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武松反对招安最为强烈,那么他为什么却不离开梁山?

武松反对招安最为强烈,那么他为什么却不离开梁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95 更新时间:2023/12/15 19:53:53

梁山泊只是弹丸之地,除了水路连环、地势险要外,资源匮乏、发展后劲不足、扩军壮大无门,只能维持现状而已。对于梁山泊好汉来讲,招安是最好的出路。

但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好汉不愿意招安。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不愿意招安,他们为什么不离开梁山或者赶走宋江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梁山好汉中,反对招安最强烈的是武松鲁智深、阮氏三雄等,他们都看透了朝廷的黑暗和腐败,对大宋早就失望透顶。

这些人都是响当当的好汉,性格高傲强横,哪会回到体制内受高太尉等人的管辖?就算他们回到体制内,尽早会因为性格、脾气的原因,再次“犯罪”,流落江湖。

而宋江提出招安时,梁山的实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数次大败官军,愈战愈强,成为大宋的心腹大患。而武松、鲁智深等人,更是被天下通缉,他们离开梁山,天下虽大却远处存身,只能留在梁山走一步看一步。

不管怎么说,只要呆在梁山,个人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这些反对招安的人,特别重感情、特别重义气,他们把兄弟之情看得比天还重。

鲁智深能够为了林冲,不辞辛苦,千里护送;武松能够为了施恩的礼遇,大打出手,赶走蒋门神,哪怕将来为此身陷牢狱。

这方面宋江更是值得称道,他时时把义气、兄弟二字挂在嘴边,更是对武松等异常器重,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就算武松等觉得招安不妥,也不会离开梁山泊。因为大家曾经在一起斩过鸡头、喝过血酒,一起打家劫舍,一起大战官军,一起勇斗强敌,一起流血牺牲,一起大碗喝酒。

没错,除了义气,他们还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这种友谊是最牢不可破的。他们哪里张得开口提出要走?

宋江打东平府和东昌府之后,正好聚齐了一百零八名兄弟,于是大摆筵席、兄弟聚义,并祭拜晁盖。夜半时候天降神火,宋江等人挖了一个石碑,上面居然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天命所定”的梁山英雄排行榜。

在古代人看来,这就代表着天命、是不可违背的。这个石碑出现得也太巧合了吧?宋江利用这种手段,成功地给每个人的心头种下了“心魔”。这就像另外一道看不见的绳索,把好汉们“拴”在了梁山。

相信这种东西的,在梁山好汉中占了大多数,即使是武松、鲁智深等,也认为这是上天注定,自己是天上的魔君下凡,是注定要在梁山泊干一番事业的。

如果想要离开,会不会受到上天的惩罚?他们心存顾虑。几番原因综合之下,他们还是选择留在了梁山。

既然不想招安,又不想离开梁山,为什么不把宋江赶走呢?

要赶走宋江,根本是不可能的。首先,宋江在梁山是最大的一股势力,占有着绝对的优势。反对招安的,也就是武松、鲁智深、阮氏三雄、李俊等人,他们才几个人?能有多少话语权。

再者,卢俊义、呼延灼、春明、董平以及关胜等人,上梁山前都是朝廷官员,他们当然知道体制内的好处与稳定,日思夜想的就是回到体制内。

宋江谋求招安,正中他们的下怀,他们怎么可能反对呢?反而会紧密团结在宋江周围,结成了一个牢固的利益团体。

至此,招安派占了一百零八条好汉的大多数!

最后,武松、鲁智深等人极重义气,宋江待他们不薄,他们怎么可能跟宋大哥翻脸呢?就算跟宋江翻脸,还有那么多兄弟拥护宋江,到时候大家刀兵相见,又何苦来哉?

当然,想走的,终究要走,想留的,自然会留。

最终,武松、鲁智深留在了杭州六合寺,林冲因风瘫亦留在了这里。

阮小七回到了故乡,侍奉老母亲,以打渔为生,平静地度过了一生。

李俊与童氏兄弟,远走海外,成为暹罗之主,在海外开创了一番基业!

李逵,被宋大哥亲手毒死,卢俊义亦中毒而亡,花荣、吴用双双吊死宋江墓前,算是全了兄弟之义!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秦国的反间计实事尚存争议,赵括为何被评价为无能?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要知道,赵国当时接受上党后是处于防守方,是防守方的国王希望出击决战。换赵括和主动出击此二者都未必是错的。(其实这是显然的,说这二者错误的必是事后诸葛亮,说赵括无能主要是集中于战术上出击被围,而不是主动进攻的战略目标有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国的反间计实事尚存争议,但是至

  • 皇帝的护卫被称为“禁军”,其人数多的时候规模可达到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在古代保卫国家领导人的条例叫皇家禁卫制度。古代皇帝的个人居住与办公地,称为“禁地”,故其警卫人员称为“禁卫”,警卫部队称为“禁军”。后来禁军就成为封建时直辖属于帝王亲军,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军、亲卫军、近卫军、御林军等不同称呼

  • 《清明上河图》描绘着北宋的繁荣,为何被称为盛世危图?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明上河图》,北宋,文史百科

    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记录了北宋的都城汴京繁荣的局面,用写实的手法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反映了宋朝各阶层人民的生活,还能从画中体现出宋代建筑的特点,这幅画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都是历史上少有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是这幅画描绘的不仅仅是北宋的繁荣,在这繁荣的背后,还体现了北宋一

  • 在具体条件的允许下,古代士兵会回收箭矢的哪些部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是最可怕的致命武器。弓箭出现的时间,也许可以上溯到遥远的神话时代。箭的历史伴随着弓的产生,远在石器时代就作为人们狩猎的工具。传说黄帝战蚩尤于涿鹿,纯用弓矢以制胜,此为有弓矢之最早者;惟当时之弓矢,都以竹木为之,虽能及远,终未能完善,迨后推阐其理,互相发明,加以精密之改造,于是乎弓矢

  • 楚国为何是最爱迁都的诸侯国?只因其曾经有10个国都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楚国为什么这么喜欢迁都?蕞之战后楚国为何迁都寿春?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楚国为什么喜欢迁都的原因,好像每次都有正当的理由,想想也是,如果不是事出有因,怎么会迁都这么频繁呢。第一、丹阳迁都郢都,是楚国初期扩张需要;第二、楚昭王在位期间,吴王阖闾攻破楚国都城郢都,楚昭王外逃迁都于“鄀”;过了几年,楚昭王又

  • 古代为什么画押要按手印呢?可以伪造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为什么画押要按手印呢?可以伪造吗?其实“画押按指纹”这事,在中国至少有三千年以上历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代关于指纹断案最早的记载是在宋代,著名的大宋提刑官宋慈,在他写的洗冤录中就存在使用指纹来断案的方法。不过认识到通过指纹可以识别一个人的方法并不是宋慈发明的,192

  • 刘备说了什么话?让丢了徐州的张飞感动的痛哭流涕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古今往来多少英雄为了美女而放弃江山,就拿吕布来说,陈宫建议他立刻出城安营扎寨抵抗曹操,他却因为担心貂蝉的病情而拒绝出兵,最终被部下擒获送给了曹操。吕布虽然对自己的主子不好,可是他对貂蝉却是百般呵护,换做现在这绝对是好男人一枚。比起吕布的情深,刘备就可以被视作是渣男,当初张飞逃跑的时候,将刘备的妻子丢

  • 仰韶文化时期人类学会了采集和渔猎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仰韶文化时期人类学会了采集和渔猎吗?答案是会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仰韶文化时期,黄河中游各部落的采集和渔猎经济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根据考古发现的资料,当时的采集品中有榛子、栗子、松籽和朴树籽等,还有水中的螺蛳。其它如植物块根、鸟蛋、蜂蜜以及昆虫等,也是采集的

  • 和明朝之前的皇帝相比,朱元璋究竟有多么勤政爱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草根皇帝朱元璋执政期间有多勤奋?盘点明太祖朱元璋做皇帝的真实生活。就连清朝都夸朱元璋勤政爱民,在古代历史上皇帝中是屈指可数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除了从放牛娃到皇帝的传奇经历之外,最主要的是他对历史的贡献,对历史贡献越大,必然付出越多,我们都知

  • 在真实的历史上,曹植这位大文学家共生有几个子女?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曹植有两个儿子,长子曹苗,曾被封为高阳乡公,早夭。次子曹志,被封为穆乡公,他少而好学,才行出众。曹植称赞他是曹家的“保家主也”。曹植死后,曹志继位,徙封为济北王。司马氏篡位后,曹志降为鄄城县公,后任乐平太守,迁散骑常侍兼国子博士,后转博士祭酒。太康九年(288)卒,谥曰定公。曹植还有两个女儿,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