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项羽手下有多少谋士 他们的实力水平有多高

项羽手下有多少谋士 他们的实力水平有多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93 更新时间:2023/12/27 4:01:23

项羽手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手下有多少谋士?都是什么水平?结局都是如何的?

项羽作为西楚霸王,他手下的谋士肯定不少,但是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也只有陈平范增这两个人。而陈平没干多久,就觉得项羽不足为谋而投奔到了刘邦麾下,范增虽然对项羽一直都忠心耿耿,但是无可奈何项羽大多时候都不听谏言,而他的结局就是被项羽曾经的臣子陈平用反间计给逼走了。那么这两位曾经都是项羽手下的谋士,他们的水平到底是如何的呢?

陈平

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生平所出的“六策”为刘邦夺得天下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六策分别是:

一、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最终让项羽失去了唯一的可以对刘邦造成威胁的谋士

二、彭城之战献策让败走的刘邦得以安全地逃出彭城,从而得以在荥阳有重新来过机会

三、促使刘邦封韩信为王,从而让韩信彻底效忠于刘邦

四、联齐灭楚,最终项羽遭遇垓下之败,项羽兵败自杀

五、献计拿韩信,刘邦得以灭掉了建国之后最大的隐患

六、白登之围献策向冒顿妻行贿,最终刘邦得以逃出生天

而这六策司马迁曾这样评价“六奇既用,诸侯宾从于汉”,可以说刘邦能建国陈平功不可没,但是陈平的水平顶多就是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水平,跟张良、萧何和范增比,陈平绝对比不过,但是跟周勃曹参比,陈平绝对强他们一节。“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这是刘邦在快死的时候对吕后评价陈平的一句话,当时吕后问刘邦,等他百年之后,萧何死的时候谁能做丞相,刘邦说曹参可以,而吕后又问曹参死了之后呢?刘邦又说道王陵可以,但是他说王陵太过于忠厚,可以让陈平辅佐他来治理国家,然后提起陈平这个人权谋可以,但是却难以独当一面。

刘邦这人虽然做皇帝不咋滴,但是看人还是很准的,那么他都如此说陈平了,可以想象陈平的能力虽然不错,但终究不是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谋士。

范增

以七十岁的高龄辅佐项羽建立了西楚王朝,被项羽尊称为“亚父”,范增可以说是项羽麾下的第一号谋臣。他在很久之前就看出刘邦日后必成项羽的劲敌,也曾经几次三番要求项羽一定要灭掉刘邦的势力,当年刘邦入主咸阳之时,他看到刘邦竟在咸阳与民约法三章,这时他就警告项羽说“沛公居住在山东时,贪财好色。现在入关,财物丝毫不取,妇女没有一个宠幸,这表明他的志气不小。我令人望气,发现沛公呈现龙虎五彩的景象,这是天子之气。赶快攻击,不要错失良机。”。

当然啦,什么望气这些肯定是假的啦,但是范增从这个时候就了解刘邦这人留不得,惋惜这个计谋被项伯这个吃里扒外的主可破坏,项伯被刘邦收买,最终项羽选择听从项伯不要杀刘邦的意见,刘邦得以逃过一劫,而之后项羽虽然听从了范增的“鸿门宴”之策,也差点杀了刘邦,但是这计策又被项伯这不了解是奸臣还是什么的可破坏了,最终刘邦又逃了,此后项羽就再也没有杀掉刘邦的机会了。

但是不管如何范增的功劳绝对是毋容置疑的,他的学识也是受到许多的人的认可,刘邦曾经这样说过“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而三国名臣蒋济也这样说过“项羽若听范增之策,则平步取天下也”,。可以说范增在当时秦末的所有谋士当中,他的水平绝对是处于顶尖的,也是项羽阵营中唯一可以和张良、萧何匹敌的人物。但无可奈何的是最终项羽不愿意听从范增,一个如此顶尖的谋士就这样硬生生的被项羽逼走了,而最终项羽也落了个兵败自杀的结局。

其实个人觉得项羽之所以会失败主要两点原因,若无此两点,项羽夺得天下理所当然。

其一、项羽太过于看重武力,而轻视谋略

我们都了解项羽的崛起完全就靠着他自己的勇武和悍不畏死,也的确被世人誉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项羽他的武力绝对是世间少有匹敌者,而就靠着这份勇武项羽就接连打赢了几场让人为之震惊的大战,巨鹿之战项羽亲率数万楚军硬是打垮了秦朝的四十余万精锐之士、彭城之战项羽仅靠三万兵力就打赢了刘邦的六十余万军队,可以说项羽这一生几乎未尝败绩,但也正是因为如此造就了项羽“迷之自信”的性格,而最终他仅遭遇“垓下之败”的一场败战,就接受不了自刎而死。

同时也正是因为项羽的崛起完全就是依靠自己的勇猛,从而让他过于倚重自己的武力,而忽视了谋略,在他的眼里武力就是一切,谁不服我上去把他打趴下就好了,在绝对的武力面前谋略算个屁。但是项羽却不了解武力只能决定战场上暂时的胜利,而谋略却能让他立于不败之地,惋惜项羽却始终都看不透这样的道理,而这等忽视谋略的重要,最终也就造成了项羽灭亡的结局。

其二、项羽太过于仁慈,夺天下若仁则必败

其实项羽本来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干掉刘邦,可是最终因项羽自己的仁慈,刘邦得以每次都能逃脱。同时当年项羽在咸阳大封诸侯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将那些诸侯一网打尽,可是项羽却没有那么做,他甚至还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都分给了这些诸侯,自己仅留九郡,哎可叹啊,项羽本可提前统一天下,只惋惜毁于他的仁慈。可以说只要他稍微狠点,哪怕他是不听范增的,他也可以夺的天下,但是惋惜,可悲,可叹啊!!!!

标签: 项羽手下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官员胡质有何过人之处?一生有何作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胡质,三国

    胡质,三国时曹魏官员,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三国曹魏集团,曹操手下有一位传奇人物,此人作为武将,打仗很厉害,击败过东吴大将朱然,连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都被他说服,对他心悦诚服。不仅能打仗,作为地方官员,他还能巧断命案,一连两起复杂的男女私通命案,

  • 金朝官员萧贡简介:一生敏而好学,读书至老不倦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金朝,萧贡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萧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萧贡,字真卿,京兆咸阳人。大定二十二年进士,调镇戎州判

  • 明朝官员王世贞简介:累官至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王世贞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朱棣原本只是一个藩王 朱棣最后为什么会起兵造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朱棣

    还不了解:朱棣上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朱棣是被迫的吗?朱棣是明代历史上的第三位皇帝,而且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与汉武帝、唐太宗、康熙皇帝齐名;继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后,朱棣开创了历史上三大盛世之一的“永乐盛世”,永乐盛世

  • 历史上的董卓到底是什么样的 最为人诟病的是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汉,董卓

    对东汉董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史上真实的董卓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可以用四个词来形容董卓:能力顶呱呱,理想硬嘎嘎,品行烂渣渣,智慧萌嗒嗒。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篇替董卓辩驳的文章,结果评论区一片骂声,其中有个人指责作者:董卓这种人你也敢洗白?这世道怎么了?我不大

  • 武承嗣简介:唐朝外戚大臣,曾加同平章事成为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承嗣,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武承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

  • 卫武公执政期间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卫武公,卫国

    卫武公,姬姓,卫氏,名和,完整谥法为卫睿圣武公。卫国第11代国君,前812年—前758年在位。他是卫釐侯之子,卫共伯之弟, 卫都朝歌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813年,卫釐侯去世,太子余继位,是为卫共伯。和受到其父卫釐侯宠爱,卫釐侯赐给他许多财物。

  • 孙权将关羽杀了后 孙权为何还将头送给曹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汉,关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关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杀了关羽,将头颅送给了曹操,这是一波什么骚操作?公元219年,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是三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曹操非常的狼狈,而有三个人都迎来了高光时刻,那就是刘备、关羽、孙权,所不同的是,关

  • 咸丰作为清朝皇帝 咸丰一生为何只有一个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咸丰,清朝

    对咸丰和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咸丰做了那么多年皇帝,为何一生只有一个儿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咸丰帝有两个儿子,长子是懿贵人(后来的慈禧太后)所生的爱新觉罗•载淳。载淳即是后来的同治皇帝(清穆宗),也是慈禧太后临朝称制的工具。咸丰皇帝的次子是玫贵妃所生的悯

  • 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 赵匡胤为何不杀柴荣后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匡胤,柴荣

    还不了解:赵匡胤和柴荣后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为何不对柴荣后人赶尽杀绝,是突发善心吗?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末代皇帝基本没有什么好日子过得,因为新朝皇帝会对你赶尽杀绝的,包括你的家人,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势必会影响新朝的稳定,比如朱元璋和刘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