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隋朝这样能动员百万人力的国家,为何却打不过高句丽?

隋朝这样能动员百万人力的国家,为何却打不过高句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395 更新时间:2024/1/19 1:05:08

隋炀帝统治的时期,国内动荡不安,各地频频发生起义事件,这与隋炀帝的一番急功近利的操作有关。他在位的时间并不算特别长,可自己确实做了太多的事情,国内大工程一个接着一个,像修运河,修东都这些工程都动用了大量的民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隋朝原本才结束南北乱局不久,按理说他们应该让民众好好休息一下,可没想到,隋炀帝为了自己的野心,把百姓当作牲口一样使用,这是他最终失败的主要因素。当然,以隋朝的国力,之前的这些工程还是可以承受的,可真正让它无法承受的,是隋炀帝开的几次大规模征伐高句丽的战事。

高句丽很早就已经出现,不过它们真正强势的时期,还是在隋唐时期。高句丽此时已经占据辽东,朝鲜半岛广大的疆域,拥有几十万的军队,数百座城池。和很多在辽东出现的政权不太一样,高句丽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明,他们还有了自己的文化,通过和中原文明不断交流,高句丽的实力也是越来越强。隋炀帝对于在东北的这个强敌并不放心,况且高句丽的野心也开始暴露出来,它们就曾经和突厥联合,试图主动进攻中原。对于隋炀帝来说,打高句丽是一个证明自己朝实力的方法。

隋朝当时也正处在强势时期,隋炀帝第一次出兵就动员了几十万的军队,算上大量的民夫,前后用了上百万的人力。可谁都没想到,隋朝军队第一次的征战却以失败告终,军队损失惨重,大量的物资器械都丢在了高句丽,这还间接帮助高句丽又发了一笔战争财。

东征的失败让隋炀帝非生气,他又再度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事,又一次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实际上他的东征只进行了两次,第三次虽然开始集结,但还没有实施就已经结束了,他也很快就被推翻。两次的东征耗尽了隋朝的力量,也彻底葬送了隋朝的统治,按理说一个能动员百万人力的国家,怎么可能打不过高句丽呢?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前后两次,隋朝大量的军队都陷落在高句丽。

这是中原王朝很少出现的情况,隋朝的东征到底有哪些问题呢?首先,隋炀帝的作战思路就有极大的问题,其实可以参考像汉朝,唐朝的几次远征,封建王朝的国力其实远远没有我们今天想象得那么强,动员几万人作战,起码要有几十万人保障后勤物资。这就代表着有数十万的人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因此汉唐这些朝廷,远征的规模往往不是特别大,不可能像隋炀帝这样,一次次动员出几十万的人去打。

过于庞大的军队去远征,不仅仅是极大程度消耗国力,还会造成作战的混乱。因为古代没有电话这些东西,军队根本没办法正常协调统一,当一个几十万规模的军队远征分散在各地,协同作战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高句丽的地形是比较复杂的,正面沿着辽东进攻,没有足够宽敞的大路,沿着水路进攻,又无法让大军全部通过。隋炀帝最初的思路就是靠着足够的人员去平推,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迫使高句丽主动投降。

可当高句丽意识到隋军人员太多的弊端后,他们的作战就非常灵活,就是把你耗在这里,一旦隋朝军队无法速战速决,高句丽的胜算就越来越大。偏偏隋炀帝还非常喜欢干涉军队,他希望既能打赢高句丽,又能让自己非常风光,因此高句丽这边反复诈降,拖延隋朝的进攻,隋炀帝都允许了,底下的将领想要灵活作战都非常困难。

隋朝也没有能很好利用自己的优势,大军持续消耗在辽东,只会让他们更加被动。第一次东征失败,就已经决定隋军接下来的命运了,因为第一次征战已经让隋朝透支了自己的国力,国内乱象丛生,各种起义不断,隋朝已经没办法像之前一样,维持强大的动员能力了。因此,当隋炀帝吸取了第一次教训之后,他第二次还是没能成功,杨玄感的叛乱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可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毕竟他已经惹得天怒人怨了。

隋朝这么强大的动员能力,在历代的王朝里面也是比较少见的,可这才是他们最愚蠢的做法。动员如此庞大的人力,古代的王朝是根本扛不住的,像唐朝这些政权就非常聪明,动员的人数不是非常多,可即便这样,战争对于国家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它们也必须要尽早结束战争。

隋朝一边用这么庞大的人力,一边又没有一个能维持这种力量的制度机构,自然就会出问题的。高句丽能一直苟那么长时间,也是与他们的地缘环境有关,他们能依靠着东北地区复杂的山地,以及相当恶劣的气候去抵挡大量的军队。高句丽还利用这种地势,打造出了一套出色的山城防御体系,隋炀帝这种试图靠着大兵团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注定行不通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好水川之战中宋军占据优势,为何却最终战败呢?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

    好水川之战是北宋与西夏作战中的一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宋军大败,死伤过万,大量军事将领阵亡,领军的主帅夏竦被贬河中通判;副帅韩琦上书请求朝廷治罪,被贬秦州知州;作为主将之一的范仲淹,则被贬到了耀州担任知州。好水川之战,宋军明显占据优势,为何却遭到了失败的命运?1041年,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已经持续到了第三

  • 探索明代地方官员到任制度,到任后还有哪些程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官员,历史解密

    地方官对地方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朝是如何管理地方官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之中,一切的制度都是围绕着皇权而建立的,政治上以皇权为中心的官僚政治贯穿了整个封建两千多年的帝制。官员作为了国家政策的制定以及执行者对于国家机器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清朝的慎刑司权力有多大?他们是如何管理太监和宫女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在各种清朝影视剧中,凡是宫女和太监出现了错误,就会出现慎刑司的名字。在影视剧中,似乎慎刑司是专门管理和处罚太监、宫女们的机构。那么,慎刑司的权力到底有多大,究竟有没有权力判处太监或者宫女死刑。认真的说,慎刑司处理的案件,不需要经过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机构的审核,直接等于终审判决。因为,慎刑司专门为

  • 韩信韩信以前没打过仗,为什么还能“纵横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信,汉朝,风云人物

    我们所熟知的韩信是被赞为“国士无双”的人,他的出现犹如天降神兵,他的事迹也被广为传颂。那么又有人说了,韩信和刘邦一样是一个草根英雄,年轻时可落魄了,一边无所事事,一边又天天想着要登上人生巅峰,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最让人看不起的。韩信是草根英雄?非也非也,韩信是英雄,这是无可厚非的,他在军事上的才能是不

  • 武则天在神龙政变中被迫退位后,她还有着哪些权利?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武周王朝出现在唐朝中期,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却撼动了中国几千年的男权统治地位。这些都是因为武则天过人的胆识和智慧所成就的。武则天的政治经验有着丰富的积累,政治手腕高明。神龙革命后武则天退位,但是一代女皇就这样轻易抛弃了对权力的掌控吗?神龙革命武则天还有权利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探索甲申之变的具体经过,李自成做了哪些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据有东北,先后四次入关,得胜而归,正在寻求据有全国统治权的策略。李自成农民军在中原战场上六次击溃明军主力,入据

  •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用了多大力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倒拔垂杨柳,历史解密

    鲁智深三拳打死了恶霸镇关西被官府缉拿,无奈出家五台山做了和尚。不久又占山为王做了二龙山大寨主,最后英雄聚义上了梁山,成了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的一员。鲁智深的英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尽人皆知。那么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到底是真的吗?鲁智深拔树这事确实是有,但是这棵树绝对不是什么柳树而是一棵杨树。因为在古代有

  • 明朝太监张永与当朝大学士杨一清为何能结成好友?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永,明朝,野史秘闻

    说起明朝正德年间的太监,八虎可是赫赫有名。八虎之一的张永在去世时,大学士杨一清竟亲自为张永撰墓志铭。杨一清为一代名流,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曾在嘉靖3年任内阁首辅,可谓是一代名臣。张永只不过是一个太监,且八虎在正德年间作威作福,张永本人在正德和嘉靖年间也曾为非作歹,声誉并不好。杨一清竟能屈

  • 他是建文帝幼时玩伴,还拥有30万神秘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沐晟,明朝,风云人物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为人方面或许有受人诟病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个好皇帝,并且曾经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储君朱标,并为他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工作。但是可惜的是,朱标的人生过于不幸,竟然在朱元璋之前便去世了,因此继承人的选择便成为了朱元璋最为无奈的事情了,最终他选择了朱允炆。这或许是中国古代

  • 嘉庆对和珅的行为愤怒不已,却因乾隆的存在隐忍了多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即使没读过清史,通过关于清朝的影视作品,我们也可以知道和珅的贪婪程度,新皇上任后抄他的家时,看到从他家里面抄出来的巨额金银珠宝,直接气得发抖。正因为乾隆对他的无限信任,才让他做出了买官卖官等中饱私囊之事。碍于乾隆的存在,嘉庆帝就算对和珅的行为愤怒不已,也只能暗自忍下了。嘉庆帝越是隐忍,和珅就越是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