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项羽创下了三个世界第一的记录,分别是什么?

历史上项羽创下了三个世界第一的记录,分别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76 更新时间:2024/1/1 8:31:44

项羽,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人,西楚霸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两千多年前的项羽,始终是活跃在历史长河里的一个鲜明的角色。关于他的诗句比比皆是,他纵然惨败与刘邦,但在史书中,他始终强压刘邦一头。就是这样一个才情过人,骁勇善战的人,曾经创下了三个世界第一的记录,至今无人超越。

01

项羽创下三个记录

最开始了解项羽是在司马迁的笔下,对司马迁而言他便是帝王,可见这份偏爱。在《史记》中,把项羽的一生都做了一番精彩的介绍,无论是从他的出生,还是他创下的功勋,再到后来,被围,项羽自刎,更是让无数读者泪目不已。

其中有这么一段记载:“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便是描述项羽的力气很多,年少时,举过超出自身体重的鼎,也便是他所创下的第一个世界纪录。

当时在招募之时,有人不服与他,觉得他年纪轻轻,便从而不愿听他的命令,于是就有了举鼎之事,他也通过此事,让那些不服他的人,都被震惊到,从而对项羽毕恭毕敬。加上他的才华,更令不少人为之钦佩。

在那时秦朝暴政,百姓怨天载道,天下动荡不安,各路兵马纷纷揭竿而起。这时他率领精兵3万,就直接打退二十万秦军,一路高歌,直奔秦朝首都而去,势如破竹,无一败战。后来此役被称为巨鹿之战。

那一年他也不过才二十多岁出头,就取得如此战绩,而此时的刘邦,绝不能与他相比,就单单这个战绩而言,绝不是后来所有武将可以创造的,自此项羽的位置就凌驾于所有人之上,而其他的各路诸侯在见到他的实力时,纷纷归顺与他。

这便是项羽的能力,年轻轻轻,便鲜少有败绩,甚至以少胜多,创下了古代战争史的一个奇迹,也是他创造出来的第二个人世界奇迹,若是那霍去病作为对比,那估计也很难比上吧。这便是他创下的第三个奇迹,历史上最年轻的将领。

但是他成于年轻,也败于年轻,他始终没有刘邦的阅历丰富,纵然用兵之神,可惜的是他缺乏了足够的认识,所以做出来错误的判断。而刘邦年轻之时,就是在年轻的时候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以及对待用人方面,用自己的见解。

所以从鸿门宴开始,项羽的悲剧就早已注定,因为的仁慈,才为之后埋下了祸根。常常都会说,如果项羽果断些,历史将会改写,可历史终究是历史。

02

垓下被围,英雄落幕

四面楚歌,项羽率领少数兵马,突出重围,为了不拖累项羽,姬自刎在他的面前。而后,他被逼到了江东,本可以逃离的他,却选择了战死在这里,才有了后世的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真的退守江东,就真的可以重新再来了吗?

其实不然,项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介莽夫,而是有勇有谋之人,要不然他怎么可能创下以少胜多的战争,又怎可能在年纪轻轻就达到如此巅峰呢?

所以,项羽明白自己的处境,明白自己是真的无路可退了。才会做出如此选择。那么我就要明白江东究竟是何地呢?

其实所谓的江东就是长江以东的地区,但那时的江东人烟稀少,寸土不生之地。要不然,当初起义之时,为何只招募8000千人呢?就算真的过了江东,刘邦会给项羽休养生息的机会吗?当然是不会的,所以项羽的失败是注定的。

也许这是其中的一种说法,但还有另一种,那就是项羽觉得退,就是懦夫的行为,一代悍将,战死沙场才是最好的归处。用死体现出了自己的尊严。

对于这样的英雄,后人大都是惋惜的,但是能赢数次的项羽,为何赢不了垓下之战?是因为对手是韩信吗?通过翻看历史资料,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其实这场战争始终都是项羽胜了,而韩信才是败。

因为刘邦的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了《鸿沟协议》,从而中了圈套,才有了后来的战争,但面对突如其来的一起的时候,项羽只能选择突围,这也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但是这场战争主要的目的就是绞杀项羽,可却让项羽突围了出去,所以此战是失败的。

这就回到了我们之前的故事,被逼到江东,就算这样,刘邦的部下也是很难接近项羽的身体,直到他死了,才敢上去抢夺尸体。足以见得项羽的实力。至此一代英雄,就这样在历史舞台中,落下了帷幕。

03

追忆项羽

我们从他的所创下的三个记录而言,他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至今也没有人能够在打破他创下的记录,还记得焚烧阿旁宫事件吗?其实阿旁宫就是个烂尾楼,却让项羽背了数千年的锅。这样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成王败寇,刘邦怎么会是自己的对手呢?就连司马迁的笔下所描述的项羽或多或少都带有了自己主观情感所在。

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项羽的追忆,我们只知道项羽的军事才能如此之高,却也忽略了他在政治上的才能。当时天下已经算是平稳,这时候跟随的各路诸侯,还有自己的旧部都要赏赐,面对如此之难的问题,项羽给出了对于那时还算好的分封,就是有贵族血统,还有战功的都可以分封,这样就达到了一个平衡。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从此,再无战乱。

只是我们都明白历史的走向,刘邦岂会甘心做一个小小的王呢?虽然他没什么特别大的能力,除了命好,每次都能捡漏。再加上,他的能言善道。所以,这样的平衡就被刘邦打破了,天下又一次陷入动荡。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项羽只能活着后人的追忆当中。

标签: 项羽秦朝

更多文章

  • 兰陵王是个怎样的人?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兰陵王,北齐

    高长恭,本名高肃,字长恭,别称兰陵王、高孝瓘,北齐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长恭封乐城县开国公,后晋爵为兰陵郡王。他参与了北齐后期与北周的历次大战,击退过突厥,还在邙山之战成功替金墉解围

  • 卫玠: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卫玠,晋朝

    卫玠,叔宝,小字虎,其祖父是卫瓘,父亲是卫恒。他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有“玉人”之称,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永嘉六年(312年)去世,时年27岁,葬于南昌。咸和年间(326年-334年),改葬于江宁(今南京)。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

  • 曹真:魏武帝曹操的养子,曾是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曹真,曹魏

    曹真,字子丹,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族子(一说原姓秦),其父战死后,曹操收为养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曹真,字子丹,魏武帝曹操的养子。据《三国志》记载,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曹真之父秦邵为曹操招募兵马,后为豫州牧黄琬所杀害,曹操于是

  • 萧纪:梁武帝萧衍第八子,对蜀地的贡献与影响很大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纪,南朝梁

    萧纪(508年~553年),字世询,南梁皇帝,梁武帝萧衍第八子,母葛修容,梁元帝萧绎之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幼勤学,不好轻华,受封武陵郡王,后任益州刺史。治理蜀地,颇有政绩,加号征西大将军。侯景之乱时候,没有带兵勤王,梁武帝和梁简文帝相继驾崩后。为

  • 萧玉姚:梁武帝萧衍嫡长女,她有着怎样的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萧玉姚,南朝梁

    永兴公主萧玉姚,殷均的妻子,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嫡长女,母亲为郗徽,外祖母为宋文帝刘义隆之女寻阳公主,萧玉婉和萧玉嬛的同母姐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永兴公主萧玉姚,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嫡长女,母亲是追谥高祖德皇后郗徽。南朝宋末,宋后废帝刘昱欲纳郗徽

  • 卫康伯:卫康叔之子,拥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组织领导能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卫康伯,卫国

    卫康伯卫髦,谯周《古史考》作卫牟伯,姬姓卫氏。卫康伯为周文王之孙,因此又称王孙牟。杨宽认为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出现的“伯懋(mào)父”就是卫康伯,杨宽认为是“懋”与“牟”音同而通用。卫康叔之子,卫考伯之父。卫国第二任国君,在位期间相当于西周时期周康王的在位期间。是成康时期西周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下面

  • 明朝时期的女子是如何做官的 她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女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代女性做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明代女性如何做官?女官是中国古代宫廷官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掌管嫔御、宫女等事务,由女性担任。女官制度起源于西周,隋唐以后逐渐完善,到了明代则日臻完善,发展成为正式的官僚制度。一、明代女官机

  • 武则天退位一年后就死了 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武则天

    对唐代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啥武则天退位1年就死了?在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比较卑微,在家庭中只能依附男人生活。不过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人生充满着争议。虽说李世民对她甚是喜爱,但并没有放手让她参与政治。李显在张柬之等大臣的拥戴下,发动政变成

  • 豫国大长公主:宋仁宗赵祯最幼女,尚在襁褓中便夭折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豫国大长公主,北宋

    豫国大长公主(1061年8月11日—1061年10月12日),名不详,宋仁宗第十三女(最幼女),生母董淑妃。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嘉祐六年闰八月丙午(1061年10月12日)去世,此时出生仅六十一天,尚在襁褓,宋仁宗追封女儿为楚国公主。治平元年(1064年)六

  • 赵颢:宋英宗赵曙次子,天资颖异,博求善本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颢,北宋

    赵颢,男,汉族,字仲明,初名仲糺,宋英宗赵曙次子,宋神宗赵顼同母弟,母宣仁圣烈皇后高氏。谥曰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初封安乐郡公,进祁国公,再进东阳郡王。神宗即位后,进封昌王。后相继改封岐王、雍王、扬王、冀王、楚王、燕王、吴王。赵颢天资颖异,尤嗜学。工飞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