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曾国藩家书所蕴含的处世之道

曾国藩家书所蕴含的处世之道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451 更新时间:2024/1/25 16:31:04

曾国藩

曾国藩因剿杀太平天国有功,成为清末一代重臣。他的功劳为自己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受到慈禧太后等高层权贵的猜忌。曾国藩深知这一点,因此,依靠“装傻”等手段,巧妙躲过了很多明枪暗箭。后人谈起曾国藩时,都会提到他很多做人的“心计”。据说,曾国藩有13套本领,11套没有传下来,只有一部相书《冰鉴》和另一本《家书》流传至今。特别是在他的家书中,无一例外的都是在嘱咐家里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哪几亩地该种了,该锄草了……

别看曾国藩说的这些是拿不上台面的家长里短,但是如果与当时清王朝统治者对他的提防之心联系起来,就能看出他多么用心良苦了。曾国藩在攻打太平天国时,第一次攻克武汉后,咸丰帝很高兴,情不自禁地称赞了曾国藩几句,马上就有一位满族大臣进言说:“如此一个白面书生,竟能一呼百应,恐怕未必是国家之福吧!”咸丰帝听后,久久沉默不语。而当慈禧太后掌权后,她对曾国藩更是大大提防。所以说,曾国藩写的那些家书与其是写给家人看的,还不如说是写给当权者看的。除此之外,曾国藩还通过裁军、让出一部分兵权等等手段,来减少朝廷的猜忌,避免了杀身之祸。

宋代宰相韩琦以品行端正著称,这样的老好人,也就没有人太过防范。但是,有两件事,韩琦却做得相当有水平,真验证了那句话:“真人不露相”。宋英宗刚驾崩的时候,朝臣急忙召太子进宫。太子还没到,宋英宗的手又动了一下,宰相曾公亮吓了一跳,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停下来不再去召太子进宫。韩琦却拒绝说:“先帝要是再活过来,就是一位太上皇。”他反而催促人们急召太子,从而避免了权力之争。

担任大内都知职务的任守忠很奸邪,反复无常,他秘密探听东西宫的情况,在皇帝和太后间进行离间。一天,韩琦出了一道空头敕书,参政欧阳修已经签了字,而另一个参政赵概感到很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欧阳修说:“只要写出来,韩琦一定有自己的办法。”韩琦坐在政事堂,用未经中书省而直接下达的文书把任守忠传来,让他站在庭中,指责他说:“你的罪过应当判死刑,现在贬官为蕲州团练副使,由蕲州安置。”韩琦拿出了空头敕书填写上,派使臣当天就把任守忠押走了。韩琦的品行,朝野人尽皆知,就连奸佞的任守忠也没有怀疑其中有诈,乖乖就范。就这样,韩琦轻易就除掉了祸患,仍然不失忠厚。

真正精明的人,会在小事上愚,大事上明。所谓愚,是指有意糊涂。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忌自己的面子、学识、地位、权势,一定要糊涂。而该聪明、清醒的时候,则一定要聪明。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你也必会有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如果要说过日子,还确实需要精打细算,能省则省,但是在与人交往中,很大程度上依靠真诚、信赖、友好的互相帮助,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氛围。如果事事总想算计别人,害怕吃亏,表面上好像得到了暂时的好处,实际上也许丧失了更好的机遇。因为谁都不喜欢与过于精明的人交往,都怕被算计。

太过精明的人也许一时能得到大家信任,时间长了,大家发觉这样的人待人不真诚,害怕有被算计的危险,慢慢地,也就不愿意与之共事了。职场中有很多这样的人,见谁都是一副笑脸。人们看不到他们发脾气,猜不透他们在想什么。他们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必定经过深思熟虑。在职场中,确实需要练就一个精明的头脑,只是不要太过了,因为工作不是一个人的独舞,你需要与同事合作。太过精明的人,只会惹人生厌,让大家对你敬而远之。

很多经验告诉我们,做人应该精明,但不要太精明。这样的人也许会得到一定的利益,但是从人际交往角度来说,会遭到周遭人的唾弃。三毛曾这样说过:“我最喜欢别人将我看成傻瓜。这样与人相处起来就方便多了。”确实如此,太过精明,会让人感到你刁钻狡猾,而对你敬而远之,结果,你只能做一个孤家寡人了。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古代人评定美女的10个标准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乌发蝉鬓 乌发就是头发乌黑油亮,蝉鬓是指面颊两旁近耳头的头发,要薄如蝉翼。乌发一词早在《左传》中便已出现,至於蝉鬓一词,则出现在三国时代的魏国,其中一名叫莫琼树的宫女所梳的发型。2、云髻雾鬟这里所指的鬟,都是环形发髻的意思,髻则指束在头顶的发结,所谓云髻雾鬟,便是美女所梳的发髻状如云雾。据传

  • 父亲节的由来及在中国的兴起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父亲节是一年中特别感谢父亲的节日,每个国家的父亲节日期都不尽相同,也有各种的庆祝方式,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家族聚餐或活动有关。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庆祝父亲节。1、父亲节由来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1910年诞生在美国。1909年,华盛顿一位叫布鲁斯-多德的夫人,在庆贺母亲节的时

  • 母亲节的起源及兴起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1913年5月10

  • 尉迟恭抗命拒绝皇帝提亲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尉迟恭是唐朝的名将。这天,管家慌慌张张跑进来说,唐太宗李世民带兵到府上来了。尉迟恭不由吃了一惊:现在天下一统,国泰民安,李世民找他这个上了年纪的武将干什么? 妻子苏氏劝他不要多想,赶紧迎接皇上。全家老小都已聚齐,就等他带领出门了。是啊,迎接事大,怠慢就是娄子!尉迟恭如梦初醒,忙对苏氏说:&ldqu

  • 九品棋手曾国藩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围棋最高的段位是九段,曾国藩下围棋没得段,只得了个九品棋手。这个"九品棋手"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曾国藩在洪泽湖与太平军作战,打了好几个月,不仅整个船队被太平军击毁,连曾国藩自己也差一点被活捉。因为在洪泽湖呆长了,两脚得了牛皮癣,化脓淌水,痒得钻心。曾国藩伤透脑筋,请了许多名医,用了各种秘方,都治

  • 端午节习俗的由来和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一、端午节的传统 端午节,我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

  • 新娘子出嫁为什么要蒙红盖头?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影视作品中常常会看到,举行婚礼时,新娘头上蒙着一块别致的大红綢缎,我们称之为“红盖头”。这块盖头要在入洞房时由新郎揭开,掀起盖头的刹那,新娘子千娇百媚,电视观众和新郎一起感叹万千,热血沸腾呐!那么,新娘为什么要蒙“红盖头”呢?关于“红盖

  • 古代女子五花八门的避孕方式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现代的避孕药具出现之前,过去的青楼女子她们是如何采取避孕措施的呢?史书上鲜有记载,野史上也不多见,影视剧里也是轻描淡写了之。巩俐出演的一部电影,就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妓女在接客之前,喝下一种汤药,说是喝了就不会怀孕了。当然,这种药究竟含有何种成分,无从考证,当关于古代的妓女避孕的方法也就众说纷纭

  • 古代女子常用的几种自慰工具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角先生先说角先生,一种类似男性阴茎的自慰器,有龟棱,刻有螺纹,中空,可注水加温。清朝性教育读本《肉蒲团》第十五回写到:“是个极大的角先生,灌了一肚滚水,塞将进去”。那时,角先生可以当街当巷公开售卖,就像现在的成人用品店,清朝《林兰香小说》写过:“&hellip

  • 中国的情人节不是七夕,而是元宵节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知名民俗学家齐守成表示,将七夕节当成“中国情人节”是对七夕节的一种误读。事实上,“中国情人节”确实有,但不是七夕,而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即“上元节”。相传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