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果当时诸葛亮没有拥立刘禅,那么结局会有什么改变?

如果当时诸葛亮没有拥立刘禅,那么结局会有什么改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05 更新时间:2023/12/6 8:26:24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们知道在三国中后期有一场战争叫做夷陵之战,是刘备为了给自己兄弟关云长报仇一怒之下发动滴战争,当然战争结果就是刘备惨败,因此刘备郁郁寡欢一年之后不幸去世,再临去世之前,在白帝城召见诸葛亮商讨托孤事宜。

刘备大致意思:“我这个儿子生性愚钝这个我知道,你能力比曹丕高出十倍不止,如果你觉得我这个傻儿子能扶持你就扶持,如果觉得不能你就自己代替他,总之一定要收复汉室!”诸葛亮听了之后泪流满面:“臣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少帝刘禅!”

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彰显了诸葛亮为了刘备事业鞠躬尽瘁的气节。只是可惜了他那个时候所处的环境,上没有一个可以扶持起来的皇帝,下没有稳定的国力,可以说是空有一身好本领。虽然多次进行北伐,但是全部无功而返,加上朝廷内部有奸臣在刘禅旁边吹耳旁风,诸葛亮很多行动其实特别受到限制。

让小编印象深刻的就是再一次北伐过程中眼看就要取得阶段性胜利,刘禅听信谗言怀疑诸葛亮要在外地自立为王,于是急忙召回他,并因此错失良机。这样就引发了好多人疑问:如果当时诸葛亮没有拥立刘禅,那么结局会有什么改变么?在小编看来不会有什么改变,为什么呢?听我慢慢跟你讲。

诸葛亮本来就是一介草民,在得到刘备赏识之后,发现自己终于可以施展自己抱负。那时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也是空有大志,身边极度缺乏人辅佐经历了好多次失败,就连自己身边谋士都让曹操给挖走了。就在刘备第三次拜见诸葛亮时,他发现眼前这个人可以施展自己志向,于是两人展开了长达一天一夜滴隆中对,共同商讨天下三分大计。从此之后诸葛亮就一心匡扶汉室,对待刘备可以说是鞠躬尽瘁,也被司马懿称为最难对付滴对手。

可是诸葛亮是人不是神,自从刘备死了之后,因为刘禅无能,举国上下事无巨细都要让他来操办,就连出门北伐也要写个《出师表》。就这样诸葛亮由于过度疲惫,最终劳累死在五丈原。

可以想想滴是,诸葛亮在丞相位置上还能这样劳累,那如果做了君主那岂不是会更累。取代了刘禅那更是全国各种事情都要经过他手,这样做之后让诸葛亮死得更早。还有就是如果诸葛亮当时取代刘禅,那么朝廷之上忠于汉室的人可能会不满意诸葛亮这样做法。以至于历史是否会改变,其实答案也是否定的。

首先,那个时候蜀国各个层面都很匮乏,外部战乱不断,内部人心又不团结,所以综合国力远远不如之前,其次当时蜀国根本没有能拿得出手滴大将,同时谋臣也几乎是断层了,再这样情况之下,一切事务只能由诸葛亮打点。最后,如果诸葛亮做了君主,他就只能一直镇守在成都,不能上前线。这样的话,北伐就根本不可能顺利进行,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没人能够代替诸葛亮在北伐中作用。

其实,北伐对于蜀国来说并不能改变命运,最多是延缓其灭亡。换句话说,北伐不是为了进攻,是为了防御,如果没有北伐,那曹魏大军很容易就能攻到成都门外。

天下分久必合,这是趋势,以当时那个局面诸葛亮一定知道,这件事情成功率很低,因为曹魏势力分布广泛,后继有大量人才源源补充,而蜀国位于深山人才和资源都很匮乏。可就是在这样情况之下,诸葛亮还是带领着一众士兵防御了曹魏部队一次次致命进攻。且不说最终结局,就说诸葛亮到死都要效忠蜀国这种做法就值得后人尊重。

诸葛亮是一代名臣,是一个神算子,是一个有高尚风节滴人。由于《三国演义》对他神话太多,以至于后人对他有所质疑,有人说不应该北伐,不应该拥立刘禅等等。尽管有这些疑惑,但都不能掩盖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这一件事情。“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就是对他最好地描述。三国争议:如果诸葛亮取代刘禅,结果会怎么样?对于这件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因为诸葛亮永远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仰韶文化发展分为几期?具体有什么差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仰韶文化发展分为几期?具体有什么差别?其实仰韶文化的分期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下面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早期分三段,5000BC ~4900BC ~4300BC~4000BC。典型遗址有陕西省临潼零口遗存、河南省长葛石固遗址、河北省易县北福地遗址、河南省方城大张庄遗址、陕西省西

  • 西北叛乱是马超首先提出来的,他为何要推举韩遂为盟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马超无论是作为战将还是西北诸侯,都是三国时期西北地区最有势力的人物,但是,这个武功高,名气大,势力强的人,却在西北诸军阀反叛曹操时,推举韩遂作为盟主。马超和韩遂时友时敌,相互矛盾大于共同利益,西北叛乱又是马超首先提出来的,那么,马超为什么要推举韩遂为盟主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 古代退休年龄是几岁?古代退休年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官员多大岁数退休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元璋颁令“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致仕”。退休一词,最早见于唐宋,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复志赋序》中有“退休于居,作《复志赋》”一句,《宋史·韩贽传》上也说:“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

  • 到了南宋时期,农业如何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沙江关主将杨虎,为何恨不得活擒唐朝名将樊梨花?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樊梨花,文史百科

    沙江关主将杨虎,深恨樊梨花不忠不孝,杀子之仇尤深。又闻兵临江边,恨不得活擒梨花,取出心肝,以祭吾儿,方消此恨。忽报红毛道人,黑脸仙长请到了。杨虎大悦,出关迎接,接进官厅见礼,分宾主坐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二位仙师说:“今蒙见召,有何话讲?”杨虎长叹道:“奈因小弟单生一子,

  • 古代城池除高墙建筑之外,还存在着哪些结构及其功能?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城墙是古代的一种重要的防御工事。在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古代中国,人们往往是定居生活,不像游牧民族般四处迁移,为了对外敌进行防御,也就自然而然发展出了城墙建筑,以守护自己的家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常说的城池,实际上就是以作为防御设施的城墙和护城河来代指整座城市,护

  • 在曹操和辛弃疾的眼中,东吴皇帝孙权是位怎样的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吴,孙权,文史百科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在一代枭雄曹操和南宋大诗人辛弃疾眼中,三国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丹阳吕城同样跟孙权有关,此地千百年来流传着“孙权射虎”的传说,故事的大意如下: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建都建业(今南京)。一日早朝后,秋高气爽,孙权

  • 周朝礼乐制度的表现形式是什么?详解周朝礼乐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周朝礼乐制度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周代礼制完整地讲应称之为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制度运行的形式和保障。周礼严格区分

  • 司马昭连心腹都不放过,为何却偏偏放过蜀汉后主刘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在后三国时期,魏国独大,蜀国和东吴皆不可与之相比。而在这魏国之中,看似一派祥和,其实却暗流涌动。尤其是在魏明帝曹睿归天之后,太傅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明争暗斗,让魏国一度内忧外患。但是,司马懿毕竟是魏国高端谋士,蛰伏多年之后竟然凭借3000兵将就发动了高平陵之战,一举将曹爽击败

  • 历史上的宇文化及是好人还是坏人?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宇文化及,历史,文史百科

    宇文化及怎么死的?隋朝时期,宇文化及也是一代英雄豪杰,一直想要当皇帝,“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因为这句话,也值得让人钦佩。那么,历史上的宇文化及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是怎么死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的宇文化及简介宇文化及,隋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隋大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