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自商鞅变法后产生了分家,那么家产又如何分配?

古代自商鞅变法后产生了分家,那么家产又如何分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43 更新时间:2024/1/2 7:06:05

古代,自商鞅变法开始产生了分家,那么古人是如何分家的呢?家产如何分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分家时,原则上是每个儿子平分家产,但实际上呢?同是儿子,父母也难免有所偏爱,再者,家里的所有财产也并不是能够准确的估量价值,分的时候稍有不平衡的情况是存在的。

(一)父母健在,由父母做主,平分现有财产

"诸子均分家产",每个儿子得到的财产是一模一样的,十分公正,据说这种分家方法最早出现在西汉一个叫陆贾的人家里。

史书记载,陆贾是刘邦的属下,提前退休后想到自己的几个儿子,于是拿出曾经南越王送给他的礼物,拿出一半平均分给五个儿子。

并告诉他们,你们以后可以自立门户了,我也不管你们,我现在还不需要你们养老,但是当我来你们谁家里,你们一定要尽心的照顾好我,好吃好喝的供着,如果我以后在谁家里离世了,那么我剩下的财产就是谁的。

不偏不倚,均分家财,还顺便将自己的身后事安排了,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兄弟矛盾,与此类似的还有唐代历任三朝的宰相姚崇

姚崇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历任三朝宰相,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们步上反目成仇的后尘,决定效仿前人给孩子们分家。

将家里的田产均分给三个儿子,写明了遗嘱,为了避免误会造成矛盾,将自己的考量一五一十给儿子们掰扯清楚,甚至连自己离世后的丧葬也一并决定好了,不允许大肆操办,一切低调从简。不仅如此,还给了侄子一笔钱财。姚氏家族在姚崇去世后仍然兴盛了将近百年的时间。

(二)父母去世后,由宗亲长辈作证,分割家产

东汉会稽有名叫许武的村人,家里有两个弟弟,分别叫许宴、许普,父母去世后,许武提出要分家单过,两个弟弟都同意了。

于是他将所有财产分成三部分,每人一份,但实际上他自己的那份价值远大于两个弟弟的那份,加上他颇有远见,经营的好,转头就将现有财产翻了几倍。

这时候邻居就非常看不惯他了,同样是家里的儿子,分家产的时候凭什么大哥分的多?邻居们一边不耻大哥许武的做法,一边赞颂两个弟弟不和哥哥一般见识,是个心胸宽广的,这名声渐渐的传了出去,两个弟弟便被当时的太守举孝廉。

也就在这个时候,许武邀请宗族长辈上门,哭着说道,大家都误会我了啊,我当时那么做都是为了我两个还没有功名的弟弟,分家不均匀正是想让他两人有个好前程,现在我如愿以偿,即使我名声不好了也没有关系,一切都是值得的。

随后又将现有的家产全部赠送给了两个弟弟。邻居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称赞他是个好哥哥,太守见他如此为弟弟考量,大手一挥将他举为孝廉。

明朝吴江人曹大武家里有9个兄弟,他自己被过继给伯父做儿子,这位叔伯家里有田产九百多亩,这些本应该由他全部继承,但曹大武心善,想到生活贫困的兄弟,最终决定让爷爷做主,除了他答应记在名下的三百亩地,其他的全部交给兄弟们。

这些做法在历史上被称之为"义让",被当时的人们称颂,也因此在史书上记载留名,想来大部分情况还是分家产中分割不均产生争吵,所以分家的时候往往会邀请宗族长辈,为的就是和平分家,尽量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争端。

(三)女儿没有权利继承家里的财产

在古代,只有儿子有继承家业的权利,女儿是没有权利继承家业的。女儿出嫁前待在娘家,出嫁到婆家会带上娘家给的陪嫁,这是唯一一次娘家正大光明给女儿家产,给的多少都是娘家人的心意。

有些家里有底气,又舍不得女儿在婆家被欺负的,免不了嫁妆给的丰厚一点,但即使给的再多也不会将家底掏空,这些都是嫁妆,不是分家。

司马相如卓文君两人私奔,卓王孙心生恼怒,一气之下一点嫁妆也不给卓文君,后来还是见女儿过的实在辛苦,到底狠不下心,这才将应给的嫁妆给了。

《水东日记》记载,公元1260年,一个中产阶层家族的嫁女陪嫁标准,"奁租一百亩,奁具一十万贯,十七界。"

(四)丈夫去世,妻子可继承小部分家产

丈夫去世后,妻子是没有资格继承家里的财产的,《实政录》中这样记载:

如果家里的大家长去世了,留下妻子和儿子,那么丈夫的全部家产由儿子继承,在儿子还没有长成之前,家产交由妻子打理。

如果没有留下亲子,但在丈夫生前由养子的,只能继承所有财产的三分之一,其余财产必须分给丈夫的子侄。

如果亲子养子都没有,但是还有女儿的话,也只能继承所有财产的三分之一,其余交给和丈夫血缘亲近的叔伯子侄。

既没有儿子也没有女儿的,为了保证丈夫去世后妻子的日常生活,可以继承两百亩田产,田产是租是卖都由她做主,别人无权插手,但如果这位妻子决定要改嫁他人,那么这两百亩田产是不能带走的,必须归还给宗族。

所以,唯有亲子在,丈夫的全部财产才能留下,不然必定要拿出一部分交由叔伯子侄,至于女儿,在财产继承上地位如同养子。可以看出古人重视亲戚血缘关系,宗族的力量强大,地位高。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长命锁由“长命缕”演变而来,汉代时就已流传到哪些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长命锁是从“长命缕”演变来的,拴五色丝线(长命缕)之俗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或为上古时代南方古越人的文身遗俗,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这习俗自汉代时已流传到北方中原各地。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太平御览》卷三一引汉应劭《风俗通

  •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诸葛亮,但为何却不让他一起入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的军师,而且用刘备的话说,他得到诸葛亮,好像是鱼儿得到了水,那么,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随行,和他一道行动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没得益州时不能丢荆州荆州原本不是刘备的地盘,原来的荆州牧是刘表。曹操南征刘表,正赶上刘表死了,他的继任的儿子马

  • 朱仝在梁山好汉中排列第十二名,那么他有着怎样的绰号?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仝,梁山,文史百科

    说到水浒传里面的好汉,大家对于一些比较耳熟能详的都是很清楚的,但是对于有一些还是比较陌生,比如说这个叫朱仝的,大家肯定都不是很熟悉吧?他是在梁山英雄中排列第十二名。也算是一位义胆忠肝豪杰。那么关于朱仝的绰号到底是什么呢?毕竟众多英雄好汉当中,都是有绰号的。他又是因为什么上的梁山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

  • 汉献帝听到刘备在登基称帝后,为何竟然哈哈大笑起来?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献帝,刘备,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注定是会亡国的时代,幸运的是,三国这群人对待亡国之君汉献帝算是有情有义,汉献帝也是历史上最好命的亡国之君,比起南唐的刘昱,不知强多少倍,这也是因为人家汉献帝聪明,知道东汉保不住了,所以自动禅让,当他退位后不久,便听说了刘备在蜀地登基称帝,不知为何他竟然哈哈大笑起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光绪皇帝为何会同意戊戌变法?只想通过变法来夺权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光绪,戊戌变法,文史百科

    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来思考,光绪继位后,慈禧实际上才是清王朝的一把手,皇帝只是个小孩子,直到光绪十三年,这一年光绪皇帝才开始亲政,也就意味着慈禧把持朝政日子的结束。但是,慈禧对光绪的控制,却没有停止,慈禧太后通过“训政”的方式,使得日后即使光绪帝亲政,也能继续控制着皇帝的命令。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刘奭被立为太子的时候,他对司马良娣如何用情专一?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的长子,刘奭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宠幸一名叫司马良娣的女人,除了司马良娣,太子刘奭还有十几名侧室。刘奭是一个用情专一的情种,把所有的宠爱全部投入到司马良娣一个人身上,据史料记载,其他十几位侧室整日坐守空房,甚至都还是处女之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司马良娣虽然楚

  • 蓝玉真的是因功高盖主而死吗?什么事让朱元璋感到害怕?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蓝玉,朱元璋,文史百科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是著名的“蓝玉案”,此案受牵连被杀的人有一万多人,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被杀呢?历史表面上一直会认为蓝玉的死是因为他功高盖主,那么真的是因为功高盖主吗?其实不是的,主要原因是蓝玉做了一件事,这件事才是他真正被杀的原因,因为这件事让朱元璋感到害怕。相信不知道这件

  • 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与明朝的哪位著名宦官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擅权,朝政日益混乱,边防空虚。这时,蒙古瓦刺部强大起来。瓦剌首领也先梦想恢复“大元一统天下”,便极力向中原扩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449年,瓦刺首领也先率军攻打明朝。王振怂恿英宗率50万大军亲征,以建君威,英宗接纳了他的建议。然而仓促出兵,行伍

  • 建安风骨中以三曹为代表,曹植如何在文学上有开创之功?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建安时期形成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风骨,而曹植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当之无愧地成为三曹之翘楚。他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开创之功,并且取得了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巨大的成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以《洛神赋》为代表的爱情婚姻题材的辞赋之作,是曹植作品中的巅峰之作,其卓越的艺

  • 为什么说武王伐纣只用了一天?历史上有怎样的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武王伐纣,这段历史很多人都听说过,还有专门为此写作的各种古典神魔小说、现代翻拍的影视剧,尤其是整日坐着钓“鱼”的姜太公姜尚,更是成为后世人心中神一般的人物,更是有“奇门遁甲”这样能够让普通人搅和得脑袋爆炸的神作。然而真实情况下,当然不可能出现那么多神仙妖魔对立斗法的情况,可是周武王灭掉商王朝竟然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