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郑畋:唐朝宰相、诗人,曾号召藩镇合讨黄巢

郑畋:唐朝宰相、诗人,曾号召藩镇合讨黄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51 更新时间:2023/12/9 14:25:13

郑畋(tián)(825年-887年),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出身于荥阳郑氏。进士及第,在藩镇幕府为官。咸通五年(864年)入朝,累官至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后贬梧州刺史。唐僖宗即位,被召回朝,任兵部侍郎。乾符四年(877年),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乾符六年(879年),罢相,贬为太子宾客。广明元年(880年),出为凤翔陇右节度使。长安失陷后,并传檄四方,号召藩镇合讨黄巢。中和元年(881年),被部将李昌言逐离凤翔。中和二年(882年),亦至成都,进位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和三年(883年),被排挤出朝,改任检校司徒、太子太保。光三年(887年),在陇州病逝。赠太尉、太傅,谥号“文昭”。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郑畋,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父祖三代皆为进士出身。其父郑亚,曾为宰相李德裕幕僚,深得其器重,在唐武宗会昌年间(841年-846年)入朝,官至给事中。

郑畋于会昌二年(842年)亦以进士及第,入仕为宣武军节度推官,加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仅十八岁。

会昌六年(846年),郑畋又参加吏部科目选,考中书判拔萃科,被授为渭南县尉、直史馆事。当时,李德裕一党逐渐在牛李党争中失势。郑亚先后被贬到桂州(治今广西桂林)、循州(治今广东梅州)。

郑畋两年任满 ,便南下随侍于父亲左右。此后近十年间,白敏中、令狐綯等牛党官员相继担任宰相。郑畋也一直没有能再得官职。

历职内外

咸通元年(860年),令狐綯被罢去相位,出镇河中。当时,郑畋已在河东军府担任从事,又被召入朝中,担任虞部员外郎。但尚书右丞郑薰是令狐綯一党,反对郑畋入职尚书省。郑畋最终只得再回河东,继续担任从事,直到咸通五年(864年)方得入朝

。他初任刑部员外郎,不久又升任万年县(在今陕西西安,与长安县共治长安城)县令。

咸通九年(868年),郑畋因得到宰相刘瞻的举荐,被改任为户部郎中、翰林学士,加授知制诰。他后又改任中书舍人,次年(869年)即因起草诏书称旨升为户部侍郎,充任翰林学士承旨。

咸通十一年(870年),唐懿宗因爱女同昌公主病逝,处死负责诊治的御医韩宗绍等,并收捕他们的亲族三百余人。

宰相刘瞻极力进谏,被罢为荆南节度使。当时,郑畋已是接任宰相的最佳人选。但他却在起草的罢相诏书中盛赞刘瞻,以此声援刘湛。唐懿宗认为郑畋党附刘瞻,在宰相韦保衡的唆使下

,将他贬往梧州(治今广西梧州)担任刺史。

咸通十四年(873年),唐懿宗病逝,其子僖宗即位。韦保衡被免去宰相之职,贬出朝廷。此前被韦保衡贬逐的官员皆被召回。郑畋亦得以回朝,授为左散骑常侍(一作右散骑常侍)。

担任宰相

乾符元年(874年),郑畋由吏部侍郎改任兵部侍郎,并与户部侍郎卢携一同加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又领集贤殿大学士。他此后历经调动

,至乾符四年(877年)时已官至开府仪同三司、行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

郑畋担任宰相期间,正值关东一带灾荒颇多,各地农民起义愈演愈烈。黄巢在山东作乱,肆虐中原,南下转战江淮、荆襄、浙东、福建等地,“众至百万”,屡败官军。他在乾符六年(879年)进入岭南,攻陷重镇广州,并通过浙东观察使崔璆,向朝廷索要镇守郓州(治今山东东平)的天平节度使一职。

唐僖宗召群臣谋议。郑畋等多数朝臣都倾向于招抚,建议授其为岭南节度使,以岭南之地加以羁縻。他道:“黄巢乱军因饥荒而起,又大肆劫掠钱粮,这才逐渐壮大,席卷全国。不如宽赦其罪责,以官职将其稳住,待日后时机成熟再行剿灭。那些跟随作乱的民众,大都只是为求活路才铤而走险,只要遇上丰收之年必然思乡,到时军队离散,黄巢不战自灭。”当时,卢携正倚重淮南节度使高骈,认为高骈统领的淮南军足以剿灭黄巢,因而极力主张继续进剿。唐僖宗亦希望高骈能够成功,最终采纳了卢携的主张。

郑畋与众宰相在中书省商议起草诏书时,又对卢携道:“贼军百万,横行天下,国家的安危全靠我们几个人来谋划。高骈消极作战,养寇自重。您想依靠于他,我不知道将来结局会怎样。”卢携拂袖欲走,结果不慎将袖子甩到了桌案上的砚台里,气得将砚台扔到地上。唐僖宗闻之大怒,认为宰相相争难为天下表率,将二人全都免去宰相之职,贬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讨伐黄巢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率大军由岭南北上,直趋江淮。高骈却只是遣军固守要冲之地,自己坐守淮南,放任乱军过境。唐僖宗想起郑畋说过的话,便将他召回长安,任为礼部尚书,后又出为凤翔陇右节度使。而就在当年十二月(881年1月),唐僖宗因黄巢大军逼近长安,弃京出逃,西奔成都。黄巢占据长安,随即便在长安称帝,建立大齐政权,并遣使四处招降唐朝官吏。

唐僖宗西逃途中,在斜谷(在今陕西眉县)遇到前来迎驾的郑畋。郑畋号哭请罪:“社稷至此皆是将相误国,请陛下斩臣以谢天下。”唐僖宗忙抚慰郑畋,让他坚守要冲阻止乱军西进。郑畋则以“道路艰虞,奏报梗涩”,索要便宜行事之权。唐僖宗允诺。

郑畋返回凤翔后,召集军府将吏,商议讨贼之事。诸将皆认为贼军势大,建议等各地勤王军队云集再做打算。郑畋怒气填膺,以致晕倒在地,后虽被救醒却始终无法发声。黄巢的招降使者恰于此时抵达凤翔。监军彭敬柔竟以郑畋的名义起草谢表,表示归顺黄巢,并设宴款待来使。席间,诸将皆哭。来使非常奇怪,幕僚孙储道:“郑相公因风痹不能前来,我们都很悲伤。”

郑畋后来得知这一状况,认为人心尚未厌唐,于是召集将佐,晓以大义,终于得到诸将的支持。他刺破手臂,与诸将歃血为盟,并趁机修缮城池,整治军械,训练士卒,同时秘密联络周边各藩镇,相约合力讨贼。前朔方节度使唐弘夫、泾原节度使程宗楚等皆各率所部,抵达凤翔。当时,神策军尚有数万大军分散于关中各地,只因朝廷西迁而无人指挥。郑畋将这些军队全部召集到凤翔,并厚赏钱财以结军心,一时间军势大振。不久,黄巢又遣使者至凤翔。郑畋当即斩杀使者,与黄巢决裂,同时派儿子郑凝绩入蜀朝觐皇帝。唐僖宗加授郑畋为同平章事,充任京西诸道行营都统,并允许他以“墨敕”封授官职,自行封赏有功将士。

黄巢因郑畋降而复叛,命部将尚让、王璠率五万兵马攻打凤翔。郑畋命令唐弘夫埋伏于龙尾陂(在今陕西岐山东),自率数千军队,多张旗帜,在高冈疏阵以待。尚让认为郑畋只是个文弱书生,轻敌冒进,行军队伍散乱,结果正中唐军的埋伏,遭到唐军的两面夹击,大败于龙尾陂,被斩首两万余级,伏尸数十里,狼狈逃回长安。时为中和元年(881年)三月。

郑畋随后便向天下发布檄文,号召各藩镇共讨黄巢。当时,皇帝远在蜀地,朝廷诏令不通。各镇皆以为唐朝难以复兴。郑畋檄文一出,顿时天下震动。各镇纷纷发兵勤王。黄巢自此不敢再窥视京西。不久,郑畋兵至盩厔(在今陕西周至),命唐弘夫、程宗楚率前军进击长安。黄巢假意放弃长安,撤至霸上(在今陕西西安东)。程宗楚、唐弘夫由此收复长安。

程宗楚与唐弘夫因贪功轻敌,入城后只是放任士卒劫掠,没有及时通报郑畋等后军跟进。黄巢趁机反攻长安。唐军大溃,程宗楚、唐弘夫战死。郑畋只得撤回凤翔。不久,朝廷诏令传至,授郑畋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充任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让他以宰相身份总领收复长安的战事。当时,凤翔已是府库虚竭,只能减少对军士的赏赐,军粮供应亦有不足。

凤翔行军司马李昌言正屯兵于兴平,趁机煽动士卒作乱,于当年(881年)十月回师袭击凤翔府城。郑畋不愿部下自相残杀,便将兵权交给李昌言,当日便离城西去,要到成都投奔朝廷。李昌言自称凤翔留后,遣军护送郑畋出境。郑畋在途中因心怀惭负,上疏称病辞职,被改授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而后便一直留在兴元(治今陕西汉中)养病。

晚年及病逝

中和二年(882年),唐僖宗将郑畋召赴成都,再次任命为宰相,授以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之职,并让他主管军务。当时,内宦田令孜常恃权干涉政务,其兄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亦欲以使相身份班列于宰相之前,但皆为郑畋所阻。兄弟二人都对郑畋怀恨在心。

中和三年(883年),唐军终于将黄巢乱军赶出关中,唐僖宗便准备重返长安。当时,李昌言虽早已被任命为凤翔节度使,但一直担心郑畋追究他兵变夺权之事,遂勾结田令孜、陈敬瑄,向皇帝告发郑畋的过错。郑畋亦称病请辞,对唐僖宗道:“陛下回京必经凤翔,沿途供应,全都要靠李昌言来保障。臣若以宰相随驾,必然会让他心怀不安,还是免去臣的宰相之职吧。”唐僖宗改授郑畋为检校司徒、太子太保,随后又以郑凝绩为壁州刺史,让他在壁州(治今四川通江)服侍郑畋养病。

光启三年(887年),郑畋在龙州(治今四川平武,《旧唐书》作陇州

,治今陕西陇县)病逝,终年六十三岁。唐僖宗追赠郑畋为太尉,后再念及他的忠诚与功劳,又追赠太傅。后来,郑畋归葬荥阳。时任凤翔节度使的李茂贞因早年曾得到郑畋提拔,于是上疏朝廷,请赐郑畋谥号。

唐文德元年(888年)正月,唐僖宗再赠郑畋为司徒,赐谥号“文昭”。

标签: 郑畋唐朝

更多文章

  • 王遵业:北魏著名文史学家,擅长经史,文采誉满京城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遵业,北魏

    王遵业(?—528年),字遵业,太原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北魏著名文史学家,中书令王琼之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太原王氏,为“四房王氏”第一房始祖。仪表清秀,擅长经史。起家著作佐郎,参修皇帝的《起居注》。迁右军将军、散骑常侍,出使慰劳柔然。

  • 武则天嫁给李治后权势越来越大 李治为何没有废掉武则天皇后之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后来权势很大,李治为何不废掉武则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唐朝,人们除了提到盛世之外,还会提到美人,因为不论是杨贵妃还是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会提及名字的女性,这两个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武则天,

  • 向敏中:北宋初年名相,以勤于政事、老成持重而闻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向敏中,北宋

    向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字常之。开封府人,北宋初年名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向敏中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职。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升任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宾客

  • 李渊和隋炀帝杨广两人的关系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杨广,李渊

    李渊和隋炀帝杨广两人的关系如何?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渊的父亲李昞,母亲独孤氏。隋炀帝的父亲杨坚,母亲独孤氏。两个独孤氏是亲姐俩,她们都是独孤信的女儿。但是,李渊早年很不幸,父亲母亲很早就离开了人世,七岁的时候李渊已经成为孤儿。这个时候,他的姨姨独孤皇后,

  • 李世民后宫什么女人没有 李世民为什么还要霸占李元吉的老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李元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和李元吉老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都了解李世民有手足相残这个黑点,其实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黑点令后人津津乐道,那就是乱伦,玄武门之变后把弟媳变成了自己的情人。弟媳变情人唐高祖年间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早早地在长安城的玄武门布下重兵,这批重兵不是用来防

  • 刘邦的那些狐朋狗友是如何成为将国之才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汉朝

    楚汉争霸,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秦末乱世,二世胡亥昏庸无道,天下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沛县泗水亭长刘邦,也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起义队伍。在人力和天命的共同作用下,刘邦成为项羽最大的竞争对手,之后击败项羽,创立大汉帝国。在刘邦一无所有之

  • 为何说淮南王刘长的出生就注定是个悲剧?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淮南王刘长,汉朝

    为何说淮南王刘长的出生就注定是个悲剧?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011:出生由来,汉高祖一朝到吕雉执政期间一直和平无事淮南王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八个儿子,他的一生充满着不幸。出生的时候在赵国境内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贯高谋反案。刘邦在经过赵国的时候对自己女婿张敖非常不尊敬,经

  • 朱祁镇和朱祁钰原本是兄弟 两人反目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祁镇,朱祁钰

    还不了解:朱祁镇和朱祁钰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祁镇和朱祁钰作为兄弟,两人最后为什么反目成仇?朱祁钰为何没有对朱祁镇下手?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是什么让他们反目成仇?又是什么让朱祁钰对朱祁镇没有痛下杀手呢?这乃是权力与亲情的碰撞。一、

  • 乾隆为什么会选择嘉庆皇帝永琰作为继承者?永琰继任皇帝的原因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永琰

    清朝乾隆的继承者嘉庆皇帝永琰的帝王生涯,比较没存在感,既没什么八卦,大清朝的国势,也止不住的每况愈下,所以很多人疑问乾隆那么多儿子,为何非要把皇位传给嘉庆呢?下面就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讲讲具体的原因吧,一起来看看。自从早年被立为太子的两位嫡长子,太子位上屁股没坐热就相继亡故后,痛心不已的乾隆皇

  • 司马昭掌权后先灭蜀汉后攻东吴,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昭,三国

    司马昭,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晋位为大将军,加侍中。甘露三年(258年)五月,曹髦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设立晋国。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在弑杀曹魏皇帝曹髦后,司马昭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