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藩之乱真的是被周培公平定的吗 周培公又是怎么死的

三藩之乱真的是被周培公平定的吗 周培公又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339 更新时间:2023/12/25 8:06:5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周培公康熙,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由陈道明、斯琴高娃主演的历史剧《康熙王朝》里,有个角色深受观众喜欢,他就是周培公。剧中的他,被刻画成康熙的智囊团,几次在清朝危难之时,用自己的远见谋略,为康熙解决了棘手难题,立下赫赫战功。

不过,历史上的周培公真如此厉害吗?三藩之乱真是由他平定的?他是被康熙贬黜盛京、并被“处死”?今天就来拨开历史迷雾看清真相。

周培公的生平如何?

历史上关于周培公的生平记载很少,而他也仅仅出现在《图海传》的附文里面,清朝官方正史关于他的记录都一笔带过。

他出生于湖北荆门,10岁时,李自成发动农民起义,他的父亲在与李自成军队的抗争中牺牲了。母亲听闻其父阵亡消息后,自毁双眼并在丈夫的棺木前撞死,非常贞烈。可怜的周培公无依无靠,于是便参军混口饭吃。

但他非常有才华,成年后结识了一些达官贵族,受到赏识从而发迹,进入京城为官。随后,他便帮助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乱,受到加封,在老家守孝三年后去往山东任职,但因与官员不合辞官归乡。

直到葛尔丹起兵谋反,周培公才再次出山建言献策,获得康熙再次重用,后康熙任命他为盛京提督。他在此职位上十一年,最终病死。

平定三藩之乱 真的是周培公功劳?

从周培公生平,可以看出平定三藩之乱,是他人生最为高光的时刻。也是从此事件起,他才真正的受到康熙帝的赏识。但三藩之乱并非周培公平定的,他只是起到一部分作用。

康熙十三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跟随其后,从而发动了三藩之乱。这一乱波及到大半个清王朝地域,更要命的是,吴三桂试图拉拢王辅臣叛乱,而王辅臣则处在摇摆之中,佣兵自重。

要知道王辅臣所处的陕西地区非常关键,因为它离京城不远,直攻过去非常迅速。如果王辅臣与吴三桂成为一伙,那么叛军将形成战略优势,清朝很有可能会覆灭。康熙帝紧急派图海大将军率领征讨大军,围攻王辅臣驻守的平凉城。

这时周培公的同乡在王辅臣手下办事,他告诉周培公自己一直在劝王辅臣归顺清朝,并表示王辅臣内心也挣扎,并非真的想谋反,只是形势所逼又放不下自己的高官厚禄。

得到这一消息的周培公立即向图海请示,朝廷应该用招降策略来对待王辅臣,这样就能不费一卒而解除对清朝的威胁。

这一计谋也得到康熙帝认可,周培公请命亲自与王辅臣谈判,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王辅臣,立下战功,康熙帝对他也进行了加封。

从以上可以看出,“三蕃之乱”中劝降王辅臣只是其中一件关键的事情,周培公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他也是得到同乡的消息后,综合考量得出的这一劝降计谋。所以说到底这件事最最关键的,是周培公有这么一个认识同乡给他传递关键信息。

再者,“三藩之乱”持续了8年之久,而周培公的功劳也仅在劝降王辅臣上可圈可点,因此说他平定了“三蕃治乱”实在是有违事实。最后,王辅臣也并非“三藩”其中一个,并不能代表“三藩”,因而又何来劝降王辅臣就等于平定“三藩治乱”呢?

所以周培公的功劳是有的,但说他平定“三藩治乱”就言过其实了。

周培公在盛京被 “处死”?

因在葛尔丹起兵谋反事件中建言献策,周培公再次被康熙重用,任命他为盛京提督。周培公在此职位上十一年之久,后病死于此。

有史料说他因汉人身份,虽然功劳有嘉但在京城受到满人官员排挤,康熙也因避嫌便贬黜他到盛京做提督,而这一职位有权无实,周培公郁郁不得志因而病死在任上。

这些说法其实有很多漏洞,仔细纠察会发现周培公与康熙帝的关系,一直很好,应该不存在罢黜周培公的情况。

周培公在劝降王辅臣成功后,康熙帝问他需要什么封赏,非常重“孝”的周培公表示:母亲孙氏以父死殉节,望皇上能为母请旌。康熙帝答应了他,还追封了他父亲,并亲自为其母亲写祭文。这是多大的面子才能让皇帝来写祭文啊,可见康熙与周培公间关系极好。

这还不算完,周培公表示自己要在家乡守孝三年,康熙帝也答应了。三年之后,还任命他去山东做登莱道,这一职位相当于现在山东省省长。

但周培公在此任上没做多久,与官员不合,说不干就不干,辞去职位继续回家归隐。康熙都不在意此事,可见周培公非常受到康熙赏识。

再说任命周培公为盛京提督。盛京就是现在的沈阳,此地因在清朝是极寒之地,因而被清朝列为流放官员的地区。但盛京在清朝定都北京前,可是清初的首都,后定都北京后,盛京也一直是陪都地位,被清朝视为东北地区非常重要的地位。

周培公是作为提督去到盛京的,提督官位高至一品,直接受皇帝管理。可见周培公压根不是被流放、被贬黜去往盛京,且盛京对于清朝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城市。康熙正是绝对器重并信任周培公,才让他去往盛京做提督。

所以,周培公不是在盛京被“处死”,而是被委以重任去往盛京做官,且也并非因被满人排斥郁郁寡欢而死。

小结:

细究历史,我们总会发现一些与影视剧、流传甚广的故事不同的历史真相。周培公一生可以说算是较为精彩。因为历史上更多功臣与帝王间,总存在功高盖主的悲惨戏码,而周培公却屡屡因自己的才华立功,得到嘉赏和信任。

也或许,正是周培公这种对权力没有如此强烈的欲望,如京城官员一般如饥似渴的往上爬的心态,反而令康熙帝对他有了更多信任。

正是在这样的信任下,周培公施展自己的才华,建功立业,名留史册。

标签: 周培公康熙

更多文章

  • 康熙为什么要罚容妃去刷马桶 容妃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容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和容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王朝》中,“容妃”这个角色是十分讨喜的,美丽贤惠、心胸宽广,可以说是康熙最爱的妃子之一。但是最后的下场却令人唏嘘,从皇贵妃一直被贬,最后成为刷马桶的奴婢,一刷就是27年,期间康熙从未再去见过一眼。直到容妃死去,那么是什么原因导

  • 忽必烈的命有多好?他为什么能成功上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忽必烈,元朝

    忽必烈是拖雷的第四子,是蒙哥的弟弟,最开始时他只是个普通的王爷,为什么能成为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忽必烈能够上位,真的是阴差阳错。以忽必烈的身份,原本是绝对没有上位的。后来之所以能够上位,成为了蒙古帝国的大汗,并开创

  • 秦三世子婴在位时间有多长?她他的身世有何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子婴,秦朝

    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根据《史记》的说法,秦始皇嬴政病逝于沙丘,他的小儿子胡亥伪造遗诏,登上皇位,史称秦二世。胡亥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位皇帝,其政治成就和乃父相差甚远,胡亥最后被赵高诛杀,导致秦朝“二世而亡”。实际上,秦朝并非只传了二世,

  • 刘邦和匈奴和亲的原因是什么 刘邦是怕了匈奴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和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邦当初为什么要和匈奴和亲?刘邦和匈奴达成友好协定的原因是什么?这里边有什么故事存在?大家都会觉得刘邦是一个坐在后方,依靠手下去斗智斗勇的君主吧,其实并不是这样。刘邦在面对匈奴人入侵之时,曾经带领着大军亲征匈奴,惋惜战争的结果

  • 诸葛亮有大好的机会在眼前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称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三国

    对诸葛亮不称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称诸葛亮一声亚父,诸葛亮也帮助刘禅管理蜀汉,诸葛亮为什么不称王?诸葛亮可以说对于蜀国一直很忠心,自从诸葛亮出山之后就一直在不断为刘备操劳。而且即便是在刘备去世之后也是尽心帮助刘禅,可以说诸葛亮一生都是在为刘备一家服务。

  • 三国时期刘备并不重用马超?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三国

    无论是刘备攻取益州、还是打下汉中,马超的身影却是鲜少出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对于马超的先祖马腾来说,跟随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并且,在东汉王朝建立之后,马援仍领兵征战,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累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

  • 曹操刘备原本就是一生之敌 刘备投奔曹操时为何没有被杀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刘备,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和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当初溃败投奔曹操,曹操当初是怎么想的?曹操为什么没有杀刘备?建安元年,吕布袭击刘备,刘备溃败后投奔曹操,曹操刘备本一生之敌,为何曹操没有趁此机会将刘备斩草除根呢,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史料。当时曹操手

  • 诸葛亮死后蜀汉大部门靠姜维在支撑 姜维都做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蜀汉,姜维

    对蜀汉姜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号称天水麒麟儿,诸葛亮死后,姜维在苦苦支撑,姜维都经历了什么?三国可谓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各方英雄豪杰都在三国这个大舞台上演绎着精彩的人生,三国里大家最为熟知的应该是蜀汉,蜀汉一方曾有那么一段时间人才众多,不过自从刘备逝

  • 历史上吕蒙正值壮年却突然离世,真相到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蒙,三国

    吕蒙在历史是典型的大器晚成,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三国的历史中,有一位人物可以称得上是全民偶像了。他不仅在后世中有着众多迷弟迷妹们,就连在三国当时,就有不少英雄豪杰也对他极尽追捧。他就是关羽,关云长。其实作为三国时期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他在《三国志》中的记载也不过只有寥寥八百字左右,而且评价也

  • 定军山战役,在三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定军山战役,三国

    定军山战役,在三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代的定军山战役其实同前期的赤壁之战一样名气巨大,只不过赤壁之战之后,对天下诸侯的割据划分正式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但是定军山战役之后,这对三国的划分有了更清晰的界定,而且定军山战役还致使曹魏失去了吞并刘备的最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