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韩琦能官至宰相,为何说与他过人的见识是分不开的?

韩琦能官至宰相,为何说与他过人的见识是分不开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02 更新时间:2023/12/29 17:13:02

韩琦历经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参加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仕途上曾经为相十载,也曾被贬往地方任职多年。但无论在朝中为相,还是在地方任职,韩琦始终忠心报国,为北宋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韩琦能官至宰相,与他过人的见识分不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曾有人假造韩琦的信去拜见名臣蔡襄

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在朝为谏官时,以直言著称。后数度外出,历知泉州、福州、开封府事。

蔡襄心中虽然怀疑,却觉得此人性格豪爽,于是送了他三千钱,还写了回信,又派四名兵卒护送,同时送了礼物给韩琦。

此人到了开封,见到韩琦,当面认罪。韩琦并未怪罪,只是缓缓道:“君谟(蔡襄字)处事谨慎,恐怕无法达成你的心愿。夏太尉(夏竦)在长安,你可以去见他。”又为此人写一封信给夏竦。家人认为不怪罪此人已经够宽容了,不必要再写信。韩琦说:“这个读书人会模仿我的信,又能说动蔡襄,才器必定不凡。”此人一到关中,果然被夏竦授予官职。

《智囊全集·上智部》记载:有人赝作韩魏公书,谒蔡君谟。君谟虽疑之,然士颇豪,与之三千,因回书,遣四兵送之,并致果物于魏公。客至京,谒公谢罪。公徐曰:“君谟手段小,恐未足了公事。夏太尉在长安,可往见之。”即为发书。子弟疑谓包容已足,书可勿发。公曰:“士能为我书,又能动君谟,其才器不凡矣。”至关中,夏竟官之。

名儒石介编撰《三朝圣政录》后,准备呈献朝廷。

有一天他来请教韩琦的意见,韩琦指出其中有几件事不可上,其中一件是,宋太祖沉迷于一个宫女的美色,以致经常延误上朝时间。群臣有些非议,后来太祖觉悟,便乘宫女熟睡时把她杀了。韩琦说:“此事难道可以作为万世效法的典范吗?已经沉溺,却又因悔恨自己的沉溺而杀害无辜之人。宫女有什么罪过?假使以后又有宠幸的人,那就要杀不胜杀了。”石介便删去了几件类似的事,并佩服韩琦精到的见识。

《三朝圣政录》

石介所修《三朝圣政录》,是私修《圣政》的代表作。

创作目的:仁宗亲政后,朝廷内外生成阐扬祖宗故事的热潮。宝元元年(1038),身为嘉州判官的石介,有感于“太祖作之,太宗述之,真宗继之,太平之业就矣” ,不避职任之卑微,编纂三朝“君人之远体,为邦之善训”,“类而次之,为二十门,目曰《三朝圣政录》,每篇之末又自为之赞,以申讽谕之意”,希望能够“开助后圣而垂之无穷” 。

韩琦在对石介所选“圣政”进行了认真核定之后,为该书撰写了一篇序言,其中称:

“夫监之无愆者,先王之成宪也;前之不忘者,后事之元龟也。昔周汉守文之君,皆能谨行祖考之道,故神保其治而民安其法。……洪惟有宋之受命也,易五代之弊,规万世之策,海内休息、不睹兵革之患者,几八十年矣。是盖太祖、太宗、真宗神武之所戡定、文德之所安辑,以继以承,时用光大。”

“以继以承,时用光大”,这使人们想到吴兢作《贞观政要》所揭举的“可久之业益彰,可大之功尤著”之愿望,这正是《政要》《圣政》类著述追求的目标。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孙权接过哥哥孙策的权力之后,当时的东吴是什么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孙权接手东吴时其实是很乱的,只不过我们看演义看的多,而演义侧重谈曹刘,对于孙权早期是没咋提的,因为没提,孙权早期的功绩不被人熟知,这让很多人觉得孙权上台的很轻松,接手东吴时居然是不乱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时的孙策是刚刚统一江东没有多久,局势相当不稳定,要不孙策也不会被暗

  • 朱元璋杀掉了诸多功臣,给明朝未来的走向留下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在朱元璋的一生当中,杀人或许是常有的事儿,早年的时候他可以和元朝作战,而晚年的时候他又亲自主持了几次朝廷内部的屠杀和清洗,现在我们却要看一看,朱元璋在杀掉了诸多的功臣之后,给明朝未来的走向留下了什么样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他死后的那个明朝,明初时候的众多变故可以说都离不开朱元璋的这一举动,下面小编就为大

  • 在发展比较落后的古代,古人出门远游都靠走路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现代社会发展的又快又好,出行也比较便利,出门有滴滴,旅行有飞机,火车,高铁,地铁等,那发展比较落后的古代怎么办?古代出远门都靠走路吗?古代人是如何旅行的?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经常看古代衙门中的人经常压着犯人去比较远的地方服刑,他们都是走着去的,古

  • 西汉的七国之乱在没有爆发之前,就有着怎样的矛盾?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七国之乱是西汉分封制跟中央集权制矛盾的一次爆发,这次爆发不是一时的,在此之前,矛盾已经长期积累,出现爆发只是时间问题,汉景帝的削藩不过是导火索而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邦建立汉朝时,吸取了分封制和郡县制两种制度的经验,玩了一把郡国并行制,他放心不下异姓诸侯王,就在生前把他

  • 永璇只是嘉庆皇帝的长辈,但他为什么会被封为亲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很多皇室子嗣夭折情况都非常严重,这其中包含很多原因,一个原因是因为古人喜欢近亲结婚,这主要是为了延续皇室的高贵血脉,古人不了解其中道理,但是对生物学有一定了解的,我们知道近亲结婚有时候会导致很严重的遗传病,所以在古代,很多皇子就是因为无法治愈的遗传病而死的。另外一些原因就是战事所导致的死亡或

  • 古代通关文牒怎么办理?通关文牒办理流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通关文牒怎么办理?秦代就有“护照”了: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在先秦时,远行便需持有证件。《周礼·地官》“掌节”条记载:“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大概意思是,远行必须持有“节”,同时还要有“传”作为辅助凭证。如果没有“节

  • 在古代哪本漆工专著中,叙述了有关髹饰工艺的各个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髹饰是古代在艺术品上采用的一种传统工艺,用漆漆物,谓“髹”。髹,今通作髤,或作髤。“饰”寓纹饰之意。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是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基本信息“髹饰”一词,至于“髹”字,本为名词。《周礼·春官》:“駹车……髹饰”。郑

  • 文人观赏梅花的兴起,大约出现在古代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就因其高洁、坚强、谦虚的性格与兰花、竹子、菊花被列为“四君子”,与松树、竹子并称为“岁寒三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文人观赏梅花的兴起,大约出现在古代哪个朝代?《诗经·小雅·四月》有云:“冬日烈烈,飘风发发。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可以说,梅花于寒冬之中先百花绽放,独天下而

  • 在唐朝名将樊梨花征西时,她是如何用仙法捉宝同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樊梨花,文史百科

    女尼里面扛出铁笼,放在殿上,宝同身不由主钻入笼内,将来锁上。一众女尼都不见了,只听外面吆喝一声,进来一位官府绅士,随坐在殿上,喝道:“苏贼,认得本帅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宝同抬头一看,说:“不好了!这是梨花仙法捉住,我性命休矣。”哀求道:“女元帅,你是正大光明英雄,饶了

  • 在南朝时期,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历史如何更替?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刘宋建立,中国的南方开始了“南朝”时期。南朝相继出现的王朝为宋、齐、梁、陈。此四个朝代的统治时间都很短,各为几十年,最后为隋朝所统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宋刘裕称帝二年即死了。其子文帝即位,继续执行改善政治、发展生产的政策,还多次免除人民所欠租赋,赈济灾民,因之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