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从现有的史料可知,中国对香料植物的利用始于什么时候?

从现有的史料可知,中国对香料植物的利用始于什么时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11 更新时间:2024/1/18 15:23:58

人类使用天然香料的历史久远。从现有的史料可知,春秋战国时,中国对香料植物已经有了广泛的利用。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用香木香草的种类尚不如后世繁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多用的有泽兰(非春兰)、蕙草(蕙兰)、椒(椒树)、桂(桂树)、萧(艾蒿)、郁(郁金)、芷(白芷)、茅(香茅)等。那时对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非丰富,已有熏烧(如蕙草、艾蒿),佩带(香囊、香花香草)、煮(泽兰),熬膏(兰膏)、入酒等方法。《诗经》、《尚书》、《礼记》、《周礼》、《左传》及《山海经》等典籍都有很多相关记述。

人们对香木香草不仅取之用之,而且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如屈原《离骚》中就有很多精彩的咏叹:“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帏”。

秦汉时,随着国家的统一,疆域的扩大,南方湿热地区出产的香料逐渐进入中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活跃,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传入了中国。沉香、苏合香、鸡舌香等在汉代都已成为公贵族的炉中佳品。道家思想在汉代的盛行以及佛教的传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时期香化的发展。

西汉初期,在汉武帝之前,熏香就已在贵族阶层流行开来。长沙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陶制的熏炉和熏烧的香草。

熏香在南方两广地区尤为盛行。汉代的熏炉甚至还传入了东南亚,在印尼苏门答腊就曾发现刻有西汉“初元四年”字样的陶炉。

“博山炉”在西汉至魏晋南北朝的七百年间一直广为流行。伴随香炉的广泛使用,熏香风习更为普遍。皇帝奏事的官员也要先薰香(烧香薰衣),奏事时还要口含“鸡舌香”(南洋出产的丁子香树的花蕾,用于香口)。

汉代还出现了能直接放在衣物中熏香的“熏笼”,以及能盖在被子里的“被中香炉”,即“熏球”。(由两个半球形的镂空的金属片扣在一起,中央悬挂一个杯形的容器,在容器内可以焚烧香品,即使把香球拿在手里摇摆晃动,容器内的香品也不会倾洒出来。)

熏炉(包括博山炉)、薰笼等香具也是汉代王墓中常见的随葬品。香文化在汉代的快速发展,汉武帝有很大贡献。他在位期间大规模开边,通西域,统南越,开海路,在促进东西方交流的同时也便利了南部湿热地区及海外香料的传入。汉武帝本人有很精美的鎏金银制薰炉,或许他也喜爱薰香。

魏晋南北朝时,虽战乱不断,但香文化仍获得了较大发展。薰香在上层社会更为普遍。同时,道教佛教兴盛,两家都提倡用香。这一时期,人们对各种香料的作用和特点有了较深的研究,并广泛利用多种香料的配伍调合制造出特有的香气,出现了“香方”的概念。配方的种类丰富,并且出现了许多专用于治病的药香。

“香”的含义也发生了衍变,不再仅指“单一香料”,而是也常指“由多种香料依香方调和而成的香品”,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合香”。从单品香料演进到多种香料的复合使用,这是香品的一个重要发展。

标签: 中国香料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关羽被徐晃大军击败,是因为自己建的防御工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徐晃,战史风云

    首先,徐晃之所以能赢关羽,从客观原因上说,是徐晃得援之后兵力应该多于关羽,而关羽虽挟大胜之势,但征战良久,已经是疲军。且徐晃射入孙权将袭荆州的消息,虽然关羽军未必相信消息真实,但军心受到影响是一定的。而从主观原因上说,则是徐晃高超的战术和指挥能力,都完胜了对面的关羽。其次,在两军交战之前,徐晃的一个

  • 宋真宗皇后刘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她是怎么成为"狸猫换太子"中的刘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宋真宗,历史解密

    记得在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曾有这样的一个场景——太皇太后高氏去世,宋哲宗拍手称快"老不死终于死了!",由此可见,后宫干政对于小皇帝造成的阴影有多大。而实际上,宋代后宫的影响力增强应该是从宋代第三任皇帝——宋真宗时期已经有苗头了,其创始者是"狸猫换太子"的主角——刘娥。《宋史》记载,宋真宗皇后刘

  • 此太监偷偷修改皇帝诏书,欧阳修还对他称赞不已?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张居翰,野史秘闻

    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太监都是坏的,的确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太监都是坏人,比如赵高、张让、鱼朝恩、魏忠贤等等,没有一个好人,那么,历史上有仁慈、仁义,比较好的太监吗?有。比如下面这位。此人就是因为不忍心,而偷偷改了皇帝诏书中的一个字,结果救了一千条人命。他就是张居翰。张居翰,出身不详细,总之,不可能是大

  • 南宋名将孟宗政简介:位列黄道周所著的《广名将传》中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汉代乐府诗的题材内容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代,乐府诗,文史百科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

  • 努尔哈赤为何能在与明军的交战中以少胜多呢?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清朝能够入主中原,清太祖努尔哈赤有着最大的功劳,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在军事上更是有着强大的实力和才能,努尔哈赤一生中打过很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那么他屡次以少胜多的秘诀是什么呢?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二十五岁时起兵统

  • 揭秘:“剃发令”是清人提出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明朝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之为最有“刚”的朝代,在这个朝代里没有和亲、没有割地,更没有两宋时期的年年纳税上供,大明朝一度繁荣昌盛,万国来朝。然而,在强大的王朝也不可能永世传承,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之下,明朝也走到了历史的终结点。但是,有很多忠君爱国人士,对明朝有着极其强烈的好感,以至于即使明朝灭亡,依然

  • 11岁小孩扯了邻居家水稻,县令为何将他处死?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北朝,野史秘闻

    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相信众多历史迷们都不会有什么好感。因为这段时期除了出现短暂的西晋大一统时代以外,其余时期皆在乱世中度过。这天下一乱,万事都难以成章法,公平正义、道德廉耻等彰显社会进步的好东西则无以立足。倘若一个社会没有公平正义可言,自然也就会失去民心,被新的政权取代。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寿命

  • 秦孝公、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谁更让人钦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孝公,战国,风云人物

    我最佩服秦孝公嬴渠梁,因为创业艰难,守成更加艰难,守成之君要中兴则难于上青天。嬴渠梁就是守成且中兴之君,没有他,秦国就被魏国吞并了,何来大秦统一华夏!秦国是东周的开国诸侯,在秦穆公嬴任好时代称霸西戎,威震诸夏,是一个老牌强国!秦穆公之后,四代乱政,秦国国势颓废,新兴的魏国不断蚕食秦国领土,最终在吴起

  • 李承乾作为贞观第一位太子,他腿残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唐太宗的嫡长子、贞观第一位太子李承乾腿部残废的原因在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相关的说法众多,但并没有能让绝大多数人认同的结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造成人类肢体残疾的原因大体上有两种:第一种是体外因素造成的永久性肢体损伤,比如膝盖中了一箭、腿被石头砸断、坠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