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都说乾隆是清朝最大的败家子 乾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都说乾隆是清朝最大的败家子 乾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90 更新时间:2023/12/29 1:04:54

乾隆和清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乾隆皇帝这个人,到底怎么样?为什么说他是清代最大的败家子?

有人说他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帝之一,也有人说他是不折不扣的败家子,他就是清代的第六位皇帝 清高宗乾隆,乾隆究竟是怎样的一位皇帝呢,为何世人对他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今天我们就回到那段繁荣的康乾盛世,一起去揭开历史上真实的乾隆皇帝的面纱。

乾隆皇帝,即爱新觉罗 弘历,康熙之孙 雍正之子,可以说他也是清代历史上最幸运的皇帝,在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爷爷康熙的时候,就被六十八岁的康熙看中了,并由康熙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此时的弘历年仅10岁,能享受这份殊荣的人自古以来也没有几个,由此可见弘历将来必有一番作为,甚至有人说雍正能够在九子夺嫡中取得胜利,还得多亏了他生了弘历这个宝贝儿子,雍正皇帝即位不久,就把弘历当做后继之君来培养,让他在年幼时就学会了很多治国之道,为他以后的执政生涯埋下了伏笔,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驾崩,25岁的弘历即位为帝,年号乾隆,开了他长达六十三年的执政生涯。

乾隆即位以后对其父主政的一些政策进行大幅度调整,将帝国一根绷紧的绳索放缓,赢得了良好的声名,即位三个月后,一次就免除了六十九名官员的欠款。

根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其情罪有一线可宽者,悉予宽免,即已入宫之房产未曾变价者,亦令该衙门查奏给还,仅这一项政策,就让数千名官员得到从轻处理,除此之外,乾隆还下令释放了被雍正下狱的胤禵等人,并恢复了他们的爵位,种种的仁政让乾隆一时收获了大量的美名,根据《郎潜纪闻二笔》记载,乾隆皇帝即位,所颁布的诏令,善政不绝,四海之内,无不欢呼雀跃,甚至连这位新皇帝的美名都已经传播到海外。

根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雍正有苛刻之名,而乾隆行宽大之政,以求言诏观之,不以论寡躬缺失,大臣是非,至于罪台谏,可谓贤君矣,初登帝位的乾隆实行的仁政备受好评,让他的地位更加牢固,同时也为他日后实现自己的宏图伟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如果说康熙是一位学习型皇帝,雍正是一位改革型皇帝,那么乾隆就是一位文化型皇帝,为啥这样说呢?

据说乾隆一生创作了四万多首诗歌,也就是说他平均每天都要创作一到两首,这个数字已经比唐宋时期许多文学大家,创作的作品多了很多,但是或许是因为他自身的文学造诣不怎么高,所以他的诗歌几乎都不见了踪影,不过他的作品虽然没能流传后世,但是由乾隆主持编定的《四库全书》,却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 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年编成的丛书,此书分经、史、子、集四部,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史部收录史书,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内容十分丰富。

其内容更是远超明代永乐年间修订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它的问世进一步确立了汉学在学术界的主导地位,对我国古典文献的保存与流传起到了积极作用,它的编定是中国学术文化史上规模空前的一项盛事,而这一盛事是乾隆皇帝一手造就的。

乾隆不仅是一位文化型皇帝,他也是一位崇尚武功的皇帝,在这一点上乾隆更是得带爷爷康熙皇帝的真传,他的武功之一就是用兵西陲,开辟新疆 巩固新疆,在北疆两次平准噶尔,将准噶尔人打得服服帖帖,基本上解决了北疆的问题,南疆主要指天山以南的维吾尔族地域,在清代称回部,大家所熟知的香妃娘娘便是回族人,准噶尔部强大时,回部经常受到准噶尔贵族的欺凌和打压,但是自从清军平定北疆后,回部贵族不但不感激清军,还试图摆脱清代称霸新疆。

为此清军同回部大小和卓在库车 叶尔羌等几座南疆重镇进行了激战,但是清军可不是吃素的,不费吹灰之力就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使得回部对清代俯首称臣,并重新一统南疆,从此西域与中原再度连为一体,并将西域更名为新疆,定名新疆也是取故土新归之意。

乾隆在南疆实行因俗而治,设立阿奇木伯克制,由清廷任命,并设参赞大臣驻叶尔羌等官职,分驻在新疆各部加强统辖,还制订了《回部善后事宜》,对南疆管理体制做出改革,乾隆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实行军府制,修筑城堡,驻扎大军,设置卡伦,巡查边界,移民实边,进行屯垦,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平定了准噶尔和回部叛乱,一统了整个新疆,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统辖,铲除了准噶尔东犯喀尔喀,威胁京师及大西北的祸根,保持了西北 漠北及青海 西藏的社会安定乾隆还制定《钦定西藏章程》,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规定设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在西藏驻军,分别驻扎在前藏 后藏各个地区。

还规定在达赖喇嘛 班禅额尔德尼等圆寂后,在驻藏大臣的亲监下,针对灵童转世设立金奔巴瓶制,用金奔巴瓶掣签决定继承人,这就是著名的金瓶掣签制度,还规定西藏对邻国贸易必须进行登记,西藏货币一律用白银铸造,正面铸乾隆宝藏四个字,《钦定西藏章程》是西藏历史上重要的文献,标志着清代对西藏进行全面有效的管辖,在雍和宫的金奔巴瓶已成历史文物在大昭寺内的金奔巴瓶制沿袭至今,乾隆针对新疆和西藏制定的各项措施,加强了中原对西部地区的控制,使得新建和西藏地区逐渐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一统,为中国的版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乾隆皇帝执政前期,清代国力蒸蒸日上,经过康雍乾三代帝王的努力,清代达到建国一百多年来最为鼎盛的时期,一度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但乾隆为人重奢靡,先后六下江南,把多年积攒下来的国力挥霍一空,并重用贪官和绅,导致朝政腐败,到乾隆晚年时清代已经不在具备往日的辉煌,朝廷政局千疮百孔,以至农民起义在乾隆晚年也已层出不穷,致使清王朝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败。

标签: 乾隆清朝

更多文章

  • 陈伯信:陈文帝陈蒨第七子,他是被谁杀害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伯信,陈朝

    陈伯信(?-589年),字孚之,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人,南陈宗室大臣,陈文帝陈蒨七子,衡阳献王陈昌嗣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嘉元年(560年),封衡阳郡王(今湖南株洲),奉衡阳献王陈昌之祀,任职丹阳尹,陈宣帝时期历任中护军、扬州刺史等职,陈后主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败的有多惨 都损失了哪些大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北伐

    还不了解:诸葛亮北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首次北伐时失去了11位大将,仅看名单就了解他败得有多惨?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正是能人辈出。但是在那个时代里,有才干的人实在太多,但是能遇到伯乐的人却少之又少。若是能寻到一个知己者,可谓是生死无憾了。

  • 李承道:隐太子李建成次子,玄武门之变后被诛杀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承道,唐朝

    李承道(?~626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唐高祖李渊之孙,隐太子李建成次子。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为安陆郡王。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发生后,遭到诛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武德三年(620年)六月,李承道被祖父唐高祖封为安陆郡王

  • 李婉顺:隐太子李建成次女,富有才华,深藏不露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婉顺,唐朝

    李婉顺(622年~661年),字尪娘,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高祖李渊孙女,隐太子李建成第二女。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性情婉顺,风容秀美,博览群书,见识广博。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发生,全家除去宗籍。 富有才华,深藏不露。贞观十二年,封闻喜县主,下嫁

  • 和珅最初也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 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初衷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和珅

    对清代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本来也是个清正廉洁的好官,是什么让他改变了初衷?说到和珅,大家都很熟悉了,这位清代最大的贪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

  • 哪个皇帝最有资格被称为“千古一帝”?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千古一帝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这上下五千年里,一共有494位皇帝,那么其中哪个皇帝最有资格被称为“千古一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千古一帝”之说的首次出现是明朝的心学大家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认为始皇帝是掀翻一个世界的英雄,诸多创制沿用后世,所为之政,“自是千古

  • 正史和演义中赵云都对战过曹真 两者区别为何那么大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云,曹真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云和曹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正史中赵云败给了曹真,而演义中赵云大胜曹真,这两者为何差别这么大?如果现在大家说起三国演义,很多人心目中都会出现很多猛将的名字,比如说吕布,关羽,张飞和赵云,赵云在三国演义里面他的武力只是十分的高的,

  • 赵云在七进七出单骑救主的时候 张飞等人为何怀疑赵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云,张飞

    对赵云救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云单骑救主,为啥张飞等人却怀疑他?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立马让人想起三国中七进七出单骑救主的赵云,在刘备兵败长坂坡时,他“心如铁石”,毫不犹豫的抛妻弃子逃走,而赵云为了找回两位夫人和刘禅,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他们。但是张飞等人看

  • 东兴之战以4万人大败魏国7万大军,诸葛恪是怎么做到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恪,三国

    诸葛恪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位权臣,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三国时代几次大战基本都是以少胜多,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石亭之战等等。其实在后三国时代,孙权死后,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曾以4万人大败魏国7万大军,也是经典的以少胜多战役。公元252年10月,孙权病亡,年仅10岁的太子孙亮继位。孙权遗诏诸葛恪、

  • 嘉庆帝登基之后就立马处死了和珅,到底是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嘉庆帝,清朝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在位25年。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乾隆皇帝去世,还没有下葬,正所谓尸骨未寒的时候,嘉庆就立马下令抓捕和珅,并宣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迅速就判处和珅死刑。本来是要凌迟处死,嘉庆“皇恩浩荡”,网开一面,赏赐和珅在监狱里自杀。那么,嘉庆为什么要着急杀掉和珅呢?有人说,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