝身体或者精力的强弱,身体和精力好也就意味着这个太子或者皇帝的强势。

而身为太子,15岁的李治,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居然不要女人,李世民的头脑中第一闪出的念头就是李治“仁弱”,李治是个仁慈的好人,可是性格文弱。

李世民私下悄悄地对长孙无忌说:“雉奴(李治小字)懦,恐不能守社稷,柰何!”还没等长孙无忌开口,又说:“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

吴王李恪是李世民的三儿子,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李世民认为李恪英明果断,和自己很像,因此有心要立李恪为太子。

李治是自己的外甥,要废他然后立一个和自己不相干的人做太子,长孙无忌当然不愿意,他进行了力争。李世民一针见血地指出他内心所想:“你反对立李恪,是因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吧?”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对李世民也很了解,于是说:“太子仁厚,虽然不是开疆拓土的主,可是是一个能实行文治的主。再说,立储的事情是非常严肃而且重大的,怎么可以随便改变?”

长孙无忌的话,让李世民放弃了想法。

李世民对李治看得很准。李治的特点是四个字“宽、仁、孝、友”,特别在孝道方面做得很好。李世民身上有一处生疮流脓,李治亲自用嘴去吸。

李世民是个“临机果断,时人莫能测也”的人,又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皇帝,因此有一种不怒而威的威严,是个非常强势的君主。李世民对李治这样“仁弱”之人到底能否做到“守成文治”,心里没底,于是他不得不为李治安排了一个非常强大的辅佐班子,这个班子的成员就是太子太师长孙无忌,太傅房玄龄,太保萧瑀,詹事李世绩,另外还有中书、吏部、刑部的各个侍郎,还有谏议大夫等人。

李世民还专门向吴王李恪打招呼,让他不要有非份之想。

公元649年4月,李世民病重,他临死前还是不放心李治,他特别对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强调:“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这几乎是已经无能为力的李世民临死前的哀求,意思就是告诉两人,太子仁孝,恐怕管不好国家,你们两人要好好辅佐。又对李治说:“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

李世民的意思很明白,除了让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辅佐李治,还交代李治放心干,因为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辅佐,不会有事。

二、长孙无忌辅佐,成了长孙无忌当政

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有太多的渊源。

长孙无忌的先祖是北魏皇室,李世民的先祖是北魏镇将,两人的祖父又同属于关陇贵族集团。长孙无忌不仅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更是李世民玄武门事变的策划者和追随者之一,在二十四凌烟阁功臣中列第一。

在李治成为皇帝后,做为舅舅的长孙无忌,在“宽、仁、孝、友”的外甥李治面前,有先天的地位优势。于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辅政,就成了唐高宗李治的“拱己以听之”。唐高宗李治什么也做不了,成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当政。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当政,给李治带来了一个非常明显而且不同于李世民朝的问题。就是在李世民朝各抒己见的现象消失了。因为在李世民朝的大臣们出身各异,既有出身关陇贵族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又有出身非关陇的魏征、房玄龄等人。而在李治朝,由于关陇的长孙无忌、褚遂良辅政,引入了大量关陇集团出身的人士,他们占据朝廷中枢。李治王皇后的母亲就出身关陇集团,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就是长孙无忌引入的宰相中书令。如此一来,自然就没有了李世民朝百家争鸣的局面。

公元654年7月,李治对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员们疑惑不解地问:“昔日先帝见五品以上官员时,大家踊跃陈述天下事,现在你们怎么都不说话?难道天下就无事了吗?”

李治的这番话,并非突如其来的感想,因为李治已经有了想法。

三、李治想做事,可是做不了

李治不是不想做事的人,他也想在皇帝位置上施展个人抱负,他的步子迈得甚至比李世民大。李世民是两日一朝,李治改为一日一朝。

每日的临朝中,李治勤于朝政,又努力纳谏,颇有李世民之风,登基不久,就召了十多名刺史进朝述职,向他们了解为政情况。

可是,人事权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手里,李治可以了解情况,可是要发号施令地做事,李治还做不到。于是,李治非常想有自己的心腹。

公元653年,宰相张行成年老辞官,李治非常不舍地说:“你是我的故旧腹心,为何舍我而去?”以4年前李世民临终的安排,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才是李治的腹心,可是李治却认为非关陇集团出身的张行成是自己的腹心。

可见,李治对长孙无忌等人已经非常不满,想另起炉灶。可是,李治本人“仁弱”,他身边似乎也没有可以和长孙无忌等人抗衡的人。

四、为了制衡长孙无忌,李治想立武昭仪为皇后

在李治心情非常郁闷之时,有一个人进入他的眼帘,此人就是后来的武则天,只不过此时还是武昭仪。

和有些“懦”的李治相反,武昭仪是个性格强势的人,是个和李世民性格有些相像的女人,以她昭仪的弱势,居然敢在后宫和王皇后和萧淑妃斗,这让李治非常高看。李治认为自己有皇帝的身份,却不敢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怎么样,武昭仪的行为让他欣赏。

更让李治感动高兴的是,武昭仪和他很贴心,因为武昭仪把王皇后、萧淑妃的动静,全都汇报给李治。因此,武昭仪成了后宫中和李治最亲密的人。

照理,李治最亲密的人应该是王皇后,现在却成为了武昭仪,这是不正常的。其原因,是因为李治认为自己搞不定王皇后,因为王皇后的背后是中书令柳奭,而柳奭背后是长孙无忌。

可以想见,武昭仪在和李治的沟通中,让李治感到她的主见,想法和心计,这些都是李治本人不具备的,因此李治需要武昭仪。随着武昭仪给李治的主意越来越多,李治觉得自己越来越离不开武昭仪,他突然有了想法,需要武昭仪来抵御长孙无忌。因此,李治想到了要废王皇后,立武昭仪。

要立武昭仪为后,必须过长孙无忌这关,于是李治带着武昭仪去长孙无忌家做了拜访。在长孙无忌家,李治和长孙无忌喝酒喝得很高兴,之后李治当场封长孙无忌宠爱的小妾生的三个儿子为朝散大夫,并送长孙无忌十车金银绸缎。结果,李治没有说动长孙无忌。

之后,武昭仪又让自己的母亲杨氏拜访长孙无忌。杨氏也不是普通人,出身弘农杨氏,乃是汉代以来的累世贵族,她父亲和祖父都是西魏、北周和隋朝的大将军,同属于关陇集团,可是长孙无忌还是不给面子。

再后来,礼部尚书许敬宗也奉了李治的命令劝长孙无忌,结果招来长孙无忌一阵怒骂。

这一系列的动作下来,长孙无忌已经很清楚了,他相信李治做不出这样的事,只能是武昭仪的主意,他不同意立武昭仪皇后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治有了武昭仪,将从自己手中夺权。

李治是守成的文治皇帝,走得是正大光明的路子,可是正大光明的路都走完了,长孙无忌一直都没有松口,李治就没有办法了。

可是武昭仪有办法。

五、武昭仪的手段使得她有了成为皇后的可能,可是最终还是李勣一句话

公元655年6月,武昭仪向李治递了一个武器,她告诉李治,王皇后和她的母亲魏国夫人在宫内求巫。

在宫中玩巫术是大忌,于是李治通过这个方式,搞掉了柳奭。

武昭仪的手段,让非关陇集团,也就是被排斥在长孙无忌集团外的官员们看到了希望,他们纷纷主动向李治靠拢,其中有长孙无忌看不惯的中书舍人李义府,礼部尚书许敬宗、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等人,这些人都看中了武昭仪的手段,成了李治的人。

以前,李治身边没有亲信,现在由于武昭仪,他的朋友多了起来,而朋友多了自然好办事。

李义府直接上表,要求废掉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并说这是人民的心声。李义府的行为,得到了李治和武昭仪的嘉奖。李治亲切接见了李义府,并封他为中书侍郎。

袁公瑜又来报告,说长安令裴行俭和长孙无忌、褚遂良私下商议阻止立武昭仪为皇后的事。于是,李治将裴行俭贬出了长安。

有了武昭仪之前,李治“耳聋眼瞎”,而有了武昭仪,李治变得“耳聪目明”,他真正感受到了做皇帝的价值。

9月,一天退朝后,李治召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进入内殿说话,告诉他们自己要废王皇后立武昭仪,理由是王皇后没有生子,而武昭仪有子。褚遂良据理力争,而且以辞官进行威胁。仁德的李治发怒了,他让人把褚遂良拉出去。

可是,在内殿帘子后面藏着的武昭仪却突然大喊:“何不扑杀此獠!”长孙无忌吓得急忙说:“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可加刑。”于志宁则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

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是关陇集团的核心,这次算遭到了打击。

长孙无忌并不甘心,他又唆关陇集团的韩瑗来济继续对李治进行劝谏,如此密集的反对让李治犹豫起来,他又有些拿不定主意了,他最后想到了李世绩。

李世绩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勣,也是被赐李姓的徐世绩,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是李世民留给李治的股肱之臣。虽然得到李世民和李治的厚望,可是李世绩并非关陇集团的人,他来自瓦岗,因此被长孙无忌排挤而边缘化。

其实,当初李治那次召长孙无忌等人入内殿时,其中就有李世绩,可是他先称病溜了。现在李治主动征求他的意见,他再也无法置身事外,可是他又想置身事外,于是说:“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李世绩这一句话似乎什么都没说,又似乎什么都说了。李治是聪明人,他明白了李世绩的意思。

李治终于强硬了。强硬的李治在公元655年12月立武昭仪为皇后。

标签: 李治唐朝

更多文章

  • 曹操和刘备相比 曹操哪些方面比刘备还要强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刘备

    曹操有哪些地方比刘备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和刘备相比,哪些地方比刘备强呢?刘备,是刘邦的后代,汉室宗亲。但是到了他自己一辈已经是平民。而曹操是汉初重臣曹参的后代,其父亲和祖父都在朝为官。曹操的父亲曹嵩过继给了曹腾。曹腾是宦官。所以别人骂曹

  • 刘禅摔阿斗是怎么回事 刘备此举是收买人心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刘禅

    还不知道:刘备摔阿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摔阿斗是收买人心的心机表现?事实上,刘琮并没有告知屯驻在樊城的刘备降曹的决定,因此刘备并不清楚刘琮的决定。见到曹操动作频频,刘备从新野撤守到樊城,襄阳方面却始终没有任何动静,因此刘备便派人前去询问刘琮。原本刘琮

  • 渭南之战马超的表现怎么样?最后是什么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超,三国

    马超,字孟起,汉末凉州军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渭南之战是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击破马超、韩遂等关中联军的战役。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明白征服南方暂时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决定先肃清北方。马超、韩遂等起兵抵抗,在关中潼关、渭南与曹军发生大战,最后曹操取胜

  • 演义中典韦只露脸过一两次 典韦排名为何在关羽之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典韦,三国

    对典韦在《三国演义》只露了一两次脸,为何武将排名在关羽之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按照民间流传的“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黄孙许太两夏候”的顺口溜,典韦的武力值在《三国演义》里排在了第三名,是在关羽、张飞之前了。不过,这个顺口溜也只是来自民间,并非作

  • 张辽身为吕布麾下的八健将之首,与高顺的地位相比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辽,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吕布作为汉末割据诸侯之一,也曾割据一方,手下有八健将,张辽是八健将之首,排名第一,那么,吕布的另一位大将高顺,为何不在八健将之列?高顺的地位和张辽相比,究竟谁高?张辽是吕布八健之一,这不用细说,张辽最开始是跟着丁原,后来,跟

  • 微子:周朝宋国开国始祖,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微子启,宋国

    微子,子姓,宋氏,名启,后世称微子、微子启、宋微子、殷微子。今河南商丘人。是宋国开国国君,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商纣王帝辛的长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子启同母兄弟共有三人,子启是长兄,中衍(宋微仲)居中,受德(商纣王)最小。微子启的母亲生子启和中衍的时侯还是妾

  • 张巡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巡,唐朝

    张巡是进士出身,却成为了大唐中期的名将,这源于安史之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初九,安史叛军攻入睢阳,唐军苦守9个月的睢阳最终陷落。唐将张巡悲痛地向长安叩拜说:“臣竭尽全力死守孤城睢阳9个月,再也无法坚持。臣活着不能杀尽叛贼,死了也要变成厉鬼继续

  • 朱元璋登基后对功臣大开杀戒 朱元璋到底杀了多少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明朝,功臣

    还不知道:都说朱元璋屠杀功臣 朱元璋到底杀了多少功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朱元璋,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滥杀英雄,第二印象就是威武之兽!可以说,朱元璋给人的印象非常不好,几乎是个魔帝!关于权力之兽的第二个话题,清朝的许多皇帝都不愿意放过权力。康熙、雍正、慈

  • 曹奂出身是什么 皇位又是怎么丢失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奂,曹魏

    还不知道:曹奂是什么出身?他是如何丢失自己的皇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氏通过改高平陵,掌握了曹魏的大权。此后,曹魏帝王不愿做傀儡,屡次试图铲除司马家,但都以失败告终。只有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奂愿意做司马家的傀儡,将皇位让给了司马炎。为

  • 关羽被尊称武圣真的是被高估了吗?真相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三国

    221年,刘备选择了称帝,建立了蜀国。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此之后,刘备封坐镇荆州的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在此之后,关羽让南郡太守糜芳坐镇江陵,将军傅士仁坐镇公安以防坐镇陆口的东吴大军,安排好这些事情后,他认为后方无忧,于是率领荆州大部分士兵围攻了襄樊两城。当时关羽主攻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