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邦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竟能让诸如萧何等开国功臣跟随

刘邦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竟能让诸如萧何等开国功臣跟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726 更新时间:2024/1/6 10:03:46

学习分两种,一种是学校这样量产的系统性学习。另一种是根据生活中接触的未知,然后试图去了解,去掌握。刘邦只不过是没有经过量产的系统性学习,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主动去学习的东西一点都不输给系统性学习。刘邦一直都在学习,从未间断,光靠运气是做不了帝王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不解释,避谈这类极个别现象。如果小孩子知道了,那就这么说——乱世出枭雄,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下去就行了,现在是太平盛世,打打杀杀那一套行不通了。

牛不牛不是看好学,儒生很好学,有什么用呢。刘邦牛的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判断力超一流,运气超一流,纵观高祖本纪,没讲他因好学成功。给小孩子讲这些还有点早,你只能告诉他刘邦有很多比好学牛得多的本领,你学不来的,只有好学你能抓住。

人家领将之才,你连领兵之才都不是,你就是个当小兵的,问什么领导爱不爱学习,人家当然爱学习,只不过人家爱学的东西跟你要学的东西不是一马事。你学习是为自己有口饭吃,学的是基础知识应用,人家学的是让怎么让天下归心、所有跟他的人都有饭吃的高级哲学,你确定你看得懂人家学什么吗,就敢妄言人家不爱学习,是,人家是不爱学习,人家当然不爱学你要学的加减乘除、之乎者也、ABCD啦,人家只有兴趣学高屋建瓴下大棋的精英管理学。

说刘邦不学习,萧何灌婴曹参樊哙一大班人不同意。萧何从县秘书长到后勤部长,灌婴成骑兵专家,樊哙从卖肉成猛将,他们的技能值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韩信拜将前也没指挥过大兵团作战,还不都是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小弟们这样,大哥也得这样,做不到,大哥分分钟换人。

项羽败是必然的,因为代表的是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势力,而且他只想成为周王的地位,刘邦是想成为始皇帝级别的,所以二人理想不在一个层次上,而且灭秦后的楚汉战争中,刘邦想的谋天下,项羽想的是稳固霸权,像春秋五霸一样。刘邦到底从哪学了这些政治手段,虽然史书上记载的不多,但是只要我们用心,还是能发现很多蛛丝马迹的。下面我来尝试分析下,如有纰漏,还烦请各位知友批评指正。第一,刘邦不事生产。说明什么?说明他平时结交朋友多,他都结交了什么人?他年轻的时候听说魏公子贤,想去投奔他,走到半道魏公子死了,就跟魏公子的门客张耳成为了知己。看到史书记载这一细节我震惊了,刘邦早早就进入了魏公子的圈子了。

我们知道魏公子生前礼贤下士,养了数千门客,其中不乏用能将用谋者,刘邦本身很好学,天天又不干农活,又好酒及色,显然一天的日常是这样的:早上跟魏公子的门客闲聊,讲故事经历,评价谁牛逼。晚上刘邦安排酒局喝酒,专门跟有才能的人喝酒(刘邦经常去寡妇那赊酒喝,然后寡妇一看每次刘邦来喝酒,人就很多。年底结算的时候就把刘邦的酒钱给免了,从这个小细节来看,刘邦是真心交朋友的。

我们可以大概推算下:刘邦请客喝酒一次赊账,萧何一次,樊哙一次,张耳一次……假设刘邦认识20个人,每个人请客这20个人都来的话,那么一年就和20次大酒,平均两周一次,酒馆自然可以免去刘邦那次酒钱,相当于打了九五折,大家震惊了不?),喝酒开心了,请他们去押妓。所以,这段经历让刘邦长了很多见识。并且学到了很多谋略以及部分用兵的知识。并且知道了谁比较有才华,兵法十三篇肯定看过,所以张良用太公兵法,韩信给他讲天下大势,他一听就懂了。

第二,刘邦后来还弄了一个秦朝的亭长当。我们来聊聊亭长到底能干啥?亭长相当于现在的村长。管理的区域十几公里大,下面直接接触的是底层的劳动人民,上面接口的是秦朝官吏。我们都知道,山高皇帝远,村长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土皇帝,上级的任何事情只能通过村长落实。下面的群众有什么想法,也是村长去协调,久而久之,群众里面有什么勾心斗角,家长里短的刘邦绝对是一清二楚的。而且刘邦自己不贪财---喜施,这点非常关键,一般当官的,有三类人(贪污的,清廉的,喜施舍的。个人觉得他们得民心的大小是这样的,喜施舍的>清廉的>贪污的)。从这里来看,刘邦当亭长这几年(具体史书没有记载,从我朝推断,就算五年一届,只要这个村长公平公正,有威望,那么是不受连任的限制,可以说是终身制的。),收获了大量民心。

这是显然的,村里的大小事,刘邦都去协调处理,从刘邦不贪财这一点来看,刘邦协调的纠纷是很有威望的。道理很简单,只要刘邦没有小九九,那么他协调处理的纠纷案件一定是公正的,这样的事情处理得多了,那么他在这一带是非常有群众基础的。这也是为啥秦朝县令造反需要找刘邦帮忙的原因了,因为他有群众基础,非他不可。另外,他通过亭长这一层最基础的秦朝官员关系,他还认识了他上一级的领导以及相关的人物,并且因为第一点,平时经常讨论大家的才华,对周围他认识的人有什么能力也都了如指掌。这为他知人善用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个人觉得项羽这一点就比不上刘邦了,项羽本身自己力气很大,而且自己是贵族,考验人才往往还带有贵族的气息,有可能还看出身,因此韩信,陈平之流在项羽那边是不可能像刘邦这么重用的。扯远了。

第三条:汇总第一条第二条,结论就慢慢清晰了:第一条带给了刘邦专业知识诸如谋略,兵法,他所认识人的才能。第二条带给了刘邦群众基础。因此,哪怕刘邦违抗秦朝的法律,因为有民众基础在,他逃亡都没人举报他,他才能活下来,而且因为违抗秦朝的法律,导致那些犯法的人死心塌地的追随他。这也是为啥萧何,曹参不敢跟他抢头头当的原因。你想想,一个黑帮老大,后面站着40个不要命的跟着他干的,他说他把老大的位置让出来给你干,你能干得了么?你能指挥得动他的小弟。史书肯定是不会这么记载的,但是从我们对刘邦当时的场景进行分析,你会发现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又是怎么从后周太祖郭威身上学来?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后周,郭威,文史百科

    在宋太祖赵匡胤于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之前,他为此而效力的后周,早就有了黄袍加身一事,而开启这一事件的主角就是后周太祖郭威。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又是怎么从后周太祖郭威身上学来?郭威怎么也算是出生于将门世家,他的父亲郭简就曾担任过晋王李克用的顺州刺史,但郭简最终被当时割据幽州的节度使

  • 古代女子都有哪些护肤品?效果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女子都有哪些护肤品?效果如何?古代最好的护肤原材料就是益母草灰。她的生命力很强,易生长。它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含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可以将脸上的油和脏通用洗掉。在护肤品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把它烧成灰,之后把水倒进去搅拌。之后用小火慢慢的烧。大概半个小时后将它拿出

  • 魏延作为刘备手下的大将,诸葛亮为何却选择培养姜维?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魏延是刘备手下的大将,深受刘备的器重。当年刘备入川的时候,只带了两员大将,一个是黄忠,一个是魏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刘备夺取汉中的时候,想任命一位汉中太守。当时大将都认为应该是张飞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自以为是自己。可是,刘备一宣布任命的是魏延,让全军都很惊讶。刘备在任命

  • 曹操最初很是势力单薄,但为何却让五大谋士投奔于他?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在三国中,虽然国家的领导人是曹操、刘备和孙权,但是他们的帐下其实有很多武将为他们冲锋陷阵,自然身边也有很多的谋臣,为他们出谋划策。而三国时的曹操其实在开始的时候是实力并不强大,但是却引得五大谋士竞相投奔于他,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当时那个世家大族为大的时代,

  • 造成隋朝宫廷政变的导火索,难道真是因为一个女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杨广在后世的描写中一直是一个昏庸荒淫的残暴君主,但其实他功过相抵,并不能一言概之,但是后世对他的评价却大都较差,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文帝之死一直扑朔迷离,加上野史中一直有传闻说隋文帝是被他儿子害死的,后世也就先入为主的认为隋文帝真的死于非命。按理说,当时杨广

  • 除了三国时期的猛将张飞之外,历史上还有哪些因酒误事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酒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事也能坏事。《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中的忠义酒;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动魄酒;关羽温酒斩华雄的豪迈酒;还有张飞佯装酒醉战张颌的智慧酒……但杀猪出身的张飞成也是酒、败也是酒,最后身首异处,也在一个酒字上。张飞爱憎分明,不遮不掩,喝酒也是这样,控制不住量,把握不住度。他不但好酒,而且成瘾,

  • 周朝有什么黑科技?详解周朝的科技与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周朝有什么黑科技?周朝有什么文化传承了下来?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华夏族奴隶制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周朝的科技成就吧!青铜艺

  • 在乾隆驾崩后的,嘉庆又是怎么处置这些年轻嫔妃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历经12个皇帝,从一个封建时代到社会思想逐渐西化的过程,经历无数的风风雨雨,然而这个朝代还是有独属于它的鲜艳色彩,而这抹色彩自然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所创造的康乾盛世了。在这三个人中乾隆无疑是最幸运的一个,乾隆的一生在整个封建历史上都是极为幸运的。康熙被称为千古

  • 清朝科举制度是怎么样的?清朝科举制度的利弊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清朝科举制度是怎么样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清朝科举制度的利弊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就快来一起看看吧。清朝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清朝要想参加由国家举办的正式科举考试必须要先参加科举的初试,而科举的初试中一共有三个环节的考试。首先是童试,童试成功者,便可以进入督学考试,

  •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那么三国时期有哪六大名将之女?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时代,名将无数,厉害无比,正所谓虎父无犬子,那么,名将后代自然也不会坠了其父的威名,即使身为女子也不例外。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三国的六大名将之女吧。一、关凤关凤,名凤,字银屏,为武圣关羽之女,喜好舞刀弄枪,赵云为他的师父。她武艺高超,谋略过人,孙权派人来荆州提亲,但遭关羽严词拒绝。关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