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糊涂虫为何被称为二百五

糊涂虫为何被称为二百五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04 更新时间:2024/1/18 23:26:13

“二百五”是个感情色彩很浓的贬义词,常用来形容那些脑子缺根弦的糊涂虫。如清代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就有:“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但你知道这个典故的来由吗?它来源于一则历史趣闻。战国时期,有一位很了不起的人名叫苏秦,成语“悬梁刺股”中的“刺股”苦学者说的就是他。《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苏秦是洛阳人,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刘继兴考证,苏秦曾师于名震天下的鬼谷子先生。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群雄争霸。苏秦起初至秦,不被用。苏秦不气馁,继续去寻找自己的人生舞台,凭着坚强毅力,终于在燕国打动燕文候而一举成名,并最终促成了六国之国君结盟于洹水,苏秦也成了一人而佩有六国相印的风云人物,成为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六国宰相”。苏秦在获得极大成功的同时,也埋下了自己人生悲剧的伏笔。

在齐国,苏秦得到了齐宣的高度信任。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后,齐国大夫中有许多人和苏秦争夺国君的宠信,因而派人刺杀苏秦,苏秦当时没死,带着致命的伤逃跑了。齐湣王派人到处捉拿凶手,然而却一直没有抓到。由于受伤太重,苏秦的生命之花日渐枯萎。临终前,足智多谋的他对齐湣王说:“我马上就要死了,请您在人口集中的街市上把我五马分尸示众,就说:‘苏秦为了燕国在齐国谋乱 ’,这样做,刺杀我的凶手一定可以抓到。”当时,齐湣王就按照他的话做了。他吩咐左右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把它悬挂在城门上,然后在下面贴了一道悬赏榜。榜上写道:苏秦是一个内奸,杀了他是为我们齐国除了大害,当赏黄金千两,望除奸的壮士前来领赏。榜文一上墙,马上就有四个人前来,声称是自己亲手所杀,请求赐赏。

齐湣王接见了这四个傻瓜蛋,笑着说道:“你们可不许冒充除奸的壮士啊!”这四个人一口咬定刺杀苏秦就是自己干的,并异口同声地说:“请大王明查!”齐湣王点了点头,大声说道:“你们四位是真正的 ‘勇士’啊!1000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分,每人分多少呢?”四个人齐声答道:“每人二百五。”齐湣王这时“啪”的一声,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从此,“二百五”的说法就流传开了,成为了一条使用率很高的贬义俗语。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酒的由来和发展:宋朝人为何把酒叫做祸泉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自从酒这东西发明以后,不知道成为了多少人的精神寄托和心灵的临时避难所?历史上关于酒的记载俯拾皆是,今观宋人笔记,非独帝王将相嗜好此杯中物,文人雅士、市井中人对此也有诸多感慨,此中酒德、酒趣、酒事,让今之贪杯者亦不无借鉴。宋人陶谷所著《清异录》中就列有酒浆门,专门叙述唐五代期间有关饮酒之人的种种趣事。

  • 古代的员外指什么?员外是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员外是员外郎的简称,是一种官职,有“正额之外”增设之意。三国时期魏末最早设置了员外散骑常侍,晋朝初年又设置员外散骑侍郎,都是皇帝的侍从官。南北朝时,又新设了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等。到了隋朝,员外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尚书省二十四司内各司次官。唐、宋、辽、金、元、明、清沿隋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

  • 方丈、住持、长老有什么区别?方丈与住持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住持:寺庙里掌舵的,CEO!住持是佛教的僧职,在日本佛教里又称为住职,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简单来说,住持就是寺院的最高负责人,只要是寺庙,就会有一个住持。住持要负责寺内弘法、修持、寺务(行政)、财务以及其它日常事务,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弘法,比如早晚课诵、告香、整肃违规的僧人…等等。佛教传入中国

  • 为什么女生额头前的那头发叫刘海?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额前的头发为何称“刘海”?人们常把额前垂留的头发叫“刘海”,各式各样的刘海是千变万化的发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说,额前的头发之所以被称为“刘海”,与神仙刘海有关。相传古时有位仙童叫刘海,在民间传说中,他的额前总是垂下一列整齐的短发,显得童稚、可爱。后代画师所画的仙童肖像常以刘海为样。在著名的民俗画

  • 岳父为何被称作泰山?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泰山本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首,不过这个词在古代却常常用来指称岳父,像《水浒传》里林冲就称自己的岳丈为“泰山”。那么,岳父难道还真与那座名岳“泰山”有关吗?自唐代开始,“泰山”、“岳父”便成了妻父的专称。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语资》中讲到了这个岳父别称的由来:唐明皇李隆基泰山封禅时,当时的宰相张说

  • 为什么把原配夫妻称为结发夫妻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结发”原是古人成人礼的一部分,就是束发。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举行冠礼,就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女子则在十五岁举行笄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就规定女子在订婚后出嫁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受笄时也要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

  • 鼻祖和鼻子有关么?为什么称创始人为鼻祖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鼻祖”一词,如今被用来比喻创始人。其实在古书典籍中也有记载,如清朝王韬《瓮余谈?西国造纸法》:“人莫不以蔡伦为造纸之鼻祖矣!”但是,为什么要把创始人称为“鼻祖”呢?“鼻”字,古代原作“自”。甲骨文与金文的“自”字都很像人的鼻子的形状。另外,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上载:“自,鼻也,象身形。”所以“自”

  • 拍马屁的由来是什么?阿谀奉承为什么叫拍马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关于“拍马屁”的由来,书中讲到,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可见,“拍马屁”

  • 勾手指的由来?跟人约定为什么勾手指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小孩子喜欢钩手指发誓,他们常常钩着手指,同时一本正经地念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郑重其事地表示信守诺言,说话算数。情侣间耳鬓厮磨,浪漫之余,也喜欢钩着手指说一番山盟海誓,以见证忠贞不渝的感情。这种钩手指发誓的来历并没有确切可信的资料,以至有人以为,钩手指是从西方引进的,源于西方一个男女双方钩

  • 元宝的称谓由来:源于对开元通宝的误读?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元宝最初问世时,可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样子。唐朝玄宗年间,官方发行的钱币是圆形的,中间有一方口,上下左右各有开、元、通、宝四个字,一般依照上下右左的次序,念作“开元通宝”,这被称作直读,是史书或官方文书上比较常见的念法。不过,有人以顺时针的方式来读,就读成了“开通元宝”。老百姓的力量大,这么一读,