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纸发明以前,什么东西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

在纸发明以前,什么东西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48 更新时间:2023/12/16 6:42:03

简牍,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简牍制作

把竹子、木头劈成狭长的小片,再将表面刮削平滑,这种用作写字的狭长的竹片或木条叫做竹简或木简,较宽的竹片或木板叫做竹牍或木牍。

简的长度不一样,有的三尺长,有的只有五寸。经书和法律,一般写在二尺四寸长的简上。写信的简长一尺,所以古人又把信称为“尺牍”。每根简上写的字也不一样多,有的写三四十个字,有的只写几个字。

较长的章或书所用的竹简较多,须按顺序编号、排齐,然后用绳子、丝线或牛皮条编串起来,叫做“策”或者“册”。

简牍形态

简牍形态各异,文献记载名称亦多。较重要的有简、牍、觚3种。

由竹或木加工而成,通是削成长条形,将写字的一面磨光;竹质的还要在火上炙干,这道工序叫做" 汗青"或叫" 杀青",目的是使其易于着墨和防蠹。简的宽度一般为0.5~1厘米,厚数毫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在汉代有3尺、2.4尺、1.2尺、0.8尺(以上均汉尺)等。

汉代似有定制:儒家经典和政府颁发的律令用长简,诸子百家著作用短简。

各时代所用简的尺寸不尽相同。

每枚简上书写一行字。也有少数简加宽约一倍,书写两行,径称为"两行"。很多枚简用麻绳或丝绳编连起来,叫做"册"。一般编2~5道,也有个别编1 道的,通常视简的长度而定,大多数是先编后写。简册这种形制(或称简册制度)到汉代已臻于完善。

例如编连以后,书写时除少数的以外,大多上下都留有少许空白,犹如纸质文献的天头地脚。简册的最前面的两枚一般是空白简,叫首简或赘简,这是后世书籍扉页的起源。有的简册在每段文字之前有小题,末简有尾题和总计本篇字数,有的在每枚简末或简背上都标有"页码"。

还有的简册以扁方框、圆点、圆圈、三角形等符号标明篇、章、句的所在位置。简册的存放方式,是以最末一简为轴心,将有字的一面里卷起来。为了不打开即知该卷内容,在首简背面从右到左题有篇名和篇次。现已发现的秦代简册,有的却以第一枚简为轴心,故篇名题在末简的简背上。

多为木质,与简不同之处是加宽好几倍,有的宽到6厘米左右,个别的达15厘米以上,呈长方形,故又叫做"方"或"版"。

牍多用来书写契约、 医方、 历谱、过所(通行证)、书信等。书信多用1尺(汉尺)的牍,所以人们常将书信称为"尺牍"。皇帝诏书用尺一牍 (汉尺1.1尺)。

牍也用来画地图,这是后世称一国疆域为"版图"的由来。牍同时也用来书写一部书内所包含的篇名,这或许就是后世一书中目次的起源。更多的

牍是用作书写随葬品的名目(清单),称为"赗方"(如写在简册上则叫"遣策")。

用木头削成多面的棱形, 可多至七、 八个面。一般都较长,有的长至80多厘米,容字较多,常用来抄写《急就篇》、《苍颉篇》等字书(见字典),也可用作记事、打草稿或练字。居延、敦煌出土较多。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刘邦为了使汉初的人口得到恢复,他制定了什么相关赋税?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之初,尤其是经历过了战争之后,人口都会大量的衰减,尤其还有各种病患,更是加剧了人口的死亡,当时的医药水平和现在更本没法比啊。人口的多少决定了自己的强大。如果自己国家人口不多,那么恐怕你就会被人家盯上啊,烧杀和抢掠真的就会天天发生了,尤其是北方民族的入侵,如果国家人口少,那么一定是

  • 清朝官员拜见皇上的时候,为什么要先拍打几下衣袖?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在清宫影视剧里,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清朝官员拜见皇上的时候,叩拜前经常会先拍打几下衣袖。那么为何清朝官员行礼前要先拍打袖子?其实这是有历史渊源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朝官员穿的官服是由旗装演变而来,一般官服上面会有一个马蹄形状的袖口,这种袖子叫做马蹄袖,满语叫“

  • 漆画越来越走进现代日常生活中,其主要技法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漆画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除漆之外,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材料。入漆颜料除银朱之外,还有石黄、钛白、钛青蓝、钛青绿等。漆画的技法丰富多彩。依据其技法不同,漆画又可分成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绘、磨漆等不同品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漆画有绘画

  • 在真实的东汉历史上,为什么孙坚最初会是袁术的手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记得,有一幕是十八路诸侯参加袁绍的讨伐董卓的大军,而孙坚被描述为十八路诸侯之一。但是并不是真正的历史,这是小说杜撰出来的。这在历史上是不正确的。真正历史孙坚最初只是袁术的部下,也就是说,是袁术的附庸,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诸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为什么孙

  • 朱元璋不允许后宫干政,为何还会听从马皇后的建议?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出生布衣的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家庭贫困排行第八,原名朱重八。从小在家放牛没钱读书,母亲在大哥死后,因为躲避瘟疫为了活命逃难到寺庙当起了小和尚,每天担柴挑水,烧香念经,同样也受大和尚的欺负。元朝末期民不聊生,这命苦的小重八估计是天煞孤星命格,又遇上了闹饥荒,寺庙没有民间施舍也没法生活,这又到了民间流浪

  • 雍正登上皇位之初,为何要罚同母兄弟胤禵去守皇陵?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兄弟关系是一种常见的家庭关系,有的情比金坚,有的却势同水火。《雍正王朝》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部描绘兄弟之间恩怨情仇的电视剧。康熙的那些皇子,为了皇位,或 抱团取暖,或单兵作战,尔虞我诈、合纵连横轮番上演。这些兄弟中,以雍正与胤禵的关系颇为耐人寻味。兄弟俩同为德妃所生,但雍正却罚胤禵去守皇陵,这是为

  • 对于诸葛亮三兄弟而言,为何要在魏国、蜀国、吴国任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诸葛亮算是三国最出名的人物之一了,不过在诸葛亮家有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就是诸葛亮还有两位兄弟,但是兄弟三人都分别效力了不同的国家。都说古代人最注重的就是家庭,兄弟如手足,大家效力不同的国家迟早有一天要兵刃相见,这难道不会太残忍了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诸

  • 在赵匡胤驾崩之际,为什么没有让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儿子?赵匡胤为什么不出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赵匡胤有着四个儿子,宋太祖有四子,长子滕王赵德秀,二子燕王赵德昭,三子舒王赵德林,四子秦王赵德芳。滕王赵德秀,舒王赵德林皆早亡。燕王赵德昭被宋太宗赵匡义气死。秦王赵德芳(也就是戏剧小说中的八贤王)但是长子和三子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在赵匡胤驾崩

  • 北极狐分布于北极地区,其中包括哪些靠近北极的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北极狐,体长50-60厘米,尾长20-25厘米,体重2.5-4千克。颜面窄,嘴尖,耳圆,尾毛蓬松,尖端白色。冬季全身体毛为白色,仅鼻尖为黑色;夏季体毛为灰黑色,腹面颜色较浅。具有很密的绒毛和较少的针毛,可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足底毛特别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单独或结群

  • 廉颇能拿出手的战绩非常少,他有什么资格列入四大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廉颇能够拿出手的胜仗其实非常少,而且当年他与白起的战争中表现得过于憋屈,似乎他没有资格列入四大名将,那么他凭什么成为四大名将之一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针对这个问题,小编进行了很多资料的查阅,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原来廉颇和当年的载其实有很多被我们给忽略了,而廉颇之所以能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