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俱文珍简介:唐朝著名宦官之一,逼皇帝“内禅”于太子李纯

俱文珍简介:唐朝著名宦官之一,逼皇帝“内禅”于太子李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25 更新时间:2023/12/27 3:56:45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俱文珍(?-公元813年),唐朝宦官,又名刘贞亮,曾任宣武监军。唐德宗贞元末期,他成了宦官首领,一些握有兵权的宦官都依附于他。唐顺宗即位,翰林学士王叔文等倡行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因触及宦官势力被俱文珍反对,并联合一些反对革新的大臣和其他宦官。逼皇帝“内禅”于太子李纯,是为唐宪宗,然后使宪宗把革新派全部放逐,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顺宗忧虑而死,革新失败。宪宗时,俱文珍官至右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后来俱文珍因擅杀东川节度使李康,又与另一位神策军护军中尉不合,激起众怒,宫中的宦官亦群起攻之,渐失恩宠,因惧怕宪宗联合其他宦官大臣对其下手,自愿离宫,最后因病而死。俱文珍破坏永贞革新的成果,使唐王朝复兴的希望破灭,唐王朝继安史之乱后又一次坠入深渊之中。据说他也是俱姓的始祖。

人物事迹

监军宣武

刘贞亮,因冒认了养他的宦官为父,所以后来改名俱文珍。《旧唐书》称其性情忠直坚强,也颇识义理。(此句可能有失公允,不合事实)

安史之乱后,随之而来的是藩镇割据局而的形成。宣武军统治的汴州(今河南开封),位于汴河之上,控制着南北漕运,安史乱后,唐朝的财政来源主要依靠江南,因此汴河成了唐王朝一条重要生命线。由于汴州的特殊地理关系,唐王朝在汴州先后设置有河南节度使、汴州防御使、宣武军节度使,并驻有重兵。这样,既可以保护汴河漕运、又可以监视东方其他藩镇的动静。

汴州自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反唐,攻陷汴州,刘玄佐率军收复汴州,并委任为汴宋节度使后,宣武军就不断发生兵变,不仅弄得汴州人心惶惶,使朝廷的财政来源也无法保障。德宗考虑到宣武军的重要性,便委派俱文珍出任宣武军监军。俱文珍出任宣武军监军后,为应付经常发生的兵变,就自置亲兵干余人。

贞元十二年六月,当宣武军节度使刘元佐病重,以其子刘士宁为宣武军兵马使,刘士宁趁机召集诸将作乱.将其不信任的大将李湛、伊娄说、张伾等,以不忧军事的罪名,将他们逐出汴州,贬至外县,不久又将他们杀死。

监军刘贞亮见此情形,与官武军都虞候邓惟恭共同策划,将刘士宁缚住,押送京师长安,不久刘士宁披贬为虔州司马。众推刘元佐乡人李万荣为节度使。万荣死,嘱邓惟恭执兵事,以子乃代节度。俱文珍与邓惟恭逐之。七月,德宗任命东都留守董晋兼宣武军节度使,宣武军方定。

贞元十五年二月,董晋刚死,宣武军知留后陆长源想整顿将士散漫之风,因方法不当,轻慢军人,又激起兵变,兵士将陆长源等人杀死。监军俱文珍以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刺史刘逸准久为宣武大将,甚得众心,就秘密给他写了封书信,派亲信送到宋州,召他率军进入汴州评判。刘逸准进入汴州后,很快将叛乱平定,刘逸准因平判有功,德宗下诏任命他为宣武军节度使,并赐名全谅。刘逸准上任数日而亡,九月,朝廷应俱文珍和宣武军将士的请求,又任命智勇兼备的将领韩弘为宣武军节度使,他上任不久,对宣武军进行一次大的整顿,杀掉一批乱军的凶卒,宣武军内部才没有发生大的乱子。

反对革新

贞元末年,俱文珍的势力迅速膨胀起来,凡是握有兵权的宦官,大多依附于他,使他成为当时宦官的重要头目。

德宗的长子顺宗李诵,在做太子时,就对德宗的许多措施不满,他讨厌宦官,憎恨宫市(宦官外出采购宫中用品),还劝德宗不要贬逐贤臣。德宗不听儿子的劝告,顺宗只能在东宫物色人物,淮备登基后再进行改革。

当时庶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王叔文为东宫侍读,经常和顺宗一起批评时政,作改革的准备,王伾当时也为东宫侍书,他们结纳了许多有政见的知识分子,其中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陈谏、凌淮、程升、韦执谊等人。贞无二十一年(805年)元月,德宗逝世,太子李诵即位,是为顺宗,改元永贞。这位新君从上年秋天就得了中风病,半身不遂,走路很不方便,说话连言语也讲不清楚,只能靠牛昭容和宦官李忠言传达他的旨意。顺宗即位后,就任命王叔文为翰林学士,王伾为翰林待诏。

改革派采取了许多于社会有利的措施,其中包括免除了部分民间欠税,禁止官吏在正税之外的额外进献,以减轻人民负担;宣布停止宫市,杜绝宦官借此掠夺人民财物,罢免五坊小儿,禁止宦官向人民敲榨勒索;等等。

当改革派委任范希朝为左右神策军京西诸城镇行营兵马节度使,韩泰为副使,俱文珍才认清改革的目的,于是密令担任神策军将领的宦官,拒绝接受这一命令,以免宦官手中军权被剥夺。当王叔文被任命为户部侍即时,俱文珍又背着顺宗在“制书”上削去原来王叔文任翰林学士的头衔,剥夺了他参决政事的职务。王伾经过多方争取,才准许王叔文三五天到翰林学士院一次,但翰林学士的官衔却没有恢复,给改革造成了很大困难。

永贞元年八月,俱文珍召集士族官僚卫次公、郑絪李程王涯等人至金銮殿,革定调书,让顺宗禅位于太子李纯。顺宗只好让位于李纯,李纯即位为皇帝,是为宪宗,称顺宗为太上皇。

接着,在俱文珍和士族官僚包办下,将改革派的王叔文贬为渝州(治今重庆市)司户,第二年又将他杀死于任所;将王伾贬为开州(治今四川开县)司马,不久王伾也死于贬所;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陈谏、凌准、程升、韦执谊等人,也被逐出京城,贬为边远偏僻地方的司马。

结局

元和元年(806年)正月,高祟文讨伐刘辟,俱文珍再次担任监军。当初,东川节度使李康被刘辟打败,刘辟把他囚禁起来。高祟文来到,刘辟把李康放回去,李康提出要雪耻,俱文珍却指责他不能抗击敌人,把他杀了,因此被议为专制蛮横。讨伐凯旋后,俱文珍因功累迁有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总管宫廷内部事务。后与众宦官不和,离开宫廷。

元和八年(813年),俱文珍因病死去,宪宗感念他的拥立之功,赠开府仪同三司。

标签: 俱文珍唐朝

更多文章

  • 项羽手下有多少谋士 他们的实力水平有多高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手下

    对项羽手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手下有多少谋士?都是什么水平?结局都是如何的?项羽作为西楚霸王,他手下的谋士肯定不少,但是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也只有陈平和范增这两个人。而陈平没干多久,就觉得项羽不足为谋而投奔到了刘邦麾下,范增虽然对项羽一直都忠心耿耿,但

  • 三国曹魏官员胡质有何过人之处?一生有何作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胡质,三国

    胡质,三国时曹魏官员,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三国曹魏集团,曹操手下有一位传奇人物,此人作为武将,打仗很厉害,击败过东吴大将朱然,连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都被他说服,对他心悦诚服。不仅能打仗,作为地方官员,他还能巧断命案,一连两起复杂的男女私通命案,

  • 金朝官员萧贡简介:一生敏而好学,读书至老不倦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金朝,萧贡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萧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萧贡,字真卿,京兆咸阳人。大定二十二年进士,调镇戎州判

  • 明朝官员王世贞简介:累官至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王世贞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朱棣原本只是一个藩王 朱棣最后为什么会起兵造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朱棣

    还不了解:朱棣上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朱棣是被迫的吗?朱棣是明代历史上的第三位皇帝,而且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与汉武帝、唐太宗、康熙皇帝齐名;继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后,朱棣开创了历史上三大盛世之一的“永乐盛世”,永乐盛世

  • 历史上的董卓到底是什么样的 最为人诟病的是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汉,董卓

    对东汉董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史上真实的董卓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可以用四个词来形容董卓:能力顶呱呱,理想硬嘎嘎,品行烂渣渣,智慧萌嗒嗒。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篇替董卓辩驳的文章,结果评论区一片骂声,其中有个人指责作者:董卓这种人你也敢洗白?这世道怎么了?我不大

  • 武承嗣简介:唐朝外戚大臣,曾加同平章事成为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承嗣,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武承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

  • 卫武公执政期间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卫武公,卫国

    卫武公,姬姓,卫氏,名和,完整谥法为卫睿圣武公。卫国第11代国君,前812年—前758年在位。他是卫釐侯之子,卫共伯之弟, 卫都朝歌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813年,卫釐侯去世,太子余继位,是为卫共伯。和受到其父卫釐侯宠爱,卫釐侯赐给他许多财物。

  • 孙权将关羽杀了后 孙权为何还将头送给曹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汉,关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关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杀了关羽,将头颅送给了曹操,这是一波什么骚操作?公元219年,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是三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曹操非常的狼狈,而有三个人都迎来了高光时刻,那就是刘备、关羽、孙权,所不同的是,关

  • 咸丰作为清朝皇帝 咸丰一生为何只有一个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咸丰,清朝

    对咸丰和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咸丰做了那么多年皇帝,为何一生只有一个儿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咸丰帝有两个儿子,长子是懿贵人(后来的慈禧太后)所生的爱新觉罗•载淳。载淳即是后来的同治皇帝(清穆宗),也是慈禧太后临朝称制的工具。咸丰皇帝的次子是玫贵妃所生的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