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备托孤诸葛亮时是怎么想的?他为何还要加上一个李严?

刘备托孤诸葛亮时是怎么想的?他为何还要加上一个李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3 更新时间:2023/12/27 9:29:00

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驾崩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我相信,当刘备对诸葛亮说出“儿子不行,你可代之”时,诸葛亮心头一惊,不知所措,然后一喜,这一喜不是说“小人得志”或者诸葛亮有“篡逆之心”,而是人之常情。说明上司对你无比的信任啊。但是,诸葛亮只高兴了几秒钟,因为李严被刘备任命为了副丞相。这说明了什么?以诸葛亮的聪明不会不知道。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23年6月10日之后,历史只能靠猜。历史上的历史学家们个个都在猜,答案自然也就五花八门。这些五花八门的看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以陈寿为代表,认为刘备宽厚弘毅,托孤之举真乃“古今之盛轨也”。元人胡三省,清人赵翼都是这一论点的鼓吹手。另一类以晋人孙盛为代表,他认为托孤之举“谓之为权,不亦惑哉”。意思是说,刘备托孤压根儿就是彻头彻尾地玩弄权术,而且孙盛十分笃定,“不亦惑哉”。

历史上赞同陈寿观点,或者认同刘备临终之时是“弘毅之士”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的论点主要是:刘备知道诸葛亮的为人,也知道刘禅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为了社稷江山的“大局”,刘备发出了“你可代之”的肺腑之言。这种真诚之言,虽然听上去有点儿“挑衅”的意味,但是无伤大雅,可以忽略不计。

就好像你跟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孩子第一次相见,你问她怎么还不结婚?这是不礼貌的,甚至是挑衅的。不过,其实你的心是真诚的,你是想这女孩子早点告别孤独的生活。所以,跟你的真诚相比,所谓的“不礼貌”又算得了什么呢?

其实,刘备说出的这句话正好体现了“舜之公道以天下与人并不沾恋” 。

康熙皇帝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康熙皇帝在《御批通鉴辑览》中写道:“刘备和诸葛亮关系非常好,刘备平时以鱼和水的关系来比喻他跟诸葛亮关系之铁。

也就是说,在刘备心中,诸葛亮的忠诚度是没有问题的。既然这样,刘备为什么要在临终的时候,说出‘你可代之’这样容易引起猜疑的话?我真鄙视三国时代的人这种尔我诈!”

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什么结果对刘备是最有利的。很显然,江山永远姓刘。如果能够统一中原,将刘家的旗帜插满天下,那就谢天谢地了。

其次,怎么才能做到。这是技术层面的问题。第一,政治中枢不能乱,安定团结一致对外。要想不争权夺利,就得将权力高度集中,不让外戚、宦官打打杀杀。刘备看得太多,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所以,刘备将托孤之重任交给诸葛亮。第二,在稳定内部,抵御外部的同时,要让江山“不变色、不变质”,就要制约首辅重臣的权力。因此,刘备安排了李严“辅助”诸葛亮。李严明明是诸葛亮讨厌的家伙,刘备难道不知道?这么做,刘备还是不放心,原因在于,自己的儿子太不成气候。说得好听点,叫为人宽厚,难听点,叫懦弱,是一窝囊废。这很危险!所以,刘备直接将诸葛亮逼到了墙角,让天下人都监督诸葛亮,看你敢不敢像刘备说的那样!诸葛亮如此爱惜自己的名声,当然不会那么做,然而,自此之后,他生活在惶恐之中,必须鞠躬尽瘁。对刘备来说,四个字“一箭三雕”换来蜀汉四十年的苟延残喘,值了。

中国人深受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期待圣君明主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结果更多的君主利用这样的心理,成了奸诈之徒。刘备也是一样。很多人认为刘备是忠厚人、老实人,只知道“哭”。这种论点非常可笑。如果真如论者天真所想,为什么被写进历史的是刘备,而不是其他“聪明人”。

刘备托孤虽然稳定了蜀汉局面,对蜀汉未来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安排,但是,托孤的副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刘禅本来就很暗弱,需要在实践中锻炼,但是,现在什么事儿都交给诸葛亮包办。诸葛亮做人做得很“累”。一个是太谨慎,另一个是“举轻若重,事无巨细”。如果诸葛亮是“举重若轻”的人,各司其职,刘禅或许还能得到较好的锻炼,为后诸葛亮时代打下一些基础。再说,刘禅此时已经十七岁,在古代已经是成年人了。老爸刘备去世,本可以是他独立成长的一个契机,遗憾的是走了一个刘备老爸,来了一个诸葛亮“老爸”,暗弱的刘禅只有继续暗弱下去。

诸葛亮权力过大,加上他“事必躬亲”的个性,不仅对刘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蜀汉各个机关干部也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用不着干事,因为干了也是白干,诸葛亮会亲自来做。长此下去,蜀汉就剩诸葛亮几个少数人干活,造成“文无能臣,武无良将”的局面。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历史上为何是前所未有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整个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时的封建社会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还处于缓慢发展阶段,没有达到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资本主义也有萌芽。宋代理学(包括理学而非理学)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

  • 长孙皇后一共生了三个儿子,他们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长孙皇后,儿子,文史百科

    唐太宗和长孙皇后之间一共育有三子、四女七个儿女。他们的孩子却少有很好结局者,甚至大多其寿不永。有人以为,这是因为长孙皇后自身身体不好,致病基因传给了子女的缘故。事实真的如此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孙皇后一共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李承乾,活了二十六岁,次子李泰活了三十二岁,都没

  • “贞观之治”由唐太宗一手创造,但为何却说这是一个骗局?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贞观之治”,是令中国人永世怀想的一个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皇帝温良慈善,百官恪尽职守,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之,这样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美好时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创造出来的,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气壮地占据了首位。但这一切,却只

  • 关羽在刘备心中有极高地位,刘禅为何却对他不是很满意?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大家应该都听过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而关羽和张飞也算是刘备最早的追随者,对刘备而言意义非凡,他们不仅仅是为刘备卖命的属下,更是刘备的结义兄弟,苦难时还经常同吃同睡,每当刘备要做什么时,这两人都后站在他身后保护他,其情义非常人可比,在多年征战中,这两人数次救刘备与危难中,替他带兵打仗,攻城守城,立下

  • 榷场在宋辽时期是什么场所?对榷场交易的商品有何规定?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榷场,宋辽,文史百科

    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须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关子、标子、关引等)方能交易。宋初同南唐通市,在汉阳、郸口等地设置榷署。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后在镇、易、雄、霸等

  • 不管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上面,隋文帝都完成了什么改革?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文帝,改革,文史百科

    隋文帝杨坚为实现南北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说到隋文帝杨坚,大家都知道,他可是实现南北统一的皇帝,对于统一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这个隋文帝为了实现南北朝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呢?不管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上面,都完成了全面的改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从南北朝末期,中国境内

  • 赵光义共有九个儿子,赵恒能继承皇位有着怎样的运气成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宋太宗赵光义总共有九个儿子,而他的太子之选并不是长子赵元佐,也不是次子赵元僖,而是三子赵恒,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赵恒能继承皇位是有一定运气成分的,因为赵恒并非长子,也不是皇后所生,理论上继位一事是轮不到他的。不过后来赵元佐发疯,赵元僖又染疾而死,所以赵恒才有机会成为太子。那赵恒和赵光义感情究竟如

  • 吴良辅受到清朝哪位皇帝的宠幸,因而专权把持朝政?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良辅,清朝,文史百科

    吴良辅,受到顺治帝的宠幸,因而专权把持朝政,顺治15年时,发生宦官与官员贿赂勾结的案件,吴良辅牵涉其中,但顺治帝袒护他而未依照他自己所订禁宦官干政的谕令处罚,但顺治帝逝世后,即于康熙元年由孝庄皇太后下旨依“变易祖宗制度”之罪被处死刑。有说在董鄂妃死后顺治帝叫他最宠任的内监即吴良辅去悯忠寺(今北京市广

  • 如果曹操真的投靠了袁绍,还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朝天子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消灭袁术、袁绍、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从而成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与此相对应的是,刘备作为曹操的对手,曾长期颠沛流离,比如刘备曾先后投靠公孙瓒、袁绍、刘表等诸侯,长期处在寄人篱下的环境下。但是,对于强大的曹操,也曾差点就和刘备一

  •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六国旧贵族为何如此安静?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项羽进入关中之后,分封十八路诸侯,结果不到一年,天下大乱,群雄再次陷入纷争。刘邦垓下之战击败项羽之后,依然先后分封了八位异姓诸侯王,虽然也有叛乱,但是这些诸侯王和东方旧贵族却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刘邦开创并稳固了延续数百年的汉室江山。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而一直拥有较大影响力的东方六国旧贵族又为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