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47 更新时间:2023/12/10 0:01:33

对三件事让嘉庆必须杀和珅,为何嘉庆在15年后又后悔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1799年,89岁的乾隆在弥留之际,似对嘉庆交代着临终遗言,可是嘉庆一个字也听不懂,无奈之下叫来和珅。结果,无论乾隆嘟囔什么,旁人一概听不清,唯有和珅对答如流,嘉庆顿觉脊背发凉。

嘉庆此刻心里在想什么?倘若和珅篡改乾隆旨意,他这个皇位还坐得稳吗?

乾隆在意识清楚时,曾反复对嘉庆叮嘱:切勿杀和珅。

可是嘉庆早就对和珅恨之入骨,和珅对乾隆的了如指掌,就像一把利刃悬在头上。所以,就在乾隆驾崩仅过去15天,嘉庆就赐给和珅一条白绫。

不过,嘉庆的快乐只维持了15年,便对自己莽撞杀了和珅的决定懊悔不已。

提到和珅,很多人眼前浮现的大概是刚老师扮演的偷奸耍滑的大贪官吧。事实上,和珅也是妥妥的帅哥一枚,而且脑子极其灵活,这才会深得乾隆重用。

但是,乾隆比和珅年长39岁,和珅不可能抱着乾隆大腿一辈子。所以,他首先要知道下一任继承者是谁,再换棵大树乘凉。

1795年,乾隆正式立爱新觉罗·颙琰(即后来的嘉庆)为皇太子。在未公布消息之前,和珅为了拉近与嘉庆的距离,特意选了一支品相极佳的上等玉如意,亲自登门提前道贺。

但是,嘉庆的反应让和珅很不是滋味。嘉庆没有表示出过多的欢喜,当然也没有厌恶之情,这种冷淡就意味着客气的疏离。

嘉庆为何会如此呢?原因很简单,此时没有人知道他就是大统继承者,可是和珅却知道了,这个人的手段如此之高,难道不该提防吗?

不久,也是乾隆的85岁寿辰时,兴致盎然的乾隆提笔写下了一个“禅”。当时,文武百官拍手叫好,唯有和珅忧心忡忡。因为,也只有和珅在这一个字上体会到了乾隆的用意:禅位。

果不其然,不久乾隆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任太上皇。

1796年的正月初一,36岁的嘉庆正式登基。他的老父亲喜欢奢华,可是嘉庆却崇尚节俭,如此便对贪污腐败的和珅恨之入骨。

要说和珅也是,他的地位已经很尊崇了,再加上乾隆又将自己的十公主嫁给了和珅长子,摇身一变成为皇亲国戚的和珅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可是,和珅并不知足。

在政治上,和珅结党营私,打击异己。在生活中,更是大肆敛财,到处经商,光当铺就有75间,大小银号300多间......

但是,这些不足以让嘉庆抓狂。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记载,每当举行祭天大典等大型仪式时,乾隆坐在中间,嘉庆和和珅垂立两侧,下面百官山呼的万岁可是三个人同享。

当时,但凡嘉庆有事需要乾隆汇报,都必须先告诉和珅,再由和珅转告乾隆。尤其是乾隆人生的最后时刻,病榻上的他只能通过和珅传达各种旨意,而且,也只有和珅懂他的意思。

渐渐地,从大型活动到日常上朝,和珅都成了乾隆必不可少的传声筒。因为除了和珅,几乎无人能准确地翻译乾隆皇帝的话。和珅此举,其实与摄政无异。

尽管乾隆做了太上皇,依然是紫禁城的一把手,而嘉庆倒像是三把手,这样的皇位嘉庆能坐得舒服吗?

和珅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嘉庆与自己气场不和,更是劝服了乾隆,将自己的亲信吴省钦和吴省兰兄弟安排成了嘉庆贴身的伴读,以此第一时间掌控嘉庆的一言一行。您说,嘉庆能忍吗?

《清史稿》记载了一件事,是嘉庆不得不杀和珅的理由。

话说,乾隆成为太上皇后不久,一次嘉庆下朝后前去请安,路上恰好就碰到了和珅。

走进养心殿,乾隆正闭目养神,嘉庆与和珅便立在一旁,不敢多加打扰。谁知,乾隆倏地睁开眼睛,随后问了个没头没脑的问题:“那些人是谁?”

嘉庆当即就懵了,他还没搞懂乾隆的用意,和珅却已经答道:“回太上皇,是高天德和苟文明。”

嘉庆无语了,他根本摸不透这对主仆在玩什么文字游戏,他们说的人是谁?于是,刚出了养心殿,嘉庆便忍不住问和珅,刚才与太上皇说的是什么。

谁知,和珅接下来这番话让嘉庆不淡定了。原来,和珅说这是西藏秘语,“专门诅咒千里之外的仇人,使得他们不得好死。”

嘉庆一惊:“那太上皇这是在诅咒......”

和珅笑着答:“八成是白莲教的匪首。”

嘉庆点点头,不再言语,但是心中翻江倒海。和珅就像乾隆腹中的蛔虫,两个人打哑谜似的就办成了一件大事。倘若和珅知道自己对他不满,会不会怂恿乾隆废黜自己?又或者会不会用西藏秘语诅咒自己呢?

1799年,85岁的乾隆皇帝走完了自己辉煌的一生,嘉庆也终于尝到了权力在握的滋味。

嘉庆第一时间安排和珅总理丧事,过了没几天,便列出了和珅二十大罪状,随后赐其自尽。而和珅被抄没的家产,自然全部归宫中所有,真是应了那句“和珅倒,嘉庆饱”了。

但是,嘉庆的“胃口”只满足了15年,和珅死后,国库再次吃紧。这时,知道当家不易的嘉庆突然明白了乾隆的话,不杀和珅是因为他确实深谙理财之道。

最重要的是,嘉庆手下官员贪腐的不少,可是几乎没人有和珅的能力。嘉庆即便再勤奋,也抗不过有一堆猪队友拖后腿啊!

只是,当嘉庆意识到和珅的用处却为时晚矣。毕竟,那些隐藏在繁华盛世背后的危机,也随着乾隆、和珅的去世而渐渐地显露了,清朝终于走向了下坡路。

标签: 清朝嘉庆和珅

更多文章

  • 乾隆和康熙儿子不少在位又长 乾隆晚年为何没有儿子夺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康熙

    对乾隆和康熙都在位六十余年且儿子都不少,为何乾隆儿子没有争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与康熙虽然都在位长达60多年,但是乾隆朝却没有像康熙晚年那样出现诸子为了争夺皇位展开激烈争斗,这又是为何呢?下面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乾隆寿命太长去世时儿子并没有剩多少,而

  • 孙尚香嫁给刘备长达三年时间 两人为何没有爱情的结晶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孙尚香,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尚香嫁给刘备三年,为何无所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尚香嫁给刘备三年,为什么没有替刘家开枝散叶,诞下两人的结晶呢?刘备难以启齿的小秘密,没想到竟会被法正一招破解,法正替主公想到了什么妙招呢?公元209年十月,刘备被招上门女婿时已经48岁了,孙尚香的年龄虽

  • 羊祜:西晋杰出战略家、文学家,曾全力筹备灭吴计划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羊祜,西晋

    羊祜(221年-278年12月27日),字叔子,兖州泰山郡南城县人。西晋时期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文学家,曹魏上党太守羊衜之子,汉末才女蔡文姬的外甥。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羊祜出身于汉魏名门士族之家。从他起上溯九世,羊氏各代皆有人出仕二千

  • 后世是如何评价张齐贤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齐贤,北宋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人,后徙居洛阳,北宋名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张齐贤登进士第,先后担任通判、枢密副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司空等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二十一年,对

  • 嘉靖皇帝长达20多年不上朝 明朝最后为何还能正常运行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嘉靖,明朝

    对嘉靖帝20多年不上朝,明朝为什么还能正常运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靖皇帝就是一直不上朝,明帝国依旧能够运行下去。因为经过100多年的统治,明朝已经进化出一套能够独立运行的体制。自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内阁制度就登堂入室,逐步进化成中央最高的决策机构。内阁设

  • 长孙无忌三十多年宰相被誉为是凌烟阁功臣之首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长孙无忌

    李世民为什么放心长孙无忌不怀疑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孙无忌是李世民非常器重的一个大臣,他被誉为是凌烟阁功臣之首,当年玄武门之变的时候,长孙无忌就一直跟着李世民了,玄武门之变他也是策划人之一。由此可见他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李世民也说他“善于避嫌,遇到事情能灵

  • 乾隆一生当中有什么过错?细数乾隆之过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

    很多人都不了解历史上真正的乾隆,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其实人格是可以影响到民族性格的,性格同时也会影响国家的命运,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乾隆了。因为弘历皇帝性格是非常的傲慢、并且还自以为是,在一些花销方面也是十分的铺张浪费,热衷于交谈,在家中贪婪地享乐一些私有乐趣,并说他直接打破了清朝

  • 刘友:刘邦的第六个儿子,为了娶了吕雉的侄女?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汉朝

    公元前181年,当时的皇帝是汉后少帝刘弘,但是实际掌握汉王朝政权的则是吕太后。一天,吕太后的侄女突然来到宫中,向吕太后哭诉自己的丈夫刘友居然想杀我们吕氏家族。吕太后听到这话,顿时火冒三丈,立马就将刘友“请”到京城。这位刘友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这么仇恨吕氏呢?他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

  • 陈霸先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了侄子陈蒨?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武帝陈霸先,南北朝

    陈武帝陈霸先,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据说他身高七尺五寸,额头隆起,手长过膝,有帝王之相。陈霸先一开始在乡为里司,后来到了建邺城做了油库吏。然后从担任新喻侯萧映(梁武帝侄子)传令吏开始,受器重。一步步的,和王僧辩一起平定侯景之乱,随后又除去王僧辩,总摄梁朝军国大事,先后击溃北齐两支武装力量的大规模进

  • 揭秘:智勇双全的王僧辩最后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僧辩,南北朝

    王僧辩,是南朝梁的名将,王僧辩也是将门之子,他的父亲是南梁的右卫将军。王僧辩也是一步步的从军队的基层干起来的,一开始追随着湘东王萧绎,在湘东王萧绎军中先后任过湘东王府行参军、中兵参军、府司马等职,后任竟陵太守,号雄信将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