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伊斯兰教故事:三个不知名的先知

伊斯兰教故事:三个不知名的先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778 更新时间:2024/3/23 8:43:29

伊斯兰昭告人类,安拉给每个民族都曾派遣了先知使者,穆罕默德是安拉的最后使者。先知穆圣的使命是全人类传达安拉的示,并且受到安拉的保护。

以上是一段严肃的声明,指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因此,我们在了解先知穆圣之前的宗教和古代化时,以此为依据,识别安拉的正道。如果在先知穆圣之后,有人说他创造了一种新的宗教,那么,绝不可能成功,必然是假冒,因为尊贵的使者默罕默德是封印的圣人,在他之后,不会再有安拉的启示下降,也绝不会出现什么使者。按照一般的逻辑推理,我们可以在每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中,通过传说和文献,识别安拉为他们派遣的古代先知或使者。事实不是那么简单,绝大多数古代的先知和使者未得到安拉的许可永远不会在今世显示自己。

《古兰经》的经文提到过,有三位使者曾同时派去一座城市,人名和地名都是隐讳的,至今不为人所知。这个事件神秘莫测,因为在世界上有许多地方都发现了类似的民间传说。在普通人群中来了以为智者,他愤然而起,教化民众,劝善戒恶,受到世代人民的高度赞誉。由于一位智者的出现,那里的人民创造了辉煌的人间文明,以后又神秘的衰落、消失。

这些地方在哪里?是否就是南美洲的玛雅人的古城,还是非洲中部的历史遗迹?也许是居住在密西西比河畔的古印第安人的村落卡豪基亚,或者是尼罗河畔的麦罗埃?也许这个地方是在亚洲腹地,或北美洲的什么地方,考古学家们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如果安拉不意欲,这个谜永远也揭不开。《古兰经》中的记载至少是让现在的人们从中得到启迪,即使不是安拉派遣的先知或使者,一个普通的人,他的心灵受到安拉的引导,也可能自发地宣传安拉的正道,劝善戒恶,崇拜安拉。这样的普通人,有可能出现,他是凭着安拉赋的纯洁的良知和忠诚的感悟,自愿为主道服务,受到人们的尊敬,得到安拉的喜悦。我们应当支持他们,尊重他们的事业,向他们学习。

根据《古兰经》的记载,“你(穆罕默德)当以城市的剧名为他们设立一个譬喻。当时,使者来临那些居民。当时,我曾派遣两个使者去教化那些居民,但他们否认他们俩的使命,我就以第三个使者去援助他们俩。”这两位使者,走遍大街小巷,宣告他们的使命,他们说:“我们确是被派遣来教化你们的。”民众反驳他们的话说道:“你们只是像我们一样的凡人,至仁至慈的主没有降示任物,你们只是说谎的人。”他们说:“我们的主知道,我们确是派来教化你们的,我们只负责明白传达的责任。”民众说:“我们确已为你们而遭厄运,如果你们不停止宣传,我们势必辱骂你们,或者以痛苦的刑罚加于你们。”两位使者说:“你们的厄运是伴随着你们的。难道有人教诲你们,(你们才为他遭厄运么?)不然!你们是过分的民众。”

两位使者在民间苦口婆心的讲解天地间的大道理,努力传播真理,日复一日不知疲倦的弘扬正道。有一天,一个本族人从遥远的地方跑回来,对大家说:“我的宗族啊!你们应当顺从使者们,你们应当顺从那些遵循正道,而不向你们索取报酬的人们。”他一再对他们阐明:“我怎能不崇拜那创造了我,而你们将被召归于他的主宰呢?难道我能舍他而敬事一些神灵吗?如果至仁至慈的主欲降灾于我,则他们的说情,对于我毫无裨益,他们也不能拯救我。”听他发表演说的人,只有少数人对他表示同情,大多数人仍是对他挖苦和嘲笑。如此困难的环境没有减弱他的意志,仍旧百折不挠的坚持宣教,他更不会因为多数人拒绝真理而改变立场。他说:“如果那样,我确是在明显的迷误中。我确已归信你们的主,故你们应当听从我。”

当地的不信道者对他的顽强精神感到厌烦,认为他到处宣传给地方上带来了许多麻烦和不稳定,因此把他抓捕起来,将他处死。那早先来的两位使者,也被这些不信道者搜索出来,以后完全消失了,再也没有听到过他们的声音。他们也许被驱逐到外地去了,也许被这些愚昧的民众暗中杀害了。后来,人们听说,他的行为取悦了安拉,得到在复活日进入天国天园的许诺。他曾对人们说过,他听到了一个响亮的声音对他说:“你进入天园吧”!但愿我的宗族知道,我的主已经饶恕了我,并把我列入尊荣的品位。

那座城市里无道的恶劣民众,把安拉派遣的使者赶走了,并且对信奉真理的人也都给与同样的虐待和嘲笑。他们的恶意与行为一时得逞,因此更加狂妄傲慢,自鸣得意,随后,又把他们的歹意转向了临近的居民,无恶不作。附近的部族受到他们的凌辱和欺骗,掳掠财产和妇女。这样的情况几乎成了惯例,在许多民族中发生过,因此值得后人深思。

安拉下降了毁灭那一群坏人的命令,安拉恩赐他们自我挽救的最后机会丢失了,一个暗无天日的野蛮人社会遭到了今世的毁灭,是他们自己选择了注定受到永远惩罚的后世。安拉说:“在那以后,我没有降天神去惩治他的宗族,我也不需再派遣天神了。他们听到了一声霹雳,一切烟消雾散了。”

归纳起来,人们应当从安拉的警告中醒悟过来,这是适合于全人类的原则。安拉说:“哀哉众仆!只要有使者来教化他们,他们便加以愚弄。难道他们不知道吗?在他们之前,我曾毁灭了许多世代,那些被毁灭的时代永不转回尘世。他们将统统被拘禁在我那里(后世审判)。”

当代的历史学家们,无法确认这三位传播真理的人和他们所到的地点,但是,我们可以肯定,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那些在罪恶的生活中拖延一些时光的人将终究遭到惨败,真正的胜利必将属于归顺安拉的旨意,并且坚持真理的人。《古兰经》中记载的历史,都是对现代人沉重的教训。

两位使者在民间苦口婆心的讲解天地间的大道理,努力传播真理,日复一日不知疲倦的弘扬正道。有一天,一个本族人从遥远的地方跑回来,对大家说:“我的宗族啊!你们应当顺从使者们,你们应当顺从那些遵循正道,而不向你们索取报酬的人们。”他一再对他们阐明:“我怎能不崇拜那创造了我,而你们将被召归于他的主宰呢?难道我能舍他而敬事一些神灵吗?如果至仁至慈的主欲降灾于我,则他们的说情,对于我毫无裨益,他们也不能拯救我。”听他发表演说的人,只有少数人对他表示同情,大多数人仍是对他挖苦和嘲笑。如此困难的环境没有减弱他的意志,仍旧百折不挠的坚持宣教,他更不会因为多数人拒绝真理而改变立场。他说:“如果那样,我确是在明显的迷误中。我确已归信你们的主,故你们应当听从我。”

当地的不信道者对他的顽强精神感到厌烦,认为他到处宣传给地方上带来了许多麻烦和不稳定,因此把他抓捕起来,将他处死。那早先来的两位使者,也被这些不信道者搜索出来,以后完全消失了,再也没有听到过他们的声音。他们也许被驱逐到外地去了,也许被这些愚昧的民众暗中杀害了。后来,人们听说,他的行为取悦了安拉,得到在复活日进入天国天园的许诺。他曾对人们说过,他听到了一个响亮的声音对他说:“你进入天园吧”!但愿我的宗族知道,我的主已经饶恕了我,并把我列入尊荣的品位。

那座城市里无道的恶劣民众,把安拉派遣的使者赶走了,并且对信奉真理的人也都给与同样的虐待和嘲笑。他们的恶意与行为一时得逞,因此更加狂妄傲慢,自鸣得意,随后,又把他们的歹意转向了临近的居民,无恶不作。附近的部族受到他们的凌辱和欺骗,掳掠财产和妇女。这样的情况几乎成了惯例,在许多民族中发生过,因此值得后人深思。

安拉下降了毁灭那一群坏人的命令,安拉恩赐他们自我挽救的最后机会丢失了,一个暗无天日的野蛮人社会遭到了今世的毁灭,是他们自己选择了注定受到永远惩罚的后世。安拉说:“在那以后,我没有降天神去惩治他的宗族,我也不需再派遣天神了。他们听到了一声霹雳,一切烟消雾散了。”

归纳起来,人们应当从安拉的警告中醒悟过来,这是适合于全人类的原则。安拉说:“哀哉众仆!只要有使者来教化他们,他们便加以愚弄。难道他们不知道吗?在他们之前,我曾毁灭了许多世代,那些被毁灭的时代永不转回尘世。他们将统统被拘禁在我那里(后世审判)。”

当代的历史学家们,无法确认这三位传播真理的人和他们所到的地点,但是,我们可以肯定,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那些在罪恶的生活中拖延一些时光的人将终究遭到惨败,真正的胜利必将属于归顺安拉的旨意,并且坚持真理的人。《古兰经》中记载的历史,都是对现代人沉重的教训。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伊斯兰教故事:阿丹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真主在六天之内创造了天空和大地,使大地上有了适合生命的水、空气、阳光和黑夜。真主又从光中创造了许多天仙,让他们在天园里赞颂和崇拜他,并让每一位天仙都各司职守,承担着他赋予他们的不可违抗的使命。每一位天仙都负责一项专门的工作:吉布利里天仙是真主专门派往先知们那儿的使者;伊斯拉非来天仙专门负责末日来临时

  • 伊斯兰教故事:易卜拉欣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不信仰真主的塞莫德人被消灭了,我们的先知撒立哈和信士们由于真主的佑助,免遭了灾难。从此,人们只相信真主,平安地生活,一直到生命结束。随着岁月一年年地流逝,以后的人们渐渐地忘记了过去的教训,重新开始在大地上崇拜偶像,随之,暴虐者和被压迫者也同时出现了。人们不仅崇拜偶像,同时还崇拜起星宿来。他们认为星

  • 伊斯兰教故事:呼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方舟远航到了朱迪山后,就停泊在那里。努哈先知下了船,和他一起下船的还有他的三个儿子:萨姆、哈姆、亚非萨,还有一些信士们。随后他们把许多动物、家禽等从船上赶下来,让它们在大自然中成长,繁殖后代。 努哈先知在那里生活了很长时间,然后抛下了他的三个儿子和信士们,回到了真主那里。他的儿子和信士们遵照他的嘱

  • 伊斯兰教故事:易司马仪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易卜拉欣先知遵照真主的命令,带着还在哺乳的儿子易司马仪和妻子哈哲尔,长途跋涉来到了现在的麦加。那时候,麦加是个沙漠地,到处是山,荒无人烟,一毛不长,连水也找不到。 易卜拉欣安顿好妻子和儿子,给他们留下一些水和干粮,准备离去。正当他转过身子要回巴勒斯坦的时候,易司马仪的母亲、他的妻子哈哲尔一把抓住他的

  • 伊斯兰教故事:伊斯兰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一次,阿卜杜拉本贾法尔正在一个森林里穿行,他经过一个果园时,那里有个小奴隶正在干活。有人给那个男孩带来了食物,就在这时,一只流浪狗闯进了园子,停在男孩身边。男孩扔给狗一块面包,狗把面包吃了,但并没有走开。男孩于是扔给狗第二块面包、第三块,就这样把他自己一整天的食物都给了狗,自己什么也没留下。阿卜

  • 伊斯兰教故事:怒哈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人祖阿丹去世已经有许多年了。他的子孙在一代一代地延续。在他的子孙中,有五位著名的人物,他们是瓦德、苏瓦尔、叶巫斯、叶欧格、奈斯尔,他们都是很好的人,能够按照阿丹的遗训行事,只崇拜真主,不信仰别的神。 许多年过去了,那些好人都陆续去世,人们对他们的去世十分伤心。易卜里斯发现这是一个好机会,便对人们说

  • 伊斯兰教故事:修建天房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易卜拉欣过了一段时间后又来看望儿子易司马仪。他这次来跟往常不一样,不是一般的看望,而是为了一件重大的事情。 他这次来是奉命建造天房(即克尔白,公元630 年改为清真寺)。在奉真主之命后,他毫不迟疑地来到汉志地区找儿子,但儿子不在上次居住的新房子里。易卜拉欣找遍了所有有水源的地方,找遍了每一个部落和

  • 伊斯兰教故事:易司马仪和主尔胡姆族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鸟儿成群地在渗渗泉周围翱翔,给这块不毛之地带来了生机。居住在麦加周围的主尔胡姆族人看到飞鸟在这个地方盘旋时,颇感惊讶。他们想,鸟儿只栖息在有人的地方,于是派了几个人来看个究竟。 当这几个人发现水源之后,马上回去传播这个好消息。于是主尔胡姆族人纷纷来到渗渗泉附近。 他们看到易司马仪母子住在泉边,就

  • 伊斯兰教故事:渗渗泉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哈吉尔服从命运的安排,忍受着眼前的灾难。饿时,吃几口带来的干粮;渴时,喝几口带来的清水。没多久,干粮和饮水全都用完了。哈吉尔饿得肚子咕咕乱叫,渴得嘴唇都干裂了。她忍受着这一切,然而却无奶水解儿子之饿,也无饮水解儿子之渴。 孩子由于饥渴大声啼哭,作母亲的只有伤心落泪。她多么想用自己的泪水和血液给孩

  • 伊斯兰教故事:易司马仪和宰牲节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易卜拉欣没有忘掉自己的儿子,很关心他的情况,也时常到这里来看他。易司马仪慢慢长大成人,已经能够独立生活和劳动了。 有一夜,易卜拉欣作了一梦,梦中真主命他将儿子易司马仪杀掉供献祭。先知们的梦境都是真实的。梦中所见都必须实现。一个打击接着一个打击,灾难接踵而来。易卜拉欣辛苦了大半辈子;好容易到了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