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回文诗的语言非常美妙,其最早源于西晋的哪首诗歌?

回文诗的语言非常美妙,其最早源于西晋的哪首诗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86 更新时间:2023/12/6 15:22:17

诗,也写作“爱情诗”“回环诗”。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这些回文诗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语是分析型语言”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这是产生回文诗的宏观背景;另外,古汉语没有标点符号,这让回文诗作表现的更加富有文学色彩。对于经典的回文诗,不仅作者本人具有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欣赏者也必须具备相当的底蕴才能领悟其美妙之处。

回文诗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厚的人生哲理。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能够成为另一首新诗,这样的文字功力十分了得,这般“文才”不是什么人都敢“卖弄”的。

回文诗的由来

据传,回文诗最早源于西晋苏伯玉妻子的《盘中诗》。苏伯玉到蜀地任职,久而不归,他的妻子在长安饱受相思之苦,将满腔的情思化作诗句;该诗写于盘中,从中央起句,回环盘旋而至于四角,所以称为“盘中诗”。

到了东晋,又出现了一个名为苏若兰(苏蕙)的才女,同样因为思念远方的丈夫,写下相思绝句,又将诗文织在八寸的锦缎上,共八百字,就是后来被称作千古奇文的《璇玑图》。这幅《璇玑图》正读、倒读、斜读皆可成诗,明朝甚至有人解读出了8000多首诗。

据记载诗歌中的回文体有着“反复成章”之特点,其种类有很多,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图形回文”等。其中,尤以“通体回文”最难驾驭,有人把这种形式的回文诗称作“倒读诗”,认为它是回文诗中的绝品。

回文诗《璇玑图》问世后,引起了很多人的追捧,就有很多文人尝试“回文”创作,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宋朝大文豪苏轼。例如,他的《题金山寺》就是绝品中的绝品;该诗如下:

《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捕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把诗句倒转来读也是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诗: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晚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捕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该诗作者苏轼称得上是个“有趣的人”,这并不是说他的人生足够幸运,而是说他能够用一种非常豁达的智慧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让自己的人生显得精彩,不仅不那么苦大仇深,而且可爱有趣,《题金山寺》就是这种智慧的产物。

苏轼被贬出北宋京城开封去杭州的路上,游览了镇江金山寺,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他的诗的知名度远不如他的词,但这首诗歌的知名度却很高,主要是因为这首诗很神奇,用了很微妙的“回文”手法;在其妙笔下,正读的时候是千古绝唱,但倒过来还是千古绝唱。

诗歌正读时,“江中的潮水一直奔雪山之巅,远处的渔夫在明月下垂钓,只见远处的山上有无数的飞鸟,轻盈地飞翔着”;这是《题金山寺》沿着吟诵的时间所呈现的场景,描写了金山寺从午夜到清晨的景色,体现了黑暗过去后生命自由飞翔的无尽活力,以及由静到动的过程。

诗歌倒读时,“鸟儿都飞走了,只剩下茫茫江波一直连着水边,普照万物的太阳也不见了踪影,只留下明月在静夜中独自皎洁”;这是《题金山寺》呈现的真实场景,展现了金山寺从白天到黑夜的景色,体现了生机渐去、万物归静的过程。

《题金山寺》是一首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写景诗作,正读倒读意境不同,可看作两首诗。如果正读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晓的话,那么倒读则是黎明晓日到渔舟唱晚。由于构思奇特,组织巧妙,整首诗顺读倒读都极为自然,音顺意通,境界优美,值得玩味。

这首诗虽然只有56个字,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哲理,尤其是随着阅读和品读,所描写的景物和所体现的哲理截然相反,这也正符合了人们生活的本质规律,那一些得到与成长、失去与衰老之间相应的代价,所以这首妙趣横生和意境深邃的回文诗也成为了人们心中公认的佳作。

又如,宋朝诗人禺写了首回文诗《两相思》,正读是思妻,倒读就变成了思夫,被誉为中国最奇特的诗;该诗如下:

《思妻诗》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阳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阳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往来,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首诗名为《两相思》,正读时是丈夫在思念妻子的《思妻诗》,倒读时却成了妻子在思念丈夫的《思夫诗》。《两相思》暗藏玄机,思夫又思妻,双倍思念,更加重了诗人想要传递的情感。古人玩文字游戏,玩到如此炉火纯青,练达精妙的程度,实在少见。怎不叫人拍案叫绝!

回文诗的诞生与发展,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汉语融会贯通的独特魅力。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古代无数诗人使用“回文”创作下精妙的诗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回文诗的用韵、形式要求苛刻,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具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回文诗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对于秦淮八艳之一的卞玉京而言,为何最后却是青灯黄衣?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才子佳人,别看古代文人墨客最好狎妓享乐,许多名妓备受追捧,冠以“才女”之名。但风月场所的“妓”到底是不入流的玩意儿,没有谁愿意沦落风尘,哪怕成为“才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卞玉京原本是官僚人家的小姐,可惜的是父亲早亡,家道沦落。她和妹妹两个女子,在当时能有什么生活技能,最

  • 据史书记载,东晋画家顾恺之为何会有三绝这样的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晋,顾恺之,文史百科

    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画家,他被称为中国书画之祖,山水画在他的作品中成型,人物画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完善。据史书记载,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小编在这里给大家阐述一下吧。才绝,自然在于“才”,说的是顾恺之博学而有才气,很多地方都让大家觉得妙之又妙。据说有一次聚会,大家询问顾恺之会稽

  • 唐朝军队有什么 “过人之处”?竟能令周围国家不敢轻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有唐一代,中国军队强盛一时,唐军的主要对手突厥、吐蕃、阿拉伯都为当时强大民族,但他们与唐军的交锋却基本是败多胜少。盛时唐军开疆拓土,势力远达里海地区,外蒙古和西域尽为中华版图,辉煌的战绩为本国最高统帅赢得“天可汗”称号(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军队有什么 “过人之处”?令世界不敢轻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

  • 在康熙的几个儿子中,有哪些人比较符合“阴险”这个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有人说,在康熙朝,“九王夺嫡”中最阴险的是胤禵,或者说是胤禩。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为什么说不对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我们要明白,“阴险”这个词所表明的,有三层意思:一是争夺储位是在暗处进行的,不是在明处进行的。二是为了争夺储位打击别人,损人利己。三是表面装出道德完善,

  • 西周为什么要定都镐京?西周选择镐京的理由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西周为什么要定都镐京?长安作为都城的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周文王就定都长安。只不过那个时候的长安还不叫长安,而是被称为镐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沣水西称酆京,沣水东称镐京,史称“酆镐二京”,分别由周文王与周武王营建。不过,习惯上将这两座城市看成一个城市,因为分别承担了不同的

  • 17年蝉真的每17年出现一次吗?美国人可根据此蝉来做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1979年的夏季,从美国的卡洛来纳州到纽约,每天晚上都有无数的暗色小虫子从地下爬出来,这就是十七年蝉。它们爬到几乎所有竖立着的目标上,如树木、电线杆和建筑物,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不一会儿,雄蝉发出欢乐喧闹的叫声,引诱雌蝉,这标志着它们1962年出生后在地下生存了17年,到地面上来举行“婚礼”。这

  • 刘禅是被赵云从曹操军中救下,却为何没让赵云大权在握?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禅,赵云,文史百科

    要知道在《三国演义》之中,赵云几乎是完美的。他不仅相貌不俗,更是武艺高强,能征善战,一生之中从无败绩。而如此厉害的赵云,为人却十分谦和温润,当年诸葛亮出山时,关羽张飞等都不相信诸葛亮,唯有赵云对军师的计策听之任之,从无怨言。而在正史之中,赵云因为一直是刘备身边的近侍,所以缺少了很多带兵征战的机会,从

  • 唐太宗为何要改革均田制?让百姓生产安定与发展经济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唐太宗为了使百姓生产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其在隋朝的基础上改革发展均田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规定,官人永业田与其品级相适应,自诸王以下至都督,多至百顷,少至四十亩。以此同时,内外官按其品级高低授给职分田(职田),多至五顷,少至一顷。内外官署还授给公

  • 在夷陵之战兵败之后,刘备为什么不立即撤兵回成都?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刘备兵败夷陵道后,狼狈不堪的逃到白帝城,本想暂时驻守白帝城以备东吴乘胜追击,然后再整军出击陆逊,一雪前耻;不想疾病突发,没有熬多久就驾崩了。不是刘备不敢回成都,而是他疾病突发,生命危在旦夕,回不了成都;他在白帝城驻守了九个月之久,前期处在守势,中期在整军备战,后期躺在床上养病。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在夷陵

  • 宋朝女子能读书识字吗?能,但也只能在家里读书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爱追剧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看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古装剧吧!剧中的赵丽颖聪明,有远见。不管发生什么事,她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不仅在她小的时候她的阿娘给她讲的一些故事外,她还和她的哥哥们一起在家中的学堂里读书。可是宋朝的女子已经开始读书了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