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孝惠章皇后:大清第一继后,稳居后位57年

孝惠章皇后:大清第一继后,稳居后位57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3 更新时间:2023/12/31 8:09:52

孝惠章皇后:大清第一继后,稳居后位57年,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皇太极建立清朝以后,将大福晋哲哲立为皇后,直到他驾崩,哲哲的地位也没有变过。可他儿子顺治就不同了,顺治八年才大婚立后,顺治十年便宣布废后。第二年,顺治册立继后,大清朝便有了第一位继后,即孝惠章皇后。

这位继后可以说是不幸的,因为她14岁母仪天下,21岁就开始守寡,无子无宠。却也可以说她是幸运的,因为嗣皇帝即位,将她这位嫡母尊为皇太后,之后她就在太后位上待了57年,期间受到嗣皇帝的孝敬,安享晚年,寿终正寝。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孝惠章皇后,顺治的第二任正妻,在位57年的大清第一继后。

顺治的原配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亲舅舅吴克善(孝庄文皇后哥哥)之女,后来被他废黜,降为静妃,所以废后是顺治的亲表妹。而今天的主人公孝惠章皇后,她又是废后的堂侄女,孝庄文皇后的侄孙女(其祖父为孝庄文皇后的哥哥察罕),所以顺治既是她的表叔,又是她姑父。

看到这里或许又有人会感叹,关系真是复杂,但不管有多么复杂,这些人都要为了满蒙联姻而牺牲。因此当顺治废后的第二年,孝惠章皇后就被送进了宫,同年立为皇后。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会选择她当继后呢?有人会说,因为她是科尔沁的女子,又与孝庄文皇后有关系。可科尔沁那么多女子,为何偏偏是这位博尔济吉特氏?

之前写顺治废后时,笔者已经说了,顺治要废后给出的理由,第一条就是这门婚事是多尔衮定的,没有经过他自己的同意,所以他不满意。于是在为皇帝选继后时,当时群臣商议的结果就是:

“诸王贝勒大臣、内院九卿、詹事、科道遵上谕会议选立皇后。作范中宫。敬稽典礼。应于在内满洲官民女子。在外蒙古王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敬慎选择从之。”

意思是说一定要认真筛选,务必让皇帝满意,不然他又说没经过他同意,到时候再废后就麻烦了。可见群臣面对这样的作精皇帝,也是无可奈何。

既然要让顺治满意,那么与废后性格相仿的自然是不能选了,经过认真筛选,最终就选了“秉心淳朴,顾又乏长才”的孝惠章皇后。这个评价还是顺治自己说的,说明他自己也是同意了这门婚事。

之前写废后的文章,笔者也解释了,顺治实际上废后的原因,是继后善妒、好奢侈。其实就是顺治嫌她爱吃醋,又管得宽,妨碍他雨露均沾了。从他对孝惠章皇后的评价来看,后者性格淳朴老实,不是爱争风吃醋的类型,所以不会给他添堵,这不正合顺治心意吗?

就是这样,14岁的博尔济吉特氏,就成为大清朝第一位继后。不过刚嫁进来的她,名义上就有了四个孩子,分别是皇次子福全、皇三子玄烨、皇次女和皇三女,皆是顺治其他庶妃所生。

科尔沁对博尔济吉特氏自然寄予厚望,千盼万盼她能为顺治生一个儿子,可自从嫁过来,她的肚子迟迟没有动静,反而半年之后,又有两位庶妃为顺治生了两个女儿。

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顺治十三年,著名的董鄂妃进宫了,皇后的处境更加艰难。原本顺治虽算不上多喜欢自己的继后,却也喜欢她淳朴的性格,帝后之间也算和谐。但自从各方面都堪称出色的董鄂妃进宫后,这样的皇后就显得太过逊色了,顺治便连瞧都不愿再瞧一眼。

董鄂氏一进宫,就被封为贤妃,仅过去一月,就被晋封为皇贵妃,顺治甚至为此大赦天下,眼看着一步步朝皇后之位逼来。都知道皇贵妃相当于副后,顺治这样做,实在让中宫皇后尴尬。

不过皇后的性格本就不争不抢,或许也是吸取了堂姑妈废后的教训,总之皇后就当看不见这一切。反而是顺治的亲妈孝庄文皇后(时为昭圣皇太后)心疼这位侄孙女,导致母子关系有些紧张。

皇后的不干涉,令顺治很是满意,不过这位作精皇帝,仍然有了废后的念头。这次群臣无论如何,都不会再让他如愿了,毕竟这关系到满蒙联姻,怎么能让你为所欲为。

顺治给出的理由是,他亲妈昭圣皇太后生病,董鄂妃尽心侍疾,可皇后却没有对生病的太后恪恭定省,因此有失孝道。而群臣的回复是,皇后这样做的确不对,但他们只能遵守顺治的建议,停中宫笺表,不同意废后。

董鄂妃遇到这样作的丈夫也是没办法,只好跪下来求顺治不要废后。就在董鄂妃跪求顺治不久,顺治十五年正月二十四,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夭折。废后一事最终作罢。

顺治十七年,深受宠爱的董鄂妃去世,作精皇帝又开始吵着要出家当和尚了,但最终也没有得逞。他追封董鄂妃为孝献皇后,半年之后,顺治因天花驾崩。昭圣皇太后扶持皇三子玄烨即位,改元康熙

此时的博尔济吉特氏年仅21岁,便守了寡,谁看了不说一句可怜呢?然而没想到的是,表面上的可怜,却是她安逸生活的开始。康熙即位后,尊祖母昭圣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尊她这位嫡母为仁宪皇太后,生母佟佳氏为慈和皇太后。

康熙二年,康熙亲妈慈和皇太后去世,后宫便只剩下博尔济吉特氏一位太后。她与太皇太后共同担负起抚养和教育康熙的重任。不得不说,她们对康熙的教育十分成功,康熙对祖母好自然不用说,而他也将嫡母视为生母孝敬,博尔济吉特氏也对康熙视如己出。

康熙在祖母和嫡母的双重关怀与支持下,毫无顾忌发展事业,小小年纪除掉权臣鳌拜,又平定三藩之乱,逐渐开“康乾盛世”大局面。

康熙二十六年,昭圣太皇太后寿终正寝,仁宪皇太后与康熙都十分悲痛,两人之间瞬间多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感情,从此母子关系更加亲厚。康熙也将原本分给祖母的孝心,在这之后全部倾注到嫡母身上。

在仁宪皇太后40岁生日那天,康熙破例不理政事。这时昭圣太皇太后还未去世,康熙特地安排祖母、嫡母、自己以及儿子们四代人欢聚一堂,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一天他们沉浸在亲情之中。

太皇太后去世后,康熙为嫡母加修了寝宫,还专门下令在朝阳门外修建慈云寺,只为方便给嫡母祈福之用。为了能够随时随地侍奉嫡母,康熙不管是出巡还是祭祖,都要奉嫡母同行。

在仁宪皇太后70岁大寿时,已经57岁的康熙,还为了嫡母亲自跳蟒式舞。仁宪皇太后向康熙感叹,说自己牙齿有的脱落,有的摇摇欲坠疼痛难忍,康熙立即安慰道:

“太后圣寿已逾七旬,孙及曾孙殆及百余,且太后之孙,皆已须发将白而牙齿将落矣,何况祖母享如此高年。我朝先辈,常言老人牙齿脱落,于子孙有益,此正太后慈闱福泽绵长之嘉兆也。”

太后听完随即开心大笑。

康熙害怕嫡母平时无聊,还曾将皇五子胤祺交给她抚养。仁宪皇太后将皇五子教育得很好,胤祺一生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也并未参与九子夺嫡,最后得以善终。

康熙五十六年,仁宪皇太后寿终正寝,康熙此次的悲痛,并不亚于祖母的离世,因为嫡母是他最后一个长辈。康熙痛哭不止,直言这世上再无疼爱体恤他的长辈了,也再没有可以让他孝敬的人了。

早在仁宪皇太后还在世的时候,康熙就已经为嫡母专门修建了皇后陵。这可不是康熙不孝顺,不让嫡母与父亲合葬,而是遵守“卑不动尊”的思想,因为其祖母昭圣太皇太后,就因此没有与太宗皇帝皇太极合葬。也就是说,康熙为了嫡母,开创了清朝为皇后单独建陵的先河。

还不仅如此,在为仁宪皇太后拟定谥号的时候,大臣参考明制,认为她是顺治继后,所以便不系顺治的庙谥“章”。可康熙看到后很生气,让他们去看看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的神牌。大臣们一下就懂了,这才给仁宪皇太后系夫谥。

尽管已经加上,康熙还是不满意,说大臣拟定的谥号中,没有采用嫡母生前的徽号。几经破折,最终康熙给嫡母上谥“孝惠仁宪端懿纯德顺天翊圣章皇后”,同时对拟定谥号的几位大臣进行降级处罚。于是,康熙又为了嫡母,开创了继后系谥的先例。

谥号的问题总算解决了,接下来就该将孝惠章皇后的神牌升祔太庙,这时群臣又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孝惠章皇后作为嫡母,神牌应该放在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之前。可另一派却认为,康熙是个孝顺之人,自然应该尊生母在前。

当两种意见摆到康熙面前,康熙一下就怒了,他说自古嫡庶有别,作为皇帝更应该遵守礼法。如果将生母供奉在嫡母之前,那让子孙后代怎么看,到时候他们有样学样,还不乱套了?这样群臣也不敢争执了,便按照嫡庶尊卑,老老实实将孝惠章皇后神牌放在前面。

不得不说,康熙的孝顺的确发自内心,不然他有很多次机会,都可以提升生母的地位,去打压嫡母。他没有这样做,也说明孝惠章皇后值得他尊敬。

康熙曾这样评价,被孝惠章皇后抚养的皇五子胤祺“心性甚善,为人敦厚”,什么样的人能够抚养出这样的孩子,不就是当初被顺治评价为“秉心淳朴”的孝惠章皇后吗?

标签: 孝惠章皇后清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吕布入主兖州对曹操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你们知道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朝天子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消灭袁术、袁绍、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从而成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与此相对应的是,刘备作为曹操的对手,曾长期颠沛流离,比如刘备曾先后投靠公孙瓒、袁

  • 五代明君柴荣,为什么在一日之内斩杀70余名将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柴荣,五代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五代明君柴荣,为什么在一日之内斩杀70余名将领?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实现南北一统的伟业中,宋太祖、宋太宗哥俩厥功甚伟。其实在后周时期,世宗柴荣励精图治,先后夺取了后蜀、南唐等部分属地,有一统天下之雄心。可惜的是柴荣壮志未酬,在北伐燕云十六州

  •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连儿媳妇都杀?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连儿媳妇都杀?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想当年父母和大哥染疫身亡,家里穷得都无钱为亲人下葬。他为了混饱肚皮,还当了几年的要饭和尚。发迹后的朱元璋杀了不少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童年悲惨的经历,使朱元璋对贪污官吏深恶痛绝。所以朱元璋在当上皇帝后,以铁腕治国。他在位

  • 韩信作为将军手里有数十万军队 韩信为何没有自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信,汉朝

    还不了解:韩信和汉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手握数十万大军,为何始终不敢叛汉?韩信说,刘邦既给我衣又送我食,对我恩重如山,我如果不听人家的话,岂不是太不厚道!这也是成语“解衣推食”的由来。但看看日后刘邦是怎么对待韩信的,就了解韩信的脸有多疼了。韩信、刘邦

  • 陈圆圆和吴三桂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两人究竟是缘分还是劫难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陈圆圆,吴三桂

    还不了解:陈圆圆与吴三桂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圆圆与吴三桂的旷世情缘,一波三折,是缘分,还是劫难?陈圆圆出身货郎之家,乳名叫圆圆,母亲早年因病去世,父亲每天走街串巷,无法扶养她,便被亲姨接到了家中。因姨夫姓陈,故随姨夫姓,居住在苏州桃花坞。圆圆自幼冰雪聪

  • 吴三桂没有渡江作战的原因是什么 吴三桂反抗会失败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吴三桂

    对清代吴三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三桂反抗有成功的可能,为什么当时没渡江作战呢?吴三桂,清末明初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下的每个人也都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不过说起吴三桂的时候,不少人都表现出的是一种愤恨在其内,因为吴三桂的背叛

  • 在王安石没有改革之前 王安石是做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王安石

    还不了解:北宋王安石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安石的改革让宋代得到快速发展,他改革之前都在干啥?公元1021年王安石出生在临川,他的父亲王益当时正在临川担任判官。他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的时候就能够写一手好文章了。等到他再大一点的时候跟随父亲官职的调动而游走于

  • 刘备死前选择诸葛亮与李严两位大臣托孤的目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三国

    。纵观历史,有很多老皇帝无法继续照顾孩子,于是有了托孤的情况。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章武

  • 晋怀公:晋国第21任国君,最后被重耳派人所杀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怀公,晋国

    晋怀公(约前655年—前636年),姬姓,名圉,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一任君主,在位不到1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在在秦国做人质,后其父亲晋惠公逝世,太子圉做了君主。但不久,晋怀公的伯父重耳在秦穆公支持下回国,晋怀公的心腹吕省和郤芮都临阵倒戈,晋怀

  • 后世如何评价晋怀公?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晋怀公,晋国

    晋怀公(约前655年—前636年),姬姓,名圉,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一任君主,在位不到1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在在秦国做人质,后其父亲晋惠公逝世,太子圉做了君主。但不久,晋怀公的伯父重耳在秦穆公支持下回国,晋怀公的心腹吕省和郤芮都临阵倒戈,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