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袁绍如此一个“绣花枕头”,为何能连续拿下青幽并冀四州?

袁绍如此一个“绣花枕头”,为何能连续拿下青幽并冀四州?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41 更新时间:2024/1/29 23:31:22

在汉末群雄混战初期,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绍曾经显赫一时,甚至一度被各路英雄公推为讨伐董卓的盟主。但官渡之战中,他率领10万精锐,竟然被曹操万余大军一战而灭,彻底暴露出外强中干的“草包”本质。那么,如此一个“绣花枕头”,为何能够在黄河以北连续打败各路对手,拿下青幽并冀四州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是冀州牧韩馥,“颍川人,为御史中丞,董卓举为冀州牧。”他是当时的杰出之士,也是天下闻名的所谓“豪杰”。不过他是“袁氏故吏”,曾经常年在袁绍的叔叔袁隗身边做官,与“汝南袁氏”这个显赫世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后来“感念袁氏旧恩”,竟然不听部下劝阻,将兵精粮足的冀州之地拱手送给了袁绍。

其二是幽州牧,系东汉王朝宗室出身,其祖父刘嘉曾担任过之一的光禄勋。除了显赫的出身外,其本人“初举孝廉,稍迁幽州刺史”,后来还曾被任命为太傅,是当时世族中的著名人物。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期间,袁绍等人甚至打算推举他登基称帝,以代替董卓所立的小皇帝(即汉献帝)。

刘虞和公孙瓒同在幽州,一山不容二虎。虽然刘虞官居州牧,又德高望重,但在频频遭遇乌桓、鲜卑等游牧部族南下侵扰的幽州,还是要依靠公孙瓒这样的军事将领,导致公孙瓒统帅的军队愈来愈多,陆续控制了右北平、辽西等多个郡县。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感受到威胁的刘虞集合10万人进攻公孙瓒,但他一方面要求部队“不要多伤人”,又下令爱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许破坏焚烧城池,结果部下束手束脚,在蓟县城下久攻不克,士气低落,而公孙瓒趁机防火突袭,大获全胜。刘虞向北逃至居庸县,最后被破城俘虏。

因此,北方四强中的两强——韩馥和刘虞实际上并未与袁绍交手。韩馥属于主动缴械投降,刘虞则是被公孙瓒击败的。其后,公孙瓒虽然基本控制了幽州,但力量并未因此壮大,反而被进一步削弱,因为刘虞虽然如宋襄公一般迂腐,毕竟是世家大族的代表。公孙瓒将其俘杀后,渔阳等郡的大姓豪族纷纷起兵反抗,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刘虞旧部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与公孙瓒部将邹丹战于潞河之北,斩杀邹丹等4千余人。后来,一向与刘虞亲善的乌桓人也加入战团,配合袁绍大军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破公孙瓒于鲍丘,杀2万余人。

标签: 袁绍绣花枕头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甘宁为何带八百人就吓住了关羽率领的三万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甘宁,战史风云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关羽之名,可以说家喻户晓,在刘备麾下担任头号大将,人人敬畏的万人敌猛将,其一生智勇兼备,傲视三国群雄。然而却又一个人非常看不起关羽,还放出狠话,只要关羽听到我声音,就不敢动了,如果赶来袭击,就要活捉关羽,结果还真灵验了,死后在民间一度被封为神。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东吴猛将甘宁。孙权

  • 苏麻喇姑为何在清宫有极高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苏麻喇姑为何在清宫有极高的地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苏麻喇姑,一个一年擦一次澡、完后还要将擦澡水喝掉的女子。她一生不吃药、不结婚,活到了九十多岁。她仅是一位宫女,但在宫中却有崇高的地位,孝庄与她情同姐妹,康熙帝称呼她额娘,抚养过皇子,死后享嫔级葬礼。天命十年(1625年),13岁的布木

  • 西门庆为什么敢“泡”潘金莲?不怕武松报复?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门庆,宋朝,野史秘闻

    这个原因很简单——西门大官人还真的没怎么把武松放在眼里,别看武松是个都头,但在他眼里还真不算回事,他唯一忌惮的也不过是武松的武力而已,但是只要走正常司法途径,他也不在乎。且让我们分别看看西门庆和武松,在阳谷县分别是什么地位。西门庆——讼师+财主西门庆的身份是什么呢?原文中介绍得非常清楚,他本来只是个

  • 鹰娑川之战程咬金为什么会失败?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程咬金,唐朝,风云人物

    唐朝贞观二十三年,被北方民族尊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病死。消息传到漠北草原,原本归顺唐朝的阿史那贺鲁叛唐自立,“取咄陆可汗故地,建牙于千泉,自号沙钵罗可汗,遂统咄陆、弩失毕十姓”。直到永徽六年,唐高宗李治才决定兴兵讨伐,彻底征服阿史那贺鲁!可是问题来了,到底该派谁统领大军呢?原本唐太宗留给李治不

  • 孔子身为鲁国的臣子,为何要来齐国找齐景公要官当?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鲁昭公逃亡到齐国,孔子随后也到了齐国,没见鲁昭公而直接去见了齐景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说在这件事发生的五年前,齐景公就和孔子有过相交。当时齐景公带上心腹晏婴,去拜访鲁国,在鲁国齐景公问孔子:“为什么秦国当时那么小又那

  • 六镇之乱的起因是什么?为何起义最后失败了呢?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北朝,六镇之乱,战史风云

    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发起的动乱。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后,六镇的鲜卑贵族和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最后发起的反汉化的大起事。六镇这个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六镇原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沃野镇、懐荒镇六个边镇,后来

  • 清末历史:知名京剧演员杨月楼“诱拐”十七岁少女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月楼,清朝,历史解密

    同治十一年(1872年),京剧名角杨月楼赴上海演出,在十里洋场引起轰动。杨月楼时年二十八岁,相貌英武,身材伟岸,“玉立亭亭,艺兼文武”,最擅长的行当是武生,是一个极具实力的偶像派,凭借着精彩的演出,在全国各地拥有一大帮迷弟迷妹。当时上海最有名的戏园丹桂轩和金桂轩,为争夺杨月楼而相互攻讦,甚至对簿公堂

  • 明朝的皇帝有八分之一死于落水,这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落水而死的有两个,一是正德朱厚照,二是天启朱由校。另外明朝还出现了红丸案、梃击案、宫女谋杀案以及朱允文案……综上所述,明朝皇帝的死,很有意思,能自然死亡的太少太少了。这中间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还要从朱元璋说起。自朱元璋废除宰相制以后,明朝的文官集团就正式进入了历史舞台。朱元璋的子孙

  • 三国时期刘备的荆州是怎么来的?真是孙权借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一部三国史,半部荆州史。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刘备借荆州,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精彩的一段故事,进而作为一个历史典故,演化成一句著名的歇后语: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一般给人的印象是,整个荆州都是刘备不劳而获,从孙权处“借”来的。罗贯中编这段故事虽然不是捕风捉影,但好像觉得不太好

  • 清朝的皇陵为什么分为两处?清东陵和清西陵有何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清东陵及清西陵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与明十三陵不同的是,清朝皇陵分为了两处,即清东陵及清西陵。清入关之后的九位皇帝,分别葬在两处不同的皇陵之中。关于清东陵与清西陵的区别,最直观的便是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次修建时间也有先后之分,还有一点,咱们前面提到了,安葬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