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乾隆早期曾有四名辅佐大臣,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结局?

乾隆早期曾有四名辅佐大臣,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结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179 更新时间:2023/12/25 8:01:16

你知道乾隆的辅佐大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古代,有一批意义非凡的人物:辅政大臣。

为何这么说,是有理由的。细数,汉代的霍光毁誉参半;三国司马懿,其后代篡位成功;北周杨坚,建立隋朝;唐代长孙无忌,潦倒而终;清初多尔衮生时万人之上,死后惨遭掘坟。

这些人,不会不知道历史中辅政大臣们的结局,但或因别有居心,或只是为了先帝临终的愿望,逆向而行。

因此,说他们意义非凡。

清朝有过许多辅政大臣的记载,例如皇太极死后,福临登基,多尔衮成为摄政王,背后原因是两方势力的妥协。顺治死后,康熙身边亦有四位辅臣,为的是当幼年皇帝的智力尚不能满足国家纷乱时,以这四位的老练度过难关。咸丰死后,给同治立了八个顾命大臣,只可惜还没有等他们发挥多大作用,就被慈禧发动的辛酉政变抹去。

以上,不是所有的例子。人们常常忽略,乾隆早年也有四人辅佐,他们是: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首辅大臣鄂尔泰,大学士张廷玉

不难发现,在配置上有门道:两位宗亲,两位重臣,鄂尔泰为满人,张廷玉是汉人,处处制衡。那么这四位历史结局是什么呢?

1.庄亲王。允禄是康熙第十六子,和十五阿哥同为顺懿密妃所生。虽然雍正继位后以铁腕处理兄弟叔侄,但是通过种种迹象都表明,十六弟和他关系不错:历官正蓝旗汉军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正黄旗满洲都统。

乾隆三年以前,这位亲王还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宗亲,食双俸,加封一等镇国公。他有十位福晋,皆出身名门。“抢着”把女儿送进亲王府,基本上可以表现一时盛况。

乾隆四年,一道处罚令猝不及防的宣布:庄亲王因与理亲王行事诡秘,停止双俸,罢都统。军权的丧失,意味着皇帝对他的忌惮,从此允禄渐渐脱离中枢。但好歹世代宗亲,结局坏不到哪里去。

2.果亲王。允礼是康熙的第十七子,为人忠厚老实,乾隆评价他“操守亦甚清廉”“实心为国”。

果亲王身体非常不好,常年卧病在床,风寒、腿疾、脚疾把他折腾的够呛。乾隆三年的二月份,便去世了,年仅42岁。

不妨猜测一下,假如允礼身强体壮,能否因为“实心为国”而常年置身权力中枢?未必,根据记载,乾隆元年他因为某事被罚了停止双俸。

3.鄂尔泰。鄂尔泰、田文镜李卫可谓雍正皇帝心腹中的心腹,单看雍正生前其职位便知:广西巡抚,云贵总督,兼辖广西。

鄂尔泰的出色,源于他的实干能力。康雍时期,中国西南方少说民族政权与清朝政权爆发了尖锐的矛盾。矛盾久久不能平息的一大原因,是地方土司手里握有土地的管理权。鄂尔泰在云南推行的“改土归流”活动,以政府官吏取代大土司,有效地遏制了局势恶化。

无论什么时代,实干家都是国家财富,所以鄂尔泰在乾隆年间一样得到重用,甚至其死后进入了太庙。乾隆二十一年,鄂尔泰的侄子犯罪,牵连家人,谁都没有想到,他在自己死后的第十一年,被移出了贤良祠。

4,张廷玉。他是清朝历史上少有的,名声与能力俱全,晚节得保的能人。但是,从自身出发,他的感觉却非常煎熬:

因为出色的政治才能与忠诚,张廷玉得到了雍正的信任。在雍正死前曾承诺:日后可进入太庙。在此之前,尚未有过汉人配太庙的记录,古人重视名与望,可想而知,张廷玉在得到这份承诺以后别提多激动了。

乾隆登基,新皇帝自有独特的行事作风,渐渐君臣因政见不同爆发不和。乾隆十五年,张廷玉自请回乡养老(其实是以撂挑子的方式赌气),而此时恰逢皇长子去世,皇帝一怒之下罢配享,免治罪。随后归去。

乾隆二十年,年过84岁的三朝老臣在老家去世了。他死前,应该有些许落寞,因为在自己看来,国家不再需要他,连是否能进太庙,都是个问号。

后记:

张廷玉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进入太庙的汉臣。尽管嘴硬,乾隆还是承认了他的功绩。

这四位辅政大臣,因为种种原因,结局并不美好。果然,历史都是一样的。

标签: 乾隆清朝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亲自为狄仁杰吊唁,她说了一句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狄仁杰,唐朝

    作为武则天时期的重要大臣,狄仁杰可谓是在唐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和武则天针锋相对,但是却可以全身而退,甚至可以官拜宰相、首辅,可谓是人生丰富多姿了。狄仁杰和武则天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历史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他们中间有不正当的关系。这种说法有依据吗?还是有一点由头的,不然时隔一千年也不

  • 康熙打击胤禩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清朝

    “毙鹰事件”是康熙彻底厌恶并放弃八阿哥胤禩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康熙对胤禩极尽辱骂,用了非常多恶劣的词语,说他“心高阴险”“密行险奸”“行止卑污”。说他是“辛者库贱妇所生”,不但骂胤禩,还把胤禩的母亲也连带着骂了。说他让算命的算自己命贵,说他有意谋害二阿哥胤礽。实际上这事是大阿哥胤禔所为,

  • 曹操最后没能一统天下,是因为他当时不该发动赤壁之战?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208年7月,曹操率军南下攻打荆州,由于刘表病逝,刘琮在蔡瑁和张允的拥立下成为新的荆州牧。然而刘琮软弱不堪,他畏惧曹操的兵锋,因此在荆州本土士族的劝说下,刘琮决定出城投降曹操,曹操就此兵不血刃夺得荆州。此时西凉最大的诸侯马

  • 郅都抗旨营救妃嫔,事后非但没有怪罪还被赏赐,是为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郅都,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西汉大臣郅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古代皇权社会,皇权乃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抗旨乃是极重的罪行。然而,汉景帝时,偏偏就有人当面抗旨,事后非但没有受到处罚,反而得到了赏赐和重用。此事载于《史记·酷吏列传》,是汉景帝时大臣郅都的故事。郅都早在汉文帝时便已经入朝为官

  • 三藩之乱真的是被周培公平定的吗 周培公又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培公,康熙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周培公和康熙,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由陈道明、斯琴高娃主演的历史剧《康熙王朝》里,有个角色深受观众喜欢,他就是周培公。剧中的他,被刻画成康熙的智囊团,几次在清朝危难之时,用自己的远见谋略,为康熙解决了棘手难题,立下赫赫战功。不过,历史上的周培公真如此厉害吗?

  • 康熙为什么要罚容妃去刷马桶 容妃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容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和容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王朝》中,“容妃”这个角色是十分讨喜的,美丽贤惠、心胸宽广,可以说是康熙最爱的妃子之一。但是最后的下场却令人唏嘘,从皇贵妃一直被贬,最后成为刷马桶的奴婢,一刷就是27年,期间康熙从未再去见过一眼。直到容妃死去,那么是什么原因导

  • 忽必烈的命有多好?他为什么能成功上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忽必烈,元朝

    忽必烈是拖雷的第四子,是蒙哥的弟弟,最开始时他只是个普通的王爷,为什么能成为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忽必烈能够上位,真的是阴差阳错。以忽必烈的身份,原本是绝对没有上位的。后来之所以能够上位,成为了蒙古帝国的大汗,并开创

  • 秦三世子婴在位时间有多长?她他的身世有何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子婴,秦朝

    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根据《史记》的说法,秦始皇嬴政病逝于沙丘,他的小儿子胡亥伪造遗诏,登上皇位,史称秦二世。胡亥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位皇帝,其政治成就和乃父相差甚远,胡亥最后被赵高诛杀,导致秦朝“二世而亡”。实际上,秦朝并非只传了二世,

  • 刘邦和匈奴和亲的原因是什么 刘邦是怕了匈奴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和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邦当初为什么要和匈奴和亲?刘邦和匈奴达成友好协定的原因是什么?这里边有什么故事存在?大家都会觉得刘邦是一个坐在后方,依靠手下去斗智斗勇的君主吧,其实并不是这样。刘邦在面对匈奴人入侵之时,曾经带领着大军亲征匈奴,惋惜战争的结果

  • 诸葛亮有大好的机会在眼前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称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三国

    对诸葛亮不称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称诸葛亮一声亚父,诸葛亮也帮助刘禅管理蜀汉,诸葛亮为什么不称王?诸葛亮可以说对于蜀国一直很忠心,自从诸葛亮出山之后就一直在不断为刘备操劳。而且即便是在刘备去世之后也是尽心帮助刘禅,可以说诸葛亮一生都是在为刘备一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