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从四大名著看中国之走投无路

从四大名著看中国之走投无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988 更新时间:2024/1/26 1:30:13

看四大名著,不能只看到其中神魔乱舞的有趣,英雄好汉惩恶扬善的痛快淋漓,帝王将相纵横捭阖的权谋秘计,才子佳人荡人心魄的情孽缠绵。我们还可以看到,这里面明明白白写着:中国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悟空大闹天宫,很是让一潭死水的天宫闹腾了一阵子。他提出的革命理论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一革命理论,与历来农民起义提出的号召如出一辙。陈胜吴广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就是孙大圣的轮流坐庄的理论么?大概孙大圣看到玉帝的排场,心向往之,豪言壮语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或者吃天鹅肉的心理作祟:“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率领他的猴子猴孙,攻占天庭,把天庭改朝换代成猢狲王朝,这就是孙悟空的革命理想。坐天下的是王,抢天下的是贼;在天庭里,坐天下的是神仙,抢天下的是妖孽,人间天上,奉行同一道德规条。

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斗不过妖猴,于是借师助剿,请来如来佛,妖猴斗不过佛祖,于是猴子被洗脑,跟随唐僧,充当了镇压各路反叛势力的急先锋,一路降妖除怪,最后官封斗战胜佛。从现有体制的反叛者到忠实维护者,进而变成现有体制的受益者,孙悟空用了五百多年。天庭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最后双方妥协,互相利用。孙悟空在当初跟他一样身份的妖魔前可以堂而皇之地自称仙佛,口含天宪,大展神威,实现终极自我价值。天庭也可以利用他充当打手,扫荡其他对现有体制构成挑战的各路反叛势力。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怎么都比不上他这第七十三变实在,能得更多实惠。

历代农民起义领袖的嘴脸,在这里被照妖镜照得毫发无隐。斗得过现有体制,就把玉帝的张姓朝廷改姓孙,斗不过就投降,自己的反叛实力就是跟朝廷谈判的本钱,兄弟队伍的头颅就是投名状,几番含娇弄态之后,即漂白了自己的出身。唐末朱全忠玩的是这一套,《水浒》里宋江玩的也是这一套。农民起义救中国?痴人说梦而已。

《水浒》里的宋江,玩的也是这一套,不过一在天上,一在地下。世人都怪宋江,怪他不该投降,他不投降又能怎样呢?梁山事业,实在无路可走。梁山政权,只不过是东京赵家朝廷的山寨版。想当年,赵匡胤在位时,也跟他们的宋大哥一样英明,一样讲义气,一样替天行道,到如今子孙不肖,宋徽宗赵佶昏庸无比,贪官墨吏扰乱天下,假设梁山事业百年长青,谁能保证宋江的子孙比赵佶一定强,好汉们的后代一定比高俅雄起?投降了倒好,中国历史省去了一个不必要的循环节。好汉们的理想不过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贪官们的理想不过是大肆捞权大把捞钱多睡女人,后者是前者的衍生品,他们只相隔一张纸的距离。梁山与祝家庄,一个由好地主领导,一个由坏地主领导,好地主与坏地主的距离,也不过一张纸而已。

梁山道路,走下去将无路可走。只可怜了那鲁莽得天真可爱的李逵,为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永续飘扬,拎着一对大斧排头价砍来去,不知他端的要砍谁?

梁山道路,最终无路可走。

《三国演义》宣扬的是圣主贤相救国论,翻译成无产阶级口吻,就是只有刘备诸葛亮才能救中国。可惜枭雄斗不过奸雄,贤相斗不过奸相,仁义斗不过厚黑,刘姓天下无可奈何花落去,圣主贤相的理想一江春水向东流。仁义事业实在让人悲催,刘备诸葛亮只给后人留下一个欲哭无泪的背影。最终一统天下的司马氏,一点仁义的影子都找不到。

刘备诸葛亮事业的流产,意味着圣贤救国论的破产。

把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分为两拨,《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超世独立,一个人站一边,其他所有人站另一边。中国历史上所有读书人的脑袋凑在一起也比不过他思想的深刻。曹雪芹通过贾宝玉告诉我们,封建社会已是穷途末路。身处康乾盛世而能认识到这一点的,绝无仅有。比他稍前的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痛心于明朝的灭亡,沉痛反思的结果无非是皇帝太昏庸,大臣太贪婪顾私利,不去从根本上否定制度,没有从我们固有文化中查找致命之处,反而抱残守缺,对传统儒家沾沾自喜,以为明的灭亡,不是儒家文化的失败,而是不能遵守儒家戒律的结果。

就像《旧约圣经》里的犹太人,每受一次打击,每遭一次失败,都认为是对上帝笃信不坚的后果,是上帝因为他们在异教间摇摆不定而降罚,因而每一次反思的结果都是更加信仰上帝。鸦片战争后很长一段时间,先进的中国人反思落后挨打原因,还认为我们只是技不如人,而不是体制不如人,文化已落后。曹雪芹超越了他以前和以后所有的旧式知识分子精英。

他通过贾宝玉的口告诉我们,我们的制度,我们的文化已是走投无路。贾府里面的男人,从上到下全都灵魂烂透了,封建社会的大厦靠这些人支撑,倾倒是必然的事。不仅如此,贾宝玉还以戏谑的口吻否定了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教条,所谓的“文死谏武死战”。这一条认识是从根基上否定了我们引以为豪的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化。最崇高的东西都被他看穿看透了,他还能跟周围的男人沆瀣一气么?他还能从父命读八股考科举光耀门庭为这一腐烂的家族提供继续腐烂下去的养分么?所以贾宝玉清醒坚决地拒绝了合作,不愿为这个注定要烂掉的社会陪葬。可惜宝玉的心思书中无人理解,就连他深爱的林妹妹也半点不知,他只能“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了。他的愁恨,他的傻与狂,是出于绝望,他找不到新的道路。

《红楼梦》所深刻揭示的,不是曹雪芹所处的朝代已濒临绝境,此时是大清盛世,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无限风光的时代,他揭示给我们的,是整个封建社会的走投无路。林妹妹的葬花词,在贾宝玉听来,在后世的我们听来,是唱给所有中国人的一首挽歌。

《西游记》《水浒传》告诉我们,农民起义,革命造反不能救中国;《三国演义》告诉我们,伟大领袖不能救中国;《红楼梦》告诉我们,我们真的已走投无路。

我们的文化没有内生性的力量,靠我们的固有文明来救中国,就好像是用中药来救治需要开膛破肚的病人一样无效。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池塘里的数十万只青蛙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很久以前,一个农民来到城里的一家餐馆,对餐馆老板说,他有几十万只青蛙,问餐馆是否能够收购。那时,食用青蛙是合法的,而且也很受食客的欢迎。然而,一个农民一下子能够提供几十万只青蛙,还是让餐馆老板感到有些吃惊。农民解释说:“在我家附近有一个池塘,池塘里全是青蛙,到了晚上它们就鼓噪不停,

  • 距离与命运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一个叫十湾里的地方,住着一只乌龟。它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距离与命运岁月流逝。呆久了的乌龟感到十分腻味,于是想出来找点事做,以便充实自己,为生活增添一点乐趣。 它去求见虎大王,被大王府的门卫挡在外面。一个门卫说:“笨乌龟,你想见虎大王,也不看看自己是啥模样,

  • 十辈穷致富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十辈穷的祖祖辈辈都处于十分贫困的境地,那真是:上无遮阳之瓦,下无立足之地。穷到他这一辈,已穷了十辈,因此人们称他为“十辈穷”。有一天,十辈穷突发奇想:我为什么这么穷,而且祖祖辈辈都这样穷呢?上天太不公平了,我要到西天去问佛祖,请佛祖给个说法。他准备好行李就匆匆出发了。刚出家

  • 友谊能战胜一切恐惧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文具界,成为侦探是所有文具梦寐以求的职业,而侦探大会是通往侦探职业的唯一通道,从小就酷爱福尔摩斯的橡皮和卷笔刀,一听要召开侦探大会了,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友谊能战胜一切恐惧一年一度的侦探大会召开了,书包侦探说:“要想成为侦探,必须帮助别人,我们刚刚接到一个案子,可怜的尺子被犯

  • 杨布打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从前,在一个不太出名的小山村,住着一户姓杨的人家,靠在村旁种一片山地过日子。这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杨朱,小儿子叫杨布,两兄弟一边在家帮父母耕地、担水,一边勤读诗书。这兄弟两人都写得一手好字,交了一批诗文朋友。有一天,弟弟杨布穿着一身白色干净的衣服兴致勃勃地出门访友。在快到朋友家的路上,不料天空

  • 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

  • 谁建立了成功的标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上帝听说世间鼎盛,人人都前所未有地崇尚成功,心下窃喜,决定去探听虚实。他召集来若干凡人,问:“你们认为什么是成功?”张三说:“成功就是像大款那样有闲有钱。”李四答:“成功就是像明星那样有型有款。”王老五喊:“成功就是

  • 一个价值200万欧元的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因工作需要,我去了一趟法国。刚到没多久,一个在法国的老朋友就邀请我去一家咖啡店叙旧。这是一间不论外表还是招牌都很普通的咖啡店,名叫“席拉的小店”。还未点咖啡,就被法国人的热情奔放所震动。旁边一位胖胖的男士刚一入座便毫无征兆地去拥抱邻桌一位女士,那位女士也很开心地迎了上去。随即

  • 不要总向失败者咨询成功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蔡康永一次谈到很多年轻人把“成名要趁早”当座右铭。蔡康永说:“张爱玲的人生很棒吗?你怎么会用一个人生糟透了的人描述人生的话来做为你的座右铭呢?我完全认同如果你想写小说,要去体会她为什么把小说写得这么好。可是张爱玲对人生的建议,拜托,张爱玲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乱七八

  • 与孤独签订体面的协议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以前我有个朋友,外向开朗,在朋友圈中活跃度非常高,总是组织各种聚会活动,整天呼朋唤友,干什么都得一帮人在身后跟着。 另外一个内向的朋友很是羡慕,对我说:“你看人家活得多么充实啊!” 不,我不这么看,他只是太孤独了。 一切是多么明显,他总是没有落单的时候,每当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