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卫子夫当初只是歌女出身 汉武帝为何废陈阿娇改立她作皇后

卫子夫当初只是歌女出身 汉武帝为何废陈阿娇改立她作皇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947 更新时间:2023/12/30 10:52:23

还不知道:陈阿娇卫子夫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为何会废了陈阿娇,改立歌女出身的卫子夫为皇后?

陈阿娇的被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卫子夫的上位是偶然中的必然。

首先分析陈阿娇被废的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陈阿娇恃宠而骄,与汉武帝的感情日渐淡薄。

出身高贵的陈阿娇与汉武帝刘彻是青梅竹马,阿娇是馆陶长公主的女儿,馆陶是窦太后的女儿,也就是说陈阿娇和刘彻是姑表兄妹。

母亲是长公主,父亲是开国功臣陈婴的后代,家世显赫,陈阿娇一出生就拥有了一切,与刘彻的婚姻也是在馆陶的安排下促成的。

一辈子顺风顺水的陈阿娇性格骄纵,在热恋期的时候,这样的性格是双方感情的催化剂,但是当汉武帝登基,开始专心搞事业的时候,一个骄纵任性的妻子就是一个拖后腿的存在了。

两人的感情逐渐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淡薄,没有感情基础,陈阿娇被废只是时间的问题。

第二,陈阿娇的母亲是刘彻实现抱负的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一开始馆陶相中的女婿并不是刘彻,而是当时的太子刘荣,也是汉景帝的长子,栗姬的儿子,当馆陶公主屈尊降贵主动去找栗姬谈女儿的婚事时,栗姬毫不留情地拒绝了长公主的提议。

这就惹怒了长公主,馆陶转头就找了刘彻的母亲,汉景帝的另一个宠妃王娡,两人一拍即合,成就儿女亲家,馆陶与王娡联手把太子刘荣和栗姬一起拉下马,刘彻成功上位。

当刘彻登基,陈阿娇就顺理成章成为了皇后。

馆陶长公主的权势在朝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既是太皇太后的女儿,又是皇帝的岳母,这样的身份成为了很多人巴结的对象。

而且馆陶仗着自己扶持刘彻上位有功,经常向刘彻索要钱财和权力,面对岳母得寸进尺的要求,刘彻不胜其烦。

但是因为自己羽翼未丰,刘彻在母亲的劝说,选择继续忍耐。

可刘彻对陈阿娇仅存的那点爱意也随着母女俩的作而逐渐消磨干净了。

第三,陈阿娇始终生不出孩子。

结婚十几年,两人也是少年夫妻,也有感情充沛的时候,但是陈阿娇始终一无所出,甚至花费了几千万的银钱都治不好自己的不孕不育。

古代女子都是母凭子贵的,何况是一国之后,一个不孕不育的皇后地位始终岌岌可危。

陈阿娇很快就被刘彻打入冷宫了。

第四,陈阿娇善妒,格局太小,没有一国之母的胸襟。

在历史上也有很多皇后没有生下孩子,同样也能稳居后位。

但是陈阿娇一辈子没有受过挫折,身边的人都对她千依百顺,当汉武帝宠爱卫子夫,陈阿娇第一时间就对卫子夫下手。

她联合自己的母亲要捉卫子夫的哥哥卫青,幸亏友人襄助,卫青才逃过一劫,但是这个行为已经惹怒了刘彻,因为卫青是刘彻准备要重用的肱骨之臣。

陈阿娇凭一己的喜好擅自对朝中的大臣下手,胆大妄为干预朝政,已经触及了刘彻的底线,故此,陈阿娇在刘彻心中已经与弃子无异了。

陈阿娇被废是多个方面造成的结局,她自己拉跨,娘家人也在拖后腿,这样的后位怎么可能坐得稳当?

一手好牌的陈阿娇是活生生把自己的后位作没的,但是开局只是一个舞女的卫子夫,却凭借自己的高情商和给力的娘家人一步步走上了后位,最终实现逆袭,卫子夫的成功跟陈阿娇的失败形成鲜明的对比。

卫子夫的上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卫子夫长在了刘彻的审美上,两人一见钟情。

与陈阿娇的政治联姻不同,卫子夫和刘彻是一见钟情,没有掺杂任何政治利益,单纯出自一个男人对一个色艺双绝的女人的喜爱。

卫子夫原本只是长平公主府中的一个舞女,在一次舞会表演中,刘彻一眼相中了卫子夫,带回了皇宫。

尽管入宫后刘彻淡忘了卫子夫,但是卫子夫却能在离宫之际重新唤起刘彻对她的爱意,迅速上位,让刘彻再也忘不了她。

卫子夫是柔弱无法自理的弱势群体,与骄纵跋扈的陈阿娇形成鲜明的对比,刘彻的心逐渐被卫子夫吸引。

其次,卫子夫的品行出众,成为刘彻的宠妃后,始终保持低调朴素的风格。

与咄咄逼人的陈阿娇不同,苦出身的卫子夫没有因为一朝得志就忘形,而是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对刘彻宫中的其他妃嫔都友好相处,对屡次加害自己的陈阿娇也没有存心报复。

而且一直保持朴素的生活态度,不论是妃嫔还是皇后,卫子夫始终倡导节俭。

一个贤内助对于打拼事业的丈夫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

卫子夫和陈阿娇孰强孰弱,高下立见。

此外,卫子夫生下了刘彻的长子,这对于登基12年才拥有第一个儿子的刘彻来说,确实是喜大普奔的好事。

卫子夫的肚皮一直挺争气的,在为刘彻生下三个女儿后,终于生下了儿子,29岁的刘彻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儿子。

刘彻高兴得无以复加,下令让枚皋及东方朔作了《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之赋,又修建了婚育之神高禖(句芒)神之祠用以祭拜。

母凭子贵,卫子夫的地位一下水涨船高,得到朝中大臣的认可,主父偃上书刘彻请立卫子夫为后。

最后,卫子夫有得力的娘家人。

众所周知,卫青和霍去病是大汉朝有名的常胜将军,在对战匈奴的战场,两人均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大汉朝的功臣。

尽管卫青和霍去病的上位得益于卫子夫的受宠,但是他们的功绩完全是自己一手一脚打拼下来的,在战场上九死一生,扭转了汉朝在匈奴面前屈辱的地位,改变了汉朝年年向匈奴进贡的卑微姿态。

刘彻的江山版图一扩再扩,霍去病和卫青是刘彻的左膀右臂。

虽然居功至伟,但是卫青和霍去病都没有居功自傲,卫青总是把刘彻的赏赐的财物分给下属,在朝中的口碑非常好。

霍去病年纪轻轻,第一次出征就出奇制胜,擒获匈奴的首领之一,回京城后刘彻要奖励霍去病一套大房子,霍去病当场拒绝,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凭着优秀的娘家兄弟,卫子夫在后宫的地位也越发稳固。

结语:

陈阿娇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卫子夫一路逆袭,她们的地位浮浮沉沉,看似是两人的性格和能力决定了她们的际遇,其实说到底,不论是谁,其实都不过是刘彻手中的政治筹码。

当刘彻需要的时候,她们就是刘彻宠爱的女人,给她们地位和尊荣,当刘彻不需要的时候,她们就是弃子。

尽管卫子夫一生没有做过错事,但是当卫子夫唯一的儿子身陷巫蛊之祸,卫子夫护子心切,把禁军调给儿子用以起兵之后,卫子夫依旧没有逃脱刘彻的惩罚,用一尺白绫结束了自己跌宕的一生。

相比陈阿娇,卫子夫也不见得就比她幸运多少。

标签: 汉武帝陈阿娇卫子夫

更多文章

  • 魏明帝曹叡是什么出身?他的生母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叡,三国

    曹睿,魏明帝,字元仲,文帝死后继位,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后世很多猜测,曹叡其实是袁家的后代,因为他的母亲甄氏,本来是曹操二儿子袁熙的妻子。史书记载曹叡的年龄和出生年份,存在很多矛盾之处,所以才有这种猜测。根据陈寿《三国志》中记载,公元239年曹叡三十

  • 李隆基从连杀三个儿子到霸占儿媳 李隆基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李隆基

    对唐朝皇帝李隆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连杀三个儿子霸占儿媳,李隆基受到了什么刺激,竟如此丧心病狂。曾经他是一个王者,把大唐送上巅峰,后来竟在一天内连杀三个亲儿子,霸占儿媳李隆基究竟受到了什么刺激,做出如此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古时候的人

  • 古代妃子除了等皇帝侍寝外 妃子日常生活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妃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妃子也要上班?除了等着晚上被皇上“翻牌子”,她们的日常如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做皇帝的女人,真的很幸福么?除了等待晚上的时候被皇上“翻牌子”,这些嫔妃日常都在干什么?她们也需要上班么?就拿清朝的嫔妃来说吧,在后宫中,妃子也是分等

  • 古代皇帝晚上是如何选妃子侍寝的 皇帝玩的花样贼多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皇帝,妃子

    对皇帝晚上如何选妃侍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个疑问,皇帝拥有佳丽三千,到底该怎么决定晚上侍寝的妃子呢?是按一三五杨贵妃,二四六赵皇后的排班来,还是随心所欲,大被同眠的乱来?其实皇帝的乐趣大家都想象不到,像现在电视剧里演的翻牌子,那只是后宫

  •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会下雨 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三国,诸葛亮

    还不知道:上方谷火烧司马懿,为啥会突然下雨?真是诸葛亮失算了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帮助刘备建立起了西蜀的基业,在刘备死后,又忠心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虽然刘禅始终都是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从来没有过二心。诸葛亮多次北伐,其中好几

  • 叶适:南宋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叶适,南宋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官员。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

  • 秦始皇灭六国抓到的俘虏肯定不少 秦始皇又是怎么处理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六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扫灭六国时,抓来的俘虏怎么处置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扫灭六国,前后十余年,出动兵力总计百余万人次,大小数百战,当然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既然胜利,就会抓不少俘虏,那么,这些俘虏,秦始皇以及秦国最后都怎么处置了呢?事实上

  • 三国演义中徐庶和庞统二人最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徐庶,三国

    《三国演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徐庶和庞统都曾为刘备麾下赫赫有名的谋士,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是结果却一息志一身亡.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空落了一身智谋,无限遗憾。庞统逝于落凤坡,功名未就,令人唏嘘。在《三国演义》中

  • 刘襄在诸吕行动过后没有如愿登上帝位,到底是为何?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襄,汉朝

    刘襄出身汉朝宗室,为齐王刘肥之长子,汉高祖刘邦长孙。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西汉“诛吕”行动发生后,最应该获得皇位的,其实就是刘襄。为什么这么说呢?本来,刘襄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虽然他是刘邦的长孙,不过是庶长孙。在“嫡长子制”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庶出的儿孙,就算居长,获得皇

  • 最早提出迎二圣的并非岳飞,而是宋高宗本人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宋高宗,二圣

    很多人觉得岳飞是因为提出迎回二圣才死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最早提出迎回二圣的恰恰就是宋高宗自己,岳飞只是把这口号喊的最响而已,那么宋高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二圣就是指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俩,也就是宋高宗的父亲和大哥。宣和七年(1125年),金国兵临城下的时候,宋徽宗害怕就急忙把皇位让给自己的皇太子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