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髹饰是古代的一种传统工艺,关于髹饰的技法有哪些?

髹饰是古代的一种传统工艺,关于髹饰的技法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712 更新时间:2023/12/29 20:19:35

髹饰是古代在艺术品上采用的一种传统工艺,用漆漆物,谓“髹”。髹,今通作髤,或作髤。“饰”寓纹饰之意。其高超的技艺水平不朽的艺术价值,是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髹饰的几样技法吧!

描金

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描金在黑漆地上为最见,其次是朱色地或紫色地。也有把描金称做“描金银漆装饰法”的。

填漆

《遵生八笺》:“宣德有填漆器皿,以五彩稠漆堆成花色,磨平如画……”《帝京等物略》,填漆刻成花鸟,彩填稠漆,磨平如画……”这种堆刻后填彩磨显出花纹来的髹饰技法称之为“填漆”。

螺钿

亦作“螺填”、“螺甸”,是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等形象嵌在雕镂或髹漆器物上的装饰技法。此种工艺方法起源甚早,周代已流行。从现存唐代螺钿实物看来,当时已有很高的水平。曹昭《格古论要》:“螺钿器皿,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朝内府中物及旧做者,但是坚漆或有嵌铜线者甚佳。元朝时富豪不限年月做,造漆坚而人物可爱。”

点螺

点螺漆器是中国传统工艺品。1966年北京元代遗址出土一件漆盘残片用螺片镶嵌广寒宫。明代是点螺漆器的盛期,工艺水平已达到相当精湛的程度。用贝壳、夜光螺等为原料,精制成薄如蝉翼的螺片,再将薄螺片“点”在漆坯上,故名“点螺”。因点螺用料较一般螺钿镶嵌为薄,而且软,故又称“薄螺钿“和“软螺钿”。截止2010年,扬州等地,仍有点螺漆器生产。

金银平脱

将金银薄片刻制成各种人物、鸟兽、花卉等纹样,用胶粘贴在打磨光滑的漆胎上,待干燥后,全面髹漆二三层再经研磨显出金银花纹,使花纹与漆底达到同样平度,再加推光则成为精美的平脱漆器。

金银花纹面较宽的地方还可以雕刻细纹,但不能刻透金银片。这种装饰法,精细费工,材料高贵,但金银宝光与漆色的光泽相互辉映极为华丽,是十分贵重的漆器。《酉阳杂俎》、《安禄山事迹》、《太真外传》、《唐语林》等,都有关于唐玄宗贵妃赐给安禄山的各种平脱漆器名目的记载。

堆漆

不用漆灰而用不同于地漆色的漆制作花纹的一种髹饰技法。现作堆漆可有胶制材料,可贴金和涂彩,含义较为广泛。

雕漆

在堆起的平面漆胎剔刻花纹的技法。我国雕漆始于唐代,历史上以元代嘉兴西塘的最为著名,现代主要产地有北京、扬州、天水、徽州等。雕漆大多用鲜明的朱漆,故又名“剔红”。雕漆常以木灰、金属为胎,用漆堆上,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是待半干时描上画稿,施加雕刻的一种髹饰技法。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精丽华美而富有庄重感。

斑漆

斑漆是两晋南北朝漆饰的一种技法,古时用它作为车乘的装饰。此法因系用两种以上色漆,互相交错,呈现各种花纹,犹如动植物上面的斑纹而得名。《髹饰录坤集复饰》:“细斑地诸饰”。杨明注:“所列诸饰,皆宜细斑也,而其斑黑、绿、红、黄、紫、褐,而质色亦然,乃六色互用,又有二色,三色错杂者,又有质斑同色,以浅深分者”。这似与斑漆相仿。另外,用单色漆显出深浅不同斑纹,也有叫斑漆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如果曹操真的让曹植成了继承人,他能做一个好皇帝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似乎文采好的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原谅,三曹当中,曹操和曹植的文章或者诗歌都非常有名,但是能说出曹丕的作品的却没几个人。对于曹操的继承人选,如果抛开其他因素,多数人恐怕从感情上也会比较倾向于曹植。可是曹操放弃一直很重视的曹植,选择曹丕,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真的让曹植成了继承人,那他真的能做一个

  • 项羽过了乌江之后,他还能凭借江东子弟东山再起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这首诗完美的诠释了项羽的人生悲剧,也替很多人表达出了内心对于项羽的遗憾和惋惜。我们对于项羽也并不陌生,他起兵反秦,神勇无敌,但是最终败给了刘邦,在乌江边自刎而死。但是,当时的项羽完全是有机会度过乌江,以图东山再起的,那么,项羽究竟是为了什么而不

  • 朱棣一生共有四个儿子,那么他们的下场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明成祖朱棣,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也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的一位,他在位的时候发动了靖难之役,这场战役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那么关于朱棣有几个儿子呢?他们的下场分别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棣有四个儿子。1.朱高炽:朱高炽是朱棣的大儿子,137

  • 同样都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与张士诚谁更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朱元璋曾经说过:“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张士诚,大名张九四(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小富即安吧,守城真是可以,扩张真是没那个心思,这可能和他的出身有关,他是私盐贩子出生,虽然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

  • 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而在古代有哪十大传世乐器?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乐器,文史百科

    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音乐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的音乐历史叙述着这个民族的欢乐与悲哀,也叙述着这个民族的兴盛和衰败。音乐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我们不一定非得了解乐谱、音符,才能欣赏音乐,它可以是一种朦胧的情绪,也可以是一段动人的故事……千万种美妙的声音,有千万种解读与演绎,古人对于音乐孜孜不倦的研究与创造,

  • 明明崇祯这么节俭,为何还是有许多大臣投向敌对势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有数字统计,说崇祯执政以后,换了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诛杀总督七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这其中包括总督袁崇焕、兵部尚书熊文灿,兵部侍郎杨镐,蓟辽都御史刘策、巡抚都御史孙元化、漕运总督杨一鹏、三边总督郑崇俭……这些都是国家栋梁啊,崇祯只要一起疑心,那就是要杀人没商量,他不管栋梁不栋梁的

  • 古代没有电灯,古人夜读会不会导致近视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现在近视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年轻人中,很多人都带着眼镜。虽然现在的近视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现在的各种手机、电脑的泛滥。不过除了这些外,读书也是导致近视的一大原因。古代没有电灯,读书环境更加的恶劣,那么古人有没有近视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没有电,自然也没有电灯

  • 古代城墙多数皆为夯土,其筑城材料在后来有何重大改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城垣墙体之构筑,多数皆为夯土。我国原始社会早期城市之墙垣,其夯筑技术较为粗糙。具体表现在夯层较厚(一般厚10厘米左右,最厚可达30厘米)且不均匀,夯打亦不够密实,有时还采用了简单的堆砌形式,因此墙身的坚固性较差。其夯筑过程为先筑高约1.2米之矮墙,后在此墙的内、外侧分别积土斜夯,待筑至上述墙顶后,再

  • 宁武石门悬棺有什么特点?详解宁武石门悬棺的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宁武石门悬棺有什么特点?宁武石门悬棺位于山西省宁武城西70公里处小石门村西极为幽僻的山谷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考证据考古专家们考证认为,石门悬棺是迄今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的唯一的崖葬群,极具考古研究价值。石门悬棺的悬葬方式大致可分为洞穴式、悬吊式、悬桩式、栈道式

  • 曹操驾崩以后曹丕就继位了,那此时曹植的处境又是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曹丕和曹植两个人,一直都是不对付的,曹操本来是要给曹植皇位的,可是无奈大臣反对,只能给曹丕。曹丕上位之后就开始各种监视曹植,这是为什么呢?而且一监视就是11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曹植为什么被曹丕父子监视11年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成王败寇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