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隋朝有钱吗?隋朝国库收入有多少?

隋朝有钱吗?隋朝国库收入有多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15 更新时间:2024/5/17 22:22:41

大家都说隋朝很富,相关的论据不少,一般都是说粮食很多,那么隋朝的国库里到底有多少钱呢?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隋朝的赋税制度

隋朝的租调役制度。隋朝继承了北魏、北周以来的租调政策,并且废除周宣帝施行的“每人一钱”的“入市之税”。隋朝的“租调役”制在开皇三年(583年)成形,主要内容为:

1、苛税对象为21至59岁的丁男及其妻,称为一床。

2、租:粟3石或米3石,北方交粟,南方交米。

3、调:桑蚕区缴纳绫、绢、絁(shi)共2丈、绵3两;产麻区缴纳布2.5丈、麻3斤。原说:“输绫、绢、絁(shi)各两丈”,就是总共的意思,否则无法跟后面的麻布对等。

注:隋朝的“租调役”在唐朝变成“租庸调”制,差别就是允许百姓不服徭役,可以用绢抵,每天3尺绢,20天就是6丈绢,隋朝一般不允许,除非年满50岁。

隋朝的土地制度:男子成年后,授80亩口分田(死后还给政府)、20亩永业田,作为家庭的生产资料。

义仓也是一种税:隋朝初年,“义仓”只是官方倡导建立的救灾公共储备库,百姓自愿性地将粮食放到义仓,碰到灾年可以得到救助,是互助性质的粮仓。当然大家都懂,谁会愿意把粮食送给官府打理,百姓慢慢就没了积极性,自己保存不是更好?开皇15年(595年),隋文帝下令将义仓粮食集中交到州城县城中,从此义仓成为一种新的官仓。相当于隋朝收了一波百姓的智商税,本来还是百姓的,结果变成国家的粮食。另外政府还下令,百姓必须按户口等级将粮食交到义仓:“上户1石、中户7斗、下户4斗。”

人口结构:以大业五年(609年)的人口为基准,户数为891万,人口4602万,户均人口5.2人。按南北划分,北方人口占71%,南方29%,分布如下:

隋朝没有工商税。笔者之前写过历代的盐税、茶税、酒税和商税,隋朝统统没有,是中国唯一没有工商杂税的朝代,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最自由的时代。隋炀帝就算大兴土木,把国库掏空,也没想过搞专卖、收商税,也可能没来得及做。

推算隋朝的财政收入

想要推算隋朝的财政收入,必须知道2个关键数据:1)种桑的丁口有多少?2)种麻的丁口有多少?从现有史料看,暂时没有如此细致的数据,不妨以距离人口数量接近的开元盛世(恰好有数据)作为参考系,可以得到想要的数据。

天宝14年(755年)的总人口约5290万,891万户,户均人口5.9人,课税丁口约828万,课税人口占比约15.5%。可以推出,每户平均只按0.9丁纳税,原因是“免税户”的存在。不考虑隋朝的免税户,假定每户1丁“租调役”。

先看唐朝种桑户、种麻户的结构,《通典·赋税下》记载:“按天宝中天下计帐,户约有八百九十万。。。课丁八百二十余万。。。其庸调租,出丝绵郡县计三百七十余万丁。。。出布郡县计四百五十余万丁。”可以看出,唐朝交纳绢帛的丁口比例为45%,交纳麻布的比例为55%。

隋朝“课丁”结构:401万户纳绢、490万户交布。隋朝和唐朝前期在制度、经济、人口都有极强的相似性,地方特产也类似,因此推算出隋朝大业5年(609年)的891万户,大约401万户交纳绢帛、490万户交纳麻布,具体如下:

隋朝粮税接近3300万石。根据隋朝的“租调”和“课丁”数据,可以算出隋朝政府最大的两笔税收为:1、粮食3297万石,其中税粮2673万石,义仓624万石;2、绢帛401万匹、麻布613万端。当然古代不可能所有百姓都只交粮和绢,肯定也有用钱纳税的情况,可惜找不到隋朝的物价数据,无法推算。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究竟长什么样子?后世哪副画像才是真的他?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帝王都有所谓的“帝王之相”。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所有帝王中最为奇特的一个。朱元璋传世画像有十几幅,画像中的皇帝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长相。一种脸颊狭长、长满麻子、大耳隆鼻、下巴凸起、耳朵肥大、胡须浓密,这种丑陋相貌显然就是“异相”。另一种方面大脸、五官端正、相貌堂堂、雍容富贵。那么朱元璋到底长啥样呢?到

  • 在侄子朱文正死后,朱元璋是怎么对待朱守谦这个侄孙?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创建者,出身贫贱,却能成就建立王朝之大业,古今能成此者,无出其右,令人钦佩,因此也常常被我们戏称“开局一个碗”。但作为君王,在他执政的几十年里,一个词却始终相伴那就是残忍。一如胡惟庸、李善长、蓝玉,这些开国功勋都无善终,皆被夷灭族属。这一点,即便是他的侄子朱文正,也未能逃过一劫

  • 在杨贵妃被赐死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究竟过得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杨贵妃,李隆基,文史百科

    据载,当年李隆基与杨贵妃在马嵬坡那里发生的事情真的是感天动地。《长恨歌》大家也可能都有所了解,几面讲述的就是李隆基和杨贵妃之间的事情,很多人都对马嵬坡赐死那一段印象特别深刻,那么你知道李隆基在将杨贵妃赐死后,他的晚年生活是如何过的?又有多么的凄惨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让我

  • 都说刘备没有雄才大略,那么他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成就,文史百科

    三国时期这段历史相信不少人都十分熟悉,而且这其中有一个人物更是家喻户晓,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两朝开济老臣心。无论是诸葛亮的忠心还是诸葛亮的计谋,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诸葛亮也有犯糊涂的时候,在历史上如果他听从刘备的话,早早除掉这个人。那么诸葛亮或许可以改变三国的局势。可是历史没有如

  • 约公元前200年,哪些古代文明用硼砂制造玻璃和焊接黄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硼是一种化学元素,元素符号是B。硼、硼酸、硼砂都是低毒雷蓄积性食物,每天口服100mg,可引起慢性中毒,肝、肾脏受到损害,脑和肺出现水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约公元前200年,古埃及、罗马、巴比伦曾用硼砂制造玻璃和焊接黄金。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用金属钾还原硼酸制得单质硼。硼

  • 宋仁宗时期就发行了银票,那么银票在宋以后有什么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银票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银票发行,并“置钞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银票——“官交子”。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银票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银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

  • 西夏热爱中原诗词音乐,宋朝官员在西夏境内见到什么景象?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西夏,宋朝,文史百科

    西夏人热爱中原诗词音乐,宋朝的官员在西夏境内见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永)词”。西夏的石窟壁画、岩画中也都有许多反映西夏音乐文化的画面。今天,当我们踏上西进的旅途,到达古代文化宝地——甘肃敦煌时,就会发现在敦煌莫高窟的77个西夏窟中已知的有乐伎图的洞窟就有11个,其中有伎乐图的壁画17幅。下面小

  • 在官渡之战前,郭嘉如何有预见性地判断出袁绍必败?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了解郭嘉,或者看过郭嘉传记的人大概都认为郭嘉对官渡之战的胜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郭嘉在官渡之战前给曹操提出的“十胜袁绍论”,更是有预见性地判断出袁绍必败的结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这个论断可以表明郭嘉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早年郭嘉就投靠袁绍,发现袁绍能力不足,优柔寡断,于

  • 都说曹植的《洛神赋》是为甄宓所写,但其原型究竟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似乎提到甄宓,必然会把她和曹植联系在一起。有人认为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为甄宓写的,其实洛神的原型另有其人,洛神可能是曹植原配崔氏的化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植被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等奸臣谤奏,再遭贬爵为安乡侯。于是他亲到京师面陈滥谤之罪,并且

  • 朱元璋本想在凤阳营建都城,为何却突然叫停了工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在我国古代,都城的建设,是每朝每代的最重点工程,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也不例外。可是,在明朝却有个特殊的现象,朱元璋本想在凤阳建都城。可在凤阳中都已经建设了6年的时候,朱元璋却突然叫停了工程。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诡异,能让建都的大事儿说改就改,说停就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