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渊攻下长安后,为何拥立杨广的儿子代王杨侑为皇帝?

李渊攻下长安后,为何拥立杨广的儿子代王杨侑为皇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38 更新时间:2023/12/8 9:22:54

公元617年底,经过长达半年的奋战,李渊终于带着全家老小攻下了长安。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李渊不仅没有称帝,还拥立杨广的儿子代王杨侑为皇帝。

为什么这样做?难道李渊冒着被族灭的风险,只是为了帮隋朝换一个皇帝,以此延续他的命运吗?当然不是,李渊只是不想篡位而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当时,隋炀帝杨广已经惹得天怒人怨,天下到处都是起来造反的,有几个心急的干脆当起了皇帝,比如刘武周、梁师都薛举等人。

以李渊的威望和实力,再加上他已经拿下了隋朝的首都长安,普天之下没有谁比他更有资格当皇帝,但他就是忍住了,宁愿只当一个丞相。

这就是李渊的高明之处,他很明白,如果自己此时直接当皇帝,那么后世史书就会将他的皇位视为篡位而来,说起来并不光彩。

为何别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李渊就如此顾忌呢?因为他是隋朝的大臣,而且还是杨广的表哥,表弟遇上麻烦了,身为表哥怎么好意思抢他的江山?

所以,李渊从一开始举起的旗帜就是帮助隋朝安定天下,是你这表弟太不像话,我才忍不住出手,你远在江都回不来,名声也臭了,我就拥立表侄吧。

李渊的这个起兵理由看起来无比的正当,甚至是充满责任感,即使你隋炀帝也无话可说。除此之外,李渊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收揽隋朝的人心。

当李渊以隋朝救世主的身份出现时,隋朝的很多大臣自觉向他靠拢,一些将领更是主动投降。而且他们还理直气壮,我是为了天下苍生才投降李渊的,才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呢。

所以,隋朝灭亡后,封德彝萧瑀等人立马改换门庭,即使是和李渊打得难解难分的屈突通到最后也归顺了李渊,更别提其他人。

成功的收揽人心和接收隋朝的政治遗产后,李渊的号召力大为增强,杨广就是想骂人也骂不出,人家没篡你的位呀,还给你尊为太上皇呢,你就好好享福吧。

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杨广被手下人弑杀,宇文化及成了江都的接盘人,也背负了弑君的恶名。得知杨广被杀,李渊这才“被迫”接受杨侑的禅让,担起拯救天下的重任。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狄仁杰在神龙政变前就已经去世了,但他对武则天有何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神龙政变是直接导致武则天结束统治引退政治的原因。但是在这场政变爆发前其实就已经有多方面的因素在影响了。当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武则天皇位继承人的争夺。但是导致政变发生的还是武则天对张氏兄弟的过度宠信。神龙政变狄仁杰在武则天选择继承人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狄仁杰是

  • 貂蝉和吕布的故事在民间非常多见,其版本都有哪些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你真的了解吕布和貂蝉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到吕布和貂蝉的故事的想必大家也都听说过不少的,但是小编想说的是的,吕布其实和貂蝉并没有什么故事可言的,因为貂蝉这个人在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的,他只是一位虚构的人物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如果真要说这两个人的故事的话,那么从演义和评书上是怎么去说故

  • 空城计都已被识破了,司马懿为何却非常“配合”地撤退?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诸葛亮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这位老兄在27岁时就已经看出了天下未来的形势走向,即将三分天下。后来,他也按着这个预测辅佐刘备,并开创了蜀汉政权。而在《三国演义》里,诸葛孔明就更加给力了,几乎到了“掐指一算就什么都知道”的可怕地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演义里,罗贯中老先

  • 孟津观兵是怎么回事?周武王姬发为何要在此地聚兵?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约前1048年,周武王姬发为了检验自己的号召力,就想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来试探各诸侯国的态度以及商王纣的反应,由于是在孟津,因此史称“孟津观兵”。这次演习聚集了八百诸侯,但是却有几个大的诸侯国没有前来,于是姬发毅然收兵回师,继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武

  • 赵佗趁着楚汉争霸建立的南越,一直存在了多长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藩属国的概念在西周就已经提出了,武王伐纣后分封天下,战国初年,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已经多达百数,赵魏韩三家分晋,礼乐彻底崩坏,周名存实亡,这些诸侯国相互兼并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秦国是占据西方一隅之地,国弱土贫,秦国在历经百年衰弱期,也主张变法,秦王嬴政登基筹谋攻灭六国大业,不过秦朝在位时间太短了,一些礼

  • 既然诸葛亮这么聪明,那么他一生中有被别人算计过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诸葛亮不论在演义中,还是在民间传说中,都是一个近乎被神话了的人物,他神机妙算,智力无双,几乎是打败三国无敌手。七擒孟获,三气周瑜,吓退司马懿,他的事迹几乎是家喻户晓。与三国的顶级谋士的较量,诸葛亮也是处处棋高一筹,占尽优势,这也无形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在三国中,很多的谋士、武将都败于诸葛亮之手,中过

  • 从现有的各类书籍来看,蜀汉的实际兵力究竟有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有不少人认为,蜀国兵力达到50万,这种说法就太离谱了,难以令人信服。众所周知,蜀在三国当中最为弱小,军队的数量远比不上魏、吴两国。魏国在曹操晚年时的总兵力,也就是所谓的“天下不耕者”不过20多万人。直到灭蜀前的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他们的总兵力才达到50万人。而孙吴呢?他们在降晋时,全国兵力也

  • 武则天为何没有铲除程咬金?武则天在当时还未独揽大权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首要,武则天是载初元年,也就是公元690年登上帝位的,而真实独揽大权的时间也是调露二年(680年)今后了;但是,程咬金是在麟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65年去世的,享年七十七岁,也算是安享晚年了吧,何来杀于不敢杀直说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唐高宗李治朝到武则天登基称帝,这段时期

  • 秦朝为什么推行小篆?详解小篆的书写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秦始皇统一了度量和文字,那么秦朝为什么推行小篆?小篆的书写特色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说文解字·叙》记“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见小篆系由籀文

  • 商朝虿盆之刑是什么?虿盆之刑是真的存在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想知道商朝虿盆之刑是什么吗?虿盆之刑是真的存在的吗?接下来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时期,封建统治阶级为了能够使自己王朝的统治能够长治久安绵延万年,都会绞尽脑汁的发明出一系列惨无人道的严刑峻法,用来处置那些敢于反抗自己的反对者。无论是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