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空城计都已被识破了,司马懿为何却非常“配合”地撤退?

空城计都已被识破了,司马懿为何却非常“配合”地撤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38 更新时间:2023/12/20 22:03:09

诸葛亮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这位老兄在27岁时就已经看出了天下未来的形势走向,即将三分天下。后来,他也按着这个预测辅佐刘备,并开创了蜀汉政权。

而在《三国演义》里,诸葛孔明就更加给力了,几乎到了“掐指一算就什么都知道”的可怕地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演义里,罗贯中老先生也算煞费苦心,几乎用了各种方法并借助不同的剧情来渲染诸葛亮的聪明智慧,尤其在空城计这个桥段里,他把诸葛亮的大胆和聪明给大肆渲染了一番。

公元228年,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出兵北伐。战争初期,蜀兵节节胜利,并且占据了天水、安定、南安3座城池。另一方面,原蜀国叛将孟达准备在魏国反水,和诸葛亮来个遥相呼应。

然而,就在蜀国形势一片大好之际,整个战争的局面却风云突变。当时被削职为民的魏国名将司马懿被魏明帝重新用,而孟达也被其在10天内消灭。随后,司马懿率领大军向街亭进发。

消息一到蜀营,诸葛亮迅速做出了应对措施:派兵镇守街亭重地。然而,这位聪明过人的奇才却用了马谡这个坑货。这位马兄弟平时耍起嘴功一套一套的,结果一上战场就坑了蜀国。

马谡放弃要道不守,把全军部署在了山上,最后他们被魏兵断了水源不战自乱。就这样,司马懿轻松攻破了街亭,于是又领兵进攻西城。

就在司马懿与15万大军压境之际,诸葛亮在西城仅有5000多兵,其中一半人还被派出去运粮食了,而赵云魏延等名将也各领任务在外。不得不说,孔明的形势十分危急。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诸葛亮冒险来了出“空城计”。这位三国奇才大开城门,只派几个士兵装成百姓在门口扫地。而他亲自坐在城头弹琴。

果不其然,司马懿和15万大军看到这阵势后,就吓得灰溜溜地跑了。

当时,只要司马懿派一队人进城,诸葛亮可能就小命不保了,但司马懿却非常“配合”地撤退了。那么,为什么一直小心谨慎的诸葛亮敢这么冒险呢?

其实,诸葛亮已经算定司马懿就算识破了空城计也一定不敢进攻。

因为诸葛亮出兵之前特地使了反间计,而司马懿也被曹叡给削职为民了。以前,曹操又曾叮嘱后人不能给司马懿兵权。所以,司马兄在魏国的日子不好过,甚至可以说,有点如履薄冰的感觉。

就拿这次他被削职的案例来说,如果不是诸葛亮打得魏国节节败退,那么司马懿肯定不可能被重新重用。所以,司马懿出于自己的前程,必须装傻放过诸葛亮。

换句话说,只有留下诸葛亮这个强敌,司马懿在魏国才能体现出人生价值,同时才能保住高位。因为没有诸葛亮的威胁,曹叡就可能再次卸磨杀驴,甚至直接把司马懿给处死。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司马懿真的看破了空城计,他也会装傻充愣,故意放走诸葛亮。这么一来,因为司马懿击退了诸葛亮的进攻,所以他在魏国就成了“救世主”。不仅赢得了魏国人的尊敬,还让皇帝不得不重用他。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孟津观兵是怎么回事?周武王姬发为何要在此地聚兵?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约前1048年,周武王姬发为了检验自己的号召力,就想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来试探各诸侯国的态度以及商王纣的反应,由于是在孟津,因此史称“孟津观兵”。这次演习聚集了八百诸侯,但是却有几个大的诸侯国没有前来,于是姬发毅然收兵回师,继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武

  • 赵佗趁着楚汉争霸建立的南越,一直存在了多长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藩属国的概念在西周就已经提出了,武王伐纣后分封天下,战国初年,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已经多达百数,赵魏韩三家分晋,礼乐彻底崩坏,周名存实亡,这些诸侯国相互兼并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秦国是占据西方一隅之地,国弱土贫,秦国在历经百年衰弱期,也主张变法,秦王嬴政登基筹谋攻灭六国大业,不过秦朝在位时间太短了,一些礼

  • 既然诸葛亮这么聪明,那么他一生中有被别人算计过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诸葛亮不论在演义中,还是在民间传说中,都是一个近乎被神话了的人物,他神机妙算,智力无双,几乎是打败三国无敌手。七擒孟获,三气周瑜,吓退司马懿,他的事迹几乎是家喻户晓。与三国的顶级谋士的较量,诸葛亮也是处处棋高一筹,占尽优势,这也无形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在三国中,很多的谋士、武将都败于诸葛亮之手,中过

  • 从现有的各类书籍来看,蜀汉的实际兵力究竟有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有不少人认为,蜀国兵力达到50万,这种说法就太离谱了,难以令人信服。众所周知,蜀在三国当中最为弱小,军队的数量远比不上魏、吴两国。魏国在曹操晚年时的总兵力,也就是所谓的“天下不耕者”不过20多万人。直到灭蜀前的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他们的总兵力才达到50万人。而孙吴呢?他们在降晋时,全国兵力也

  • 武则天为何没有铲除程咬金?武则天在当时还未独揽大权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首要,武则天是载初元年,也就是公元690年登上帝位的,而真实独揽大权的时间也是调露二年(680年)今后了;但是,程咬金是在麟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65年去世的,享年七十七岁,也算是安享晚年了吧,何来杀于不敢杀直说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唐高宗李治朝到武则天登基称帝,这段时期

  • 秦朝为什么推行小篆?详解小篆的书写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秦始皇统一了度量和文字,那么秦朝为什么推行小篆?小篆的书写特色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说文解字·叙》记“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见小篆系由籀文

  • 商朝虿盆之刑是什么?虿盆之刑是真的存在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想知道商朝虿盆之刑是什么吗?虿盆之刑是真的存在的吗?接下来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时期,封建统治阶级为了能够使自己王朝的统治能够长治久安绵延万年,都会绞尽脑汁的发明出一系列惨无人道的严刑峻法,用来处置那些敢于反抗自己的反对者。无论是中国的

  • 朱元璋诛杀的大臣都是本领滔天,为何却没有人起兵造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从廖永忠开始,在之后的十数年中,朱元璋诛杀的朝廷大臣多达百人。这其中许多人都是名留青史的著名人物,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例如李善长、蓝玉、傅友德、冯胜等人。被朱元璋处死的这些朝廷大臣中,还有不少和朱元璋是儿女亲家,可是朱元璋杀起来却一点也不手软。而且,朱元璋杀掉这些大臣还不算,有许多大臣还被朱

  • 刘备在赤壁之战中也是出了力的,那他的存在感为何却不强?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赤壁之战刘备并不是充当”打酱油“的角色,相反在这场战争中刘备也是出了不少力的。那么为什么赤壁之战时刘备的存在感不强呢? 首先许多人对于赤壁之战的理解比较狭隘,他们认为赤壁之战就是一场“水战”,整场战役的功劳要全部归功于周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瑜用计一把火烧了曹操的战船,

  • 宇文泰死在了北巡的途中,他为何将天下大事托付给宇文护?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宇文泰,宇文护,文史百科

    公元556年,这一年对于西魏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权臣宇文泰经过多年的努力把西魏发展成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初步具有了统一天下的根基。然而在这一年52岁的宇文泰却死在了北巡的途中,在临死之前,他把自己的侄儿宇文护招到了面前,把自己的几个儿子和天下大事都托付给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