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司马昭掌权后先灭蜀汉后攻东吴,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司马昭掌权后先灭蜀汉后攻东吴,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510 更新时间:2023/12/31 20:21:35

司马昭,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晋位为大将军,加侍中。甘露三年(258年)五月,曹髦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设立晋国。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在弑杀曹魏皇帝曹髦后,司马昭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曹魏的权势,更是扫清了支持曹氏的力量。当然,在完全掌握曹魏大权后,司马昭希望通过建功立业,以此为取代曹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于是,在公元263年的时候,司马昭征调18万左右的兵力,正式发动了魏灭蜀之战。在魏灭蜀之战中,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迫使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从而成功消灭了蜀汉。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昭掌权曹魏的时候,为何选择先灭蜀汉,而不是东吴呢?也即司马昭决定先灭蜀国的理由是什么呢?

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昭之所以先消灭蜀汉,而不是东吴,原因主要有三个。就第一个原因来说,是因为攻打蜀汉的成本较低,而想要消灭东吴的话,需要付出的成本相对较高。

《晋书》中记载:“夏,帝将伐蜀,乃谋众曰:“自定寿春已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略计取吴,作战船,通水道,当用千余万功,此十万人百数十日事也。”

在正式进攻蜀汉之前,司马昭就和曹魏的文臣武将商议,认为自平定淮南三叛之后,曹魏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作战了。现在,曹魏已经休养生息好了,可以进行结束三国时代的计划了。对此,司马昭认为,如果灭吴,大略计算一下,造战船,开水道,需要征调10万人,经过数个月的工作,才可以完成进攻东吴的准备工作。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和东吴调兵遣将,做好防御的时间。

与此相对应的是,进攻蜀汉的话,不需要造战船,更不需要开通水道,只需要调集骑兵和步兵,就可以进攻蜀国。并且,因为诸葛亮姜维多次北伐中原,曹魏已经在雍凉二州驻扎了越来越多的兵马了,这些大军可以直接参与到魏灭蜀之战中。

就第二个原因来说,在公元263年的时候,姜维因为担心被黄皓所害,只能屯兵沓中,这导致蜀汉在汉中的防御非常空虚,再加上后主刘禅昏庸,更容易拿下蜀汉。

《晋书》中记载:“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彼若婴城守险,兵势必散,首尾离绝。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

公元262年,姜维请求将黄皓斩杀,但后主刘禅不肯,姜维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种麦。彼时,作为蜀汉大将军,姜维掌握了数万精兵。因此,远在沓中的姜维,很那及时支援到蜀汉的门户——汉中。在司马昭看来,这显然是一个进攻蜀汉的良好机会。况且,后主刘禅是一个比较平庸的皇帝,一旦曹魏大军攻入蜀地的话,他一定不会坚持抵抗到底的。至于后主刘禅最后的表现,确实和司马昭之前预料的情况比较一致。与此相对应的是,当时东吴在位的君主孙休,则比较有能力。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也即孙休的能力和水平,显然是高于后主刘禅的。

就第三个原因来说,则是先消灭蜀汉,方便接下来进攻东吴。反之,先消灭东吴的话,虽然也有助于消灭蜀汉,却不如前者那么明显。

《晋书》中记载:“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

在司马昭看来,先派遣大军消灭蜀汉的话,可以从巴蜀之地顺流而下,直接水陆并进进攻东吴。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蜀汉处在东吴的上游,确实拥有顺流而下的客观条件。并且,蜀汉的兵力只有9万多人,守卫都城成都以及南中等地就有4万,所以,蜀汉能够抵挡曹魏的兵力,只有5万左右。在此基础上,蜀汉的兵力相对较少,自然也是司马昭优先消灭蜀国的原因。

最后,如果先消灭东吴的话,司马昭执掌的曹魏可能要动用更多的兵力,也即远远不止18万大军。更为关键的是,即便成功消灭东吴,也不会对进攻蜀汉有多大帮助。在夷陵之战后,刘备只要镇守住永安白帝城,东吴的大军就很难突破这道防线,进入到巴蜀之地。因为四川盆地的地理环境,不管从哪个方向进攻蜀汉,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即便先消灭了东吴,也不会明显降低消灭蜀汉的难度。既然如此,司马昭还是决定先进攻蜀汉,而不是东吴。

标签: 司马昭三国

更多文章

  • 阴兴如何深受刘秀的信赖?他是光烈皇后阴丽华同母弟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阴兴,刘秀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

  • 唐宣宗李忱在位期间,有哪些政治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宣宗,唐朝

    李忱,即唐宣宗,初名李怡,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登基为帝。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

  • 唐宣宗登基后,在军事、经济、文化与外交方面有哪些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宣宗,唐朝

    李忱,即唐宣宗,初名李怡,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登基为帝。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

  • 郭璞:两晋时期的奇人,他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郭璞,晋朝

    郭璞,字景纯,晋朝著名文学家、风水学者、训诂学家,在当时是十分出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我国两晋时期有一位奇人,他是正一道教徒,精通阴阳五行之术,他还是我国神话学研究鼻祖,是风水学鼻祖,还是我国游仙诗体的鼻祖,其诗

  • 太史慈作为东吴猛将中的姣姣者 张辽是怎么斩杀太史慈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张辽,太史慈

    还不了解:张辽和太史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后,张辽一战斩杀东吴第一猛将太史慈,他是如何做到的?三国演义中,说起猛将,大家很自然的就想到了曹魏的许褚典韦和蜀汉的五虎上将,对于东吴,大家似乎直接就忽略了。实际上,东吴也有不少的猛将,其中太史慈更是能被

  • 历史上李信与李牧之间是何关系?有何瓜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信,战国

    李信,字有成,槐里人,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李信和李牧,前者是秦国大将,为秦始皇一统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后者则是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最令人震惊

  • 她将亲妹妹献给皇帝,俩姐妹最后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汉朝

    她将亲妹妹献给皇帝,俩姐妹最后结局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代社会女性地位低,但是飞上枝头做凤凰的大有人在,在历代王朝中,要数汉朝最为突出,很多皇后,都是贫民出身,最终执掌六宫,权倾天下,像是我们熟知的卫子夫,王娡等人,由此,汉朝也成为了历代以来最为特殊的一个王朝,对于女

  • 荆州失利之后 关羽为什么留在原地而不是退守蜀汉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荆州

    对关羽和荆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荆州失利为什么没有退守蜀国,而是留在原地,这是为什么!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最受欢迎的,光是网络、游戏、绘画,就有不少人喜欢做三国题材的作品。三国时期,有一个很有名的将军关羽,关羽在历史上的名气是很大的。如此一位

  • 慈禧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她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咸丰,慈溪

    为何咸丰第一次见慈禧就喜欢她?是慈禧的容貌还是才能吸引了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其实从照片上来看老年的慈禧太后就能了解她年轻的时候长得并不算是倾国倾城,她不算是能靠美色吸引住老公咸丰的女人,但是慈禧却能靠另外一招留住老公咸丰的心从而获得专宠。慈

  • 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是个怎么样的女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禅,诸葛亮

    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是个怎么样的女人?历史上刘备因早年多次丧偶,甘夫人常代理主持家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甘夫人随刘备到荆州时,生刘禅,后来去世,葬于南郡。刘备称帝后,追谥亡妾甘氏为“皇思夫人”。刘禅即位后追谥生母甘夫人为“昭烈皇后”。人物生平嫁于刘备194年(兴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