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杨志作为杨家将的后人,他与谁对战时施展了杨家枪的绝技?

杨志作为杨家将的后人,他与谁对战时施展了杨家枪的绝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43 更新时间:2023/12/6 15:22:03

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青面兽杨志是一位十分引人注目的人物,有着显赫的家世和不俗的身手,却因时运不济落草为寇。身为将门之后,不能荣耀门楣、为国立功,这似乎也是杨志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不过,在张恨水所著的《水浒新传》中,杨志一扫心中阴霾,是第三批北上抗金的梁山好汉之一,实现了为国立功的理想。他奉命潜入大名府时,不仅出色完成了任务,还在与敌将交手时十分罕见地施展了一回杨家枪的绝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情节发生在《水浒新传》第五十回。当时,杨志奉卢俊义之命率领樊瑞李忠等八位头领乔装成挑夫,带着礼物跟随俘虏喝里色前往大名府。大名府守将巴色玛见宋军如约释放战俘,又送来这么多礼物,心中十分高兴,不仅将杨志等人安置在城外的客栈中盛情款待,还发给每人一枚通行腰牌,令众人能在城中自由出入。虽然受到了这么好的待遇,但杨志却是愁眉不展,因为此行的任务是要潜入城中充当内应,为收复城池做准备。所以,他们必须得设法在城中寻找一处安身之所。

经过一番商议后,杨志带着李忠、焦挺两位兄弟入城,装作采买的样子四处闲逛。当三人进入一条巷子时,一座高大的院落映入眼帘,几人皆是一惊。金兵所到之处,必先进行一番烧杀抢掠,大名府虽然是金兵在河北地区的驻防重地,却也没能幸免,城中好一点的房子差不多都被毁坏得不成样子了,唯独这座宅院整洁如新,不见丝毫损毁的痕迹。杨志上前定睛一看,不禁双眼放光、狂喜不已,只见门首写着 “杨氏宗祠”,两旁柱子上写着“威名传朔漠,伟绩镇高阳”。杨志兴奋地说道:“这竟然是我家的嫡亲祖祠庙啊!”

李忠、焦挺听后皆是不解,问道:“杨兄还没有进门,怎么就知道这是你家的家庙呢?”杨志笑着对二人说道:“朔漠原是辽国之地,杨家除了我祖老令公外,还有谁能在那里传名?下联写得更明白,老令公之子杨延昭曾出任保州防御使镇戍高阳关,河北兵马都归他节制,岂不说的就是他?只可惜早年在大名府时,竟然未能察觉城中还有家庙所在。”正当三人谈论时,院中走出一位老人。经过一番询问后,结果也正如杨志所说的那样,此处正是杨继业父子的祠庙,而守在这里的老人也是老令公的后人。

众人进入祠庙后,杨志拜过先祖,老人向他诉说了金人未洗掠杨氏宗祠的缘由。原来,驻扎大名府的金兵之中有许多将校都曾参加过征辽之战,杨家父子的威名早已如雷贯耳。守将巴色玛听闻城中有杨家宗祠后,特意在祠庙外贴上榜文,禁止金兵前来袭扰,所以才能保存得如此完好。杨志听后大喜,当即向老人说明此来的目的,当天就带着众兄弟悄悄搬入祠庙。有了杨氏宗祠的庇护,杨志等人在城里安心潜居下来,除了偶尔派人与城外的戴宗互通消息之外,从不轻易出入闲逛,一连数日相安无事。

一日,杨志正和叔父在祠庙中谈论杨家旧事时,忽然听到外面一阵喧闹之声,便径直前往街巷一探究竟。到了街上才知道,大名守将巴色玛已经下令,最后在城中洗掠三日,准备撤军归北。金兵得到命令后,放开手脚在城里肆意烧杀抢掠。看着眼前凄惨的场景,杨志怒火满胸,恨得把牙齿咬得嘎嘣作响。但回头一想,此时攻城部队尚未抵达,如若贸然动手,势必会前功尽弃,影响大局,只得暗暗忍下这口恶气。

金兵洗掠大名府的第二天,城中的动静忽然小了许多。杨志正在纳闷时,见老人的两个儿子从外面跑回来,称宋军兵临城下,金人打开城门,正带着抢掠的物资向外撤退。杨志听后,猜到一定是卢俊义率部杀到,隐忍已久的怒火终于爆发。他赶到城门斩杀了一员金将,夺了长枪和战马,向刚出城门的巴色玛追杀而去。巴色玛是久经沙场的金国大将,见身后有人追杀而来,当即转身迎战。不过,巴色玛虽然骁勇,但却不识杨家枪法的厉害。二人刚一照面,杨志就施展了杨家枪中的一招绝技——回马枪,仅一招便将巴色玛刺落马下,随后将其生擒活捉。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自商鞅变法后产生了分家,那么家产又如何分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自商鞅变法开始产生了分家,那么古人是如何分家的呢?家产如何分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人分家时,原则上是每个儿子平分家产,但实际上呢?同是儿子,父母也难免有所偏爱,再者,家里的所有财产也并不是能够准确的估量价值,分的时候稍有不平衡的情况是存在的。(一)父母健在,由父

  • 长命锁由“长命缕”演变而来,汉代时就已流传到哪些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长命锁是从“长命缕”演变来的,拴五色丝线(长命缕)之俗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或为上古时代南方古越人的文身遗俗,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这习俗自汉代时已流传到北方中原各地。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太平御览》卷三一引汉应劭《风俗通

  •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诸葛亮,但为何却不让他一起入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的军师,而且用刘备的话说,他得到诸葛亮,好像是鱼儿得到了水,那么,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随行,和他一道行动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没得益州时不能丢荆州荆州原本不是刘备的地盘,原来的荆州牧是刘表。曹操南征刘表,正赶上刘表死了,他的继任的儿子马

  • 朱仝在梁山好汉中排列第十二名,那么他有着怎样的绰号?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仝,梁山,文史百科

    说到水浒传里面的好汉,大家对于一些比较耳熟能详的都是很清楚的,但是对于有一些还是比较陌生,比如说这个叫朱仝的,大家肯定都不是很熟悉吧?他是在梁山英雄中排列第十二名。也算是一位义胆忠肝豪杰。那么关于朱仝的绰号到底是什么呢?毕竟众多英雄好汉当中,都是有绰号的。他又是因为什么上的梁山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

  • 汉献帝听到刘备在登基称帝后,为何竟然哈哈大笑起来?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献帝,刘备,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注定是会亡国的时代,幸运的是,三国这群人对待亡国之君汉献帝算是有情有义,汉献帝也是历史上最好命的亡国之君,比起南唐的刘昱,不知强多少倍,这也是因为人家汉献帝聪明,知道东汉保不住了,所以自动禅让,当他退位后不久,便听说了刘备在蜀地登基称帝,不知为何他竟然哈哈大笑起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光绪皇帝为何会同意戊戌变法?只想通过变法来夺权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光绪,戊戌变法,文史百科

    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来思考,光绪继位后,慈禧实际上才是清王朝的一把手,皇帝只是个小孩子,直到光绪十三年,这一年光绪皇帝才开始亲政,也就意味着慈禧把持朝政日子的结束。但是,慈禧对光绪的控制,却没有停止,慈禧太后通过“训政”的方式,使得日后即使光绪帝亲政,也能继续控制着皇帝的命令。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刘奭被立为太子的时候,他对司马良娣如何用情专一?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的长子,刘奭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宠幸一名叫司马良娣的女人,除了司马良娣,太子刘奭还有十几名侧室。刘奭是一个用情专一的情种,把所有的宠爱全部投入到司马良娣一个人身上,据史料记载,其他十几位侧室整日坐守空房,甚至都还是处女之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司马良娣虽然楚

  • 蓝玉真的是因功高盖主而死吗?什么事让朱元璋感到害怕?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蓝玉,朱元璋,文史百科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是著名的“蓝玉案”,此案受牵连被杀的人有一万多人,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被杀呢?历史表面上一直会认为蓝玉的死是因为他功高盖主,那么真的是因为功高盖主吗?其实不是的,主要原因是蓝玉做了一件事,这件事才是他真正被杀的原因,因为这件事让朱元璋感到害怕。相信不知道这件

  • 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与明朝的哪位著名宦官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擅权,朝政日益混乱,边防空虚。这时,蒙古瓦刺部强大起来。瓦剌首领也先梦想恢复“大元一统天下”,便极力向中原扩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449年,瓦刺首领也先率军攻打明朝。王振怂恿英宗率50万大军亲征,以建君威,英宗接纳了他的建议。然而仓促出兵,行伍

  • 建安风骨中以三曹为代表,曹植如何在文学上有开创之功?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建安时期形成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风骨,而曹植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当之无愧地成为三曹之翘楚。他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开创之功,并且取得了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巨大的成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以《洛神赋》为代表的爱情婚姻题材的辞赋之作,是曹植作品中的巅峰之作,其卓越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