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明朝共有多少位皇帝,为何皇陵只有十三座

历史上明朝共有多少位皇帝,为何皇陵只有十三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638 更新时间:2023/12/25 4:13:52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在大明王朝之中,一共出现了十六位正统皇帝,但是在明十三陵却只埋葬了十三位皇帝,那么剩下的那三位正统皇帝埋在哪儿了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明朝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超过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先后共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明十三陵,具体是指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共十三座。

而除开这些正统皇帝之外,还有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以及明代宗朱祁钰,他们之所以没能埋葬在明十三陵,原因各异。

首先来看朱元璋,他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在选择自己的陵墓时十分地仔细小心。

最开始是选择自己的出生地——安徽凤阳,但是在修建陵墓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自己的淮西集团势力过于庞大,最后将自己的陵墓就近安排,设置在了南京的钟山,史称明孝陵。

而他为什么没有被埋进明十三陵呢?

这里面肯定是不行的,即便是大臣们不反对,朱棣这一关也过不去的。毕竟朱棣是抢了自己侄子的皇帝宝座的,这是朱元璋十分憎恨的事情。

要是朱元璋被后来的朱棣及其他皇帝迁到明十三陵的话,估计爷儿俩在地下都能够打起来的。所以,朱棣没有胆子将父亲朱元璋的皇陵迁到北京,其他皇帝也只好作罢了。

其次是建文帝朱允炆,他在朱棣起兵造反成功之后,就失去了踪迹。

根据《明史》记载:“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这个时候的朱棣刚刚夺取了侄子的帝位,很多事情都要去处理,所以就草草安葬了建文帝。

至于建文帝趁乱逃走的说法也有很多。“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这些都只不过是一些传言罢了。即便是朱允炆真的在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就更没有理由葬入十三陵了。

并且《明史》还提到了“正德、万历、崇祯间,诸臣请续封帝后,及加庙谥,皆下部议,不果行。”即便是连替建文帝封帝以及加庙谥都不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所以就别提其他的事情了。

最后是明代宗朱祁钰,这个人是比较悲催的存在,因为自己哥哥明英宗朱祁镇的胡作胡为,最后被蒙古人抓住了,关了好几年,他不得已成为了皇帝,并在大臣们的帮助之下,打败了蒙古人。

却不料蒙古人将自己的皇帝哥哥放了回来,更为悲剧的是,自己治理了好几年的江山竟然被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抢走了皇帝之位,不仅如此,甚至连自己的皇陵也别明英宗朱祁镇破坏了,最后只能够葬在了北京西郊玉泉山,并且还是以王爷的身份。“王(朱祁钰)薨于西宫,年三十。谥曰戾。

毁所营寿陵,以亲王礼葬西山,给武成中卫军二百户守护。”

明朝没被葬在明十三陵的三个皇帝之中,以建文帝和明代宗最为悲剧,特别是明代宗,辛辛苦苦一辈子,为他人作嫁衣裳,并且还是处于英年早逝,仅仅三十岁而已,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实在是在憋屈了。

标签: 皇帝明朝

更多文章

  • 司马懿熬死曹魏三代君王 司马懿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曹丕

    还不了解:司马懿长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懿为何能够长寿,曹睿曹丕为何短命,到底司马是怎么保养的?司马懿活了73岁,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曹魏君王,最终从曹芳手里夺取了军政大权,成为了曹魏说一不二的相国。反观老曹家,一代不如一代,这寿命也是短得惊人

  • 海兰珠的儿子如果活到皇太极去世的话 最后能力压顺治上位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海兰珠,皇太极

    还不了解:海兰珠和皇太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海兰珠的儿子能活到皇太极去世,他能否力压顺治继承皇位?如果海兰珠的儿子没有半岁夭折,他能否登基称帝?如果皇太极的皇八子没有早夭,这大清的江山九成九就是传给他了,至于后来,什么有勇有谋的豪格,什么年少多智的福

  • 朱元璋第一次北伐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明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朱元璋第一次北伐的故事。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明朝为肃清蒙古胡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元惠宗自1368年北逃上都后一直逗留在明的边境地区,并二次南侵以图夺回原来的大都复辟

  • 以茶代酒讲的是什么故事?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孙皓,三国

    孙皓字元宗,是吴大帝孙权的孙子,三国时期最有名的暴君。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中华民族的酒文化可谓延续了几千年,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但有时候,酒桌上总会有人站起来举杯,说:“我不能喝酒,让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表示既不想喝酒而又盛情难却,就用喝茶来代替喝酒,这

  • 王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善于军事,曾参与平定淮南三叛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基,曹魏

    王基(190年-261年),字伯舆,东莱郡曲城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追封北海太守王豹的儿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基文武兼备,才德过人。东汉末年,起家东莱郡吏。魏文帝时,举孝廉出身,授郎中、青州(王凌)别驾,迁秘书郎。得到尚书仆射司马懿推荐,迁中

  • 杨侑是如何登上皇位的?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侑,隋朝

    杨侑——隋朝最后一位皇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义宁元年(617年),隋将李渊攻破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可过了不到一年,杨侑就于义宁二年(618年)被迫禅让,成为唐朝的酅(xi)国公。然而又过了不到一年,杨侑就于武德二年(619年)突然身亡。那杨侑为何未能挽救隋朝,又是如何死

  • 有哪些与是仪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是仪,东吴

    是仪(生卒年不详),本名氏仪,字子羽,北海郡营陵县人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仕东汉、东吴两朝,早年曾在本县营陵县及本郡北海郡任官,后在东吴历任骑都尉、忠义校尉、裨将军、偏将军、侍中、中执法、尚书仆射等官。先封都亭侯,后进封都乡侯。年八十一岁时

  • 胡综: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文采出众,为主分忧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胡综,东吴

    胡综(183年-243年),字伟则,豫州汝南郡固始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擅作辞赋。少年避难江东,十四岁时在孙策属下做门下循行,在吴郡与孙权一起读书。之后陆续任职金曹从事、鄂长、书部。东吴将领晋宗弃吴降魏,胡综与贺齐生擒晋宗,加官建武中郎将。

  • 萧皇后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最后的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萧皇后,隋朝

    中国古代名女或是温柔婉约,或是刚烈坚强,关于她们有不少的传说与故事,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隋炀帝萧皇后是隋唐时期的一位传奇女性,历经北周、隋朝、唐朝三个朝代,很有才学,是一位才貌双全的美女。《隋唐演义》等小说中都说她十分妖媚,服侍过隋炀帝、宇文化及、

  • 刘邦为什么对妹夫樊哙下手 樊哙子孙后代又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樊哙

    刘邦为何要对樊哙动手,樊哙的后人结局如何?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邦和樊哙不仅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同时还是连襟,可以说刘邦和樊哙的关系,在所有西汉开国功臣中,都是最为特殊的了,要是仅仅按照关系的亲密程度来看,别说杀樊哙了,刘邦好好赏赐樊哙都来不及呢。可抛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