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五雷轰顶的五雷指什么?

五雷轰顶的五雷指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27 更新时间:2024/2/18 0:18:57

在遭到了巨大的打击时,人们往往喜欢用成语“五雷轰顶”来形容。但其中的“五雷”指的是什么呢?要搞清这个,首先须搞明白一个古代盛行的学术概念:五行。

五行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百家中的道家学说中。它强调整体概念,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关系。如果说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原始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作为我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方的地、水、火、四元素学说类似,包含古代朴素的唯物义。

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在《甘誓》中有"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这样的句子,点出了“五行”这个词。《洪范》中则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五雷轰顶”中的“五”指的就是五行,代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因此,"五雷"就是金雷、木雷、水雷、火雷、土雷的合称。金雷指刀剑、金属、铁器、车祸等。木雷指棍棒、高处摔下、树木压住等。水雷指溺水、水淹、在行走中出意外、生病等。火雷指火烧、电击、雷击等。土雷指土埋、房屋倒塌、高处掉物等。古人还认为,被此五雷击倒者必定是罪孽深重的人。

“五雷轰顶”又作“天打五雷轰”,其另一层意思是告诫人们别作恶,如干了伤天害理的坏事后,一定会遭到天用各种形式的惩罚。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释加牟尼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舍利子有什么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1、舍利子的形成舍利子印度话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舍利子的形成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的形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风化是完全不同的。舍利子的形成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

  • 千金原指出类拔萃男子, 比喻女孩始于元代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现代人习惯上把有身份的未婚女子称为“千金小姐”,以示对其尊重。其实,“千金”一词最初是指男子。“千金”一词首次出现于《南史》的记载,南朝梁著名文学家谢庄有个小儿子叫谢朏,十岁便能出口成章。一天,谢庄带着儿子陪皇帝出游姑苏(苏州)。游玩过程中,皇帝听说谢朏很有才华,便让他当场写一篇《洞井赞》。谢朏挥笔

  • 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关系与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简明关系图二、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主要区别注:弥赛亚(希伯莱语)就是基督(希腊语),意思是“救世主”。注:伊斯兰教的观点是:穆罕默德不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而是正道的复兴者,他只是接受真主的启示而传播伊斯兰教三、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即指基督新教)的主要联系和区别

  • 古人写字为什么竖着从右向左写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人考虑过这个问题吗?中国古人为什么竖着写字,而且由右向左写呢?问题是在多行连续书写的状态下,写字的右手总是把已经写好的文字给掩盖住,而且右手腕或者衣袖还会把未干的墨汁碰糊。于是,写字时要提腕,甚至要用左手管住右衣袖,这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这样写字是偶然还是故意?像现代一样从左往右写不好吗?说法有几

  • 为何老婆出轨为啥叫给老公戴绿帽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妻子对自己的丈夫不贞洁,其夫常被人叫做被“戴了一顶绿帽子”,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戴绿帽子”的说法是有这样一个传说的。古时候,有一对夫妻,妻子是一位家庭主妇,长的是如花似玉,娇艳动人。平时在家里做些针线活计,不常出门。但因生得貌美,总有一些人觊觎其美色。丈夫是一个生意人,经常外出做生意,两口子的日子

  • 景泰蓝的由来, 景泰帝朱祁钰与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景泰蓝,历史上称为珐琅器,工艺上称为“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名称的由来),是北京著名的传统特种工艺品。现今一般认为掐丝珐琅工艺是从阿拉伯地区传进来的一种新的制作工艺。这种工艺的流程是:先在金属体上用细金属丝铆焊成图案,然后填入珐琅彩釉料,经高温成色后,磨光镀金而成。在明朝的景泰年间(1450-145

  • 破天荒的由来:破天荒破的是什么荒?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现在,人们经常用“破天荒”一词来比喻前所未有的事情,第一次发生。追根溯源,“破天荒”这个词起源于一个典故。据五代文学家孙光宪著《北梦琐言·卷四》、学者王定保著《唐摭言·卷二》和宋代学者邵博著《邵氏闻见后录》等书记载,在唐朝时,每逢大比之年,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的举人,均由地方解送赴京应试,而当时荆州地

  • 十恶不赦中的首恶是什么?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我们经常说的成语“十恶不赦”,相信很多人对其内涵并不是太清楚,其实,这一成语有它的渊源,说起它的形成,就不能不从我国的法律制度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都进行了法律法典的编纂,而在这些法律法典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魏时的《魏律》,北朝时的《齐律》,而后来据说的“十恶”最早也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

  • 古时作家是贬义词?王维用作家讽刺过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档人文类历史解读节目《原来是这样》自开播之后,就被观众不断热议。这档致力于为观众普及国学趣味知识的人文节目,将知识融入趣味短剧中,不仅让观众对国学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与记忆,节目中所讲解的一些词汇更是让观众“大开眼界”。要不,谁能够知道古时“作家”竟然还是个贬义词呢?受到这档在浙江卫视播出的国学节目

  • 弓和弩的区别是什么?弩为什么没有取代弓?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弓弩与弓箭的区别 弓弩是弓箭的前身,它们的区别在以下几点:弓箭分为软弓和硬弓:软弓的射速高,但是威力低,射程短,通常是骑兵使用;硬弓的射速低,但是威力高,射程长,通常是步兵使用。 中国古代使用的是复合弓,特别是元朝。这种弓兼顾了软弓和硬弓的优点,射速、威力和射程都很好。给西方的重骑兵留下了可怕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