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吕蒙正值壮年却突然离世,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上吕蒙正值壮年却突然离世,真相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341 更新时间:2023/12/25 9:53:44

吕蒙在历史是典型的大器晚成,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在三国的历史中,有一位人物可以称得上是全民偶像了。他不仅在后世中有着众多迷弟迷妹们,就连在三国当时,就有不少英雄豪杰也对他极尽追捧。他就是关羽,关云长。其实作为三国时期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他在《三国志》中的记载也不过只有寥寥八百字左右,而且评价也说不上特别高。但是他却凭借着他的忠勇,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武圣”。

建安二十五年(220),就在这一年中,有三位重要的人物相继去世了,他们就是关羽,吕蒙与曹操。震动之大,可想而知。但其实曹操的去世不难理解,他的年纪比关羽和吕蒙都要大上不少,年纪到了,谁也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

可是吕蒙呢?在那一年,吕蒙刚刚杀死了关羽,正是意气风发,“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时,又加上他本身当时才42岁,也说得上是正值壮年,怎么人说没就没了呢?更值得令人怀疑的是他还是在关羽死后不久去世的。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蓄意而为呢?

我们都知道,曹操之所以去攻打关羽驻守的荆州,是因为和刘备争夺汉中战败了。可是曹操也不是关羽的对手,曹魏大军被蜀军打得狼狈不堪,最危急的时候曹操甚至起了迁都的念头。如果没有东吴的出手相救,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可是后来关羽在举兵进攻曹操时接连失利,后方又遭到了吕蒙的偷袭,导致了关羽败走麦城,最后他也被吕蒙杀害了。

可是值得深思的是,关羽死后不久,吕蒙也突然离世。关于吕蒙的死,可谓是众说纷纭,其中比较广为流传的说法有下面几种:

一、关羽索命说

关羽死后,他的事迹被人们口口相传,甚至被“神化”。而杀死关羽的吕蒙自然是激起很大“民愤”的,成了众矢之的。就比如著名的小说《三国演义》,就将吕蒙的死写得充满了戏剧色彩。

东吴夺得荆州之后,自然是要大肆庆祝一番的。就在这场热热闹闹的庆功宴上,吕蒙被死去的关羽附身,大骂孙权后七窍流血而死。这种凄惨的死法,对于喜欢关羽的人来说无疑是很过瘾的。

当然了,这种说法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无疑是无稽之谈,小说毕竟是小说,世界上哪有什么鬼魂,冤魂呢。吕蒙死的时间点那么巧合,为了小说的戏剧性和可读性,作者就顺水推舟地将吕蒙的死说成是关羽索命,咎由自取了。

二、真患病说

吕蒙不但夺取了战略要地荆州,而且还杀死了猛将关云长,这功劳可大了去了。孙权不重重的奖赏他一番肯定是不行的,就这样,吕蒙被孙权任命为南郡太守,并且册封为孱陵侯。

可这封爵的命令还没正式下达呢,吕蒙就病倒了。依照吕蒙的地位,肯定是名医名药源源不断的供应着,但可惜的是,没用!不出几个月,吕蒙就已经是药石枉然,撒手人寰了。

至于吕蒙究竟是患了什么疾病呢?很多人都猜测会不会是瘟疫。这种说法也不算空穴来风,因为在吕蒙去世前不久,甘宁蒋钦,孙皎等人都因为患病,接连去世了。他们生前是吕蒙的同僚,接触得比较多,又在同一段时间里相继去世,所以说有可能是死于传染病。

三、孙权痛下杀手说

这个观点也是笔者认为最靠谱的观点了。其实结合当时的形势来讲,孙权不太可能想杀了关羽。一来,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大家都是知道的,刘关张三兄弟的关系是真的相当不错,关羽如果被杀死了,刘备和张飞势必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复仇,这对东吴来讲肯定是有很大不利的。孙权不傻,不会想着把仇恨拉得这么“稳”。

还有就是,东吴和蜀汉本来就是战略盟友,虽然说不上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但多少会有共同的利益牵扯。一旦杀死关羽,联盟破裂那是毫无疑问的。东吴实力是比蜀汉强上不少,但也没能独自抵抗曹魏政权。再加上一旦东吴和蜀汉关系破裂,蚌鹤相争,渔翁得利,最后得利的只会是曹操。

现在吕蒙把关羽一杀了之,完全打乱了孙权的计划。孙权不得已改变策略,他将关羽的头送给曹操,乍一看好像是在讨好曹操,缓和与曹魏的关系,可是细思起来,更像是孙权在转移仇恨,把烫手山芋扔给了曹操。

不仅如此,孙权还派人私下找到刘备,说希望继续联盟,共赴美好未来。兄弟都被人杀了,派个人说道说道就想翻篇,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于是乎,孙权就决定牺牲吕蒙给刘备一个交代。但吕蒙是东吴的大功臣啊,直接简单粗暴地下令杀死他的话,是会寒了朝中官员的心的,民心肯定也会一落千丈。既然不能直接动手,那就只有来阴的了。

在庆功宴上,吕蒙偷偷命人往吕蒙的酒中下了毒药,企图神不知鬼不觉得毒死他,制造酒喝多暴毙的假象。吕蒙也不是个傻子,酒一入口就发觉不对了。既然已经只有死路一条,吕蒙也不憋着了。当即就大骂孙权,还企图假借关羽附身来吓孙权。孙权见到这种情况,立即将吕蒙安置在自己的内殿中,并且找来医生为他医治。看可以说牢牢将吕蒙控制在自己的手掌心中,防止节外生枝。

人之将死,孙权也乐得做出一副君臣和睦的样子。不但大肆封赏吕蒙,并且吕蒙找来了无数“名医”,道士,为吕蒙医治祈福。

就这样,在孙权的悉心“之下”,吕蒙没过多久就“因病去世”了。孙权也算还挺有良心的,也可能是问心有愧吧,他没有亏待吕蒙的子孙,不但让他的儿子袭爵,还赏赐了50顷良田,并且表示不收赋税。

孙权这一出计策,可谓一举三得。关羽之死讨好了曹操,吕蒙之死告慰了刘备和张飞,并且表达了结盟之心,重赏吕蒙则拉拢了东吴民心。只是可怜了吕蒙,也算得上是为了东吴鞠躬尽瘁,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也难免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一将功成万骨枯”不外如是。

标签: 吕蒙三国

更多文章

  • 定军山战役,在三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定军山战役,三国

    定军山战役,在三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代的定军山战役其实同前期的赤壁之战一样名气巨大,只不过赤壁之战之后,对天下诸侯的割据划分正式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但是定军山战役之后,这对三国的划分有了更清晰的界定,而且定军山战役还致使曹魏失去了吞并刘备的最后机

  • 范仲淹抬高米价,为什么百姓对此交口称赞?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范仲淹,北宋

    范仲淹抬高米价,为什么百姓对此交口称赞? 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实际上,这并不是范仲淹第一次遇到灾荒,1033年的七月,蝗灾蔓延,随之而来的就是饥荒,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饥荒,江淮地区和京东一带尤甚。时任右司谏的范仲淹上书要求宋仁宗派官员去视察灾情,但宋仁宗并没有给予必

  • 萧道成登基后有哪些为政举措?后世如何评价他?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道成,南朝齐

    萧道成,即齐高帝,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南朝宋右军将军萧承之子,南北朝时期南朝开国皇帝,在位共3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萧道成年少在名儒雷次宗处接受教育,钻研《礼》及《左氏春秋》。建立南齐后,他惩宋之亡,务从俭约,减免百姓逋租宿债,宽简刑罚。482年去世,葬于

  • 尉迟恭胆大包天打皇弟,被李世民几句话劝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尉迟恭,李世民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尉迟恭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尉迟恭胆大包天打皇弟,被李世民几句话劝服的故事。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是隋末唐初的一员猛将。尉迟恭可以说是李世民的幸运星,在跟随唐太宗征战天下、夺取皇位的

  • 李宪心甘情愿的把皇位让给李隆基 李宪到底是怎么想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宪,李隆基

    对李宪上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宪到底是怎么想的?李宪为什么会心甘情愿的把皇位让出来?把皇位让给弟弟?恐怕你是弄错了。或者说,你是被骗了。事实上,当时的太子位、后来的皇位,只能是李隆基的,根本不会属于李宪。说李宪“让”出皇位,前提是皇位原本应该属于李宪。而

  • 李显在位时期面临的最大隐患是什么 李显又是如何应对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李显

    还不了解:李显即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显即位后朝中存在的最大隐患是什么?在论功行赏,普天同庆,众人沉浸于成功的喜悦之中,却不知在喜悦的背后,还存在着隐患,那么在李显时期,存在最大的隐患是什么呢?其实最大的隐患便是武三思。众所周知武三思是武氏势力的代表,

  • 在古代皇贵妃和贵妃都是什么职位?孰高孰低?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皇贵妃,清朝

    俗话说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的正配称为皇后,而就嫔妃,即妃嫔,则是指君主的妾室。在后宫之中,皇后的地位,自然是无人可以撼动的。而在皇后之下,贵妃也是地位较高的嫔妃。比如在《琅琊榜》中,越贵妃仰仗于皇帝的宠信,得以和言皇后分庭抗礼,

  • 单雄信作为徐茂公的兄弟 李世民为什么非要杀他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单雄信

    对李世民和单雄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太宗李世民,为何非要杀掉徐茂公的兄弟?唐之交,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英雄人物,如李世民,徐茂公,陈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等,当时单雄信的也很有名,李世民一向求贤若渴为何要杀单雄信?单雄信是隋末唐初的一位猛将,善于使用长枪,与秦

  • “豪门”出身的乾隆妃子,为何斗不过令妃?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清朝

    “豪门”出身的乾隆妃子,为何斗不过令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乾隆,其后宫妃嫔数量在大清皇帝中上是名列前茅,多达41位,有比乾隆小47岁的循妃伊尔根觉罗氏,有来自维吾尔族的容妃,有“豪门”出身的,也有包衣出身的,说起“豪门”出身的,乾隆后宫妃嫔不再少数,比如像湘妹子今天

  • 武则天当初谋权连国号都更改了 武则天晚年为什么还能善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女皇武则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武则天篡权改号,为什么晚年还权还能善终?唐代时武则天通过篡权获得了皇帝的位置,还改国号为周。而到了晚年的时候,她又把皇帝的位置重新还给了李家人,李家人不仅没生气,甚至还让她得到了善终,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武则天没有提拔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