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陈桥兵变为什么会如此顺利成功?赵匡胤做了怎样的谋划?

陈桥兵变为什么会如此顺利成功?赵匡胤做了怎样的谋划?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53 更新时间:2024/1/2 6:16:10

真实的陈桥兵变的原本记载已经被宋朝时期的史官给掩盖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陈桥兵变的故事梗概是宋朝官方有意识修改后的故事。

理清楚这些我们再来看看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或许就有不一样的看法。也能看到陈桥兵变为什么会如此顺利成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赵匡胤策划谋朝篡位多年

因为赵匡胤本人在史书的美化下,到了今日仿佛是在陈桥驿被兵变的将领强行穿上黄袍,然后带到汴梁登基称帝。但是在后周世宗柴进时期,赵匡胤就已经在秘密策划谋朝篡位。

这在宋朝时期士人所修的史书到处可见:

苏辙编写的《龙川别志》记载:周显德中,以太祖任殿前点检,功业日隆而谦下愈甚,老将大校多归心者,虽宰相王溥亦阴效诚款。宋朝的正史《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右拾遗浦城杨徽之亦尝言于世宗(柴荣),以为上(即赵匡胤)有人望,不宜典禁兵。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周恭帝之世,有右拾遗、直史馆郑起上宰相范质书,言太祖(即赵匡胤)得众心,不宜使典禁兵。

从上诉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赵匡胤在后周晚期担任殿前都点检期间,他不仅仅只是拉拢了禁军将士,也拉拢朝廷大臣乃至宰相王溥,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

赵匡胤的行为实际上已经引起了后周朝廷其他大臣的注意,比如杨徽之,但是这种行动都是暗中进行的,并未使得后周世宗柴荣过多关注。而且后周世宗柴荣本人是一个英明之君,这使得赵匡胤小心翼翼,等待时机,隐忍不发。

禁军将士对于赵匡胤的效忠

后周重要军事力量是禁军,而禁军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两大系统。在955年,后周世宗柴荣亲征北汉的高平之战中,侍卫司的表现不如殿前司出色,这使得柴荣对于禁军系统进行了改革,主要是培养殿前司。柴荣一方面把原来侍卫司系统的精锐将士拨给殿前司,另一方面新招募的精锐将士也被拨给了殿前司。

在殿前司改革的时候,赵匡胤担任殿前司都虞候,负责这次殿前司的军队招募和扩充,在956年,赵匡胤晋升为殿前都指挥使,成为殿前司的几个重要统帅。也是在这个时候,赵匡胤搞出了义社十兄弟,赵匡胤这些亲信都在殿前司任职,举三人为例子:

石守信为铁骑控鹤四厢指挥使王审琦为铁骑都指挥使韩重赟为铁骑都虞侯

这无疑也是赵匡胤利用自己扩充殿前司禁军的权力为自己的亲信力量谋取利益。

此外赵匡胤还负责殿前司里中小军官的选拔,宋朝此后的优秀军事将领都出自赵匡胤的亲兵系统,这也是赵匡胤在殿前司系统中收买人心的举动,我们也可以看一些例子:

杨信,后周时期在赵匡胤手下担任稗校。李怀忠,在赵匡胤手下担任散都头。崔翰,在赵匡胤手下担任亲兵。田重进,在赵匡胤手下担任亲兵。

在这种态势下,赵匡胤基本控制了殿前司禁军的大部分势力,而殿前司也是陈桥兵变中帮助赵赵匡胤登基称帝的关键军事力量。

陈桥兵变前对河北军事的掌握

开封即汴梁,而汴梁处于唐代以来运河系统的中央位置,故而被统治者立为首都,但是对于汴梁威胁最大的就是河北地区的军事叛变:

后梁的灭亡在于河北地区被后唐明宗攻占,大军直下开封,灭亡后梁。后晋的灭亡在于河北地区的主帅杜重威率领军队投降契丹,使得契丹顺利南下攻克开封。后汉的灭亡在于郭威掌握了河北的军事力量,可以直接南下攻打开封。

赵匡胤如果想要兵变之后登基称帝,稳固天下局势,就一定要掌握河北地区。

而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前,当时就有已经有河北地区的军事调动。

959年十二月,当时赵匡胤的心腹部下韩令坤和张令铎出巡河北,屯兵成德。960年正月初一,赵匡胤谎称契丹来袭,在正月初二,再次派出慕容延钊带领军队先行出发,屯兵河北真定。

这也是赵匡胤作为军事将领的谋划,毕竟军事将领比较清楚军事上的威胁来自于何方,只有控制住河北的局势,才稳固地发动军事政变,而不会受到任何威胁,就这样赵匡胤开始谋朝篡位的举动。

结局:陈桥兵变,新的王朝建立

960年正月初二,京城中有传言:将以出軍之日策点检为天子。开封城内百姓惊慌不已。正月初三,赵匡胤带着殿前司的军队缓缓出发,当天晚上到达距离开封仅二十余里的陈桥驿。

赵匡胤在得知慕容延钊已经带着军队渡过黄河、确定河北有自家军队后心中大安,随即赵匡胤的心腹部下赵普等人鼓动军士造反。随即兵变士兵拿出准备好的黄袍给赵匡胤穿上。随即在赵匡胤的带领下,兵变士兵开赴开封。

开封城内赵匡胤的心腹部下石守信和王审琦打开城门拥立赵匡胤进入开封城,随后将士押解百官进入公署,要求百官承认兵变,百官恐惧于是跪倒口呼万岁。随后赵匡胤在禁军的簇拥下来到崇元殿举行禅让礼节,正式登基称帝,建国号宋。后周灭亡,北宋建立。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不选择投靠曹操,反而选择了没实力的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一个喜欢手持羽扇,坐在轮椅上来指导军队和君主的诸葛亮,他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兵法,通晓礼仪。他的才能在他出山之前就得到了水镜先生的夸赞,甚至有一句话是这样形容诸葛亮的“卧龙凤雏,得一则可安天下”。那么,有一个问题大家或许会很疑惑,诸葛亮当时为什么不选

  • 南越国建立于秦到西汉时期,其国内的经济状况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南越国是百越在秦到西汉时期,建立的一个政权,它的经济状况如何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农业秦始皇统一岭南和南越国建立后,岭南地区受中原先进文化、经济的影响,原来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迅速被铁具牛耕所代替,农业生产经济结构迅速改变,水稻开始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并且已经掌握了选择、培

  • 李煜是南唐朝代末年的皇帝,他与小周后有何浪漫爱情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南唐后主李煜,历史上有名的词人,他一生写下不少名篇流传至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千古名句至今犹在传唱。李煜文采风流,谦谦君子,赢得了当时世间两位极品美女的芳心,两人更是同胞姐妹,因舜帝当时有娥皇、女英之说,李煜的第一任皇后又名娥皇,所以世人又称小周后为周女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

  •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官员的行为,宋朝有怎样的老规矩?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老规矩,史书上称之为旧制、故事或典故等。有些老规矩,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规范了官员的行为,约束了权力的泛滥,宋朝就有这样的老规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老规矩之一:“官员不入酒肆”在宋朝,尽管京城开封餐饮业很发达,大酒店遍布大街小巷,官员

  • 琅琊王氏在历史上声望极高,其中名气最大的有哪几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琅琊王氏,名气,文史百科

    李白有诗云“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琅琊是山东省东南沿海地区的古老地名,历史上曾有琅邪邑、琅琊国、琅琊郡、琅琊道等,涵盖今山东临沂以及青岛、诸城、日照一带,琅琊治所,位于临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

  • 司马懿在三国时期笑到了最后,可是他凭借什么能笑到最后?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分三国。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英雄人物。例如神机军师诸葛亮。他是刘备账下的第一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然而诸葛亮从出山到最后病死。唯一是他对手的就是司马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司马懿一生保守稳重,忍辱负重,能屈能伸。他先是打败诸葛亮,后又杀死曹爽,夺取曹

  • 燕云十六州一直不在汉人治下,明朝为何却能将之收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燕云十六州,明朝,文史百科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古人云: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

  • 诸葛亮说自己躬耕于南阳,那么他的军事素养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军事素养,文史百科

    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不发达,诸葛亮凭几乎闭门造车或者偶尔和其他2B中青老年聊天打屁就能准确预见之后十几年的情势也算是天赋高超。而后诸葛亮被三顾出山,虽然被刘备看重也只不过安排点小事,后来慢慢感觉这是个实干之才又加以提

  • 韩琦家族本是一个小家族,为何能在宋代兴旺长达156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韩琦家族本是一个非常寻常的小家族,待他父亲韩国华中了进士后,家道才开始真正兴旺起来。"相三朝,立两帝",韩琦被宋人及后代称为"贤相",可谓生荣死哀。他在政治上的成功,使得他成为家族最为出色的代表,为家族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韩氏家族在有宋一代兴旺长达156年,这在宋代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韩家为

  • 刘邦当上皇帝后,他想出什么主意阻止父亲向他下跪?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刘邦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而吕雉则是皇后,在历史上也有重重的一笔,这样说起来皇帝的父亲刘太公就比较不起眼了。身为大汉王朝开国皇帝的父亲,刘太公在刘邦发迹前的记载极少,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邦在被项羽封为汉王前,刘太公一直生活在沛县。前206年,楚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