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攻打荆南四郡时,刘备为何没有让关羽和张飞参战?

攻打荆南四郡时,刘备为何没有让关羽和张飞参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176 更新时间:2024/1/1 14:16:57

汉昭烈帝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赤壁之战后,荆州七郡的争夺,成为曹操、孙权、刘备这三位诸侯较量的焦点。

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向朝廷上表,保举刘琦为荆州刺史,并以他的名义夺取了荆南四郡(武陵、长沙、零陵和桂阳郡)。同年,刘琦因病逝世。对于刘备来说,在赤壁之战后夺取了荆南四郡,又从孙权一方借来了南郡,从而拥有了立足之地。那么,问题来了,刘备攻取荆南四郡,只有赵云和诸葛亮参战,那么关羽张飞这两位猛将去哪了?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 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云别传》中记载: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开始,刘备趁曹操北归之机,听从诸葛亮之计,平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并且,在刘备攻打荆南四郡的时候,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太守。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诸葛亮、赵云来说,自然参加了刘备攻打荆南四郡的战役。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则没有关羽和张飞这两位猛将没有参战的记载。只是在刘备成功占据荆南四郡之后,才给关羽和张飞册封一定的官职。

陈寿在《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等到刘备向南攻取荆州南部四郡(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后,关羽被拜为元勋,受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也即对于关羽这位猛将,并没有参加攻取荆南四郡战役的记载。

同时,《三国志.张飞传》中记载: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在南郡。

也是在刘备平定荆州南部的四个郡之后,册封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在南郡。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没有参加平定荆南四郡的战役,在赤壁之战后,关羽和张飞这两位猛将在干什么呢?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相对于平定荆南四郡,刘备交给了张飞、关羽一个更艰巨的任务,也即协助周瑜攻打曹仁镇守的南郡。

南郡之战,是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为夺取南郡与曹军展开的战役。此战由建安十三年(208年)开始至建安十四年(209年)结束,战斗时间将近一年。虽然南郡之战的规模不如赤壁之战,但是,在这场战役中,同样是名将云集。其中,孙刘联军以周瑜、刘备为主帅,参战将领有程普、关羽、张飞、甘宁、凌统吕蒙等。曹军以曹仁为主帅,参战将领有徐晃满宠李通等。对于关羽和张飞来说,也参加了南郡之战。

《三国志·魏书十七·李通传》中记载: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

在南郡之战中,关羽担负着“绝北道”的重任,也即阻止曹操从北边赶来的援军,以此促使周瑜可以更好的围困曹仁镇守的江陵。至于张飞这位猛将,则直接被刘备派遣到周瑜麾下,接受周瑜的指挥。

最后,关于南郡之战,《三国志》的相关记载很零散,历代也少有对这场战役的战术分析。不过,考虑到这场战役持续了接近一年的时间,说明战役还是非常激烈的。并且,正是因为曹操不愿意舍弃南郡这一兵家必争之地,刘备也是全力出击,派出了关羽和张飞这两位猛将参战。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为刘备也在南郡之战中出力不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之后刘备向孙权借南郡的底气,也即周瑜可以攻占南郡,不完全是东吴一家的力量。

同时,在南郡之战期间,刘备还借助于刘琦的名义,并派遣诸葛亮、赵云等人夺取了荆南四郡(武陵、长沙、零陵和桂阳郡)。对于荆南四郡的官吏来说,向刘备和刘琦归降,自然是没有太大压力的事情,毕竟刘琦是荆州牧刘表的长子,在刘琮归降曹操之后,刘琦在荆州之地的威望自然更高了。更为关键的是,荆州和孙权所在的江东长期交战,比如孙坚被黄祖所杀,而孙权后来又杀了黄祖。从这一点来看,荆南四郡更愿意归降刘备势力,而不是孙权势力。因此,在平定荆南四郡的战役上,刘备因为难度相对较低,所以没有征调关羽和张飞这两位猛将,而是把他们派遣到南郡之战中了,这也是因为曹操更加重视靠近中原之地南郡,而对距离更远的荆南四郡几乎是鞭长莫及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万历皇帝为什么20年无心朝政?万历皇帝20年不理朝政的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万历皇帝,朱翊钧

    众所周知万历皇帝亲政之初,还是很勤勉的,可是为什么到后来万历皇帝为什么20年无心朝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首先万历皇帝按部就班做了不少事情。即便是后来,他也不能说就是平庸之辈。毕竟他执政期间,亲自布置完成了万历三大征(指在东北、西北、西南边疆几乎同

  • 周孝王姬辟方:西周第八位君主,他夺得王位后有哪些作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姬辟方,西周

    姬辟方,即周孝王,姬姓,名辟方,周穆王姬满之子,周共王姬繄扈之弟,周懿王姬囏之叔父,西周第八位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892年—公元前886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懿王死后,理应由太子姬燮继位,但是姬燮懦弱无能,姬辟方乘机夺取王位,是为

  • 孙策的一生都有哪些战绩?为何会英年早逝?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策,汉朝

    孙策,孙坚长子,孙权长兄,汉末群雄之一,三国孙吴的奠基者之一。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宠幸奸佞,朝政腐败,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之下,很多人为了生存,为了未来选择了反抗,全国各地掀起了起义的浪潮。自古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也不例外,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物,他们在

  • 明孝宗朱祐樘的命运是什么样的?继位后有哪些作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祐樘,明朝

    朱祐樘,年号弘治,明宪宗第三子,明朝第九位皇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成化二十三年九月,一生懦弱的明宪宗朱见深在失去挚爱的悲痛中与世长辞。后世人对于这位“熟女控”的“奇葩皇帝”多有诟病,但是如若仔细读读他的履历的话,也着实叫人哀叹。不过不管如何,大明王朝的接

  • 三国时期马超投靠刘备后,他的妻儿分别是什么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马超,三国

    马超,字孟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建安十七年(212年),因马超在凉州造反,导致全家被曹操所杀,包括其父马腾及兄弟马休和马铁,曹操夷其三族。建安十九年(214年),赵衢和尹奉等人暗中密谋,讨伐马超,杨阜和姜叙响应,赵衢等人假意劝马超去攻打姜叙。马超走后,赵衢等人杀死了马超妻子和儿

  • 历史上项羽创下了三个世界第一的记录,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项羽,秦朝

    项羽,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人,西楚霸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两千多年前的项羽,始终是活跃在历史长河里的一个鲜明的角色。关于他的诗句比比皆是,他纵然惨败与刘邦,但在史书中,他始终强压刘邦一头。就是这样一个才情过

  • 兰陵王是个怎样的人?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兰陵王,北齐

    高长恭,本名高肃,字长恭,别称兰陵王、高孝瓘,北齐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长恭封乐城县开国公,后晋爵为兰陵郡王。他参与了北齐后期与北周的历次大战,击退过突厥,还在邙山之战成功替金墉解围

  • 卫玠: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卫玠,晋朝

    卫玠,叔宝,小字虎,其祖父是卫瓘,父亲是卫恒。他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有“玉人”之称,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永嘉六年(312年)去世,时年27岁,葬于南昌。咸和年间(326年-334年),改葬于江宁(今南京)。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

  • 曹真:魏武帝曹操的养子,曾是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曹真,曹魏

    曹真,字子丹,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族子(一说原姓秦),其父战死后,曹操收为养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曹真,字子丹,魏武帝曹操的养子。据《三国志》记载,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曹真之父秦邵为曹操招募兵马,后为豫州牧黄琬所杀害,曹操于是

  • 萧纪:梁武帝萧衍第八子,对蜀地的贡献与影响很大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纪,南朝梁

    萧纪(508年~553年),字世询,南梁皇帝,梁武帝萧衍第八子,母葛修容,梁元帝萧绎之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幼勤学,不好轻华,受封武陵郡王,后任益州刺史。治理蜀地,颇有政绩,加号征西大将军。侯景之乱时候,没有带兵勤王,梁武帝和梁简文帝相继驾崩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