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是如何运用生姜的?生姜有何药用价值?

古代是如何运用生姜的?生姜有何药用价值?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285 更新时间:2023/12/14 8:28:39

关于生姜的前世今生、起源问题,目前说法不一,其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几千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一说到“香料”,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都是充满异域风情的西域,是漫卷的黄沙与袅袅的熏烟。诚然,从古至今出现在我国的许多香料追根溯源都来自域外。但在这些扑鼻的香气中,有一种香料其实几乎贯穿了华夏历史,在中华化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便是有人爱也有人嫌的——姜。

一、 从上古而来的姜

姜在中国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尚且缺乏实物史料的上古时期。那第一位尝到姜的华夏先民或许正是苦尝百草以救民的神农氏。传说在吃下一株毒蘑菇后,神农氏曾腹如刀绞,乃至昏迷。在朦胧之中,他隐约嗅到一股清香。尝百草的经验让他意识到这股清香的背后一定有某种妙物。因而在稍稍打起精神后,神农氏顺着香味寻去,终发现了一株长着细长叶片的植物。

神农氏拔出这株“香草”,一点点尝下去。入口时,辛辣和清甜交织。而吃下不久后,先前因毒蘑菇产生的腹痛一点点消失,神农氏的身体神奇般地好转。又因为神农氏是姜姓部落的首领,新发现的这株“香草”又救了自己的命,所以他将其命名为——“生姜”。

神农氏尝生姜并为其命名的故事到底几分真几分假,我们显然不得而知。但生姜的身影早就出现在了中国古人的生活中,这一点倒是有不少史料作证:《墨子·天下志》记载,在先秦时普通人家的菜园中已可见瓜和姜;《吕氏春秋》则载“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蜀都赋》还强调:“蜀地自古生产辛姜”。

二、 家家户户都可见的姜

确认了很早之前姜就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那么人们到底是怎么运用姜的呢?总的来说,姜有两大用途——吃,以及烧。

《礼记》载,周人“捶之,去其皽皮,编萑,布牛肉焉屑桂与姜,以酒诸上而盐之,而食之。施羊亦如之”。这说明从先秦开始,中国人就已经在用姜做调味料,以祛除肉食的腥味。

而秦汉已降,将葱姜加入羹中也是常见的食用方法。唐代时,岭南一带甚至风行将多种肉类和葱姜“一锅炖”的“不乃羹”:“交趾之人重不乃羹,羹以羊、鹿、鸡、猪肉和骨同一釜煮之,令极肥浓,滤去肉,进葱、姜,调以五味,贮以盆器,置之盘中。”

在宋代,姜随着时代风气的转变也变得“小清新”。《山家清供》中提到了“雪霞羹”和“满山香”两道菜,前者用了荷花、胡椒、姜和豆腐,后者则加了莳萝、茴香、姜和花椒。

南北朝时成书的《齐民要术》还记载了几种制作香酒的“梁米酒法”、“和酒法”和“灵酒法”。这些方法无一例外地都用到了姜。而在自古就盛产姜的蜀地,据苏轼记载,人们会在制作酒曲时加入生姜。陆羽在《茶经》中还证实蜀人还会用姜来煮茶。

姜的另一种用途——用作熏香——在今日已较为少见。但在汉代,姜科山姜属的高良姜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香料。在马堆汉墓中,人们共发现了两座熏炉,其中一座便内盛高良姜和茅香、辛夷等的混合香料。

三、 被中医“盯”上的姜

除了调味和熏香,姜还长期肩负着自己最初的“职责”——治病救人。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过一部汉代医书《五十二病方》,其中的《养生方》就提到:“取细辛、干姜、菌桂、乌缘,凡四物,各治之。细辛四,干姜、菌桂、乌缘各二、并之三指撮,以为后饭。益气,又令人面泽。”

同样是在汉代的医书《伤寒论》中,姜作为药材甚至还被名医张仲景细分为生姜和干姜。《伤寒论》全书汇集了113个药方,其中有63个药方都用到了姜。63方中,张仲景认为有39方应当用生姜,有24方应该用干姜。从药方的总数和细致程度可见,张仲景本人对姜的喜爱或许不会亚于神农氏。

此外,在古人眼中姜和桂枝或许还真的是“天生一对”。前文提到,周人早就会混合姜与桂枝来给肉类去腥。而在《伤寒论》中,张仲景25次将桂枝与生姜搭配。传世名方“桂枝汤”就是其中一种。

时至今日,虽然很少有人喝过张仲景青睐的“桂枝汤”、“干姜附子汤”和“生姜泻心汤”,但在我们的厨房里一定会有姜。南宋时,福建福州一带因盛产姜而每年向朝廷纳贡达到十万斤。而今天,这大概只是我国一年生姜产量的二十五万分之一。所以无论你爱不爱它,姜都不会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内务府是清朝独创的机构,而内务府的日常事务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入关后,很多制度都沿袭过去其他朝代的传统。如六部九卿、内阁大学士等。但内务府却是清朝独创的机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内务府的日常事务中,就是管理皇家财物、饮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琐事和各项礼仪。如果说六部、内阁是外朝,掌管国事,那内务府就属于“内廷”,专门处理皇帝的家事。

  • 与其他朝代相比,唐朝皇帝李诵做了多少年的太子?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当你辛苦追了很久的女神终于答应跟你在一起之后,你发现她爱的还是别人,这种心情就像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一样,太子做了二十六年,终于熬死了自己的亲爹,自己的身体却也垮了,结果只做了八个月的短命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君权体制下,太子是个非常特殊的角色,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显赫

  • 后唐处在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它与唐朝又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五代的第一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勖的后唐所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既然李存勖不能继

  • 茶叶在中国有着怎样的发展?关于饮茶的记载也日益增多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6000多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田螺山一带的先民就开始植茶树,田螺山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统一中国后,促进了四川和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种茶和饮茶才由四川逐渐向外传播。先流传至长江流域。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提

  • 明初胡惟庸一案的背后,就有哪支神秘的组织在兴风作浪?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初,胡惟庸,文史百科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锦衣卫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话说洪武13年正月,宰相胡惟庸向明太祖朱元璋请奏,说家里出了祥瑞,醴泉。所谓醴泉,就是传说中如美酒一般香醇的甘泉。朱元璋听说有这等奇事,一定要看看,于是从西华门出宫,前往胡府观赏醴泉。就在朱元璋刚出西华门没

  • 顾横波本为“秦淮八艳”之一,她是如何成为“一品夫人”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为什么说古代复国成功的只有汉朝一个?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为什么说古代复国成功的只有汉朝一个?这是因为全面复国的要求非常高,就算是一些朝代,曾有一些人获得了小的胜利,也是够不上标准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这事啊,还得从公元前202年说起,当时的社会,经过秦末长期的割据战争,以及楚汉战争后,刘邦终于打败了项羽,在山东定陶称帝,定国号为汉,都城

  • 在宋英宗赵曙即位之初,后宫为何嫌隙萌生且关系颇为紧张?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赵曙即位之初,由于生病便由曹太后来垂帘听政。一些宦官不断向曹太后说赵曙的坏话,致使两宫嫌隙萌生,关系颇为紧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为了调解两宫矛盾,韩琦和欧阳修先对曹太后说:“您侍候先帝仁宗这么多年,天下谁不知道您是一个又贤德、又宽厚、又仁慈、又通达的人,为什么现在会和儿子

  • 海洋创伤弧菌是什么意思?为何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海洋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海鱼、牡蛎、螃蟹、贝类和鲸体等海洋生物都有可能携带该细菌。3~11月份是创伤弧菌最佳生长繁殖季节。感染该菌后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多数病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75%。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创伤弧菌为非

  • 蒙古和鞑靼有什么区别?详解蒙古和鞑靼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蒙古和鞑靼有什么区别?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蒙古和鞑靼的历史,给大家一个参考。四十万蒙古,是蒙古本部,鞑靼是明朝对“四十万蒙古”的称谓。所以可以说鞑靼人属于蒙古人,但是不能说蒙古人属于鞑靼人。鞑靼人只是蒙古人的主要一部分。明代蒙古人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称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