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棣作为是适合的继承人 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朱棣作为是适合的继承人 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95 更新时间:2023/12/22 4:34:0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传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朱棣到底哪里不如朱允炆了,朱元璋为什么会传位给他?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关乎国家的继承,这件大事就是朱元璋费尽心思、竭尽全力培养的继承人朱标病亡。

朱标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就已经出生,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朱元璋就将朱标当成继承人来培养。如今开国二十五年,朱元璋已满头白发,眼看就要归西,帝国眼看就要交到朱标之手,可突然间朱标病亡,对于朱元璋而言,天都要塌了下来。

无论有多么的心疼,都得要新立一位继承人,要不然历经千辛万苦打下来的天下该由谁来继承?

朱元璋选择的继承人令人大跌眼镜,这个继承人就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要了解当时朱元璋有二十五个儿子,按照“嫡长子制度”来说,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当时嫡长子已经没了,如果朱元璋按照常理出牌,应当从二十五个儿子当中选一个最年长的出来当继承人。

当时最年长的是秦王朱樉,但是秦王朱樉平平无奇,排在第二的是晋王朱棡,但晋王朱棡就是个混账,只有排在第三的燕王朱棣最符合继承皇位。当时有人言:“朱棣是朱元璋众多儿子当中最像朱元璋的一个儿子”,朱元璋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燕王英武似朕),要不然也不会多次派朱棣出征蒙古。

按道理来说,不出意外的话,朱棣将会成为朱元璋的继承人,可为什么最后偏偏出现了意外?其实最后并没有出现意外,朱元璋从始至终都没有动过将朱棣立为继承人的念头。

朱标的老师是大儒士宋濂,他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思想。仁爱是朱标的标签,以仁治国是朱标的治国理念。

有一次,朱元璋要杀掉一大批的功臣,朱标劝说朱元璋,希望朱元璋不要大开杀戒。但是朱元璋却将一根长满刺的荆条扔在朱标面前,叫朱标捡起来。

朱标不是白痴,他当然不会捡。

朱元璋看着站在一旁的朱标,语重心长地说道:“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我把这些对你有威胁的大臣除掉了,到时候你才能够顺利继位,安心治理天下”。

朱元璋怎么想都没有想到,朱标竟然不领自己的情,还反过来挖苦自己说了一句:“上有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这句话简单明了,意思是朱元璋就是个残暴之君。

面对朱标的挖苦,朱元璋怒不可赫,我明明都是为了你好,可你竟然敢挖苦我!朱元璋双手拎起旁边的椅子扔向朱标,虽然朱标躲了过去,但还是被朱元璋这个举动吓了一大跳,回去后就大病了一场。

从朱标被朱元璋吓到大病一场,可以看出朱标内心当中是惧怕朱元璋的,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朱标为了群臣依旧敢出言不逊,得罪朱元璋,能够看出如果朱标不死,日后继位,绝对会是一个仁义之君。

朱标深受儒家思想的洗礼,他的儿子朱允炆肯定也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洗礼。

洪武一朝的满朝大臣,在朱元璋的统治下,每天都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每天出门上朝都要与家人互相拥抱一下,如同生死离别一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朱元璋的杀人手段实在太恐怖了,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就比如户部侍郎郭恒贪污案,如果这起案件交由其他的皇帝处理,不过是一桩贪污案而已,处理掉的人最多不会超过一百个,然而朱元璋处理掉的人竟然高达三万多,这三万多人无一例外全部都成了朱元璋的刀下鬼。

在洪武一朝当官,别以为你不贪就能够全身而退,就算你不贪,只要一出现贪污案件,你都得想想你的脑袋能不能保得住。你不贪,你能保证你的同事不贪吗?你的同事不贪,你能保证你同事的朋友不贪吗?只要一出现问题,只要你沾点边,你就要负连坐的责任。

洪武一朝的官员有一部分是被朱元璋强行拉到朝上当官的,有的人宁愿自断双手都不愿到朝上当官,断手是轻的,断命那才是惨的。

满朝大臣一个个都盼着朱元璋早点死,仁义的朱标早点上位,可是不曾想朱元璋没死成,反倒是朱标先死了。

幸运的是朱元璋爱屋及乌,加上朱允炆本人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不赖,被朱元璋立为继承人。

立太子是国家大事,朱元璋在立朱允炆为太子之前曾询问过朝中众多大臣的意见,结果众多大臣一致同意立朱允炆为太子。

朱允炆与他的父亲朱标一样,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思想,很明显朱允炆推崇的肯定也是儒家思想。这些大臣早就在朱元璋的治理下,惶惶不可终日,虽然嘴上不说,但肯定整天都期盼着朱元璋早点死,换一位仁义的君王来治理天下,对于自己,对于天下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幸事。

如果这个时候朱元璋对满朝大臣说,要立燕王朱棣为太子,那肯定满朝大臣得吓一大跳。因为朱棣是朱元璋众多儿子当中最像朱元璋的一个儿子,而且朱棣驻守边疆北平整天喊打喊杀,他的特点无非就是杀!不服从的就杀!他日后谋朝篡位登基后的所作所为,也印证了他的特点的确除了杀就是杀。

最主要的是朱棣从小到大一直没有学习过儒家思想,什么法家、道家更没有学习过。朱棣是在军营中长大的,他从小学习的是弱肉强食的思想。在当时的满朝大臣看来,朱棣就是一个典型的文盲。让这么一个文盲且暴戾的人来当皇帝,他们是绝对不会同意的,虽然说朱元璋执意要立,他们也没办法,但是多亏朱元璋爱屋及乌,并没有动过这种念头。

有的人或许就要反驳了,谁说朱元璋没有动过这种念头,《明实录》里明明记载了朱元璋在临终之前连续喊了三次“燕王来否”吗?这不就是要立朱棣为继承人的征兆吗?

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不豫,遣中宫召上(朱棣),已至淮安,太孙与齐泰等谋诈,令人赍敕符令上归国,及太祖太渐,问左右:“燕王来未?”凡三问,无敢对者。——《明实录·永乐实录》

这段记载很明显有问题,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段记载的编写时期是在朱棣所统治的时期。现如今已经有证据表明,朱棣并不是马皇后的亲生子,而是硕妃之子,可是《明实录》中却记载朱棣是马皇后的亲生子,很显然朱元璋临死之前连喊三句“燕王来否”有很大的可能也是假的,目的是为了将正统继位的朱允炆粉饰成“谋朝篡位小人”,将朱棣他自己粉饰成受害者,发动“靖难之役”只不过是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皇位。

关于《明实录》中的这段记载,《明史》跑出来打假:“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王不用到京师来奔丧)。

朱元璋之所以有这样的打算,都是为了朱允炆着想。朱元璋害怕诸王看到朱允炆年幼,产生谋逆的心理,兄弟之间骨肉相残,争夺皇位。

相比于《明实录》的记载,《明史》的更加可信,因为《明实录》中对于朱棣的记载,大部分都进行了美化,就比如他的母亲身份这一问题。

古人的正统观念是极为强烈的,而朱棣的母亲只是一位下贱的妃子,像这样的妃子,朱元璋有一大堆,这样的妃子所生的儿子,朱元璋也有一大堆,虽然说朱棣卓越,但掩盖不了他母亲的身份问题。

虽然人家朱允炆是孙子辈,但是人家朱允炆有四点是朱棣比不上的,纵管人家朱允炆不是儿子辈。第一点:朱允炆的父亲是朱元璋、马皇后钦点的继承人朱标;第二点:朱元璋爱屋及乌;第三点:朱允炆在读书方面成绩优异;第四点:朝臣支持。

如果说朱棣是马皇后的亲生子,那么肯定与朱允炆有一拼之力,但奈何不是!

标签: 朱元璋朱棣朱允炆

更多文章

  • 隆科多作为雍正的第一功臣 隆科多为何没有得以善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隆科多

    还不了解:隆科多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隆科多作为雍正时期的第一功臣,隆科多的功劳那么大,最后为什么不能得以善终?说起来,雍正之所以能够继位,主要还是多亏了有隆科多和年羹尧的内外辅佐,在康熙晏驾时,皇宫内外皆杀机四伏,诸多皇子都想抢夺帝位,即便有康熙遗诏在,

  • 汉成帝的发妻孝成许皇后,她的一生有多悲哀?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许皇后,汉朝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后,被废后还幻想着可以回到皇帝身边,她舍尽家财来贿赂皇帝身边的红人,谁曾想等来的却是皇帝亲赐的毒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位皇后又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汉历史上有两位许皇后,一位是汉宣帝刘病已的发妻许平君许皇后,一位是汉成帝刘骜的发妻孝成许皇后,说

  • 大将王方翼一生不被重用,最后竟忧愤去世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方翼,唐朝

    大唐名将王方翼为何不被重用?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682年春,西突厥酋长阿史那车薄率部反叛,此时大将裴行俭已经去世,于是平叛的重任只能落在王方翼的身上。阿史那车薄起兵之后进攻弓月城,王方翼率军驰援,在伊丽水打破西突厥叛军。王方翼率部在热海与叛军诸部展开会战,在激烈交战中,

  • 桓阶时什么人?最终选择投靠曹魏的他是何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桓阶,三国

    初平二年(191)袁术使孙坚进击刘表,征伐荆州。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桓阶(?—221年),字伯绪(《孙夫人碑》作伯序),荆州长沙郡临湘县(今湖南省长沙市一带)人。在东汉末年,桓阶先为郡功曹,太守孙坚举为孝廉,朝廷任命他做尚书郎。孙坚战死,桓阶冒险求见刘表,索回孙坚尸体。曹操平定荆

  • 历史上齐湣王是一位什么样的君王?最后的下场为何那么惨?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湣王,战国

    历代帝王中横死者多矣,然而死相最难看的,大概还是要算战国时期的齐湣王。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战国中后期,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各方诸侯你方唱罢我登台,都试图压倒其余诸侯成为新的霸主。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越演越烈,不够强大的诸侯王国被强国吞并,最后只剩下了最后的

  • 彭羕是什么人?诸葛亮说他有问题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彭羕,三国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闻曹操要率军进取汉中,非常担忧,张松建议刘璋邀请刘备入川,让其攻打张鲁,防卫益州。在此背景下,刘璋于是派遣法正、孟达领兵四千人迎接刘备,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卓膺

  • 历经风浪的武惠妃,为什么会被活活吓死?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惠妃,唐朝

    武惠妃,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武则天堂侄桓安王武攸止的女儿,从亲缘关系上看,她是李隆基的表妹。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据《全唐文》记载,武惠妃“少而婉顺,长而贤明,行合礼经,言应图史。”也就是她性格温婉贤淑,行为雍容典雅,且精通文史。后宫漂亮的女人多得像花一样,她能一

  • 章邯在走投无路时选择归顺项羽而非刘邦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章邯,秦朝

    章邯字少荣,是秦朝末年的著名将军。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当秦王扫六合的时候,名将辈出,章邯正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他是帝国的一颗螺丝钉,勤勤恳恳地为秦帝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很多人以为,给秦始皇修陵是个苦差事,其实大家都错了,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深受李斯赏识的章邯被委以重任,修陵在

  • 女皇武则天被逼退位后,她究竟是太上皇还是亡国之君?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太上皇

    公元705年,太子李显和宰相张柬之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女皇武则天退位。由于继任者是武则天的儿子——太子李显,而且武则天并没有被清算。因此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一次正常的皇位交替。那么在神龙政变以后,武则天到底是太上皇,还是亡国之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月20日

  • 对于后世来说,逼迫皇帝退位的张柬之是一个忠臣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柬之,忠臣

    武则天是一个杰出地女性,也是一个铁腕政治家,很多知名的权臣都败在了她的手上,比如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但是武则天最终被张柬之击败,无奈退位。张柬之在亲手发动了“神龙政变”之后,将一代女皇武则天逼的退位,那么对于历史来说,逼迫皇帝退位的张柬之是一个忠臣吗?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