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雍正非嫡非长 康熙为什么还会传位给雍正

雍正非嫡非长 康熙为什么还会传位给雍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20 更新时间:2024/2/3 2:45:34

还不了解:康熙雍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皇帝一共有35个儿子,雍正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雍正为何还能继位?

康熙在弥留之际,还没选出来谁当皇帝,直到他去世,遗诏上才显示继承大统的将是四皇子胤禛。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九子夺嫡之时如此惨烈,最后却是这个非嫡非长,没有背景还沉迷佛法的老四胜出了。

那么胤禛为什么能登上皇位呢?

在说胤禛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康熙其他34位儿子到底是什么情况。

康熙驾崩的时候69岁的高龄,但是此时他的35个儿子中,还有5个未成年。

除此之外,还有15个都是还没成人就夭折了,其中最大的也不过才10岁,那么就只剩下了15位皇子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皇长子胤禔,胤禔其实是康熙的第五位皇子,但是因为前面4个全部夭折,所以胤禔成了实际上的皇长子。

胤禔的母亲乌拉那拉氏只是个妃子,所以胤禔与皇后所出的皇次子胤礽根本没有可比性。由于胤礽是嫡子,所以被自然而然地立为了太子。

要说胤禔是如何倒台的,还跟太子胤礽脱不开关系。

皇次子胤礽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才1岁,所以这个孩子自小就被寄予了厚望。

由于康熙请了最好的老师,花费了最多的心思在胤礽的教育上,所以胤礽小小年纪就精通骑射,有自己的见地,为人聪慧,康熙也对他很是满意。

太子自小就被这样的光环笼罩着,长期作为将来的储君人选,在朝中深受尊敬,所以慢慢地,竟然养成了骄纵跋扈的性子。

有一回康熙生病卧床不起,于是下旨让太子前来侍疾,太子接旨以后,过了大半天才不紧不慢地来了,并且看着父亲卧床,他面上无半点忧色。

也许是胤礽这孩子的确不太聪明吧,他竟然连样子都懒得装,这让康熙十分不悦,认为这个儿子不孝顺。

不久以后,有人给康熙发了密信,说是太子正在集结大臣密谋造反,此时的康熙还在半信半疑间。

不久后,康熙带着胤礽去德州,在南巡的途中,他果然发现太子暗中勾结大臣索额图

这下胤礽实在脱不了罪了,康熙一怒之下将索额图下入大牢治罪,想要给太子一个教训,按理说聪明人此时应该想办法给自己脱身了。

但是太子的脑回路却比较清奇,他不但没有收手,反而整天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依旧暗中笼络大臣妄图造反,康熙对于这个儿子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失望透顶了。

1708年,太子被废,下入了大牢。

那么皇长子胤禔又是怎么被牵扯进去的呢?

封建时代的朝讲究“立嫡立长”,嫡子倒台了,长子胤禔就看到了希望,他看到废太子被皇帝厌恶,立马就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于是他找到康熙,直言道:“如果父皇觉得杀太子落人口舌,儿子可以代劳”。

都说伴君如伴虎,这句看似“贴心”的话不但没让康熙欣慰,反而让康熙觉得这个儿子竟然想要杀亲弟弟,实在不是个仁义之人。

可怜的胤禔因为一句话,让自己被康熙永远排除在了储君之外。

除了老大老二之外,另一个比较有希望储君之争的就是八皇子胤禩了,胤禩虽然也是庶出,但是却自幼受康熙喜爱。

胤禩17岁封贝勒,康熙就给了他众多实权,胤禩也比较争气,为人正派,勤奋上进,朝中上下都对其赞不绝口,更是有很多老臣多次上奏,夸赞八皇子贤能。

不过凡事过犹不及,问题就出在这儿,清代皇帝爱猜忌那是实打实的遗传,太子被废之后,胤禩跃跃欲试,朝中很多臣子就开始极力推荐。

这样笼络朝臣的嘴脸让康熙很不喜,他看着满朝武都在大肆赞扬八阿哥,直觉让他认为老八不简单,于是康熙为了稳定朝堂,大力打压了胤禩。

胤禩被打压得元气大伤,胤禩一党的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原本各个都是墙头草,老八一倒,他们扭头就走了。

这场争斗,让整个朝堂乌烟瘴气,竞争最激烈的三个党派倒台以后,也就还剩下老三、老四、和老十三了。

老三胤祉是个老实憨厚的人,从小饱读诗书,在朝中也是比较有人缘,不过,胤祉的人缘也就止步于“老好人”了。

他在政治方面并没有什么建树,也不会带兵立功,所以并不符合当储君。

十三阿哥胤祥就更不用说了,胤祥也是个倒霉皇子,他原本也是能文能武,精通骑射,根据资料记载,康熙每次南巡,都会带着胤祥,这足以说明康熙对他还是另眼看待的。

不过,他命好运不好,活到36还没被册封个贝子什么的,太子倒台后,他也失宠了,由此可以断定,胤祥原本应该是太子一党。

在那之后一直到康熙驾崩,胤祥再也没有了动静,也没有得到任何册封,直到他熬到雍正登基才又重新得到重用,不过,却没几年就薨逝了。

事情发展到这还有一个重要的节点,在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中,太子是经过两立两废的,那么为什么太子又重新得到康熙的信任了呢?

其实此时的朝堂已经大乱,即使是康熙也已经无法控制局势了,所以他为了稳固朝局,不得已又重新将太子放了出来。

当然了,此时的太子也只是空有名头,康熙一点也没打算把皇位给这个逆子,所以复立太子短短半年时间,太子再次被废。

康熙晚年时期,这些皇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倒台,除了老四之外,十四阿哥竟然又奇迹般地起来了。

老十四胤禵跟雍正一母同胞,原本他是站在八阿哥队伍里,但是八阿哥倒台以后,他也受到了牵连,很是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

不过胤禵是个非常优秀的人物,他有非同常人的军事才能,曾经西北爆发战事,他独自带兵出征,竟是连连告捷。

这些年来因为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很受康熙重视,虽说后来因为八皇子一事被牵连,但是因为他的确有才能,所以不久就又重新得到康熙的信任。

康熙晚年时期,迟迟没有确立储君人选,也是因为在胤禵与胤禛之间摇摆不定的缘故,当然了,这是后话。

胤禛当皇子时就非常崇信佛法,以至于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

他不但给自己起了一个“圆明居士”的佛号,还与僧人大肆往来,讨论佛法,要是说青年时期的胤禛只是简单的佛教信徒,所作所为还能够理解的话,那么晚年时期的胤禛真的有些过头了。

胤禛一生都崇拜佛法,晚年时期,更是在宫中做法会,亲自收门徒,大肆修建宗庙,给僧人赐予封号,其疯狂程度简直匪夷所思。

那么这样的胤禛凭什么最终坐上皇位了呢?

在那场九子夺嫡中,别的皇子正在争夺个你死我活的时候,唯有胤禛这里风平浪静,丝毫不参与争斗。

甚至后来康熙终于将名不见经传的胤禛看到眼中以后,有了立胤禛为储君的想法,谁知胤禛竟然惶恐地表示自己不敢当此重任。

为此,他还特意举荐了自己的几位哥哥,并且还为太子求情,请求放自己的哥哥一条生路,康熙一看,这个四儿子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皇子,当即就倍感欣慰。

除了康熙觉得老四仁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弘历。

康熙晚年时,圆明园已经将畅春园建好,因为康熙喜欢牡丹,胤禛为了讨康熙高兴,就弄了一园子牡丹花请康熙去观赏。

康熙就是在这里见到自己年仅十岁的小孙子弘历。

弘历聪慧机敏,对康熙尊重有加,说起诗书也是头头是道,乍一跟自己那几个逆子相比,康熙的心间无比温暖欣慰。

从那以后,康熙就把弘历亲自接到身边教养,为他请了最好的老师,完全当做将来的储君来教养。

康熙心里的算盘打得很精,如果立胤禛为储君,那么将来的皇位才能是自己这个宝贝皇孙的,所以有了弘历的这一“神助攻”,让康熙的天平彻底倒向了胤禛。

当然了,也有人说,以胤禛的心机,当初九子夺嫡时再三推让都是以退为进之举,就连弘历与康熙的见面都是他的预谋。

不过不管怎么说,的确是胤禛笑到了最后,虽说他痴迷佛法,但是也不可能否认,他将康熙留下的盛世又带向了高峰。

雍正在位13年,无一日不在勤勤恳恳地为了大清的繁荣而努力,他艰辛地拖着大清一步一步往前走,晚年时,更是在书桌前累到吐血,雍正的确是个好皇帝。

标签: 雍正康熙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曹皇后有多惨?没圆房还被舞女欺负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皇后,宋朝

    历史上的曹皇后有多惨?曹皇后家世很高,出自“今天下言诸侯王世家,以曹为首”的真定曹氏,是真正的将门虎女,他祖父曹彬是宋朝开国元勋。但是她的婚姻生活却非常不幸,一生都没有得到过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虽然曹皇后出生名门,贤良淑德又写得一手好字。史书中是这么记载的;性慈俭,重稼

  • 李斯和吕不韦都是秦国的丞相 两人之间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丞相

    还不了解:秦国丞相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样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和吕不韦有何不同?比起李斯和吕不韦,可能大家都更加熟悉秦始皇,但每一个名垂青史的皇上背后都有一群能力出众的能臣良将。而李斯和吕不韦算是秦朝史上的能臣,虽然他们对秦始皇乃至于秦朝的作用各有利弊,

  • 李充:出身高门的隋朝名将,为何郁郁而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充,隋朝

    他是出身高门的隋朝名将,一生立下赫赫战功,最后却忧愤而逝,此人就是上柱国李充!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说说李充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李充是隋朝名将,父亲是仪同三司李纲。他出身陇西李氏,这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属于世家高门,与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

  • 历史上诸葛亮只活了53岁就病逝五丈原,是为何?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经纶三分策,名成八阵图。诸葛亮辅佐汉室两代君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早已随着年年岁岁的春风蔓草,传遍了街头巷尾,成为了阡陌小巷里,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他悲剧式的落幕,也引来了无数后辈人在听

  • 曹魏名将夏侯惇对曹操有多衷心?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夏侯惇,曹操

    曹魏名将夏侯惇对曹操有多衷心?结局如何?他深受曹操的器重和倚重,官至大将军。谥号忠武,得以配享曹操庙庭。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关于他的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夏侯惇,字元让。他虽然一员武将,大多时间是在军队中度过,但是他还不忘治学、学习。其为人生活简朴,旦凡得到赏赐都会分给士兵。在军事上,他对

  • 戚继光的老婆真的很无理取闹吗?戚继光真的惧内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戚继光,明朝

    众所周知戚继光的妻子王氏是将门虎女,那么戚继光的老婆真的很无理取闹吗?戚继光真的惧内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戚继光年少时喜爱读书,精通儒经史籍,那时在他心中就已经有了报效国家、效仿先贤之志。这为他的将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朝嘉靖时期,当时沿海一带遭到倭寇侵扰,戚继光就有了

  • 最后成称王的为何是刘邦而不是项羽,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项羽,秦朝

    楚汉之争是秦末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封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战争。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项羽和刘邦的争霸不仅是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决斗,而且他们俩的争斗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性质的。看历史,并非只是了解历史事情那么简单,而是要从历史中感悟道理,融合于今天的所思所想,贯穿古今,即

  • 历史上杨坚登基帝位后,杨丽华是什么样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杨坚,隋朝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纵观中国古代史,宦官干政和外戚专权始终是两个“尾大不掉”的难题,几乎历朝历代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两个问题,而这二者相比,好像又是外戚专权的危害更大一些,宦官专政的实质其实是皇权的强化

  • 有哪些与戚夫人相关的轶事典故?她留下了哪些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戚夫人,西汉

    戚夫人,亦称戚姬,汉高祖刘邦的宠姬,赵王刘如意的生母。戚夫人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后妃之一。刘邦和项羽大战时,途径山东定陶,遇见戚夫人。戚夫人擅跳“翘袖折腰”之舞,是当时的歌舞名家。刘邦对她十分宠爱,因觉戚夫人儿子刘如意更像自己,而屡次欲废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因此戚夫人被吕后嫉恨。约公元前194

  • 乾隆和年妃之间产生过恋情吗 野史记载是不是真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雍正

    还不了解:乾隆和雍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乾隆皇帝,真的与雍正宠妃之间,有过一段爱情故事么?在不少野史作品记载中,都将乾隆皇帝刻画成为了一位“风流天子”,他不仅在民间留下了许多风流韵事,甚至他还与自己父亲雍正皇帝的宠妃之间,产生过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