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提到南宋戏文的发展,为什么说与宋室南迁有着密切关系?

提到南宋戏文的发展,为什么说与宋室南迁有着密切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971 更新时间:2023/12/19 13:30:23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南宋是中国戏曲的生成期,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温州杂剧”或称“永嘉杂剧”,即于南宋之初或稍前首先诞生于浙江温州,因唱南曲又名“南曲戏文”,简称“南戏”或“戏文”。

南宋戏文的发展,与宋室南迁密切相关,因为南迁不仅使南方的封建社会呈现出商品经济繁荣的新局面。

产生发展

南戏的产生时间,实际上早于北曲杂剧。明代祝允明在《猥谈》中说:“南戏出于宣和(1119~1125)之后,南渡(1127年)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予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赵闳夫是宋光宗赵惇的同宗堂兄弟,他发榜文禁止南戏演出,说明当时南戏的影响已经较大了。徐渭《南词叙录》则说:“南戏始于宋光宗朝(1190~1195),永嘉人所作《赵贞女》、《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可见南戏大约在宣和之后即由温州的艺人创立,到宋光宗朝已流传到都城临安(今杭州),盛行于江浙一带。

宋代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勾栏瓦舍遍布,为众多民间伎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宋室自南渡之后,定都临安,宗室勋戚、文武百官纷纷南迁。温州是南宋除杭州以外最繁华富庶的商业都市,宋高宗在南渡之初,为避金兵,曾浮海逃至温州,以“州治为行宫”(《温州府志》),甚至把太庙也迁来温州(《宋史》)。北方士绅平民,纷纷随之来到温州,温州人口在短期内骤增一半。城市消费人口与日俱增,进一步推动了温州商业经济的发展。同是,诸色艺人也纷至沓来,各种民间伎艺云集于此,相互影响,也相互促进。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南曲戏文,就在这样的土壤中孕育、萌发。

产生原因

宋室南渡,建都临安,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仅两浙地区,顿时人口增加三分之一。临安和东南沿海城市,商业飞跃发展,聚集了大批官吏、绅商、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等,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为广泛的要求。

这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此起彼伏,错综复杂,所以,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有更好的戏曲形式,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他们的愿望。各大城市,尤其是临安,出现了众多的瓦子勾栏,作为固定的游艺场所,还有很多“路歧”艺人,随时随地流动演出,也就为南北各种表演艺术,创造了争胜和交流的机会。

随着瓦舍技艺的繁荣,一些下层文人和粗通文墨的艺人,就成立了书会,如武林书会、古杭书会等,专门为戏班编写剧本。“专工南戏”的演员也活跃在舞台上。

因此,南戏从温州地区传入临安和其他城市,不断多方面地吸收各种艺术的养料,充实自己,涌现了很多好的或者比较好的新戏,适应了当时群众的要求,也就日益成熟和发展起来了。

张协状元》是南宋时期温州九山书会的才人创作的,其故事则从诸宫调里移植。它是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南宋戏文。

南宋戏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为中国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明朝末年自然灾害不断,但为何李自成的军队却有粮草?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明朝末年正好遇到长时间的小冰河期,因为当时明朝还是非常依赖农业的,给整个国家造成很大的打击,冰河期导致干旱,干旱又引发大面积蝗灾,连当时最为富庶的江浙地区,都受不了这样的灾害,北方更是赤地千里,百姓和朝廷的日子都不好过,这些灾害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其内容大体上可分哪三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

  • 如果古代的皇帝写错字了,站出来纠错的官员是什么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明朝时,有个叫卢熊的人,人品和才学俱佳,被吏部推荐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委任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卢熊走马上任,自然要启用官印,发布文告。可当他把官印取出来时却傻了眼,原来,“兖州”被朱皇帝写成了“衮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事其实很好办,皇帝老子写了个错别字,顶多后人多记个

  • 古代的一些习俗非常有讲究,就曾以哪种鸟类作为聘礼?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最近很多人问我国古代曾以哪种鸟类作为婚娶时的聘礼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大家也会看到,其实古代的一些习俗还是非常有讲究,非常的有意思的,也非常的有内涵的,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揭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我国古代曾以哪种鸟类作为婚娶时的聘礼我国古代曾以“大雁

  • 面对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撤军究竟是不是他决策失误?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空城计大家都很熟悉,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在第95回。话说曹操派司马懿率兵出击蜀汉街亭,这边诸葛亮派去镇守的是马谡,马谡失守了,司马懿乘胜追击,一路攻到了西城。诸葛亮在西城,此时城内说兵力空虚多太客气了,是根本就没有兵,身边就一些随从人员。眼看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诸葛亮定了定神,开始了他的神操作。下面

  • 赵云做了哪三件事?以至于刘备对赵云一直都很冷淡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赵云是三国时期的一员猛将,在《三国演义》中对于他的描写也是相当之多,刘备入蜀之后麾下有五虎上将,赵云就是其中之一。但事实上刘备对赵云一直很冷淡,原因就是赵云曾经做了三件事,令刘备非常难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件事就是长坂坡之战救下刘禅。咱们知道赵云原本是公孙瓒手下的大将

  • 西汉流行的文学体裁是什么?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西汉流行的文学体裁是什么?那无疑就是赋,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是一种不同于诗词,也不同于文的文体,介于二者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西汉、东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赋早在先秦儒家荀子时便已是一种文体,《荀

  • 对于曹太后一介女流来说,韩琦使出什么套路撤掉了帘子?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太后,韩琦,文史百科

    1064年四月二十八日,即位已满一年的宋英宗,为了证明自己依旧健在,在韩琦等人的安排下,终于从皇宫出来,到相国天清寺和醴泉观祈雨。开封城官民“欢呼相庆”,他们的皇帝陛下还好好的,大家放心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英宗盛装出巡,接受开封城黎民百姓的欢呼拥戴,用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

  • 宋太宗采纳了谁的建议?修建鲜为人知的“水长城”来防御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长城,是自秦始皇起,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巩固北方防线,而建造的城墙,最为著名的便是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然而,在唐末五代十国期间,天下割据,北方契丹建立的辽国,实力雄厚。当时的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换取辽国的援助,将幽州、蓟州等十六州直接送给了契丹

  • 如果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古代处理死囚有怎样的程序?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昏君暴君确实想砍谁就砍谁,但是要承担身死国灭的后果。但如果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想杀人,也是要有规矩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然,如果做个暴君、昏君,可以任性的说我就是规矩就是天,杀人全凭高兴,但是要能够承受滥杀带来的后果。比如君主,这位独眼皇帝就是个天下少有的暴君,视杀人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