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灭亡和东林党有关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明朝灭亡和东林党有关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03 更新时间:2023/12/12 15:18:3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东林党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直接”导致明朝灭亡的东林党,到底是个什么组织?

公元1644年,万寿山上,大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望着往日一片宁静的京城变成一片火海,在燃烧的火焰和百姓的惊慌声中,他怀着痛苦与悔恨等等复杂的情绪自缢而亡。李自成进京、清军入关,就此,存在了将近三百年的大明宣告灭亡。

而要说起明朝的灭亡,就不得不提东林党这一组织。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争是导致其灭亡的重要诱因。那么,东林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

东林党

什么是党呢?在明朝那个时候,党,指的是朋党,大意就是对在朝廷中拉帮结派,组成势力的一些人的称呼,是个带有贬义的词。而东林党是否也是个贬义的指称呢?

东林党的最初起源其实是东林书院,该书院是万历时期被朝廷罢黜的吏部大臣顾宪成回到老家无锡后为讲学而设立的。该书院的前身是宋朝时期著名的学者龟山先生的讲学之地。

被罢免的顾宪成归乡后,鉴于当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境况,再加上上门求学者众多,便和弟弟顾允成以及好友高攀龙等一起兴修了这所书院,扩大其规模,用来宣讲儒学,培养人才。《东林本末》记载,“自顾泾阳削归而朝空林,实东林之门户始成,夫东林故杨龟山讲学地,泾阳公请之当道,创书院其上,而因以名之者。”

而他们宣讲儒学,一是针对时人因误导阳明心学而产生的清谈空谈之风,阐明真正意义上的孔孟之道,提倡学者、士大夫等务实;二则是在讲学过程中涉及到对时政的批判与建议。除了日常的讲学与授课,东林书院还会开展讲会,“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并且不限制参加的人员。

就这样,东林书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的言论所产生的舆论作用也越来越大。“宪成讲学,天下趋之”、“而四方来观者上自名公卿,下迨布衣,莫不虚已悚神,执经以听,东南讲学之盛遂甲天下”。

而在此过程中,东林书院的一些观点,诸如广开言路、反对矿监、税使,提倡工商皆本等,触犯到宦官以及其它官员的利益。而其所宣扬的观点和掌握的舆论主动权也引起了朝中其它势力的不满,比如浙党、齐党等以地缘关系结为一伙的官员。

由此,赞同和宣扬东林一派观点的官员被认为是东林党,而东林党这个名称正式出现则是在熹宗时期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整理出的《东林党人榜》、《东林点将录》中。

东林党之得失

东林党所提出的求真务实,反对空谈的观点,确实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而其所宣扬的广开言路等观点以及对时政的批判所产的舆论效力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朝廷的决策。最为重要的是,东林党提倡的文人士大夫的气节,不畏强权、视死如归的精神,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态度对时人乃至后来人产生了很好的引导和鼓舞作用。

但与此同时,东林党所产生的舆论影响也让朝中其它势力对其虎视眈眈,这加剧了朝廷的党派斗争,对于朝廷的稳定与运行具有极其恶劣的影响,十分不利于政治的稳定与王朝的安危。这也是前文我们提到明朝灭亡离不开东林党争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只是一方面,还有另个更为直接的因素,那就是东林党争催生了明末的农民起义。崇祯继位以后,一魏忠贤为首的宦官势力基本被剿灭,反东林党的势力一夕之间分崩离析,东林党的主张也得到重视。因此,工商业者原本要缴纳的贸易税、矿税等多被减少或取消。

这对于工商业者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对于朝廷来说就不是如此了。至少短期内,朝廷的财政收入会缩水很多。而为了弥补这一部分缺失,朝廷不得不对农民下手,增加赋税。这就导致农民原本就居高不下的税收更加高昂,交不起税、吃不起饭的人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天灾,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爆发了。

在某种程度上说东林党“直接”导致了明王朝的灭亡。

东林党人

明朝的灭亡,东林党或许有一定的责任,但它绝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在笔者看来,东林党人为国为民,不畏强权,敢于谏言,敢于同腐败的吏治作斗争的行为与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时光轮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句子伴随着他们的气节与故事流传到现在。

参考资料:刘中兴.论晚明东林党的舆论活动及其影响[J].安徽史学,2016,(6):29-35.

樊树志.东林非党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6-63,72.

刘舒曼.东林书院与东林党浅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23(1):115-121.

标签: 明朝东林党

更多文章

  • 项羽死后项伯是什么下场?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项伯,战国

    项伯是楚霸王项羽的亲叔父,也是楚国大将。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项伯是项羽的叔叔,曾经在鸿门宴上救过刘邦,当时范增安排项庄舞剑,乘机刺死刘邦,项伯看出范增的意图,也起身舞剑来庇护刘邦,最终刘邦顺利从鸿门宴上逃走。项羽想杀刘邦的父亲,项伯劝阻了他,后来项

  • 王浑:曹魏司空王昶之子,“魏晋八君子”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浑,西晋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的掾吏,高平陵政变后,循例免官,出任怀县县令、散骑侍郎等职,袭封京陵县侯。西晋王朝建立后,加号扬烈将军,

  • 身为秦国将领的樊於期 樊於期为什么还要选择背叛秦国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樊於期

    对樊於期身为秦国将领,为什么要叛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荆轲刺秦的故事,想必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吧。荆轲为什么能够接近秦始皇呢?那是因为他献上了秦国叛将樊於期的头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樊於期本来是秦国非常重要的将领,他的

  • 武则天跟随李世民十几年 两人为什么没有一个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李世民

    还不知道:武则天跟了李世民12年,为何两人没有孩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听说武士彟14岁小女儿“容止美”,下令带进宫中,赐名“武媚”,也就是后来为众所知的武则天。武则天从小的命运也是很凄惨,她爸爸辈往上走也曾是豪门大户,在北魏做高官

  • 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苦苦寻找建文帝下落 建文帝是不是死在大火之中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朱允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靖难之役后,朱允炆是死是活?朱棣为何苦苦寻找建文帝下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建文帝下落之谜,堪称是明史第一谜案了。时至今日,研究者也未能弄清事件真相,依旧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不过,对于获胜者明成祖朱棣来说,心中很可能已经存有答案

  • 胤祺和胤禟都是一个母亲所生 他为何没有参与九子夺嫡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胤祺,胤禟

    还不知道:五阿哥胤祺与九阿哥胤禟同为宜妃所生,为何他却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康熙皇帝的五阿哥胤祺与九阿哥胤禟同为康熙非常宠爱的宜妃郭络罗氏所生。论年龄,胤祺要长于胤禟;论爵位,他是康熙皇子中仅有的三位在康熙朝就被加封的亲王;论“后台

  •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 诸葛亮有没有后悔跟过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刘备

    对诸葛亮跟了刘备后悔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跟了一个让自己一生都值得的男人,诸葛亮这一辈子也算是可以了。当初诸葛亮是穷得要死在家里耕地,虽然每天都是在读书,可是日子一眼就望到了头,心里非常的不乐意,总是和朋友吹着牛皮,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宰相和张

  • 刘备和孙尚香成亲三年之久 两人为何没有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尚香,刘备

    对孙尚香嫁给刘备三年,为何无所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尚香嫁给刘备三年,为什么没有替刘家开枝散叶,诞下两人的结晶呢?刘备难以启齿的小秘密,没想到竟会被法正一招破解,法正替主公想到了什么妙招呢?公元209年十月,刘备被招上门女婿时已经48岁了,孙尚香的年龄虽

  • 那位一举拿下齐国七十座城池的大将乐毅有多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乐毅,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乐毅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乐毅,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小国中山国灵寿人,是魏将乐羊的后裔,杰出的军事家。作为燕国的著名将领,在取得大胜后受封昌国君,燕昭王振兴燕国的得力干将。后因猜忌出奔赵国,于观津受封望诸君。乐毅少年时就十分聪明,而且十分喜爱兵

  • 顾大嫂是什么人?梁山最没有存在感的女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顾大嫂,宋朝

    每当一提起顾大嫂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很多人说,水浒像三国一样,说的都是男人们打打杀杀的事儿。不过,三国是群雄割据,逐鹿中原,而水浒里的男人没三国那帮人闹腾,顶多就是双方火并,山寨合并,势力兼并之事。尽管说的绝大多数都是男人,但和三国一样,水浒里也有不少女人。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