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何说王允纵使能有所作为,也难以抵挡住东汉的灭亡?

为何说王允纵使能有所作为,也难以抵挡住东汉的灭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92 更新时间:2023/12/15 17:41:51

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师,太原祁人。东汉末年大臣。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开始任公职,壮年时任豫州刺史。因为在和中常侍张让的斗争中失败,王允被迫去官隐居,在中平六年,何进掌权之后重新出仕,历任从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进被宦官诛杀,董卓掌权时,他已经代替杨彪成为了司徒兼尚书令。身为地方官勤政爱民,由于朝廷腐败而被迫在此为官,从而密谋刺杀董卓。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但是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处死,时年56岁。王允显赫一时,当最终还是处死,他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是不肯赦免董卓部将的罪名,直接导致了李傕等董卓旧部的起兵反叛。董卓在时,为收天下士人之心,重用名士蔡邕,三日而三迁其官。蔡邕虽不满董卓政治残暴,却感其知遇之恩。董卓死时,蔡邕在王允座,闻之不由叹息一声。王允本就痛恨蔡邕附庸董卓,见状怒斥其为董卓一党,将其下狱,虽百官苦谏而不听,杀之。这一事件更使董卓的旧部不安。于是李傕等人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决心拼死一搏,说:“京师不赦我,我当以死决之。若攻长安克,则得天下矣;不克,则抄三辅妇女财物,西归乡里,尚可延命。”众以为然,于是共结盟,率军数千,晨夜西行。

二是王允当政后骄傲自满,失去百官拥戴。后汉书记载:允性刚棱疾恶,初惧董卓豺狼,故折节图之。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王允诛杀董卓主要依靠大臣士孙瑞和卓将吕布等的帮助,但诛卓后王允邀为己功,士孙瑞等不满,辞官归乡。王允对吕布也看不上,只把吕布只当作剑客看待,当然会引起吕布的不满了。

其实上述两点并不是王允失败的主要原因,王允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控制军队。王允虽然诛杀了董卓,但军队还在董卓部将李傕等人的手中。董卓入关后,为防备关东诸侯的进攻,“乃使东中郎将董越屯黾池,中郎将段煨屯华阴,中郎将牛辅屯安邑,其余中郎将、校尉布在诸县,以御山东。”而守卫长安的禁军,也多是董卓的旧部。王允杀董卓后,派皇甫嵩带兵攻郿坞,诛董卓全家,皇甫嵩带的是自己的旧兵,并没有用长安城的禁军。因此王允手中虽有皇帝,还有大臣的支持,但是几乎没有任何自卫能力,可以说是不堪一击。这种情况下,整个朝廷简直就如同坐在火炉上,而王允居然没有觉察到危险,以为董卓已死,天下就大局已定,没有什么祸患了,对董卓旧部的叛乱没有任何准备,不能不说是重要失策。

王允要控制军队,也不是没有办法。《后汉书》记载:董卓将校及在位者多凉州人,允议罢其军。或说允曰:“凉州人素惮袁氏而畏关东。今若一旦解兵,则必人人自危。可以皇甫义真为将军,就领其众,因使留陕以安抚之,而徐与关东通谋,以观其变。”这里所说的“皇甫义真”就是皇甫嵩。皇甫嵩是东汉王朝最后的名将,他也是凉州人,率军平定黄巾之乱,挽救了大汉江山,威震天下。黄巾乱前曾带兵征讨凉州,多所胜绩,素为凉州人所畏。而且此人非常忠于朝廷,他在剿灭黄巾后,身拥大军,威名卓著,有人劝他带兵进京诛杀宦官,掌握朝政,被其拒绝,回朝交卸兵权。因此皇甫嵩可以说是最合适的人选,若能派他去统领陕县董卓旧部,以其威名与军事能力,必能收服众心为朝廷所用。其次即使不据陕县,也应该掌握潼关、华阴、蒲津等河南和山西通往长安的关口及守关之兵,以防董卓旧部叛乱。

再次要派人安抚凉州的马腾、韩遂等人,因为二人过去依附董卓以图天下,实是朝廷的后患。争取二人是很有可能的,在董卓死后,二人拥兵观望,当时马腾驻军于郿,但当皇甫嵩带本部兵马攻郿收董卓全家时,他并没有出面干涉。因此可以暂时借二人之力对抗董卓旧部的军队,此乃借力打力之策。

但王允却说:“不然。关东举义兵者,皆吾徒耳。今若距险屯陕,虽安凉州,而疑关东之心,甚不可也。”王允想的是什么?他想的是怕如此举动让关东的诸侯认为他王允也象董卓一样胁天子割据一方,从而对朝廷失去信任。他天真地以为四方诸侯还会象过去一样拥戴朝廷,实不知汉朝末年的政治腐败已失去天下人之心,关东诸侯纷纷拥兵自立,没有几个会劳心社稷。在他诛杀董卓之前,已有袁绍阴谋立刘虞为帝,孙坚攻伐刘表,袁术劫掠州郡只顾自肥,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乔瑁等一系列目无朝廷自相残杀的事情。由于对形势认识不清,王允在政治和军事上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

对王允来讲,一开始的形势还是非常有利的。马腾、韩遂等人还保持中立,要看看王允的朝廷怎么对待他们,而董卓旧部闻卓已死,非常恐慌。当时中郎将董越已被牛辅内斗杀死,吕布曾派李肃带少数人马去收捕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被牛辅击败。但其后牛辅营中无故大惊,辅惧,乃赍金宝逾城走。牛辅的左右贪图财物,半路把他杀了,送首级到长安。可见当时董卓部下虽拥有军队,但已成惊弓之鸟。如果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形势,或者赦免董卓部曲之罪,然后缓图之;或者不赦免,整顿军队讨伐之,都可以有所作为,但王允犹豫不决,什么有效措施都没有采取,几乎是坐等叛军来攻。李傕等叛军从陕县进攻长安,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王允虽然没有掌握军队,但也只得硬着头皮遣军出战,派董卓旧将胡轸、徐荣击之于新丰。徐荣战死,胡轸率众投降。其实这样的结果早就可以预料了,胡轸、徐荣本是董卓之人,本无战心;所领士兵又多是凉州人,身在朝廷心却惶惶,根本就没有战斗力,很多都临阵投降了。

王允之败,虽看起来是决策失误,实际上则是因为东汉王朝彻底没落了。王允纵使能有所作为,击败了李傕的叛乱,也难以抵挡其它割据势力的进攻。当时东汉朝廷只剩下关中一隅之地,人口只有几十万,且西有马腾、韩遂,东、北等地有董卓余部,骚乱不宁,从经济、军事实力上看,都不具备号令天下的能力了。袁绍据有冀州,袁术据有南阳,均户口百万;公孙赞据有幽州,兵强马壮;刘表割据荆州,地广兵多。这些诸侯的实力均在朝廷之上,既不起兵勤王,也不服从朝廷号令。如果李傕叛乱时,袁术、刘表等就近势力能够出兵救援朝廷的话,王允也不至于失败。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笔洗是古代用来洗笔的器皿,笔洗中又有哪些名贵材质?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笔洗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属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笔洗有很多种质地,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各种笔洗中,最常见的是瓷笔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在担任谏官的三年时间内,韩琦又是怎么抨击权贵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韩琦,抨击权贵,文史百科

    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景祐三年,韩琦自请外任地方,获知舒州,因故未能成行,于八月留拜右司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忠献公琦行状》记载:天圣五年,仁宗初临轩试进士,公二十岁,名在第二,授将作监丞,同判淄州,侍秦国之官。踰年,秦国亡,哀毁过礼,

  • 刘贺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喜欢从事哪些风雅的娱乐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刘贺,娱乐活动,文史百科

    如果说西汉皇族有家族遗传病,导致历代皇帝大都不能长寿的话,那么明朝皇帝可以说是有家族遗传精神病了。比起他们,刘贺简直可以用“健康开朗,积极上进”八个字来形容啊!正像我们开头说的,刘贺,真应该算是一个兴趣广泛、品行不错的好青年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贺爱好一:飙车飙车的爱好

  • 清朝皇帝每天都要早朝吗?不早朝行不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皇上驾到,众臣早朝”、“有本启奏,无本退朝”,这是清宫影视作品中十分常见的两句台词。所以很多人觉得清代的皇帝每天都要上朝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上朝是天经地义的,历朝历代的皇帝莫不如此,清代自然也不例外。但这并不说明清代的皇帝每天都要上早朝,而且都是在

  • 司马光为何会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西汉王朝的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而且在他的统治期间,西汉的领土疆域扩大了将近一倍,完全不输于唐朝时期万国来朝的气势。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司马光为何会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司马光曾在自己的《资治通鉴》中这样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他认为汉武

  • 古代人生四大喜事分别是什么?详解人生四大喜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人生四大喜事分别是什么?四大喜事的说法出自于哪里?其实四大喜事的说法出自于南宋的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久旱逢甘霖在我国古代主要是以农田耕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农田灌溉的水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为了更好的顺应天时,古人总结出无数

  • 花翎是清代官员的冠饰,其在清朝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花翎是清代官员的冠饰,用孔雀翎毛饰于冠帽后,以翎眼多者为贵。翎管,就是用来插孔雀翎子并使之与冠帽连接的附属饰件。要了解翎管的价值,就有必要先了解清代的花翎制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朝看重花翎,如同古代的“珥貂”一样,例应随官秩(官职高低)戴翎。宗室中,以贝子戴三眼花翎最为

  • 潼关作为中国十大名关之一,它在古代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潼关是中华十大名关中,排名第二位的关卡,因其地理位置险要,历来都是,兵家的必争之地,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潼关这个地方,也有人去游玩过,那么潼关在古代,究竟有多大的意义,你知道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函谷关失去自己的功能之后,潼关就做了代替,就有了潼关,历史上第一次记载潼关这

  • 樊梨花一家究竟犯了什么错,竟让武则天下旨杀她一家?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薛猛听了家丁之言,跌倒在地。夫人大惊,快扶起来,半晌方醒。夫人说:“好了,相公为何如此?”薛猛说:“三爷闯祸,连累父兄,如今来云南拿我,我去是不去?”夫人说:“公公一家俱下天牢,只有相公,若到京中,性命难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依妻之言,尽起云南兵马,杀上长安,救了公婆叔叔

  • 春天到了,但中国民间为何一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天气由冷转暖的季节。我国民间一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着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渐冷就穿的太多。那么,“春捂秋冻”到底有没有道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春捂秋冻”为什么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春天的气温变化很大,乍冷乍热,所以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