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斯的一生都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在投机,他有哪些事迹?

李斯的一生都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在投机,他有哪些事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88 更新时间:2023/12/31 4:25:15

李斯,秦朝名相、著名政治家,不论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还是统一后的制度建设,他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李斯的故事。

李斯从一个郡小吏做到了统一的大秦帝国的丞相,是古代的励志典型,但最终却落得个“腰斩于市,夷三族”的结局,这和他一生信奉的投机思想是分不开的。

读《史记·李斯列传》会发现,李斯的投机思想在少年时就已经形成。

李斯是楚国人,少年时候曾在家乡上蔡担任过郡小吏。在此期间,一件平常的小事,给年轻的李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决定了他一生的人生追求。他在做郡吏时,看见厕所里的老鼠吃着脏东西,每当听到人或狗经过时,就得急急忙忙逃走;而那些住在粮仓里的老鼠,吃着囤积的粮米,也不用担心人和狗的惊扰。李斯恍然大悟,感叹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一个人有出息或是没出息,和老鼠是一样的,是由他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所以,李斯从此认定,人生的最高目标就是做一个“粮仓老鼠”。这一观念伴随了他一生,成了他每一次面对抉择时所奉行的最高准则。

李斯后来做了荀子的学生,向荀子学习“帝王之术”。荀子是一个大学问家,是战国晚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李斯拜他为师,并不是为了学问,而是为了学到出人头地的手段。所谓的“帝王之术”,就是帮助帝王治理天下的学问,李斯在为成为“粮仓老鼠”做知识和理论的储备。

所以,他觉得自己已经学成之后,就向老师告辞,他说:“诟莫大于卑贱,悲莫胜于贫困。”他认为,人活着,最耻辱和可悲的事情就是卑微和贫困,他要出人头地,他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粮仓”。在当时,六国的国势都已衰微,只有秦国最为强盛,于是,李斯就西行入秦去寻找机会。

到了秦国,李斯做了秦相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郎官。这使他得到了一个游说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的机会,他劝秦王抓住机会统一天下,他建议秦王离间各国的君臣关系,派谋士带着珍宝收买各国的著名人物,如果不能收买,就派刺客去刺杀,然后在派兵攻打。秦王采用了他的计谋,并任命他为客卿。

初到秦国的第一次投机行动就大获成功,但李斯没能高兴太久。韩国人郑国来秦国作间谍的事情败露了,秦王发出了“逐客令”,凡是客卿一概驱逐,李斯也在其内。

李斯当然不甘心就此被赶回楚国,他决定赌一把,冒着触怒秦王的危险,他上了一封《谏逐客书》。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出色,在历史上也是大大有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就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这篇文章说理透彻,充分说明了“逐客”对秦国的危害。秦王被说服,废除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豪赌取得了成功,李斯逐步得到了秦王的信任,官至廷尉。

这时,另有一人得到了秦王的关注,就是李斯的同学韩非。韩非是韩国的贵族,他继承了荀子的学说,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君主专制理论。

韩非口吃,不善言辞,但善于著述。他所写的《孤愤》、《五蠹》、《说难》等文章流传到了秦国,秦王读后,赞赏不已,他说:“我要是能见到此人,和他交往,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了。”不久后,秦国攻打韩国,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求和。秦王很喜欢韩非,但一时还没有决定是否要留用他。

早在同学期间,李斯就知道韩非的才能远远超出自己,这时他想,如果秦王重用韩非,会不会占了自己的“粮仓”呢?于是他就向秦王说了韩非的坏话,他说:“韩非是韩王的同族,他爱自己的国家,这是人之常情,他最终也不会被秦国所用的。如果大王把他放走,对我们是不利的,不如把他杀掉。”秦王信了李斯的话,就下令把韩非抓了起来。韩非没有办法,吃了李斯送来的毒药,自杀而死。

韩非死后,李斯没有了对手,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在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秦王成为“始皇帝”后,他也成了大秦帝国的丞相。这时,“粮仓老鼠”的梦想已经实现,需要做的就是看好自己的“粮仓”,不要被别的“老鼠”占了。

为了巩固地位,李斯不断迎合秦始皇,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他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主张焚烧《诗》、《书》,禁止私学,主张中央集权。是非功罪,难以一言以论,总之,他的这些主张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王朝里的地位也达到了巅峰,长子李由担任三川守,儿子们都娶的是公主,女儿也全都嫁给了秦王朝的公子。有一次,李由告假回家,李斯在家中置酒,朝中百官都来道贺,门外车马无数。李斯自己也感叹:“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税驾是指归宿,李斯也清楚物极必反的道理,可惜却不能急流勇退,让出那个虽然可以带来富贵,却也能招致祸患的“粮仓”。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李斯、宦官赵高以及始皇的少子胡亥随行。在返回的路上,秦始皇得了重病,不久死在沙丘(今河北钜鹿县东南)。《史记》记载,在临死前,秦始皇让赵高写下诏书,让长子扶苏回都城继位。扶苏因为多次直言劝谏,当时被派到上郡监督军队。

皇帝突然去世,李斯怕引起天下大乱,不敢把消息泄露出去,就每天照常让人送水送饭,百官也照常奏事,让宦官在车里假传皇帝的命令。知道秦始皇死讯的,只有胡亥、李斯、赵高和几个亲近皇帝的宦官。

赵高做过胡亥的老师,就想让胡亥继位,他就可以掌握大权。他扣下了秦始皇给扶苏的诏书,劝的胡亥动了心。但在这时,能起到决定作用的是丞相李斯,如果李斯不同意,他们的图谋就无法成功。

赵高成功地说服了李斯,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他早已看透了李斯的为人,知道他没有什么原则立场,只想长保自己的荣华富贵。他对李斯说:“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于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

蒙恬是秦朝的大将,长子扶苏的亲信。李斯自知无论是能力、功劳、谋略,还是在扶苏的信任上,自己都比不上蒙恬。所以赵高说一旦扶苏继位,一定会用蒙恬为相,李斯的地位就保不住了。

李斯做出了一生当中最重大的一次投机行为,为了长保自己的“粮仓”,他和赵高合谋,假传皇帝的诏书,立胡亥为太子,并赐书给长子扶苏,斥责扶苏“无尺寸之功”、“不孝”,命令他自杀,同时责备蒙恬“不忠”,也命令他自杀。收到信后,扶苏自杀,蒙恬不肯自杀,被囚禁,最后服毒而死。

这样,胡亥就顺利地登上了皇

标签: 李斯秦朝

更多文章

  • 武王伐纣之后,哪些殷人是如何被处置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武王,周朝

    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关于武王伐纣的传奇,如今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们探讨一下周武王“残暴”的一面。武王伐纣之后,周人大军如何处理殷人,主流史书记载可以用“秋毫无犯”四个字来形容,三千年前的军队果真如此军纪严明,

  • 三国时期的四位“平虏将军”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泰,三国

    杂号将军和重号将时汉末三国时期武将最主要的官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从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末三国时期

  • 赵光义为何会传位三子赵恒?是何用意?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光义,宋朝

    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历史上,赵光义一共有九子,即赵元佐、赵元僖、赵恒、赵元份、赵元杰、赵元偓、赵元偁、赵元俨、赵元亿。其中,赵元佐是嫡长子,赵元僖是嫡次子,赵恒排行第三。按照排位顺序来说,皇位几乎与赵恒

  • 刘缵为何会因为一句话就被毒死?是谁毒死他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缵,东汉

    刘缵,即汉质帝,东汉第十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东汉后期外戚、宦官等各个势力轮番掌权,皇帝就是他们的傀儡,手里的玩物。权势大的杀掉不听话的再扶持一个,刘缵就是因为说了一句话就被权臣毒死的皇帝。刘缵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

  • 西汉前少帝刘恭:西汉第三位皇帝,一生都被吕雉操控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恭,西汉

    刘恭,即西汉前少帝,汉惠帝刘盈之子,西汉第三位皇帝,在位共4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惠帝朝,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汉宣平侯之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周美人。汉惠帝驾崩后,刘恭继位,因其年幼

  • 西汉后少帝刘弘:西汉第四位皇帝,他为何会被大臣们废黜?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弘,西汉

    刘弘,即西汉后少帝,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汉惠帝刘盈之子,前少帝刘恭异母弟,母不详,西汉第四位皇帝,在位共4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西汉前少帝刘恭去世后,刘弘继任帝位,娶吕禄之女为皇后。高后八年八月(前180年9月),吕太皇太后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

  • 唐高祖李渊:唐朝开国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渊,唐朝

    李渊,即唐高祖,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唐朝开国皇帝,在位共8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统一全国。玄武门之变后,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

  • 李渊建立唐朝后,他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渊,唐朝

    李渊,即唐高祖,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唐朝开国皇帝,在位共8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统一全国。玄武门之变后,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

  • 康熙初见乾隆是在何时?他的表现为何会是见即惊爱?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清朝

    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帝第三子,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康熙在第一次看到孙子弘历(乾隆)的时候,据史料记载他的反应是“见即惊爱“,康熙的反应可以充分说明他对弘历是极为感兴趣的,那么为何康熙会在第一眼就喜欢上弘历?是巧合还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呢?康熙在历代帝

  • 夷陵之战孙权都已经向刘备求和了 刘备为什么没有答应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夷陵之战,孙权

    你真的知道夷陵之战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夷陵之战的时候,孙权求和向刘备,刘备为何不答应?三国鼎立的时代是一位相对稳定的局面,毕竟哪一个国家都没有把握独自面对其他两国的挑战。但是在三国期间却发生过三个大规模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还有一个便是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刘备自立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