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宋代的笔记中,关于对擂茶功效的记载有哪些?

在宋代的笔记中,关于对擂茶功效的记载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306 更新时间:2023/12/7 23:02:34

擂茶只当作一般饮品。若当药用,如祛风寒、消暑气、清火解毒之用,可添加如细叶金钱、艾叶、小叶客食碗(马蹄金)、班笋菜(荠菜)、黄花、薄荷等,同茶叶一起擂烂。各种配料,易熟品,切碎后,放入钵内由开水冲熟;难熟的,放入锅内煮熟,同开水一起冲入钵内。擂茶的功效为解热消暑、散寒健脾、护肝理气、促进消化、缓解疲劳,可润肺解渴,补充身体所需膳食纤维,有调理肠胃、缓解多痰、滋润嗓子、提神消食的作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擂茶的功效是可以防风祛寒,清肝明目,润肺健胃等。因为擂茶是茶叶一些食材进行混合加工,所以功效具有多样化。平时通过饮用擂茶可以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特别是吃饭之后少量喝擂茶可以祛除食物中的油腻感,使食物在体内很好的消化,有利于预防和治疗便秘。擂茶在临床中可以辅助治疗慢性疾病,特别是消化道疾病,像慢性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甚至对呼吸道疾病,像感冒、慢性支气管炎都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擂茶,是一种古老的饮茶方式的遗留。相传它起源于古时候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

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最早,人们把“茶”当作治病的药物。

后来发现它还有解渴、消食、提神等保健功效,就保留并发展了药食同源的“擂茶”。

现代各地的擂茶,是对汉魏粥茶、唐煎茶等古代茶化的继承与发展。

据史料记载,秦、汉、三国时期,人们已盛行将茶鲜叶或捣碎的干茶饼,加以葱、姜、橘子等调味品与谷物一齐“调煮”成茶羹或茶粥来食用。

唐代,茶道大兴,推动了擂钵及各种碾茶具的发展。唐宋人饮茶,也是要先把绿茶研成细末,再投入盐、姜、薄荷、橘皮等物,经过三滚的烹茶过程后才饮用的。

当时中国南北方的瓷窑,均有生产擂钵,并远播亚洲各国,至今日本茶道也仍在使用擂钵作擂茶工具。随着汉人的南迁,中原人携带着这种“盐茶”习俗来到了南方,并把制陶工艺也带来了。今福建宁化、将乐等地发现多处自唐宋以来一直延续烧造擂钵的古窑址。

另有学者称,宋室南渡时,也把擂茶带到了杭州。在宋人的笔记中,可见到有关擂茶的记载。

如: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纪胜·茶坊》中说杭州的茶坊与旧京(汴梁)一样“冬天兼卖擂茶,或卖盐豉”;南宋吴自牧也在《梦梁录·茶肆》一书中说到当时的茶肆“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

擂茶,这一古朴习俗,在枫溪、坊两地代代相传,并融入到了礼仪文化之中。通过“食擂茶”这种方式,招待客人、联络感情,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礼仪需求。这也是它延续了千年而不灭的原因之一。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韩琦身上发生了哪些事情?竟很好地诠释宰相肚里能撑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又有谚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韩琦身上发生的事情,诠释了宰相肚里能撑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北宋有个名相,韩琦,他的一生历经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皇帝;宋(北宋)夏(西夏)两国开战,也和范仲淹带兵抵御西夏。韩老十载为相、忠心辅佐三朝,兵败被贬长达十

  • 历史总有些例外,哪些立下盖世奇功的将军得到了善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将军,善终,文史百科

    历史似乎有个定律,就是当一个混乱的时代被终结重回一统的时候,那么建立新王朝的皇帝就会将之前帮助自己平定天下的臣子找各种理由杀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杀死跟随自己多年的臣子皇帝心里也是不愿意的,但是没有办法,每个人在不同的位置上看同一件事都有不同的观点,就拿朱元璋来说吧,

  • 曹丕篡汉自立称帝之后,他为什么不立即杀掉汉献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曹操的后继者曹丕,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病逝,长期以来是汉代的英雄,但更是令人尴尬。汉献帝是继续当傀儡,还是让曹操的继任者重掌大权,这是一个问题。曹操的后继者曹丕似乎想了很久,也就是说,要保住汉献帝,不要让他再做傀儡皇帝,也就是说,曹丕有想更上一层楼的想法。我们大家都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 古代女扮男装真的看不出来吗?详解其中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女扮男装真的看不出来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首先我们要知道,古代的生产力并不发达,古人大都都是极瘦的。而《秦律》中规定男女结婚身高的条例便是(秦一朝结婚看身高)“男子六尺五,女子六尺二即可成婚”。那时候,法定的男女成婚期,男女的身高比例

  • 吴三桂作为三藩之乱的老大,三藩之乱为何却没有成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说起吴三桂,陈圆圆是必须要提。而讲到康熙,必然要提到吴三桂。当时在我记忆中吴三桂陈圆圆那真的是美女配英雄,天造地设呀。而这中间因为他们还发生过很多的大事,当然在这里小编就不再一一讲述了。还是来讲讲今天的主要话题三藩之乱。三藩之乱主要讲的谁呢,当然主角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当然是吴三桂了,有的读者会说

  • 在五代时期梁晋争霸期间,南方还存在着哪些割据政权?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梁晋争霸期间,南方还存在很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据有三川(指剑南西川、剑南东川、山南西道),定都于成都,其国主称皇帝,与后梁分庭抗礼。后主王衍在位时,奢侈淫靡,大兴土木,委政于宦官、狎客,纵容太后、太妃卖官鬻爵,致使朝政败坏,贪腐成风。他还在国内四处巡游,强制沿途州县供应食宿,百姓苦不堪言。后唐灭梁,

  • 在靖难之役中,朱棣让建文帝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建文帝,文史百科

    要不是朱标早逝的话,靖难之役也就不会发生了,关键是朱棣还是建文帝朱允炆的长辈,这种从后背身上抢夺皇位的事情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实际上当时建文帝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反而是被身处劣势的朱棣给翻盘了,那建文帝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当时建文帝只有22岁,上

  • 唐朝真的一直在吃隋朝粮食,甚至还吃了五十年之久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一直以来,关于隋朝和唐朝一直有着一个令人颇为匪夷所思的理论——唐朝的农业远不如隋朝发达,贞观之治远不如开皇之治,其证据之一就是唐朝一直在吃隋朝的粮食,甚至还吃了五十年之久。那么问题来了,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唐朝真的吃了隋朝五十年的粮食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于这个事情,其实

  • 在汉代专著《三横黄图》中,“插柳”与“折柳”有哪三重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插柳、折柳之俗与我国人民种柳、爱柳之风有关。柳为优良的树种,大凡有旱柳、河柳、龙爪柳、垂柳数种。晋代陶侃镇守武昌时,在当地遍植柳树,名为“官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代太尉周亚夫在军营种植很多柳树,使军营从此得名“柳营”。隋炀帝曾号召全民种柳护堤,并赐以重赏,白居易曾有《

  • 在康熙亲政之后,他有放弃对孝庄太后的关怀和感恩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孝庄太后,文史百科

    由于自幼就得不到父爱母爱,康熙晚年曾经很感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所以康熙算得上是被孝庄看着长大的,因此康熙还是很敬重这位祖母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康熙多次对人表态过自己对祖母的态度,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没有祖母的关心和爱护,就没有现在的康熙自己:“忆自弱龄,早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