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孝公、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谁更让人钦佩?

秦孝公、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谁更让人钦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108 更新时间:2024/1/16 2:43:27

我最佩服秦孝公嬴渠梁,因为创业艰难,守成更加艰难,守成之君要中兴则难于上青天。嬴渠梁就是守成且中兴之君,没有他,秦国就被魏国吞并了,何来大秦统一华夏!秦国是东周的开国诸侯,在秦穆公嬴任好时代称霸西戎,威震诸夏,是一个老牌强国!秦穆公之后,四代乱政,秦国国势颓废,新兴的魏国不断蚕食秦国领土,最终在吴起的带领下,魏国以五万武卒击溃秦国五十万疲兵,全面占领了秦国河西之地。嬴渠梁的父亲秦献公勇武好战,与魏国打了二十三年,把秦国都打得处在崩溃的边缘,但是还没有能够收复河西之地,反倒让魏国有了灭秦之意!

六国会盟灭秦,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嬴渠梁继位后,善于隐忍示弱,主动与世仇魏国谈和,然后努力发展秦国国力,君子报仇,二十年不晚!嬴渠梁真心求贤,颁布了《大秦求贤令》,广邀天下士子入秦效力!而法家士子卫鞅闻得秦之求贤令,亦入秦谋国!嬴渠梁知人善用,舍得放权,舍得给高官厚禄,又善于权谋斗争,给卫鞅变法保驾护航!卫鞅变法强秦之功,有六成是嬴渠梁的,但嬴渠梁不争功,秦国变法命名为商鞅变法而不是孝公变法!嬴渠梁用一生保护了变法权臣卫鞅,用一生实现了变法强秦之志,可谓明君典范!

西汉贾谊在《过秦论》中写到“秦孝公据肴函之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志”!可见西汉文人骚客对秦孝公是认同的!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也很厉害,不过他们二人承接了秦孝公带来的崛起,相当于守业,国家那个时候已经有法可依,不再像一只无头苍蝇乱撞,按照秦孝公制定的国策,就一点:大举东出,争取统一六国!

灰灰谈谈史觉得试问,秦孝公在破烂不堪的情况下还在想着大一统,真的没谁了!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因为秦孝公,在那个艰难的时刻,上顶着灭国之灾,还要力排众议老世族,坚持变法。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作用。打破了山东士子不入秦的谶语,奠定了人才基础,使国家重新振作起来,并且为走向强大,打下根基。很有气魄的一位君主。 而赢驷是一位承上下的君主,彻底的坚定不移的维持新法,军事上占领巴蜀,为战争赢得了一个大粮仓,把义渠国灭掉,为进一步东进打下良好基础。 他的小儿子赢稷使得秦国一举成为,战国首雄,其他六国再无还手之力。只是白起之死,是他的一大败笔。

标签: 秦孝公战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承乾作为贞观第一位太子,他腿残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唐太宗的嫡长子、贞观第一位太子李承乾腿部残废的原因在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相关的说法众多,但并没有能让绝大多数人认同的结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造成人类肢体残疾的原因大体上有两种:第一种是体外因素造成的永久性肢体损伤,比如膝盖中了一箭、腿被石头砸断、坠马导

  • 播州之役:万历三大征之一,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三场大战巩固了中华疆

  • 伯禽治国颇有才能,为什么还是有人预测要被齐国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伯禽,周朝,历史解密

    由于自己还要在朝廷里面辅佐君主,周公就让他的儿子去鲁国接受封地。临走之前嘱咐儿子说,我的身份已经跟高贵了,在这个天底下能比我强的人也许只有君主了,但是我从来也不骄傲,如果有人来拜访我,我可以先暂停洗头,甚至可以先不吃饭。这样子来对待别人,我都很担心会有贤人对我不满意,你出去之后千万不能因为这块封地是

  • 揭秘:上古三大邪刀是怎么制作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上古三大邪刀,上古,野史秘闻

    夏朝未建立之前的中国古代历史,一般统称为上古时期,在上古时期中,出现过许多神奇的人、事、物,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这上古三大邪刀。上古三大邪刀指的是龙牙、虎翼、犬神,没有人知道它们由谁所铸造,只知道炼制它们的材料都是世间最邪恶之物,充满了黑暗诅咒。夏朝末代君主夏桀便是这三把邪刀的主人,夏桀在位时期,三把

  • 秦襄公在他执政期间推行了哪些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秦襄公,战国,风云人物

    受了褒姒蛊惑的周幽王身死申侯和戎狄人之手。既是周室国戚又是诸侯国君的申侯,引狼入室,致使戎狄人盘踞镐京,却无力讨伐,只得密书诸侯“勤王”。前太子宜臼复立,为周平王。平王为避戎狄锋镝再犯,东迁以求久安。值此风云变幻之际,附于诸侯的秦人之首,秦襄公,审时度势,带领心怀赤子的“附庸”之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 科举制度分为哪六个等级?探索古代的科举学历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科举制度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前后共经历一千二百余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古代科举学历的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古代的科举制,自然不能简单和现代的考试体系相比较。但如果非要比较的话,童生大概相当于今天的985、211大学本科生;秀才相当于是研究生,享受国家补助;举人和进士,则相当于国考当中

  • 揭秘:八女投江救下的竟然是一个叛徒?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八女投江,近代,战史风云

    八女投江是发生在抗战时期的一个悲壮故事。不为人知的是,八姐妹用本人年老的性命,救出来的的居然是一个背叛份子。这是她们事前相对想不到的。1938年5月,7万名日寇对抗联第二路军施行“重点围剿”,抗联第四军和第五军面对旗开得胜的危局,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决议远程包围。第四军和第五军的女同志也被合编成一个

  • 清朝军马是从哪里购买的?又在哪里喂养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在清朝统治者看来,骑射向来是立国的根本大计,因此对于军马的管理向来都给予高度的重视。江南地区气候湿热,人多繁杂,不适合蓄养马匹。每年大批量的军马死亡,导致采购马匹需要花费的银钱数额居高不下。江南本地无良马,一般都从外地采购,因此运输成本又成为额外的军费负担,给兵丁生计带来消极影响。驻防江南的八旗、绿

  • 南北朝奇葩皇帝,被大臣随意打骂不敢还手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魏,南北朝,野史秘闻

    对于帝王来说,手下的臣子需要听从自己的安排,臣子是帝王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帝王砧板上的鱼肉,可以任由皇帝宰割。人们很难想象如果这种关系倒转后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而实际上在历史上真的出现过权臣把持朝政的情况,皇帝成为了权臣手中的木偶,而且还要被随意打骂。这段历史就出现在北魏政权时期,当时北魏政权混乱,百

  • 在曹魏政权中,死后被谥为“刚侯”的武将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说到三国绝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汉末三国,在曹魏政权中,有两位武将死后被谥为“刚侯”,能被谥为刚侯的,都很不简单,在蜀汉,被谥为刚侯的是黄忠,黄忠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在曹魏,被谥为刚侯的,一位是张辽,这是“五子良将”级别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