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赵光义登基之后,赵匡胤的儿子都是什么表现?

历史上赵光义登基之后,赵匡胤的儿子都是什么表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033 更新时间:2023/12/9 14:29:00

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开宝九年继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当年的最后两个月为太平兴国元年)十月二十日,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驾崩。

一日后,其弟晋王赵光义登基为帝,是为宋太宗

赵匡胤的死是有疑点的,最大的争论就是“烛影斧声”之说。

我个人是相信这种说法的,很难想象国家并非危难时刻,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又都成年的情况下,他会把皇位传给弟弟。

至于“烛影斧声”的导火索,我认为是当年五月,赵匡胤明确提出过想迁都,但被赵光义否决,兄弟两人在国家战略上,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抛开迁都的正确与否,赵光义长期担任开封府尹,早把开封经营成自己的地盘,他又有意皇位,自然不愿意离开。

赵匡胤既然提出了这个想法,虽然暂时因为没有得到赵光义的支持而放弃,但很难说以后会不会重下决定。

赵光义要争皇位,就不能离开开封,赵匡胤想迁都,就是打在他的七寸上,于是,有了“烛影斧声”的前提。

而且,当年八月,赵匡胤下令出兵五路攻伐北汉,党进、潘美、杨光美等禁军大将都被派到前线,大部分禁军也被派到前线。

开封兵力空虚,忠于赵匡胤的禁军力量大减,这对于赵光义来说,是很好的机会。

于是,有了十月发生的“烛影斧声”。

整个事情的发生到完成,对于赵光义来说,非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奇怪就在这里,根据史书记载,赵光义是无遗诏登基,但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和另外一个弟弟都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这显然不正常,这是对皇位的放弃,有几个人能轻易放弃而不去争一争?

何况,在赵匡胤没有留下任何遗诏的情况下,他的两个儿子去争皇位,是天经地义的。

至于“金匮之盟”中“兄终弟及”的说法,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十》中的记载,这玩意是在赵光义登基五年多之后才被赵普拿出来:

太平兴国六年……九月……(赵普)复密奏:“臣开国旧臣,为权幸所沮。”因备言昭宪顾命及先朝自愬之事。帝于宫中访得普前所上章,并发金匮得誓书……

也就是说,当时的赵光义没有登基的根据,唯一的根据就是,他在皇族中爵位最高,且担任开封府尹,这被认为是皇位继承人的标志。

但仅凭此,很难让人信服,毕竟,赵匡胤的两个成年儿子都活得好好的。

特别是军队系统,一定是支持赵匡胤或其子的。

往后数三年,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时,赵光义兵败高粱河,当时随同参战的禁军就有拥戴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继位的想法和行为。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一》中记载:

初,武功郡王德昭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帝所在,或有谋立王者,会知帝处……

赵光义都登基了好几年后,都还有人想着赵匡胤的儿子,在赵匡胤刚死去时,军队不会突然就变得向赵光义效忠。

当时,大部分禁军及将领虽然都派出去打北汉了,但开封还是有军队的,并且,掌管军队的枢密使曹彬和枢密副使楚昭辅都坐镇开封。

曹彬和楚昭辅能坐在枢密正、副使的位置上,绝对是赵匡胤的亲信,并且,曹彬的儿子还娶了赵匡胤另外一个弟弟赵廷美的女儿。

不管是从公,还是从私,至少曹彬不会希望是赵光义登基。

不过,不管曹彬愿不愿意赵光义登基,他都无法改变,他无法调动军队参与废立,因为出师无名。

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和另外一个弟弟赵廷美,在赵光义登基前后,都保持了沉默。

史书没有记载下任何关于他们三个人在皇位更迭前后的反应,动态。

赵廷美还好说,论子继承,轮不上他,论弟继承,同样轮不上他,看热闹就好。

可赵德昭和赵德芳为何毫无挣扎?真就甘心情愿?

军队无动静,曹彬等无动静,就是缺个出面号召的,而号召的人选,非赵德昭、赵德芳莫属。

只有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出面,军队才能出师有名,包括文官中的部分忠于赵匡胤的官员,也同样可以出来闹腾。

可他们到底是没有站出来,为什么?

我想,只有两种原因。

其一是他们两个怂了,赵光义在宦官王继恩的配合下,控制住了皇宫,他们两个没有相关情报,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被动等待。

其二就是赵光义派人把他们软禁起来了,这种可能性更大。

赵光义虽然在军队中的力量不大,但长期经营开封府,又长期担任“大内都部署”,不管是把两位皇子软禁在府中,或叫进皇宫软禁,都是能办到的。

从赵光义的角度来看,适时控制住赵匡胤的两个儿子,是必须的,他不可能去赌这两位皇子都是安安稳稳的。

不管是“烛影斧声”,还是如史书记载的赵匡胤无故暴毙,王继恩先通知赵光义入宫,赵光义都不会去赌两位皇子在皇位面前无动于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暂时控制起来。

这是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在当时必须要做的事,特别是赵光义搞“兄终弟及”本就未必服众。

只有确定了赵德昭和赵德芳无法闹腾,赵光义才能安心登基,否则,任意一位振臂一呼,局势就麻烦了。

等到登基后,赵光义不论文武官员,全部大肆封赏,赵德昭和赵德芳又暂时无法出来表态,如曹彬等,也只能默认赵光义成为新的大宋皇帝。

再等到赵光义迅速地安排亲信控制住军队,即使放两位皇子出来,他们也暂时无法闹事了。

何况,赵光义在大封文武官员时,是先把皇弟赵廷美和皇侄赵德昭、赵德芳给封赏了一通,姿态做得足足的。

所以,赵光义“兄终弟及”,和平登基,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毫无反应,有可能是认怂了,但最大可能是,当时被软禁起来了。

标签: 赵光义宋朝

更多文章

  • 樊哙作为刘邦的救命恩人和妹夫 刘邦临死前为何要杀他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樊哙

    对刘邦临死前为何一定要杀掉妹夫樊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刘邦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开国后皇帝杀功臣的先河,虽然杀了不少功臣,但跟着刘邦混的,还是有不少人得了善终,比如说萧何、张良、陈平等人。与刘邦起于市井的好兄弟兼妹夫樊哙,本来也

  • 刘禅投降曹魏之后 刘禅后面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禅,曹魏

    还不知道:刘禅投降曹魏后,是怎样度过余生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刘禅投降曹魏后的处境,和网友们的想象大不相同,甚至于说,我们很多人都对刘禅抱有一种相当大的误解!真实的刘禅受三国演义的印象,大众对于刘禅的认知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在大家的认知中,刘禅就是一

  • 唐寅的诗作有着怎样的特色?他的一生既清醒也孤独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伯虎,明朝

    自古以来,江南地区出了不少才子,吴中地区更是个才子之乡。诗情画意的吴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四大才子了,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唐伯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苏州人士。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他曾中

  • 刘封作为刘备的义子 刘备为什么听从诸葛亮建议赐死刘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刘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和刘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诸葛亮和刘封之间有什么过节吗?诸葛亮为什么会劝刘备杀死这个义子?刘备为什么会同意这件事情?刘备最开始的时候颠沛流离,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他的两个女儿都是因为战乱而下落不明,而刘备在而立之年还没有儿子,毕竟刘备也是汉室宗亲,

  • 历史上真实的汉灵帝真的是个昏君吗?一生有何作为?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灵帝,汉朝

    汉灵帝刘宏作为东汉历史上有名的一个昏君,从他的庙号就能看得出来,他在历史上的名声是非常不好的。你们知道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前面提到了汉灵帝开创了“洪都门学”,这套制度可以视为科举考试的雏形,一直延续到曹魏时期,终止于九品中正制。一提到中国历史上的昏君,东汉汉灵帝总是能榜上有名,给人们

  • 万历皇帝对郑贵妃是真爱吗 万历皇帝为什么不立她为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万历皇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万历皇帝和郑贵妃,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赏识。万历皇帝对郑贵妃的爱是真的吗?万历皇帝为郑贵妃三十年不上朝是真的假的?万历皇帝为什么不立她做皇后?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疼爱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不喜欢长子朱常洛,一心想废长立幼,由此展开了和朝臣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在没能如愿

  • 历史上废长立幼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万历皇帝为什么会失败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万历皇帝

    对万历皇帝废长立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废长立幼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万历皇帝想要废长立幼最后为什么失败了?从先秦到明代,类似于“废长立幼自古乃取乱之道”的表达在史料和奏疏等文字中频频出现,一般都是臣下劝君主要遵照“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和次序立之的原

  •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张飞为何敢多次挑战?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张飞,三国

    要说三国谁是第一猛将,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吕布。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关羽、马超、赵云等也很厉害,若以单挑而论,书中除了吕布外,几乎没几个人能轻易的打败他们。张飞的武艺在书中有很多精彩的表现,比如他曾匹马单身独矛吓退曹军和

  • 刘邦是如何建立汉朝的?他为何能缔造一个昌盛的王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西汉

    刘邦,即汉高祖,西汉开国皇帝,历史上杰出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生于战国时期魏国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父母为刘太公和刘媪(野史记载名为:王含始),刘邦有两位哥哥、一位姐姐和一个弟弟(《史记》记载:大哥刘伯。二哥刘仲,汉朝建立后改名刘喜。四弟刘

  • 刘备是如何对抗曹操的?汉中之战与夷陵之战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蜀汉

    刘备,即汉昭烈帝,字玄德,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他为先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依附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