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读书人如果想要做官的话 古人需要经过多少考验

古代读书人如果想要做官的话 古人需要经过多少考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72 更新时间:2023/12/8 18:48:40

还不了解:古代读书当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读书人想要当官,需要经过哪几道关?

要了解一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或军事家,要正确评价其仕途,就必须对科举制度有一定的认识。通过科举考试是跻身中国官僚阶层的第一步。这个制度能很好地说明我们的老祖宗在政治方面的天才之处。古人历来就非常敬重学者,他们很早就认为知识分子是最符合管理国家的人选,并为此确立了一套制度。经过世世代代的观察和实践,他们认为用儒家思想治国是最为恰当的。

这种理论赋予知识分子极大的荣耀,同时让学术的最高目标成为了踏上仕途。由此中国的士人阶层应运而生,这就是统治中国的官僚阶级。教育开始高度制度化,并致力于一个主要目标——培养官员。这种教育制度的核心是经过诠释的孔子学说,而从孟子朱熹,已有不少评注者对这套学说进行了相当程度的修改。科举考试面向公众而竞争激烈,旨在从那些精于孔子学说和孔子理念的士人之中,选拔出最出众的人才进入官场。

01科举考试的起源

通过竞争激烈的文学类考试选拔官员,这种做法在中国由来已久。以这种办法选拔人才,是从汉朝甚或是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但最早让其形成考试制度的是隋炀帝。他在600年左右确立了这套制度。从他以后到19世纪末,这套选拔制度就没有太大的变动,应试者要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一字不差地把儒家理论烂熟于心。在古代的教育中,没有现在所谓的系统性,也没有捷径可走。从南宋朱熹开始,学习的内容就彻底标准化了,基本的几部儒家著作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在朱元璋建立明代后,考试教材和范围一直都没有丝毫改变。那么考试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呢?

02科举考试的流程

应试者首先要在其原籍的县内参加考试,由县令监考。这次考试是免费的,且人人可以参加。随后的所有考试都没有年龄限制,参加次数也不设限。通过县试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各府的府试。每两年,通过了县试和府试的人参加院试,由省里的学政到各地主考。

这才算真正迈出了踏入官场的第一步,各付依照配额从中选出获得高分者,授予“秀才”的头衔,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学士。这个头衔并不代表此人可担任官职,但他由此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有不能用刑的特权,并可参加下一轮的省级考试——乡试。

乡试在各省会城市同时举行,考官由皇上亲自指派。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如遇到皇帝生日,皇子诞生或打仗取胜等喜庆之事,皇帝也可下诏加考,即举办特科。这次考试非常严苛,每省只录取70至80人,而在一些人口稠密的省份,多达8000人参加考试也并不鲜见。考中的优胜者被称为“举人”,相当于现在的硕士。对雄心勃勃的知识分子来说,这才是第一份实质性的回报,中举意味着具备了做官的资格。然而实际上,极少有举人能任命就职。要踏入官场还需要过第三道关——会试。

每三年的春季,各省的乡试完毕后,会试就在北京举行。所有举人都有资格参加会试,但一般只从中录取350至400人。这些人成为“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进士随后会参加殿试,通过殿试的人即可成为翰林院的一员,获取国家俸禄。翰林院内部分许多等级,都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而来。进士跻身待诏的行列,通过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获得任命,官位一直以来都是僧多粥少的状况,科举考试竞争激烈,考不中是大概率事件,大部分人只能失望而归,只有少数幸运儿能够金榜题名。(下图为古时读书人进京赶考)

应该说,十考九不取是参加科举考试正常的现象,考取了才是反常和意外。不是书读得好,就一定可以高中的。当时人称作:“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读书只是众多必要条件的其中一项而已。

03买官卖官现象对科举制度的冲击

当国家衰落之时,尤其是各地纷纷发生暴动的时代,出现了售卖学位和官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科举制度的正常运作。据学者卫三畏记载,秀才的头衔在广州一度卖至8000美元。因为秀才并不是官职,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一头衔拥有一定的特权和社会地位。卫三畏同时指出,1831年某个广东人出资5万美元,修葺了广州城附近的堤围,因为获得了“举人”的头衔;很多年后又有一名广东人被授予“盐法史”的职位,原因是他为出征新疆的左宗棠大军捐赠了10万两银子,约合7.5万美元。学位、官位的售价也有比上述例子低的情况,但以上的事例可让我们大致了解当时人对功名的重视程度,这主要是因为官衔本身亦是博学的标志。

然而,买官卖官的现象,并不能充分说明科举制度缺乏合理性。这一套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是行之有效的,也是政权长治久安的保障。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都以科举制度作为官僚统治的基础,这套官僚体制治理了这个国家大约1300多年之久,而在此期间这一套制度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足以证明科举制度经得住考验。

尽管每个新朝代的建立者起初都试图摆脱士人阶层,但时间很快就会证明,这一阶层正是朝代建立者延续自身统治最可靠的保障。此时士大夫重新受到重视,选拔他们的文学考试也同时受到追捧。儒学的要旨就是忠于帝王,尽管历史上谋反叛乱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士大夫阶层从来都没有参与其中。

标签: 古代读书人

更多文章

  • 顾太清:以生花妙笔,记录了她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顾太清,清朝

    顾太清(1799年2月9日-1877年12月7日),亦称西林太清,西林觉罗氏,名春,字子春,一字梅光,号太清。常自署名太清春,晚年或署名太清老人椿,清朝著名女词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满洲贵族,是从关外来到北京城的,他们秉承先祖遗风,崇尚刀枪弓马。及至

  • 张飞杀猪武艺是怎么学来的 和关羽实力差距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飞,关羽

    对张飞武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卖肉屠猪的张飞从哪里学来的武艺?张飞与关羽的实力差距在哪里?在三国中张飞作为一名杀猪的屠夫,一身蛮力肯定是会有的,出身在武术之乡学到一些克敌制胜的技巧也很正常,但是作为一名粗犷的屠夫能够与祖传枪法的马超一决高下,几次挑战天下第

  • 历史上朱然的实力怎么样?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然,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东吴出动数员大将,围剿关羽,其中就有朱然,当时,关羽兵败,朱然来追杀,关羽杀退朱然,伏兵四起,关羽不敢硬拼,夺路而走,朱然随后掩杀,关羽士卒死伤殆尽,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后来,刘备伐吴,被陆逊火烧

  • 崔彦昭:唐朝后期宰相,长于经济,精于吏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崔彦昭,唐朝

    崔彦昭(?—878年),字思文,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唐朝后期宰相,崔岂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清河崔氏小房。精通儒术。大中三年(849年),考中进士,进入藩镇幕府,精于吏治,颇有政绩。唐咸通三年(862年),授户部员员外郎,累迁官兵部郎中、知

  • 郑畋:唐朝宰相、诗人,曾号召藩镇合讨黄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郑畋,唐朝

    郑畋(tián)(825年-887年),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于荥阳郑氏。进士及第,在藩镇幕府为官。咸通五年(864年)入朝,累官至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后贬梧州刺史。唐僖宗即位,被召回朝,任兵部侍郎。乾符

  • 王遵业:北魏著名文史学家,擅长经史,文采誉满京城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遵业,北魏

    王遵业(?—528年),字遵业,太原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北魏著名文史学家,中书令王琼之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太原王氏,为“四房王氏”第一房始祖。仪表清秀,擅长经史。起家著作佐郎,参修皇帝的《起居注》。迁右军将军、散骑常侍,出使慰劳柔然。

  • 武则天嫁给李治后权势越来越大 李治为何没有废掉武则天皇后之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后来权势很大,李治为何不废掉武则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唐朝,人们除了提到盛世之外,还会提到美人,因为不论是杨贵妃还是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会提及名字的女性,这两个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武则天,

  • 向敏中:北宋初年名相,以勤于政事、老成持重而闻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向敏中,北宋

    向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字常之。开封府人,北宋初年名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向敏中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职。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升任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宾客

  • 李渊和隋炀帝杨广两人的关系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杨广,李渊

    李渊和隋炀帝杨广两人的关系如何?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渊的父亲李昞,母亲独孤氏。隋炀帝的父亲杨坚,母亲独孤氏。两个独孤氏是亲姐俩,她们都是独孤信的女儿。但是,李渊早年很不幸,父亲母亲很早就离开了人世,七岁的时候李渊已经成为孤儿。这个时候,他的姨姨独孤皇后,

  • 李世民后宫什么女人没有 李世民为什么还要霸占李元吉的老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李元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和李元吉老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都了解李世民有手足相残这个黑点,其实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黑点令后人津津乐道,那就是乱伦,玄武门之变后把弟媳变成了自己的情人。弟媳变情人唐高祖年间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早早地在长安城的玄武门布下重兵,这批重兵不是用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