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朝的皇帝有八分之一死于落水,这是为什么?

明朝的皇帝有八分之一死于落水,这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66 更新时间:2024/1/18 7:14:41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落水而死的有两个,一是正德朱厚照,二是天朱由校。另外明朝还出现了红丸案、梃击案、宫女谋杀案以及朱允文案……综上所述,明朝皇帝的死,很有意思,能自然死亡的太少太少了。这中间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还要从朱元璋说起。自朱元璋废除宰相制以后,明朝的文官集团就正式进入了历史舞台。朱元璋的子孙没有他那么猛,事事都亲力亲为,所以皇权慢慢旁落,流入了以各地主阶级和门阀势力为代表的文官集团手里。朝廷为了制衡,就不得不启用太监、锦衣卫等这些极端组织来达到权力的平衡。但这种游戏很像走钢丝,到了土木堡事变之后,这种平衡游戏就彻底失衡了。

很多人对土木堡之变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一个皇帝,在自己国土上,率领几十万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和最能干的精英,居然被人全歼了。而此时后勤出了问题,附近重镇的守军也没去救援,事后还得到了升迁。从此之后,文官集团正式压倒武官和皇权,彻底把控了明朝的话语权。这和正德、天启的落水而死有什么关系呢?有着必然的关系。

天启和正德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收拢皇权,富强大明。而他们共同面对的问题却是,一是没有权利,二是没钱。正德想重启郑和下西洋,从土族走私商船中分一杯羹,从而达到财政丰满。而天启使用魏忠贤,对全国那些拥有大面积土地,而不交税的各大世家征收税负,减轻农民负担,丰盈国库,这些利国利民的政策,包括张居正的一鞭法,无一例外都损害了各大家族间的现实利益,所以他们奋起反抗。刘大夏口口声声说自己烧了郑和下西洋的所有资料,让中华失去了大航海时代的世界前瞻,一方面自己家成了沿海最大的海商,从事疯狂的走私贸易,这都是巧合吗?嘉靖十几年的抗倭,打的是日本人吗?无非就是嘉靖和土族之间就海洋势力的争夺而已,受苦的却是沿海几省的老百姓。

无论谁敢动那些大家族手中的利益,谁就不得好死,而且死后还会被黑的要死。郑和下西洋这种为帝国创造了巨大经济和政治财富的伟大事业,被黑成了劳民伤财。懂历史的都知道,从宋以来,海贸都是帝国经济收入的一大部分,真的劳民伤财吗?那沿海大家族为何还疯狂走私呢?这不矛盾吗?正德和天启都被黑成没有治国之才,昏庸无道。如果他们不装疯卖傻,躲在皇宫内蛰伏起来,慢慢培养自己的势力,可能他们早就死了。无论是八虎,刘瑾和魏忠贤,他们那个不是皇帝的恶犬?那个出来咬向文官集团的?但那个成功了?豹房也好,木匠也罢,无非就是韬光养晦,能在那个位置上混,不聪明的人早就死了。明朝最短的那个皇帝仅仅在位置上活了两个月,那就是著名的红丸案,至今难以解释。而正德和天启真的无能吗?

正德的应州大捷,重创小王子,十几万精锐大厮杀,朱厚照自己亲斩一人,战斗如此激烈,皇帝都亲自下手了。这种大面积的阵地战,居然被正史写成伤亡仅仅不到100人。而奇怪的是,小王子气死,外域势力十年不敢靠近中原半步,这不矛盾吗?正德真的无能吗?这样一个整天骑马射箭,练武训虎的猛男就真的因为一次落水就感冒死了吗?他想做的,无非就是开放海域,他怎么就成了明朝的污点了呢?

而天启被人说成只知道做木匠,真是这样吗?我们都知道木匠以前称为木匠先生,那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需要极大的天赋和感悟能力,齐白石就是木匠出身。而从天启批评的奏折来看,他思路清晰,胸怀大志,不然也不会重用魏忠贤。很多人说魏忠贤是大奸臣,死太监,他残害东林贤能,颠倒黑白,中饱私囊,重用这样一个大坏蛋,还不是昏君吗?如果这样看历史,就和小学生没什么区别了。天启重用魏忠贤,无非就是放出这条恶犬,让他去和各大家族撕咬,从他们嘴里抠出几两银子和一些权力,这种神仙打架,百姓遭殃的游戏,很难说,谁对谁错。但天启也是落水而亡,死亡状态是:全身浮肿,鼻孔流血。而死亡时间和落水时间相差两年,怎么官方就能记载落水而亡呢?还用崇祯临死那句:非天亡我也,大臣该杀!呵呵,其实灭明的恰恰是明自己。无论是土族势力,还是皇族势力,他们都只顾着自己吃肉喝酒,真的考虑到老百姓的利益了吗?明末的流民四起,是谁造成了的?

对于天启和正德的落水而死,明朝的灭亡,文官集团的大家族势力,读者您是怎么看呢?

标签: 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刘备的荆州是怎么来的?真是孙权借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一部三国史,半部荆州史。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刘备借荆州,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精彩的一段故事,进而作为一个历史典故,演化成一句著名的歇后语: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一般给人的印象是,整个荆州都是刘备不劳而获,从孙权处“借”来的。罗贯中编这段故事虽然不是捕风捉影,但好像觉得不太好

  • 清朝的皇陵为什么分为两处?清东陵和清西陵有何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清东陵及清西陵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与明十三陵不同的是,清朝皇陵分为了两处,即清东陵及清西陵。清入关之后的九位皇帝,分别葬在两处不同的皇陵之中。关于清东陵与清西陵的区别,最直观的便是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次修建时间也有先后之分,还有一点,咱们前面提到了,安葬的清

  • 夏朝季杼灭豷之战简介 季杼灭豷之战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

    夏杼,姒姓,夏后氏,又名季杼,杼。夏朝第七任君主,少康之子。在位十七年。但是你知道,季杼是怎么灭豷的吗?揭秘夏朝君王季杼灭豷之战?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在夏少康复国之战中,少康之子季杼率领有虞氏军于戈(约在今河南中部)攻灭豷所率有穷氏军队的作战。杼精明干练,曾协助父亲少康攻灭寒氏势力

  • 清末刺马案朝廷到底在忌惮什么 为何漏洞百出的情况下却匆匆结案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两江总督,历史解密

    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身亡。清廷官方在审讯凶手张汶祥的时候,他的供词漏洞百出,很多地方都经不起推敲。但是,官方却匆匆忙忙结案。很快就把张汶祥凌迟处死,又杀掉他儿子。此事在民间引起一大片议论之声,而“刺马案”也成为清末的四大奇案之一。(马新贻被刺案)那么,清廷官方当时究竟忌惮什么,

  • 霍光一生鞠躬尽瘁,为什么他一死霍氏集团也一并覆灭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霍光,野史秘闻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权力之争是非常残酷的,今天我们来聊聊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他势高权重为什么一死,霍氏集团就灰飞烟灭?霍光(?—前68),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是武帝朝显赫一时的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霍光出身于民间,之所以能进入朝廷,后来又得顾命之托,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尚

  • 清河长公主为什么想让她的丈夫死?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河长公主,三国,风云人物

    曹操长女清河长公主是个非常奇葩的人,她的丈夫纳妾无数,她嫉妒万分,竟然想置丈夫于死地。清河长公主是曹操的小妾刘夫人生的,她和曹操长子曹昂是同母所生,曹操很喜欢她。曹操很欣赏丁仪的才华,想把清河长公主嫁给丁仪,就和当时还担任五官中郎将的曹丕商量这件事。可是曹丕却反对这门婚事,他说:“女人对于男人的容貌

  • 狄青为什么会被韩琦羞辱?狄青与韩琦又是怎么结仇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狄青,韩琦,文史百科

    韩琦曾经羞辱狄青,韩琦为什么要羞辱狄青呢?狄青、韩琦这两人是如何结仇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狄青是宋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名将,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磨难。狄青出身贫寒,19岁那一年,他代兄受过,被充为贼配军。就在狄青和他的贼配军小伙伴们套着枷锁被官兵押解着在开封街头路过的时候

  • 当初如果关羽不主动出击的话,荆州能保住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历史上关羽声威震华夏。其忠,非兄弟之小忠,乃汉家江山之大忠,刘备称王露野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赵云原本就是作为刘备的留营司马镇守公安的,就是卖了二爷的糜芳在襄樊之战时镇守的位置。只不过刘备在益州扑街,所以跟着诸葛张飞一起入川救火了,赵云不能够震一方,魏延独领守汉中,刘备魄力亦堪足。其实不是不可以赵

  • 吐蕃是在哪一年建立的 又是在什么时候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吐蕃,唐朝,历史解密

    吐蕃王朝存在的时间大概是在公元6世纪末至公元9世纪末。公元6世纪末,雅隆部落到了第30代赞普达日年西的时候,势力急剧增长,并把眼光投向了雅鲁藏布江以北的广大地区,筹划统一整个西藏高原。正待起兵举事之际,达日年西却因重病去世。在这之前,朗日松赞就已经把指挥中心从山南的琼结转移到拉萨河上游墨竹工卡的甲玛

  • 顺治帝与董小宛是什么关系?顺治帝与董鄂妃长情一生亦相随!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顺治,野史秘闻

    顺治帝与董小宛是什么关系?顺治帝与董鄂妃长情一生亦相随!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6岁登基继承大统、在母亲孝庄太后的精心抚养下,长大亲政后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但是这位少年天子去世时年仅24岁,令人惋借。但是坊间传闻,顺治并未死亡,而是因爱妃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