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禅既然是扶不起的阿斗 诸葛亮为什么还辅佐刘禅

刘禅既然是扶不起的阿斗 诸葛亮为什么还辅佐刘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37 更新时间:2023/12/25 0:58:57

你真的了解刘禅和诸葛亮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既然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辅佐刘禅?

《三国演义》中,刘备临死时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照顾,并告诉诸葛亮,如果刘禅不是帝王之才,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而诸葛亮却当众表态,表示一定会尽心辅佐刘禅,至死不渝、这件事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得到了证实,原文是;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日:“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这段对话一直被世人所津津乐道,被称为表现君臣之间相互信任肝胆相照的“白帝托孤”。但是,这件事给世人留下了很多疑问,既然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为什么诸葛亮还一直坚定不移地辅佐刘禅,没有取而代之呢?

首先,诸葛亮在主观上并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按照诸葛亮当时的地位与势力,谋朝篡位并不是不可能成功,反而有极大本会成功。与他同时代的董卓、曹操、司马昭等人,都曾经靠着自己的权势蔑视皇权甚至左右皇帝的废立,他们的欲望不断脚胀,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或者他们的子孙篡得王位,但是,诸葛亮根本连第一步都没有做。

当时的蜀国,诸葛亮、法正李严刘巴等人组成了一个强大的朝中利益集团,吴懿、吴班也曾经追随诸葛亮南征北战,仍然算诸葛亮的嫡系,而刘禅所在派系的糜竺等人,根本没有多少实力能和诸葛亮集团抗衡,至于张飞的家族,虽然与刘备关系甚密,但非名门出身,在朝中没有多少发言权,其他诸如张绍、马岱等人,根本就只能依附于诸葛亮的麾下,总之,诸葛亮完全有算位的能力。

而且,史书上对于刘禅的评价并不高。他虽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扶不起”,但也谈不上有雄才大略,他看上去只是一个毫无特点的普通帝王。而刘备也评价刘禅“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大意是说刘备认为刘禅勉勉强强,若能超出他的期望,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

诸葛亮没有行谋朝篡位之事,主要因为他主观上没有这种想法。诸葛亮早年就给自己定下了重要的人生规划,将自己比喻成管仲乐毅,这两位都是建功立业的良臣名将,穷其一生都在辅佐君主。既然诸葛亮不想违背自己的理想,他也就不可能做越俎代庖之事。而且,诸葛亮本身对品德要求特别高,从他物色人才时提出的“德才兼备”就可以看出,这和曹操的“唯才是举”有着本质的不同。另外,刘备的蜀汉集团总体来说是非常重视道德的,这和刘备的作风以及他匡扶汉室、上报天地、下安黎民的理想是分不开的,而诸葛亮能得到刘备的欣赏和器重,除了能力方面的原因外,还与他的道德素养密切相关。

当然,诸葛亮不是圣人,在权力面前,谁都有可能迷失自我。诸葛亮对于刘禅的辅佐,也可能只是特殊形势下的产物,如果形势变了,诸葛亮的思想和行为极有可能跟着改变。就像曾经的“治世之能臣”曹操,在早年的时候敢于刺杀国贼董卓,可以说是大汉的英雄人物,但后来,他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

所以,诸葛亮选择辅佐刘禅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篡权名不正言不顺,即不合乎礼法。在当时,任何企图颠覆汉室政权的行为都会被世人认为是大逆不道之举,刘备当年征战天下的时候靠的也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这个称号,因为只有这样,刘备才代表了皇室正统,才有招贤纳士、征战群雄的资格。另外,即便是曹操势力强横的时候,也不敢无理由讨伐各路诸侯,而是打着天子的旗号,逼迫皇帝写一份诏书才敢大杀四方,而反抗曹操讨伐的诸侯也很聪明,他们选择伪造一份密诏,写上皇帝敢怒不敢言的话,并声称自己是奉皇帝的密诏反抗讨伐,并以此指责曹操的讨伐是不正确的。因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都是披着维护汉室的外衣。

刘备的蜀汉政权建立之后,大家都围绕着匡扶汉室这一层本理想而奋斗。刘备死后大家之所以服从诸葛亮的领导,在大程度上是因为诸葛亮继承了刘备的遗志,他是刘备生前最g的人。如果诸葛亮取代刘弹,那匡扶汉室的理想就成了一句遇,诸葛亮就成为有负先主所托,颠覆汉室政权的逆贼,会超来一片骂声。

在中国历史上,有人能成功夺权,不是因为他功高盖主树立了巨大的威望,就是因为人们对先前君主的政策不满意,产生了变革的想法,但这两种情况在诸葛亮身上都不成立。首先,请葛亮辅佐刘禅的十一年间,虽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并没有什么巨大的功劳,在对阵司马懿的过程中也明显吃力,六出祁山也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导致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局面。其次,诸葛亮的主公刘备深得民心,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是颇有建树,根本不可能导致部下或百姓的深度不满。所以,诸葛亮即便是有心废立,也很难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刘禅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迁腐,而是相当有智慧。当年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一切大权都掌握在诸葛亮的手里,刘禅肯定了解,诸葛亮随时都有机会给他安个罪名然后取而代之,所以他一直不动声色,既不表现自己,也不做出格的事情让人抓住把柄,刘禅就这样小心翼翼地和诸葛亮和平共处了几十年。

诸葛亮死后,刘禅终于可以大权在握,很多人劝他励精图,光复汉室,将国都迁走后与吴国联合,共同对抗强大的司急功近利地想表现自己多么爱国,而在实际战略和战术上,马氏政权。但刘禅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了解,那些臣子只是蜀国上下没有一个人能提出良好的建议。而且,吴国当时已经不复当年强大,与吴国联合对抗司马氏仍然是以卵击石。所以刘禅选择投降,这样可以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刘禅投降之后,司马昭其实有杀他之心,但又恐别人说三道四,最终,他决定试探刘禅,如果刘禅确实没有雄心壮志,

则放过他。而聪明的刘禅早就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处处在司马昭面前表现出“乐不思蜀”,使司马昭误以为他是一个没心没肺、只了解贪图享乐的人,其实,这只是他故意表现出来的。

刘禅的聪明诸葛亮不可能不了解,而且,这位“相父”如果真想算计刘禅,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标签: 刘禅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刘彻和朱允炆都进行了削藩 失败的人为什么是朱允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彻,朱允炆

    还不了解:刘彻和朱允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彻和朱允炆都进行了削藩,朱允炆最后为什么失败了?削藩在汉朝和明代都曾出现过,而最终刘彻成功削藩,而朱允炆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朱允炆没有前人的经验。根据史料记载,朱允炆是朱元璋长子朱标的儿子,朱元璋非常

  • 嘉庆皇帝口碑算不上很差 清朝为何在他手里走向衰落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嘉庆

    还不了解:清代嘉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嘉庆的口碑不差,但为何清代在他手上走向了衰落?清代第一大贪官是和珅,但清代第一大贪污案却不是和珅案,而是“甘肃米案”。这个案子,百科上有介绍,就不细述了。一言以概之,当时的甘肃官场,上至甘肃总督,下至七品知县,无人不

  • 汉武帝的宰相公孙贺最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汉朝

    汉武帝的宰相公孙贺最后是什么结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是汉朝最为有名的皇帝,他改变了汉朝的外交政策,而且汉武帝主政期间还击败了匈奴,灭掉了匈奴的嚣张气焰。汉武帝的一生功绩可谓是十分辉煌,可是任何人的一生都未必很是明智,而武帝也是如此。在汉武帝的晚年就犯了一些糊涂事,

  • 古代皇帝临死前点名让妃子殉葬 如果妃子选中不想死怎么办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皇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帝和妃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皇帝驾崩后,一般会选妃子陪葬,可选定的妃子不同意该怎么办?在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的几千年的历史中,殉葬是中华文化中一种非常残忍的陪葬文化,在明代时殉葬制度被短暂废除,清军入关以后建立的清代,又恢

  • 裴寂简介:唐朝初年宰相,参与策划李渊太原起兵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裴寂,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裴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寂

  • 刘肥:汉高帝刘邦庶长子,他是如何在吕雉手逃过一劫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肥,西汉

    刘肥,西汉宗室、诸侯王,汉高帝刘邦庶长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兄,母为曹姬。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刘肥受封齐王,建立齐国,定都临淄,统辖七十三城,平阳侯曹参为国相,成为西汉最大的诸侯国。汉惠帝即位后,奉献城阳郡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

  • 刘如意:汉高祖刘邦第三子,最后遭到吕后的毒杀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如意,西汉

    刘如意(公元前205年~公元前194年),沛郡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人,汉高祖刘邦第三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戚夫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受封为代王。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改封为赵王。因母亲得宠,汉高祖几次想要立他

  • 顺治和康熙都是年少登基 两人为何都遭遇权臣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顺治,康熙

    还不了解:顺治和康熙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幼年登基多坎坷,为何顺治和康熙都遭遇了权臣?顺治和康熙这对父子皇帝,可以说是如同开挂般的存在。他们都是幼年登基,而且原本并不占据任何优势,但当他们亲政以后,却都为清王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过,由于顺治英年早逝,

  • 刘濬:宋文帝刘义隆次子,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濬,南朝宋

    刘濬(429年-453年6月16日),字休明,小字虎头,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次子,小字虎头,母亲为潘淑妃。封始兴王。元嘉三十年与废太子刘劭发动政变,弑刘义隆,后被孝武帝刘骏击败,斩首。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刘濬为宋文帝刘义隆次子,潘淑妃所生。据说在他

  • 三国时期赵云单挑过哪些名将? 实力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云,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正史记载中,赵云的史料比较少,非常简洁,而在演义中,赵云可以说是大放异彩,他一生追随刘备,征战天下,身经百战,未尝一败,因此,被称为“常胜将军”。在演义中,赵云征战一生,杀敌无数,多次击败或斩杀敌军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